惠晓红
我读董刚老师这一组系列打工者的文章,不是从平台,也不是从纸媒刊物,而是嫌搜稿麻烦,给他要的一份长达四万多字的word文稿。
读《那一年,我们曾经在一起》说句老实话,我只想给他提点意见。当一名好作家,我记得党益民老师说过的话“文人不可相轻”,记得我身边的王璐老师说过 “要听得进逆言”,所以这篇文章,我不想太多说恭维董刚老师的话。单纯的就这篇文章而言,董刚老师生活阅历有,文笔功夫也很棒,只是字词斟酌略显粗糙,语句不够紧凑凝练,有些词语过于土语化,好作品是面向大舞台的,而不是在一个狭小的区域拘禁着,真心希望作者董刚老师,在今后的写作道路上,能对每一篇文字静心、精心的打磨,有句话,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当然也不乏写文字的高手,一时灵感而至的神来之笔。
《在砖厂的日子里》从借给同学的20块钱,竟导致作者董刚老师逃离学门,读到此,我真的想不通作者当时是何样的心境,在距离高考只剩下四个月的时间,选择经历这样一段人生历练。借出的20元钱,不仅带给作者身心的痛苦,可喜的是,作者所经历的这段坎坷苦难日子,又让作者清醒的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使他重新步入校门,想必复读的日子,作者一定发奋刻苦,看来这一遭痛心的打工经历,将会是作者受益终身。
读《那年 花椒红了》,看似写年年去韩城摘花椒的合阳妇女的记忆,却因为她们的一年年出行,悄然中融进了合阳经济作物的发展,女人出门打工不容易,特别是摘花椒,花椒树上除了红透透的花椒,还有比枣刺更锋利的花椒刺,暑天日头毒辣酷热,夜里蜗居他乡想必更多是蚊虫叮咬,还有思念亲人的孤寂,这种经历我没有过,但身边也不乏摘椒人,去年八月,我刚退休时,着实想去山里体验一把摘花椒的滋味,因为我从出生就生活在城里,农活基本没干过,家里有花椒的朋友劝我千万别去,说我去了只会给主家添麻烦,大忙的天,说不定还要椒农把我往回送。听人劝,吃饱饭,我也就选择了在家安逸读书。
读《二伯之死》,一位含辛茹苦养大两个儿子的鳏夫,却在儿子各自有了家庭后选择悬梁自尽,结束生命,是什么让他连死都不怕,也不愿苟活人世,看文,不是经济所迫,感受,他很早能走到韩城打工,说明他有超过一般人的眼力界和经济头脑,剩下来的,就是被孩子们忽视冷落的心,就如现在村里的空巢老人。说到这,我想起前年,爱人老家的村子,有位老太太,常年给外出打工的大儿子家看门,冬月里,隔壁邻居发现,老太太没有像往常一样在门口晒太阳,就给住在村中间的小儿子打了电话,结果可想而知,等小儿子将他哥家的户门打开,走进母亲睡得卧室时,看到的只是老太太不知何时已驾鹤西游冰冷的身子。
还有位我父母厂里的阿姨,在去年十二月,我陪父母去建设银行给他们的社保卡办理激活手续时,我母亲在银行遇到那位阿姨,问她一向可好,她说了一句话“共产党发钱,活着都没有意思!”,我妈忙问她是咋了?阿姨回话“和儿女们一个城住着,可他们都不回家,除了电视有个声,就剩下卫生间滴滴答答的漏水声。”这事让我年迈的父母唏嘘了好久。
其实老人不一定就要锦衣玉食,除了素菜布衣吃好穿好,再就是需要一个能说话聊天,畅露心思,有个陪伴的家人罢了。
读《雪地里那尊雕像》,说起作者文中表叔死的样子,在如今社会,实在惊人、凄惨。多少打工者,一出门就踏上不明路,我的一个远房比我还小四五岁的表姨,二十年前,外出打工时被拐卖至甘肃省天水市的张家川,好几年了,杳无音讯,当时我老姨都以为她不在人世。在我表姨生下一个孩子后,村里人才放松了对她地监视,一次年前,拐她的男人带她去赶集,她趁所谓丈夫上厕所之际,跑进邮局,给家里发了封电报,随后才被解救回来。
在如今这个社会,只要勤劳,无论是在城里打工,还是在村里作务,都能有个好收入,只是村里比城里下的苦力气多罢了,可村里空气清新,现如今很多农村,都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路灯自来水,广场小花园,村里环境绝不比拥挤的城里差。
《掉在山沟的山轮车》看到此文,读罢,才知什么叫百口莫辩,什么叫有理说不清,作者只因为学习好,被同学嫉妒诬陷午休时间下河洗澡。
文中翻沟的三轮车,原本承载着家人的希望,孩子们的学费,突兀地翻车,一切化为泡影,留下的只有亲人们无尽的伤感哀痛。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生死离别,是体会不出那种未语含悲的心境。
董刚老师是个悲悯在心,是有责任担当的人,才会在自己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告诫自己的读者,学生或孩子们,努力学习,不负青春。
读《农民工和老婆尴尬的事》,一段往事,记载着农民工夫妻之间在砖厂打工的性爱心酸史,出门的确不容易,期间的艰辛,苦闷,不是所有人能抵挡的住的。打工让婚姻打破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传说,跨地域跨省的婚姻多如牛毛,一句俗话,远距离杂交,品质优秀,这一来,村里多了无数精华——一群无辜的留守儿童。有的人匆匆结婚,生下婚前已怀孕的孩子,管上半岁八个月,把娃留在农村,丢给父母,远走高飞,有的间或会回来,有的从此不会到此再来,多少娃从小缺失父爱母爱。感谢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时代,再远的距离,都能通过视频增加亲情互动。
读完《一位学生的假期打工遭遇》这篇,小安悲催的命陨,老安中年丧子,都应了那句话老话,世事难料,人生无常。董刚能写下这么多感性的文字,是他经历了同龄人所没有体验过的太多的心酸生活。好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才能写出感动读者的文字,因为能抓住人心的一定是文笔中隐含的作者的真情流露。
读《我的“偶像”是农民工》时,一段由“偶像”引出的文字,就如看过的很多文章里,村里人都知道外出打工年节回来的人,很风光,根本不知他们其究竟在外面干什么?经历过什么?苦役、杂役,保姆,甚至有的女娃娃不愿使力气干活,堕落卖淫,替人生子……稍稍有些文化、脑子灵光的人,在外面就过的相对好点,那也是经历过打拼后,获得老板或用工单位认可,没有一点文化的人,只有下苦的分了,有句话叫有智吃智,无智吃力。出门打工者,如在国企或行政事业单位,看门打扫卫生烧锅炉,条件就会好些,这些人多和单位的领导有亲朋关系,或是上级部门领导的亲朋,很多人在私企,听到工资不菲,却不知高工资是用无休止的加班时间叠加起来的,虽在一个城市打工,有些人几乎没有离开过打工单位所在的区域。
总之,在城市发展的路上,离不开农民工,好在碰撞融入,让他们渐渐成了城市发展的新鲜血液,楼高了,城净了,就如环卫工,是他们不畏严寒酷暑、风天雪地,时刻清扫着树叶垃圾……才是城市道路洁净。
《马沟渠的回忆》我就用一段打油诗来小写一点。
一段崎岖路,合阳韩城赴。
马沟渠记忆,留下拉煤苦。
董刚有心人,纪实素材捕。
文中融历史,由此地名书。
《三毛在韩城》刚看到这题目,我就竭力搜索脑海,检索后并没有台湾作家三毛到过韩城的记忆。看了文章的开头,才得知此三毛而并非彼三毛。
现在的社会多好,农民只要勤快努力,日子过得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在离家近处打工的,多是父母的年岁大了,不便远离,奔着孝道,骑着摩托,或开个车,早迎朝霞,晚踏夕阳,像个勤劳的燕子。远处打工的,飞机高铁火车汽车轮船没少坐,钱没少挣,景没少看,是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轰轰烈烈,眼界胸襟不比我们这些守着铁饭碗,爱读书的人差。看看我家的小区,就是工农大融合,说实在,我挺羡慕农民工的,他们在乡里有可耕种的土地,有宅院,凭着努力,为了后代的学业,在城里买了房,热了,孩子们放暑假回乡下避暑,冬天冷了,全家安逸的享受曾经只有城里人才有的暖气。
《那一年,我们去“修飞机”》一趟充满幻想,期盼的荣耀的山西“修飞机”之旅,一群男人,突兀的就变成了血贩子抽血挣钱的工具,得亏同去的车上,遇到好心的乡党,一路跟随,才在很短的时间获救。看到这,说真的不知我的脑洞怎的就转到了南京大屠杀,同样有手有脚,四肢健全的人,怎样就被人宰割凌辱?七八个新来的加上原有的二十几个人,不少的一群男人呀,难道血性在此没有被激起求生的斗志?还是其他一些我不能体会的缘故,说不清……又感慨现在的打黑除恶,实在很得人心,放在当年,估计文中所述的这群去山西“修飞机”的男人,也不会经历这趟悲催,让人心悸的遭遇。
《天堂的小女孩》刚开始读时,心头就生出一份对幼小生命惨压车轮的沉重,越读越压的人喘不过气,满腹的疼啊,那是一朵含苞未放的小生命,在即将绽放时,被无情的车轮摧毁,被远离的亲情吞噬,父母的爱、父母的责任,在这个物欲横飞的世界迷失,责任不是你挣的钱多钱少,而是柔声细语,牵手走过的呵护。这样的例子,在新闻的界面太多太多了。我时常在想,城里是比农村好讨生活,可你把娃和父母留在山里,留在乡下,不一定说你是为了他们生活的更好,期间多少还有点对生活环境和责任的逃避吧。
文中女孩的自述,不是个例,而是很多村落家庭的现实。这个高速旋转的世界,让很多父母未及体念亲情,就留下遗憾。言传身教,你远离他,又怎么能给他想要的爱,视频代替不了牵手的温柔,代替不了怀抱凝视的目光交流,代替不了你给她和他的梳头洗脸洗脚,爱是什么?不就是你给她的肌肤言语呵护,是你做给他和她的上行下效,常言说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做父母的,说自己是为了家,可当你的孩子不全部像文中女孩一样,可在日子里,生活缺憾给他或她来的的缺失,是他或她人格分裂,对爱迷失,早早弃学,成贼为小偷、吸毒、赌博、抢劫等等的人,甚至危害社会,又怎么能让你们为父母的后半辈子安生呢?
记得我有次去看病,两个十多岁的孩子,抱着一个娃,说娃发烧,让大夫给注射退烧针,大夫让他俩把孩子带到医院先做个化验,谁知他俩嫌麻烦,直接抱了孩子,说回家找父母去,我顺便问了他俩年龄,男孩十七,女孩十六,在别家孩子还都在学校上学读书的时候,他们已经历偷食爱情禁果带来早为人父母的艰辛,由于自身还是孩子,年龄还太小,涉世未深,根本体会不到什么叫责任?也没有能力去扛起自己应扛的责任!还不到能打工挣钱养家的年龄,只有携儿带女给父母增添几倍的艰辛。
读这十几篇描述打工者血泪交融的文字,我思考着,在这个物欲横飞的社会,我们这些文字人该如何向社会做好引导,让最底层劳苦的人的儿女们脱离父辈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