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建业的头像

杨建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21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中轴线情缘

《技艺》这本书是《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丛书中的1本,这套书共16册,分别撰写了中轴线的方方面面,其中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的这册叫《技艺》,是我撰写的。我参与写北京中轴线的故事,真是一种缘分。

2020年5月,“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丛书”的出版团队找到我,请我加入丛书作者群,并告诉我8月16日是交稿截止日。时间是有些紧,但他们不知道,8月17日是我的生日。这是任务,也是被催生出的一份“厚礼”,足以伴我生日独酌,寂夜拟作良宵。

中轴线,是一座城市构筑的灵魂。中轴线,是很多人生活中的陪伴。而跟我的缘分,就更多一些。

“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的出版团队找到我的时候,我正在社区里值班。我们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二起,就都到社区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值守了。得到这个消息,真是很惊喜。其实要出版北京中轴线丛书的事,我一年前就知道了。2019年的5月,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的时候,我组织了一个“非遗遇上冰雪”活动的启动仪式,号召非遗传承人制作与北京冬奥会和冰雪运动有关的作品,以实际行动迎接北京冬奥会。“非遗遇上冰雪”活动非常成功,在迎接北京冬奥会期间,非遗传承人制作了很多作品,就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入选冬奥村和主媒体中心的非遗作品,大部分都是出自“非遗遇上冰雪”活动倡导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北京市文化旅游局非遗处的领导参加了“非遗遇上冰雪”的启动仪式。活动后,非遗处领导通知我,说过两天在北京联大文理学院要召开一个有关北京中轴线丛书的专家研讨会,让我参加。

那天到会的有多位研究北京文化、北京城建、非遗文化和出版行业的专家,还有我和晓辉——两个很熟悉东城区和西城区非遗项目的人。北京中轴线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家都很兴奋。出版中轴线丛书更是调动了参加研讨会各位专家的积极性,那天研讨会开的很热烈,最后说到丛书的名字,参会专家说了多个策划方案,一时难以达到共识。我提议,叫“北京中轴线行典”,文旅融合,让文化在行走中深入人心。中国有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编写出版的是最具权威性的介绍北京中轴线的丛书,自然要称为典籍。参会人员当时也都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提议报给领导和有关专家定夺。一年后,当这套丛书正式进入编写程序时,名称更为齐整,叫《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把“行”改为“游”,词义更加明确,而且保留的“典”这个字,使这套丛书的权威性得到彰显。只不过,当出版社开始组织作者撰稿时,写非物质文物遗产的这本书,并没有找我。他们最初邀请的那位作者后来因为写作上的难度没有签约,这才找到我。

在北京,要说写一本跟北京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书,可能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

我是文化馆工作人员中最早一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开始到今天,我一直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我主持成立了北京市第一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了第一家区级非遗博物馆,组建成立了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中轴线上的众多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我都很熟悉。

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撰写了多部非物质文化专著。我前些年出版的《前门和前门的传说》一书,写的就是中轴线上的故事。我编导的几部原创话剧,也都和北京中轴线紧密相关。《摔出一片天》演的是天桥的人和事;《同仁堂的传说之济世名言》演的同仁堂在大栅栏;《工匠的天空》演的是景泰蓝的故事——景泰蓝这项与故宫有关的绝技,名字用的都是皇帝的年号。

从事非遗工作,有创作能力。这是“硬件”。

要说“软件”,那就更多了。

我出生在北京前门外的天桥。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就住在北京中轴线旁。我最初读的书都是在前门大街上的新华书店买的。当年这条街上从天桥到大栅栏,有4家新华书店,还有一家中国书店,每到星期天,我几乎都是在新华书店里过得。很多生活用品,都是在前门大街和大栅栏里的商店里去买。要找好吃的,也是到前门大街上去找。当时珠市口西南,有一家卖天津包子的津风包子铺,用大屉蒸的包子,一个竹屉有好几斤包子,包子味儿特好。我12岁生日那天,我妈给我了5块钱,我津风包子铺端了两屉包子,和全家人一起分享。后来我调动工作到磁器口那里的原崇文区文化馆当创作员,住在太平街的中央芭蕾舞团,每天早晨上班时,只要时间来得及,我都会从鲜鱼口里绕一下,到天兴居喝一碗炒肝。

2008年,重新修缮后的前门大街开街,2009年,鲜鱼口开市。在街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宣传,都是我组织的。2010年后,几届前门历史文化节的文化活动,我都参与了策划和撰稿。2012年中轴诗会,我们组织著名诗人和作家创作了一批与北京中轴线有关的诗歌,邀请了瞿弦和等一批著名艺术家在前门箭楼上进行表演。盛况空间。

我在北京中轴线上行走的足迹还有很多,这里是挂一漏万。当收到让我撰写中轴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真是既兴奋又觉得义不容辞。这本书如果让别人来写,真有些意难平。最终落到我的手上,也算是天作之合。

中轴线虽然已经是生活中很熟悉的地方,但真要拿起笔来书写,感觉还是有很多神秘的地方需要破解。

《周礼·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乃至整个北京古城,之所以至今仍被人们所赞美,正是在于它们会集了四者之美。“工有巧”的故事自然是《技艺》这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书中所要写的内容。

中轴线美冠天下,构筑起了整条中轴线上的人文、物件与风俗等奇门绝技。这些奇门绝技,有些留存在史书典籍中,有些流传在民间传说里,藏量巨大,广博无边。拾取它们,好似大洋拾贝,虽然艰辛,却也乐趣无穷。幸运的是,在我书写本书的时候,众多的“工有巧”已经被列入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活态传承。即使历经百年,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感受、触摸、品味和赏玩这些奇门绝技。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社区没有统一的规格和模式,它可大可小,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和内容 。一般在城市中,社区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市、区和街道。”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其间贯穿了众多社区。这里有众多文化场所,汇集了很多老字号,手工艺者,是一座蕴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大家看看这本书的目录,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看到觉得很熟悉的面孔。

北京是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精神之根,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活力和灵魂。文化建设最终决定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直接体现为整个城市的竞争力。没有特色的社区文化缺乏持久的原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城市和社区的特色文化建设注入的则是一支强心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同时指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加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中轴线上历史遗存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鳞次栉比。为了让读者更方便、更惬意地赏读中轴线上仍在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我从几个重要路段入手,并按照区域,对中轴线上涉及的项目进行了分段,由南向北,一路展陈。其中,天桥、前门、故宫和鼓楼,是入选项目较多的地段。

天桥是清朝末期至民国年间,北京城里最有代表性的娱乐和消费地。甚至很多外地人将天桥的杂耍等同于老北京文化。一些名家对北京城的回忆,也大多是留存在天桥这里。例如,以写老北京民俗人物闻名的京味作家老舍的小说里,少不了天桥;以写富家子弟与民间女子情爱故事见长的“鸳鸯蝴蝶派”的著名作家张恨水的多部代表作中,也少不了天桥。一些当年在天桥撂地的谋生手段,也慢慢演绎成了可以登堂入室的舞台艺术。一些当年的民俗也在全然一新的天桥地区逐步恢复。以演出芭蕾舞闻名的天桥剧场门前,立起了天桥八大怪的雕像。原来在万明路新世界那里的“四面钟”得以异地复建,也来和八大怪做伴。很多社区文化活动中,都可以见到当年天桥绝技的影子。

这本书中我介绍了几项天桥绝活,其中重点说到了老北京摔跤。跟摔跤有感情,也是因为我编导的原创话剧《摔出一片天》。这部以老北京摔跤为题材的话剧作品,创作期间和演出中,有多位宝三跤场跤艺的传人参与。宝三弟子李宝如、首都师范大学传统体育系原主任苏学良、国家级摔跤教练徐良、东直门沾衣十八跌功夫跤传承人孟尊荣等多位北京跤坛名家和专家学者在观看演出后,都给予了好评。北京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文化娱乐报道》,以及北京广播电台87.6《演艺群英会》等栏目,都对演出进行了报道。2017年3月,这部话剧在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登台,连续演出了5场。《摔出一片天》使宝三跤场跤艺重归老北京文化源生地,为喜欢北京文化的全国观众和世界游客提供了愉悦的观剧体验。天桥撂地的摔跤场虽然没有了,但在舞台上,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老北京天桥跤场的魅力。

这就是传承。

过了天桥,就是前门大街。前门大街对于中轴线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

前门地区是聚集着代表老北京城多种文化和生活风貌的一块宝地,为让读者更好地在书中品味或者按书索迹,我将收入书中的前门大街上的项目分为前门品味、前门佳厨、前门妙手三大类。前门品味中介绍了稻香村的京八件、吴裕泰茉莉花茶、六必居酱菜、红星二锅头、红螺果脯和金糕张的金糕。这几个项目中,吴裕泰茉莉花茶、六必居酱菜、红星二锅头都是进行了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红螺果脯、稻香村的京八件和金糕张的金糕也都进入了市区级非遗名录。

在前门妙手这个分类里,介绍了隆庆祥的西服、内联升的千层底、廊坊二条的北京玉雕、盛锡福的手工制帽、大北照相馆的人工上色和四联美发。前门佳厨类中收入的是多是名餐馆中的绝技,有东来顺的手切羊肉片、都一处烧麦、焖出来的便宜坊、挂起来的全聚德、天兴居的炒肝和月盛斋的老汤。北京城最有名的老字号几乎都聚集在前门,最出色的师傅也几乎都在前门各家的店铺中从业。

过了前门就是故宫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北京故宫里面留存的高端技艺真是数不胜数,每一项都值得拿出来向世人炫耀一番。不管如何选择,都有遗珠之憾。在这本书里,我从自皇宫走向民间的燕京八绝中,选择雕漆、景泰蓝和金漆镶嵌3个项目进行了介绍。以后如有机会,我会将故宫里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单独成册,以宴读者。

从故宫到钟鼓楼之间,还有一个非遗项目和一个传承人值得想大家推荐一下,这就是《技艺》这本书里在“鼓楼南望”这一辑里介绍的“地安门前金板寸”和他的传承人刘清池。刘清池是北京人。

北京城里理发店众多,其中一些店面上会标注“专剃板寸”。但众多以剃板寸闻名的理发店里只有一家,敢在店名上堂堂正正写上“金板寸”3个字。这家店就在故宫北边,往地安门走的那个路口旁。

头发长在人的脑袋上,需不断地进行梳理,主要是为了美观。由于性别需求的不同,女人管头发的梳理叫美发,男人则大多叫理发。男人理发的主要目的,就是把长出来的头发剪短了。所以,男人理发后,脑袋上的头发都要比理发前短上一些。有的男人为了省事或是为了省钱,到天热的季节,会留一夏天的光头。但光头对大多数有职业的人来说,并不是一种得体的发型。很多男人会选择留短一些的发型,当剃头挑子在京城里走街串巷时,那些剃头匠提供给人们的,也就是一个基本捋着头皮下来的短发,即寸头。寸头在今天仍是很多男人的选择。但是由于这种寸头会暴露人的脑袋上天生的一些缺欠,一种板寸发型就顺势而生了。

板寸头发的长度跟寸头相近,也只有一寸长短,上面是平的,上面与侧面棱角明显,近似方形,前边形似帽檐。这种发型可以适当掩饰头部外形上的缺欠,突出体现男人的个性。男人留寸头,从全民绞下清朝强留给人们的大辫子开始。板寸在民国期间就已经广泛留下了。鲁迅先生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就是那个“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的形象。这是一个愤世嫉俗、誓不屈服的形象,这是一个与世抗争、永怀理想的形象,这是一个真正男人的形象。鲁迅先生曾在他送给好友的照片后题诗一首:“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满满的青春热血,不带一丝奴颜和媚骨。

民国时,地安门一带曾经是剃头高手云集的地方。京城名流很多都来地安门剃头、刮脸、理发。一位叫李宝山的师傅,就曾经为李大钊、鲁迅、冯国璋等名人理过发。李宝山将手艺传给了李玉椿和李玉琪哥俩儿,他们在地安门东街开了家兄弟理发店。家住在地安门的刘清池,父亲是一位理发馆的师傅,他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他拜了李玉椿为师,专攻板寸手艺。1988 年,刘清池开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理发店。2000 年,他创建了北京金板寸文化发展中心。流行百年的北京板寸,有了一家声名显赫的旗舰店。

早年的剃头匠走街串巷理板寸的时候,没有电吹风工具,要想把板寸理好就要使用传统的16技中的手法。因为人的头发生长是有走向的、有旋转的,且每个人的发质都不一样。在理发之前,通过剃头匠在头部的推、拿、揉、按的手法,使头发从根部立起来,每一根头发都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样理出来的板寸才可保持长时间不变形。

当中国的神舟号载人飞船上天和返回时,全世界观众都从电视转播中看到了航天员的风采。为了在太空中打理方便,这些男航天员大多留的是板寸发型。从第一个上天的杨利伟,到神六、神七的航天员的发型都是由刘清池的“金板寸”给设计和理剃的。神州六号上天之前,刘清池接到航天训练基地通知,请他为即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设计发型。有关部门为了慎重起见,还同时找了其他几名理发师,看试装效果,再从中择优录取一名,为 10 月份出征的两位航天员理发。领导告诉他们,理出的寸头必须达到两个要求:一是航天员的发型必须体现出国威、军威,二是必须最大限度地方便太空驾驶飞船,这条尤为重要。最终,刘清池从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被航天部门指派为航天员的理发师。

给即将上天的航天员理发前,刘清池又接到了两个要求。第一,航天员在太空中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打理头发,但他们上天和回来的时候,都要在全世界人们面前亮相,所以,从太空回到陆地上时,发型必须保持和上太空之前的发型一样完好,不能变;第二,因为理发时用的电吹风、电剪,会影响航天员大脑神经的敏感度,所以要提前一些给航天员理发。这第二个要求是对第一个要求的强化。航天员这一趟天空之行大约要 20 天,对发型的保持时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刘清池在给费俊龙、聂海胜理发前,又宁心静气地仔细核算了一下。一般来说, 20 天头发要长约 8 毫米,如果处理不当,航天员回来时头发就会“龇”出来,那就变形了。最终他选择了“方圆寸”的板寸。“方”可以体现出航天员的豪气,“圆”则比较自然、不呆板。事实证明,他这个选择非常正确。

神舟七号飞天前,刘清池也接受了为航天员理发的任务。

刘清池为钻研板寸技艺,在炎热的三伏天手臂吊块砖头,手握推子一站就是半天,虽然大汗淋漓,但是握在手里的推子不滑、不抖,他练的就是这种稳、准、快的真功夫。推子在他手里上下翻飞、左右移动,如行云流水,梳子与推子配合得天衣无缝,哪怕是毫米之间,如蜻蜓点水也能准确到位。只要进店的客人在刘清池面前一站,他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应该怎样给他理出满意的发型,无一失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慕名而来,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好评。

2016 年,刘清池被评选为“北京榜样”人物。2017 年,他又获得中国工商联合会颁发的美发行业最高荣誉大奖“美业年度金剪刀奖”。2018 年,“金板寸”申报的板寸理发技艺入选了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清池也成为非遗传承人。2020年,刘清池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每个时代的人,都以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辛勤付出,在中轴线这里镌刻这他们的印迹。这是鲜活的生活,这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录下这些人和事,业是我们每一个作协会员应尽的职责。

本书中还特别介绍了两种精绝的声音:老北京叫卖和北京鸽哨。

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是钟鼓楼,当年,全城的人都能听到钟鼓楼报时的声音。当然,要是在城市的南边,远一点的地方,从这里发出的声音可能就听不大清楚了。但是,在北京城市的上空,还有一种声音,它无处不在,这就是鸽哨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一盘鸽子远去了,可它留在空中的声音仍回旋在你的脑海,久久不去,让你的灵魂直上九霄。钟鼓楼的身影和盘旋空中鸽子发出的哨音,是人们心中最深刻的老北京城映像。

这是北京城的声音,也是天地间的回响。这种入骨的记忆,流动在省市的肌理间,游走在身体的血液中。

书写中轴线,是对我们曾经拥有的一种品质生活的重新认知。今天我来介绍《技艺》——行走在中轴线上的非遗故事,也是一种声音。所有热爱北京这座城市的人,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传递北京故事,讲述中国故事,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北京中轴线这个世界文化遗产。

本书完成后,我会继续进行相关工作,力求把北京中轴线的故事一直讲下去,不止是做北京中轴线故事的书写者,也要做一个传播北京中轴线文化的行动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