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怀玉的头像

姚怀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31
分享

记忆中,那一缕绿色的香

 早春二月, 江南风送暖,翠野起春耕,大地染上了新绿。乡村的家家户户,小城的街头巷尾,主妇们又开始了那个年复一年古老而又朴实的话题——软萩粑。罗田有个小小的习俗,就是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要吃软萩粑。踏春寻软萩,成了人们最为隆重和欢快的迎春方式。那毛茸茸的,精致又有一点点漂亮的小野菜,有着超强的吸引力。小城的早点摊上,也定会有那小小圆圆的绿色饼子,一缕缕绿色的香,淡淡的飘向很远很远,那是思念,是乡愁,是回忆......

1

元宵节刚过,隔壁大爷和大姑爷又忙开了。

大爷和大姑爷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都外嫁在南方的同一城市,偏又三个女儿都喜欢家乡的软萩粑。大爷和大姑爷身边没有小孩,两位老人的一点点心思全在这三个女儿身上。每年一开春,只要是天气晴朗,两位老人就拎上菜篮子出门扯软萩去。他们把扯回来的软萩从篮子里倒出来,掐头去尾的一棵棵挑整齐,除去软萩上的杂草和泥土,只留下花朵儿一般的软萩。那花朵儿两三层叶叠起来,每层五六片,淡淡的绿,毛茸茸的,青草一般的香。

虽是物流和快递极为方便快捷的时代,可软萩粑这样的食物如果经历几天几夜上千里路的折腾,就算是能保证不变质,味道却早就不是原汁原味了。

大爷和大姑爷是知道这一点的呢。他们把扯回来的软萩洗净晒干,磨成绿色面粉的一样,然后分装成小包,连同大爷和大姑爷的思念和牵挂一起快递出去。软萩粉可以像面粉一样保存,想吃软萩粑的时候,用糯米粉和着软萩粉做成。想象得到三位表妹收到快递时的心情,必定是欣喜,是快乐,她们收到的不仅仅是一包快递,是父母的对女儿的爱,是故乡对游子情。

2

清明前后,杭州的街头,有一种老乡们用小车推着卖的小吃,杭州人称之为“清明果”。圆圆的,各种口味的馅,两面烙得焦绿的饼子.工作在杭州的罗田老乡就把它们叫做“软萩粑”。制作清明果的材料没有真正的纯软萩,只是一些类似软萩一样的野菜,有着同样淡淡的绿色和青草一般的香味,自然味道也没有家乡的软萩粑纯正,但在那时,看到这种小吃时的心情,同样是很感慨,很激动。

那些年,我们举家在杭州,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春节前后更为迫切。初春,每逢休息的时候,我便带上孩子们拎着篮子,拿着小铲,去安徽人种菜的地方,沿田间小埂寻软萩。杭州的野地里并没有家乡的这种毛茸茸,糯糯的品种,只有类似于罗田人称为“山软萩”的那一种。软萩采回来,我和孩子们将它们一棵棵挑整齐,洗干净,用木棒把它们捣碎,和上糯米粉,捏成小饼包上馅,在锅底刷上薄薄得油,小饼烙得两面焦焦绿绿的,芝麻糖的,萝卜丝的,咸菜肉的......孩子们的味蕾一下就绽放开来。

3

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那年月,没有太多的零食,软萩粑成了我解馋的奢侈品。每年惊蛰过后,大地一遍葱茏。姨姨们每日里去田间地头给小麦油菜除杂草。天气晴好的日子,我便拎着小篮子跟在她们后面边玩边寻软萩,路边上,田埂上,我小小的身影无处不在。晒着太阳,采着软萩,那种惬意和开心,至今记忆犹新。

软萩采回来,外婆和姨姨们就忙开了,她们分工合作,二姨用碓(di)舂软萩,三姨和糯米粉,外婆办馅。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舂软萩,用两只小小的胳膊努力的够着两边的碓叉,和二姨一起用力的把碓往下踩,随着碓的一起一落,我的开心起起伏伏。虽然我知道,那碓并不是我踩下去的,可就是不离开,二姨也顺着我,让我的开心一波接着一波。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开始做粑了。外婆捏团,二姨把团压平,三姨包馅,我就左窜又晃,摸摸这摸摸那,弄得满手满脸都是粉,外婆和姨姨们看着我,开心的笑着。粑蒸熟了,我是第一个要吃的,那一缕淡淡的香味,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软萩年年绿,软萩粑年年香。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情,可那一缕缕淡淡的绿色的香味,却永远飘在心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