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怀玉的头像

姚怀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31
分享

我的母亲

母爱深似海,父爱重如山。毎个人,无论平凡,或是伟大,背后都深藏着那深似海,重如山的母爱和父爱,无一例外。

我的母亲是位普通的农村妇人。出生于新中囯成立,百废待兴的五十年代,农业大生产的浪潮下,身为家中长女的母亲,过早的投身到农业生产大军里。母亲兄妹五人,她排行老二,底下两个妹妹,还有小母亲八岁的小舅。外公外婆身体多恙,长母亲六岁的舅父,十八岁从军,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家中重担落在年仅十二岁的母亲身上。养蚕种桑,挑土锄地,插秧薅田,年幼的母亲,样样捡上肩,为了一家人的口粮,跟着村里的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重男轻女的年代,母亲和两个姨都未踏过学堂门。除了数字外,母亲一字不识。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讲,小舅上学时,她每天接送小舅,晚上一边纳底做鞋,一边陪着小舅做功课,我知道母亲那时的心情,其实她也想和同龄孩子一样,能天天坐在教室里啊!

邻家有女初长成。母亲很漂亮,十七八岁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加上勤扒苦做,明理懂事,说亲议媒的纷纷上门,可母亲偏偏看上我的父亲。父亲是个蔑匠,爷爷身体不好,奶奶在父亲三岁时便已改嫁他乡,可怜的父亲与孤儿无异,自幼伯父伯娘拉扯长大,十六岁便进山里做手艺。亲人们都不理解母亲,加以阻拦。然而,倔犟的母亲,还是自已动手砍树锯木料打嫁妆,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一穷二白的父亲。母亲告诉我们,当初她看上父亲,是因为父亲老实,勤俭,又有一门好手艺,她相信,只要齐心协力,苦日子很快就会过去的。

如母亲所愿,父亲品性善良,勤俭节约。随着我们姐弟三人相继出世,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可也其乐融融!父亲长年在外做手艺,母亲一边带着我们,一边在生产队里挣工分,闲暇时候,养些鸡和猪。毎天清晨,母亲便早早的起床,喂鸡喂猪,侍候我们三姐弟上学,中学就在家门口,我们走读,一天三顿在家吃饭,母亲从未给我们吃过剩饭菜,虽是素菜淡饭,可那个时代,新鲜就是美味啊!

年复一年,父母亲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拉扯大,一分一厘的节约下来,就连养鸡下的蛋,也攒着卖钱,供着我们姐弟三人上学,直到两个兄弟相继参军。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弟参军时才十六岁,毎当逢年过节母亲尤其想念他,总是念叼着,不知道他在部队吃些啥?其实母亲知道,部队的伙食比起家中,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只是因为思念,才给自己编个念叨的理由罢了!好不容易熬到大弟考上军校,暑期回家探亲,母亲那个高兴啊,拥着身着军官服的儿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愣是没让它流下来。母亲一生刚强,恁是怎样的思念,她也决不会让儿子思家,想家。弟弟在部队,一呆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里,母亲因为思念,不知在梦里喊了多少回,流了多少泪。

好不容易,我们都大了,日子过好了。这时候,奶奶那边的家人都没了,看着奶奶年岁渐高,孤独无依,母亲的心又疼了。她做父亲的思想工作,要将七十二岁的奶奶领到身边,父亲有心结,虽然不愿意,终究因为是生母,母亲又不停的劝说,终于得以母子团聚。奶奶这一来,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奶奶倍受感动。而今九十五岁高龄的奶奶,逢人便夸母亲的善良和通透。

娘在,家就在!如今我们都各自成家,隔三差五地,我们都会回去看看父母,看看奶奶。毎次回去,总是提前给父母打个电话,他们会算着时间,到村前马路上接着我们,回到家里,母亲又锅前灶后,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吃的,年纪再大,在母亲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

母亲一生辛劳,含辛茹苦的养大我们,照顾着长寿的奶奶,自己却一天天老去,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胆结石,糖尿病长期折磨着她。母亲的世界很小,小得只能装下我们,我们的世界却很大,大到经常忽略了她,母亲用她卑微如青苔般的爱,给了我们全世界。

岁月匆匆,也慢慢。时光的风车,渐行渐远。一些知交,半零半落,不离不弃的,永远是那扇为我们开着的大门,还有父母永恒的爱和温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