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怀玉的头像

姚怀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05
分享

悠悠青苔关,依依守关情

青苔关,老同学一枚青苔的文字和朋友圈的主旋律,也是他为之奉献青春而无悔的地方。我无数次梦想着能亲临其境,一睹青苔关的伟岸和神奇。

千思万念,不可遏制。上周末,终于得偿所愿,有幸随三胜传媒的几位老师同行,探访青苔关的山,青苔关的树和守护那些山和树的人。

暮春,清晨。

天高云淡。天空蓝得纯粹,云儿白得轻盈,就像一匹匹锦锻铺在空中;风是暖暖的,随意掠过发丝和衣角,天色和空气都显得格外旷达。许是被疫情压抑得太久,一下子走出来,愁郁的心境顿时豁然开朗,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

老同学的车带着我们出了小城,奔上宽阔的罗九旅游公路。大约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鸠兹古镇。遥远的天边,笔架山兀自挺立着。我兴奋不已,忍不住摇下车窗,用手机拍下来发与远方的友人。沿着黛青色的盘山公路往青苔关方向徐徐前行,我们直奔此行的第一站——小桃源。一路上,山林中的杜鹃开得正艳,苍翠碧绿中不时有一簇嫣红映入眼帘。山,巍峨苍莽,满眼尽是青葱;树,繁密挺拔,叶子们就像刚刚洗过牛奶浴,在阳光的照射下,鲜亮剔透。

车停在一排瓦房前的空地上,当我的脚步踏出车门的一刹那,就被眼前的景色耀了眼,绊住了心!阳光从一片高耸入云的水杉林中穿过来,形成一道道紫色的光环;水杉林的脚下,一条小溪蜿蜒而下,清冽的溪中自然而生的石头缝里,听说还有娃娃鱼游走其间,只因那天气温低无缘看见而留下遗憾。

一座简陋的石桥连接着小溪两岸,闻讯而来的方主任提着水壶从石桥的另一端迎了过来。方主任是青苔关林场的护林员,一个人住在石桥对面的那排瓦房里。走过石桥,是一块四周被山林围绕着的开阔地,好一处清幽旷达的地方。山还是那座山,树却各不相同,或枯枝新发的老栎树,或瘳瘳几朵紫色花的老泡桐,亦或有爬山虎攀爬树干的老枫杨……老师们无不感叹此处幽静,忙着拍照留念,同行的两位美女也在铺着绿色丝绒毯的地边釆着红的黄的白的各色野花。此时,我不想言语,只想在这片绿色中寂寞的徜徉,让眼前的美景耳畔的微风带着我飞遍连绵起伏的青山……

在瓦房旁边的空地上有一株珙桐,亦称“鸽子树“。此时的珙桐正是盛花期,老同学介绍说,珙桐树上绿色和白色的其实都是叶子,绿色的叶子装点树枝,而白色像鸽翼一样的叶子,却是庇护着褐色的珙桐花蕊。绿色叶片呈椭圆形状向上而立,白色叶子的叶片要长而阔一些,倒垂着,山风吹来,像是满树的白鸽翩翩起舞。从同行的老师们和老同学的口中,我了解到珙桐是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曾经几尽灭迹,只有南方的一些小地方存了一些,而这是鄂东仅有的一株,珍稀无比。

老师们在树下流连拍照,恨不得与花和树合为一体。方主任提着水壶一直笑眯眯的跟随着,游者对这里的眷恋,是给他清寒寂寞的独守最大的宽慰。

时已正午,再多的流连和不舍,也抵不过五脏六腑的抗议,一行人只好驱车前往林场场部。

场部是一座白墙青瓦长方形的四合院,坐落在绿林掩映的半山间,依山而建,一条溪涧自院前顺势而下。院内集办公与生活于一体,整洁干净。从方方正正堆在廊下的劈柴垛里,我似乎明白了这些山里的汉子们是怎样用脊梁守护着大山的一草一木,如何用斧头镰刀打发山里清寒寂寞的时光。我仿佛看到了老同学和他的同事们曾经的青葱岁月,也懂得了老同学为何总是文思如泉涌的奥秘。

午饭前,瞿老先生在食堂前的空地上,颇有兴致的唱起了他的拿手京戏,胡琴声与这里的山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当漂亮的食堂厨娘端上满桌的农家饭菜,才把我们从瞿老先生的琴声中带了回来。柴火饭,锅巴汤……所有的感慨都融在了这尘世的烟火里。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是山的博大和人的无私,才能让尘世间的寻常烟火变得愈加富饶、丰盈,在青苔关,也是因为这些寻常烟火的存在才更具温度,这温度让青山充满着诗情画意,让树和人变得情景交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