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运河阳光的头像

运河阳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1/12
分享

从吾性自足到致良知——阳明心学札记

从吾性自足到致良知——阳明心学札记

前言:知行合一与惟精惟一

知行合一与惟精惟一,都有一个“一”字,那么,这个“一”,是不是同一个意思?我想是的。

首先,这个一字都可以从数字方面来理解,就是一个的意思。其次,从其更深意上来理解,它是“天理”的意思。

知行合一,说到底就是知行要合于天理,天理就是我们的良知,如果知行不能合于天理,不能顺应契合于我们内心所有的良知,那知行又合在什么上面?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惟精惟一,阳明先生说惟精是惟一的功夫,也就是说,我们须在惟精上下功夫,读书要读精品,读典籍。有人说不是要博览群书吗?是的,博览群书不假,可如果你读书过于庞杂,主次不分,干枝不计,甚至于过分关注枝叶而忽视了主干,那对于学习是没有溢出的。通俗点说就是,“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梨半框”,在学习上就是这样。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小视频、短阅读、碎片化阅读盛行,可是如果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以为自己获得了许多,但半年以后,一年以后,多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你一无所得!

所以,要想不失掉自我,要想学有所获,要想充实自己(的内心),就需要惟精,只有惟精了,才能有所收获,并达到惟一,才能找到我们真正的“自己”,才能找到我们的良知!

所以说,惟精惟一与知行合一的“一”字,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天理,那就是我们自身所具有的——良知!

(一)龙场悟道第一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擅权,被廷杖四十,后被贬谪至贵州龙场作龙场驿驿丞。当时的龙场是少数民族杂居、生活环境艰苦且险恶之所在,阳明先生的好友湛若水,在得知刘瑾这样处置从诏狱中了九死一生的王阳明之后,不禁心中黯然,因为这样处置王阳明,那就等于变着法儿置王阳明于死地。而王阳明载入《古文观止》的古文名篇《瘗旅文》,则从一个侧面,给人们揭示了当时作为内地流放到边地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以及十有八九的结果,那就是——“死”。

在龙场这样的蛮夷之所,生存是首要问题,那从富庶的内地来到这里王阳明,不久之后便先病倒了,等到他的病情逐渐好转,那父亲王华安排陪同他的两个仆人又先后病倒。在这样的境遇里,阳明先生没有悲观、少有彷徨,且心怀光明,在王阳明看来,这里又有着勃勃的生机。和当地苗民等少数民族沟通上有障碍,因为语言不通,于是王阳明唱歌,用唱歌来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建立联系、沟通感情,在逃脱了太监刘瑾的迫害与追杀,在得以生存下来之后,阳明先生内心充满了光明与希望。那篇著名的《瘗旅文》中写道: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

王阳明内心是强大的。王阳明从少年时便立志当“圣人”,圣人是什么?圣人首先在于具有一颗光明的内心,而这颗光明的内心,支撑着阳明先生在不断地求索。在贵州龙场困难然而却又是安静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过往的学识和历年来的遭遇,日夜省察思索。一天半夜里,在他居住的阳明洞的石头棺材里,王阳明忽然顿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的是“吾性自足,心即理,心外无物”,人本身具有成为圣人的基础,这在佛家叫“佛性”,之所以成为不了圣人、成不了佛,关键在于被种种诱惑所蒙蔽。而只有认识到这一点,通过自身的修炼,将那些附着在自己身上的贪嗔痴慢疑等诸多尘埃清洗干净,你,我,他,就可以接近或者成为佛,成为圣人。阳明先生在年轻时曾有过“格竹”的经历,那时他认为格物可以致知,但经过七天,他却一无所获;而在龙场的石棺中,他终于明白了,自身的修炼,才是成为圣人的唯一的途径。

这之后,应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邀,阳明先生到贵阳书院讲学,又悟道了,这一次他悟到了“知行合一”。等到阳明先生在故乡的会稽山书院讲学时,再悟到了“致良知”。阳明心学就是这样形成并完善的,而阳明心学的基础即是,“吾性自足,心即理,心外无物”。

(二)龙场悟道第二

何谓“吾性自足,心外无物,心即理”呢?

一次王阳明于故乡讲学时,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阳明先生举这个例子似乎不好懂,那我们可以这么举例——你没见那个美女时,她就在那里;你看见那个美女时,她的美貌会即刻打动你!也即是她在你心中了。是不是这样呢?那阳明先生举“此花”的例子,也就是这个意思。这大概就是“心即理,心外无物”的最简单明了理解。

王阳明从小便立志成为“圣人”,为此也才有了著名的“阳明格竹”。阳明格竹令王阳明认识到,格物致知不能让自己成为圣人。而龙场悟道,在王阳明悟道了“心即理,心外无物”的同时,还悟道了“吾性本自足也”,“吾性本自足也,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什么意思呢?以前我追求作圣人,是向外物去求,这是错误的!实际上,我们每一个自身都已经具有了成为圣人的基础,所以,成圣之道,在于向内求己。当你成为一个完人的时候,你就是——圣人。

至此,”吾性自足,心外无物,心即理“便完美地融为一体,而成为阳明心学的基石。

另外,有必要强调一点的是,无论是程颐、朱熹的宋明理学,还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他们都来自孔孟,都归属于“儒学”的范畴。也就是说,归根到底,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学!

(三)知行合一第一

王阳明在被贬谪到贵州龙场之后,在那个当时的蛮夷之地,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不但顽强的活了下来,还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于阳明洞的石头棺材中悟道,悟得“心即理,心外无物”,之后阳明先生创办了龙冈书院。当时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得知阳明先生后,往来四次请教王阳明,于是席书这个理学“老顽固”,了解、认可了王阳明的学说。之后,席书邀请王阳明到贵阳书院讲学,以师礼侍之。

在贵阳讲学期间,王阳明再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呢?他悟到了“知行合一”。悟到了“知行合一”的王阳明第一个想到了他的大弟子徐爱,当时徐爱在阳明先生的老家浙江余姚,于是阳明先生欣然给大弟子徐爱写信。那个正准备科举考试的大弟子徐爱闻知便放下手边的活儿,一路爬山涉水来到贵阳,他见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知和行怎么能合一呢?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如今啊有的人明明知道儿子应当孝顺父亲,兄长应当疼爱弟弟,却不能孝顺、不能疼爱,那知和行不是两样行为吗?怎么可以说是“知行合一”呢?

阳明先生一笑之后举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嗅”(出自《大学》),阳明先生说,人看见漂亮的女子,是不是即刻就心生欢喜,闻到了不好闻的气味,是不是即刻就心生厌恶?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嗅属知,恶恶嗅属行,你见到好色之后,是你心里权衡决定之后才心生欢喜的吗?不是!你闻到恶嗅的时候,是在心中权衡之后才决定讨厌那种气味的吗?不是!你在见到好色之后,即刻会心生欢喜;你在闻到恶嗅之后,即刻就会心生厌恶!于是我们即可以说,知行是合一的。

《传习录》原文——“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四)知行合一第二

《传习录》原文——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

大意是说:我们说某人知孝知弟,是听他说知孝知弟,就说他知孝知弟了吗?不是。必是他行孝行弟了,方才可以称他知孝知弟。一个人如果只是说些孝弟的话,而没有行孝行弟,那是不会别称为孝弟的。知痛、知寒、知饥等也是如此。知行是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光是知道而却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换句话说,真知道就一定能做到。

《传习录》原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如果知道了,就一定能做到,而做到了就一定真知道。古人之所以将知、行分开,是因为有两种人,一种懵懵懂懂冥行妄作的人(只做不知);另一种是悬空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只知不做)。

《传习录》原文——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那些研究讨论做“知”的功夫的人,必要等到真知道了才去做,于是他们会终身不行,于是他们就会终身不会真“知道”。

阳明先生倡导“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反对“空谈误国”。这或许就是阳明心学教给我们的学习的最根本的方法吧。

(五)事上磨炼第一

光说不练假把式!阳明心学让我们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提出“事上磨,事上炼,事上磨炼”,指出“工作即修行”的理念。

有人说,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举例来说,那些在课堂上教授营销学的教授们,写书教课,但你去问问他们,他们可曾卖过一只铅笔?这是过去对营销老师们的议论和批评,看似正确实则也多有正确的部分,但照阳明心学来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阳明心学看来,知道和做到是一回事。

真知道,就一定能够做到;如果做不到,那就不是真知道;知和行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传习录》中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行,不行不足以谓知。” )如此说来,那些连一只铅笔也没有卖过的讲营销课的老师,即使他出了营销学的专著,也不是真正知道、真正懂得营销!而是纸上谈兵,是“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传习录》)是不是这样呢?我想正是如此。

举一个眼前的例子,我们或许都读过《如何写作》之类的书,那里面教给你如何写作,如何让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还要适当加入景色描写,还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可是你知道吗,这些书的作者们终其一生所写出来的,就是这本《如何写作》,他或她没有写出过一篇散文、一部小说甚或是一首诗歌!而看过《如何写作》的我们,脑袋里面有着关于写作的许多条规则,可是,可是,可是我们就是始终不动笔写一个字,这种装了一肚子写作知识却始终不去低头进行写作的人,大概是阳明先生所说的“不着实躬行”的人,也就光说不练、喜说空言的那种人。

(六)事上磨炼第二

一次,一个叫陆澄的学生问阳明先生道,在安静的时候,思想您说的道理(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都很好,可是一遇到事就不同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阳明回答说,“你这是只知道静心处学习(我的)心学,而不是再用我教给你的克制自己(的欲望)上下功夫啊!你这样做的结果便是遇到事就要溃败。人须在事上磨,方才能够立得住,方能做到定力十足、不动如山,即静亦定,动亦定”。(《传习录》门人陆澄录:“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已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要彻底地理解这段话,还须明了何为“事物”。事者,物也,也就是说,事就是物。

儒家在治学上的精神是“格物致知”,即所谓“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说,你要想知道某事,就需要研习这一事物。那么这时徐爱这个学生代我们大家问学先生道,“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都是从心上说起的。”阳明先生答道,“是这样的!那主宰我们身体的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比如我们心意在于侍奉父母上,那侍奉父母便是一物;心意在事君,那事君便是一物;心意在仁民爱物,那仁民爱物便是一物;心意在那视听言动上面,那视听言动即是一物。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才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徐爱录载:“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那么现在我们大致明白什么是“事物”,我们经常说到的“事物”,即是指我们的心意用在了哪里,当我们的心意用在学习上面时,那学习就成为一件“事物”;当我们心思用在工作上时,那工作即成为了一件“事物”;当我们的心思用在爱护教育子女上时,那爱护教育子女即成为了一件事物。在做某件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解它、使用它、操控它,而不是在闭上眼睛安心静坐的情况下才去学习、使用、操控,这或许就阳明先生所谓的“事上磨,事上炼,事上磨练”深意所在,即现在人们口中经常提到的“工作即修行”吧。

(七)“知行合一”道路上的险阻

如果说“知行合一”是我们要达到的胜利的彼岸,那“事上磨练”就是达到这个彼岸所需要的渡船。然而,正如我们做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一样,即便我们坐上了这条可以渡我们到达“知行合一”彼岸的渡船,我们也会遇到险滩与惊涛骇浪,从而阻止我们达到知行合一的彼岸。这样的险阻——险滩与惊涛骇浪常常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源自我们自身。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困惑,一曰欲望,二曰情绪,三曰习惯,这三方面来自我们自身的困惑即构成了我们达到知行合一彼岸的险阻。先说欲望,简单来说欲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合理的欲望,一类是不合理的欲望。像我们正常的人体所需的吃喝拉撒睡,娶妻生子,男欢女爱,这都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是合理的欲求。而佛家所说的“五毒”,即贪、嗔、痴、慢、疑中的贪欲,就是不合理的过度的欲求,比如过度的追求财富者即为贪财,过度地追求美色即为贪色,过度的追求吃即为贪吃,过度地追求喝酒即为贪酒等等,不一而足,因为贪欲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拆迁过程中,父子反目、兄弟反目、夫妻反目,或许您可以举出许多。可是我们是不是心里知道,父子情、手足情、伉俪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呢?当然知道!但我们身边为什么会发生这许多的“反目”呢?不是内心的贪欲在作怪吗?

情绪是达到知行合一彼岸的第二个不良因素。我们都听说过“路怒症”这个词,你有没有“路怒”过呢?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你有一个好情绪,那这个情绪对于你来说,就不是达到知行合一彼岸的险滩。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人,在等红灯时骂骂咧咧,在前面的车得慢了或是不小妨碍了他一下,之后他便会爆粗口,甚至危险驾驶报复对方。这种不良情绪常常会发生不可预测的恶劣后果。

阳明心学是儒学,儒家的一代宗师孔子最喜欢他的学生颜回,有人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颜回,孔子说了六个字作为对颜回的褒奖,即“不迁怒,不二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回,这你或许可以做到,可你能做到“不迁怒”吗?刚刚在家里和老婆吵完架,一出门又被人踩了一下脚,于是你会怒目而视、大声质问对方,甚至大打出手,而颜回就不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美好的品格,于人于己都有利,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习惯是达到知行合一彼岸的又一道险阻,南京师范大学郦波老师在讲王阳明的时候说到欧洲人的一个传说,说是有人得到了一本藏宝图,循图索记地找到了那个有“点石成金石”的黑海边一处地方,那里是一片乱石密布的地方。于是寻宝人开始拿起一块石头,冰凉、不是,于是抬手扔到了海里;捡起第二块,冰凉、不是,扔进海里;就这样,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直到寻了、扔了十年,终于他抓起一块滚烫的石头,点石成金石!然而,然而,他抬起手,心里说着不可以、不可以,但还是顺势将其扔到了海里。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你影响着你,于是或许在某一个时候,它成为了你达到“知行合一”彼岸的险滩。

(八)晚清名臣曾国藩,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是晚清名臣之首的曾国藩的一副对联,也是他功成名就后内心的真实写照。儒家倡导修齐治平,而修身是万事之首,曾国藩在晚清如履薄冰的政坛上毅力驻足,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支撑着曾国藩内心的儒家学说,而王阳明的心学对其影响颇深。

曾国藩,在率领湘军平定了战乱之后,以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为首的湘军将领对曾国藩进行劝谏和试探,如果这时候曾国藩想“黄袍加身”,那晚清历史势必将改写。在左宗棠的劝谏的书信中写道,“鼎之轻重,或可问焉”。那曾国藩默然良久,改了一个字之后回复给左宗棠,即为“鼎之轻重,未可问焉”。众人还不死心,有人进言道,“东南半壁,我公岂有意乎?”曾国藩这次回复了一幅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众将见此,即知曾国藩之心,“干做良臣,无觊觎之心”。儒家向来主张君君臣臣,作为一代大儒、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又怎么可能做窃国之贼?

曾国藩是一代大儒,理学的推崇者,阳明心学的忠实践行者。阳明先生以儒生带兵平江西匪患,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所到之处,以临时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打败强敌,遂成一代“战神”,可以说明一点的是,曾国藩作为儒将,颇得王阳明的治军精神。晚清的曾国藩,作为一代大儒,他虽非每战必胜,但却是“屡败屡战”,锲而不舍,最终平定战乱,落得青史留名。

作为阳明心学的实践者,曾国藩在科举考试上并非一帆风顺,在第一次科举考试落第之后回乡的路上,他拿借来的一百两银子,在南京买了一整套二十三史(当时还没有清史)。回家之后,其父曾麟书没有斥责他乱花钱,而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买书是为了读书,你既然买了书,就要好好地读书!曾麟书屡次科举考试不中,只是个秀才,然而他何尝不是一个教育家,他的这句话让儿子曾国藩暗下决心,好好读书,这整套的二十三史就这样被他用心读过,之后再次参加科考便榜上有名了。

科举考试考中了曾国藩在北京做官,当时还年轻的曾国藩未尝不是花天酒地地过着官场生活,他父亲曾麟书随他在京住了一段时间便回湖南湘乡老家了,之后他给儿子写信,同样在后面不经意地写道“节劳,节欲,节饮食”,曾国藩读后幡然醒悟,下决心要痛改前非,于是就有了曾国藩修身十二条,又叫“日课二十条”——

1、主敬。2、静坐。3、早起。4、读书不二。5、读史。6、谨言。7、养气。8、保身。9、日知其所亡。10、月无忘所能。11、作字。12、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即是他作为一代大儒、阳明心学实践者的修身之道。孙某大致可以做到其中的几条,比如早起,静坐,夜不出门等。至此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之际,试着静下心来,学着先贤做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好处!这或许是这一阶段我们所没想到的巨大的意外收获。

(九)致良知第一

在说到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之前,孙某先考查一下何谓“致”,百度上对它的解释是:从至从攵,送诣也。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处也。根据这个解释,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了“致良知”的通俗解释即是:送(我们这些学习者)到达良知这样的一个境界。

那么何谓“良知”?我们一直在说,阳明心学是儒家学派,师承孔孟,那么阳明心学的许多观点是承继了宋朝的朱熹夫子齐名的一代大儒陆九渊的思想。

那么所谓的宋明以来的程朱理学,是程颢、程颐兄弟以及他们的后学,即朱熹和陆九渊的学说。那朱熹承继的是弟弟程颐的学术思想,之后被统治者认同并推崇的学术正统;而陆九渊承继的是兄程颢的学说思想。

朱熹和陆九渊是同时代的大儒,因为他们学术思想的不同,所以才有了之后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朱陆之辩”,那是一场持续三天的谁也没有驳倒谁的辩论,因为地点在一个叫鹅湖的地方,因此历史又将其称作“鹅湖大会”。

那么究竟朱熹和陆九渊究竟有什么观点上的不同吗?那可以先翻开儒家经典《大学》这本书来看一看。这本书的开篇便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两人观点的不同就在对于“亲民”的理解上,朱熹以为,“亲民”是“新民”的意思,那大意是说让人民百姓每天都生活在新的一天,也就是一天更比一天强!还有力地举出了出处: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陆九渊则认为,“亲民”,孟子的本意就是亲民,就是和民众亲近,就是爱民的意思。“本意”就是本意,没有必要改变先贤本来的意思,不能把本来的“亲民”说成是“新民”。

在朱熹的学说被确定为正统思想学说之后,那陆九渊的学说便成为了“旁门左道”,不但不被重视,还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压,于是现在我们提到“宋明理学”时,开口就是二程兄弟和朱熹,而陆九渊几乎被人忽视或者忘记了。

那么从师承上说,那陆九渊承继的程颢的学术思想,那程颢又承继的孟子的思想,而明朝的王阳明是在继承了孟子思想,以及程颢和陆九渊学说的基础上,开创并形成了“阳明心学”。

(十)致良知第二

之所以说阳明先生继承了孟子的思想,那我们先来看看孟子是怎么说的。在《孟子 尽心章》中写道: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孟子认为,良能良知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正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一样。比如说,亲爱父母,尊敬兄长,这即是人的良能良知,不用教导,不用学习就知道的。进一步推导,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所以,仁义也是属于人的良能良知范围。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好我也,我固有之也”,即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加到谁身上去的,是我们所固有的(善根)。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儒家所崇尚的道德,不是外在强加到谁身上去的,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来就有的。由此要求人们行仁义,国君行仁政,天下成为仁爱礼让的大同世界。这就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基础。

那么再次回到本篇开始时提到,王阳明龙场悟道,悟道了什么?在贵州龙场的阳明洞的石头棺材中,王阳明悟道的是“吾性本自明也”!就是说人心本来是通透的清亮的一尘不染的,而行走于世间的人们,受到了种种的诱惑,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我们追求的,正是我们本来的模样。

这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意是——让万事生长、万物繁育,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做了有益于别人的事而不靠它来取得利益,抚育万物生长而不去主宰他们,这就叫做“深厚的道德”。

(十一)“致良知”之说承袭于孟子

人多有研究“阳明心学”者。那么有人会问,“阳明心学”究竟是什么,是怎么样的一门学问呢?阳明心学,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学派的一个分支,其学说主要来源于孟子。

阳明心学,又叫陆王心学,其中的陆,是指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久渊,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鹅湖大会”,说的就是朱熹与陆久渊就其不同观点而进行的论争。那朱熹、陆久渊分别是学习继承的是程颐、程颢(兄)的学术思想,而程颢(兄)则继承了孟子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王阳明在被贬逐至贵州龙场之后,在石头棺材中悟道——“吾性本自明也”,“心即理,心外无物”,等到后来才有了“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之说。

为什么说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以及之后的“知行合一”之说,是来自于《孟子》呢?那么就要看看孟子当初是怎么说这个“良知”的。

《孟子》中的《尽心章句上》第十五章中说道——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阳明先生认为,是人皆有良知,良知是一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这即是与当初孟子的思想是吻合的,因此后人皆知,陆王心学(阳明心学)来源于孟子。

(十二)结束

1529年,在平定了匪患之后,王阳明在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的情况下,因为身体已经极差,他预感到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踏上了回乡的归途。1529年1月9日辰时,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阳明先生去世了,在临终前的弥留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阳明先生回答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在学习阳明心学的同时,我们须了解并记住这位儒家圣贤,并发扬光大阳明心学的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光明高尚的人,一个心怀国家和大众的中国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