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晦庵与王阳明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是1150年代的儒家圣人;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王阳明是1500年代的儒家圣人。朱元晦与王阳明的思想成熟期,相差了350年!王阳明是在研学了儒家孔孟及程朱理学,以及老庄、释家的诸多学问之后,继承了孟子一脉的传承,而悟道并开创了“心学”。
当那个时代(明正德年间),还在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时代主流思想的情况下,阳明先生便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不同主张。我们仔细来看,仅一字之差,一个是“灭”,一个是“去”,“灭”当然是消灭、毁灭的意思;而“去”则是远离的意思。
王阳明将人的欲望做了分解,一部分是合理的正常,人之为人的欲求;另一部分是贪嗔痴慢疑等不合理的欲求,而人要远离那些不合理的贪心、嗔恨、轻慢、猜疑等诸多不良欲求。于是我们看到,程朱理学的对于人欲求不论合理与否皆一棒子打死;一个是承认人的合乎情理的情,而要人们摒弃那些不合理的不好的欲(望),这恐怕就是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一大区别。
(二)格物致知与吾性自足
宋明理学(又名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于儒学,都是孔孟的学说,只不过后辈的弟子们对先师(孔孟)的学说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候某种焦点问题还可能针锋相对,所以就有了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之分。宋明理学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而陆王心学则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
宋明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一大分歧在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朱熹一派认为,要想明天理,就要进行“格物”,所谓格物,即是对某事某物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达到“知道”与明天理的结果,这就是“格物致知”说的由来。
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对格物致知说是认同的,新婚不久后,王阳明携妻从南昌返回老家余姚的路上,碰到了理学大师娄谅,娄师一句“圣人必可学而至”坚定了从小便立志做圣人的王阳明的信心,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阳明格竹”。七天七夜之后,王阳明病倒了,而却没有格出真知来;明正德元年(1506年),34岁的王守仁在因反对大太监刘瑾被廷杖四十并贬谪到贵州龙场,在一个大雨滂沱之夜,王阳明在石棺中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在龙场的石棺中,在那个滂沱大雨之夜,王阳明领悟到,天理不需要向外求,而应向内求,我们的内心深处是光明的,是善良的,是博大的。人之所以失去良知,就是被太多的贪嗔痴慢疑所蒙蔽。实际上,人的良知就如一面镜子,它本来是光洁明亮的,然而却因为蒙上了太多的灰尘,我们便看不到它的本来面目!所以王明明认为,“内求”(自省),才是成为圣人的根本,这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针锋相对、格格不入,于是王阳明的心学被斥为旁门左道。
这两派学说的分歧还在于,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理解上的不同。朱熹认为“亲民”即是“新民”,即为“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之意;而王阳明则认为,“亲民”即是它的本意,与民相亲、意即爱民之意。
(三)惟精惟一与宋明理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尚书·大禹谟》中,舜帝对禹说的一句话,是儒家的十六字心法,其大意是说,人的思想许多时候是危险的,而道心(真理)又是精微而不容易抓到的;所以要明察秋毫,抓住那极精微的道心,那样我们做事就不会出偏差。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人心为什么常常是危险的?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人都有贪嗔痴慢疑不良心理。理学将人的心分为性和情,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本性、天性;而情更多具有后天的成分。宋明理学在性和情的问题上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人的正常的欲求也在被灭之列,程颐就指出,寡妇改嫁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不禁人情的道德标准在宋之后便逐渐占据了思想的主流。
程朱理学的兴起,是源于宋朝特别是南宋以来,佛道之风日渐盛行,理学的思想主导地位受到威胁,程朱理学在程颐与朱熹的大力宣扬下,被统治者确定为儒学正统和官学,宋自其建国以来的科举考试的中心内容,即是孔孟的宋明理学。作为社会主流思想,宋明理学曾为社会稳定和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
正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程朱理学也有其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利用、倡导并成为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之后,教条主义盛行,不可稍作逾越,否则就是异端邪说,程朱理学在那个时候,它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
(四)惟精惟一与虚灵知觉
宋明理学,又名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到了宋明时期,达到巅峰的一门学问。“理学”的“理”字,是天理的意思,因此顾名思义,理学就是一门以天理为内容一门学问,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子(朱熹)对“儒家十六字心传:人心为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评价是“虚灵知觉,一而已矣。”
这段话的大意在前面已经说过,而现在我们提到的朱子的评点简洁而精当,虚灵知觉,是一组并列词组,即“虚则灵,知则觉”。那什么又是“虚则灵”呢?虚者,空也,无也,虚、空、无三字都有虚空、没有、无的意思。举例来说,人大多有过做某件事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或状态,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就是灵通的、灵敏的、灵动的,这就是“虚灵”的通俗解释。
那什么又是“知觉”呢?“知觉”中的知,在古代是与智字通用,所谓知觉即为智则觉,通俗解释即为,当我们有了智慧,我们就有了觉悟、觉醒的本事和能力。所以,虚灵知觉,是一种人的一种状态,是达到忘我状态后生出灵敏,与拥有高度智慧后生成了觉悟力的那种了然于胸的认知状态!
《传习录》中也提到“惟精惟一”。(门人陆澄)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简单来说,阳明先生这段话是意思就通过“惟精”,达到“惟一”,意即达到“道”的境界。那么如何做才能“惟精”呢?那就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是《中庸》中,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您若有兴趣,可以搜出来读一读。
(五)心外无物
宋明理学认为,追求天理要格物致知,要向外求;而阳明心学(在当时被称为“王学”)则认为,追求天理无须外求,而应内求,我们的心(真心、实心、实相、良知等)就是天理,之所以我们认识不到它,是因为后天蒙尘,就如一面镜子蒙了太多的尘垢一般,所以王学认为,求天理只须向内求(内观)。
现代我们打开百度,上面说“王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笔者倒觉得对此我们不必做太多理会,你只须打开《传习录》,看一看到底王阳明的学生,徐爱、陆澄等都问了些什么问题,那阳明先生又是如何回答的,之后你再做出自己的判断。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在读过《传习录》之后,自会得出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常常是正确的。
事实上,在王阳明之后,王学一度被官学正统所排斥,而在民间,几乎每所书院都在读讲“王学”,这就是王阳明学说的魅力所在。毫不夸张地说,在王阳明之后,儒生、士大夫、大小官僚等,不受王学影响的几乎没有,晚清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信奉王学;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是王学的认同者,最有代表性的言论即是“我心即宇宙”!
王学的主要观点。王阳明在龙场悟得“心即理,心外无物”之后,又渐次悟道了知行合一,事上磨练,并最终悟得了“致良知”,王学在阳明先生渐次悟道中形成、完善并发扬光大。知行合一,说到底,知和行须合到“一”上面,“一”是什么?一就是道,就是我们内心的良知,所以,说到底,知行须合乎我们的良知。
那么何谓“心即理,心外无物”?王阳明于故乡讲学时,与友人出游,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阳明先生举这个例子似乎不好懂,那我们可以这么举例——你没见那个美女时,她就在那里;你看见那个美女时,她的美貌会即刻打动你!也即是她在你心中了。
是不是这样呢?那阳明先生举“此花”的例子,也就是这个意思。这大概就是“心即理,心外无物”的最简单明了理解。所谓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而不是指物理存在,也就是说,那岩中花即使再漂亮,如果我没有看到,那它同我又有半毛钱关系吗?没有!漂亮的岩中花是个物理存在,直到它进入你的内心时,它对于你来说,才有价值,否则它对于你来说,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六)不动如山
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看,别人有什么想法,常常对我们产生影响,这就是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做不到“不动如山”的原因。
剿灭宸濠之乱后,江斌,徐宁欲乘机勒索钱财,王阳明不给,于是二人唆使北军在王阳明的衙门口破口大骂,而此时的王阳明却没听见一样继续给弟子们传授心学。阳明先生的学生们也由开始时的忿忿不平,而到了专心听课,不为所动的心学境界!
王阳明的不动如山,是一种精神境界,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简单来说,阳明先生是到了那种克己、忘我的境界,也只有到了这样的一种精神境界,才能做到“不动如山”。
有这样的一个笑话,说是父子俩赶驴,有路人说,父子俩真傻,有驴不骑,于是父亲骑上了;又有路人说,父亲真不咋的,有驴不让儿子骑,于是父亲下驴,儿子骑上;又有路人说,儿子真不够孝顺,有驴不让爹骑!又有人说,两个人可以同时骑驴啊!还有人,你们真够可以的,驴那么瘦,哪能父子俩同时骑!如此几次三番,父子俩最后扛着驴走路。
(七)不动如山的由来
王阳明的不动如山,是一种基于儒家传统学说为基础的“不动如山”。阳明心学源自孟子,那我们先前说到的良知之说是这样,这只要打开《孟子•尽心章句》读一读就可明了。而当打开《孟子•公孙丑》的时候,我们或许会眼前一亮,原来,王阳明心学中的不动心说,正是源于此。
读此篇,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北宫黝因为勇敢而不动心,刀子刺向自己也不会眨眼。孟施舍则因为有理(占理)而不动心,大有“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之风。然而,孟子欣赏并推崇孔子的不动心,即存志守义,志是目标,义是一种气,它充斥在每个人的身体及虚空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不动心有养勇与养气两种途径,而他认为,后者,也就养气,养吾浩然之气,才是不动心的正道和根本!
孟子认为自己的不动心,是因为自己身体具有了这种发自内心,充斥于身体,乃至存在于周围虚空之中的那种浩然正气,因为拥有了它,所以他才四十而不动心!阳明心学中的不动如山说,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顺便说一句,酒能壮胆,所谓酒壮怂人胆;酒更能泄气,是养气的克星,要想养气,养吾浩然正气,最好戒酒!
(八)后记
王阳明从小便立志当圣人,在少年王守仁心中,圣人是有标准,那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阳明觉得,前面三条因为自己年纪尚小,不能做到,而那最后一点即所谓“为万世开太平”还是可以一试的,那个除了孔孟等儒家先贤是王阳明的目标外,那在明史上打赢“北京保卫战”的于谦是他的偶像,于是少年王阳明不辞而别一个月,到塞外去考察边关风土人情。少年及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对军事极尽好奇和研究之能事,这为他在中年之后,平南赣匪患,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的三大事功奠定了良好的军事基础。阳明先生,一届儒生的身份带兵,所到之处匪患即土崩瓦解,遂成一代战神。
在学术方面,阳明先生博采众家,他在年轻的时候,对儒、释、道三家做过精研,有人说,“阳明先生的学说中,有佛家的影子”,这种说法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大唐玄奘法师费劲周折到印度取来了真经,尤其是广为流传的《金刚经》,阳明先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借鉴,这是很正常的,就比如《金刚经》的末尾就有这样的偈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据此来看,如如不动,与不动如山是多么的相近。然而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有分别的,如如不动的前提是不取于相,就一切相都是空的,不实的,转瞬即逝的,正因如此,所以才不要过分计较,才需要心中有佛,如如不动。而阳明心学中的不动如山,它的前提是养气,培养人心中的那种浩然正气,而这种正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心中的良知。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磨练,不动如山,心学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