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闫会作的头像

闫会作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14
分享

1950年,红旗是这样插上喜马拉雅之巅

闫会作

1949年九月15日,王震将军站在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之巅,望着在乌云翻滚的天空下,顶着寒风,冒着冰雪,翻山越岭,向新疆挺进的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部队,诗兴大发,激情吟出“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的豪放诗句。

此情此景此诗,应该是放声高歌才是。刚刚在解放了的西宁参军的作曲家王洛宾很快就谱好了曲子,于是一首高亢昂扬的战歌诞生了。歌声伴随着势不可挡的大军,穿透了亘古荒原,奏响了新疆和平解放的序曲。

在王震将军带着部队顶着凛冽的西北风穿戈壁、越大漠,挺进新疆的途中,接到了毛泽东主席命令:“你们的进军任务包括出兵西藏,解放藏北。”

遵照这一命令,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在和平解放新疆后,紧接着开始了解放藏北——西藏阿里的壮举。

西藏阿里地区位于藏西北高原,北以昆仑山与新疆为界,西部以喀喇昆仑山脉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为界,南部被喜马拉雅山脉截断,中部的冈底斯山脉纵贯南北。33万多平方公里的阿里地区,被这一群地球上最高的山峰高高地擎在空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屋脊的屋脊”。当时的3万多人口,沿着发源于这群山脉之中的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象泉河、狮泉河、马泉河、孔雀河等水系,零星散居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土地上。

面对雪峰林立,高寒荒凉,空气中含氧量不到平原一半的“世界屋脊的屋脊”,在一无道路通行,二无地图可用,三无向导带路,四无交通工具可用的情况下,进军阿里绝对将是人类军事史上空前的壮举!

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元帅和第一兵团王震司令员深知进军阿里将面临的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两次建议党中央:“新藏间,横隔昆仑高原,群山林立,均高6400米有余,进军阿里,想其艰难恐不亚于长征。”“西北青(青海)、新(新疆)进藏部队,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应采取先建站后进兵,站站相连,步步张营,梯次延伸前进的方针”;“应先派出一连左右之兵力先行进藏,担负侦察、设站等任务,”为大部队解放藏北侦察敌情、勘察路线、地形,预做准备。党中央、毛主席同意了两位司令员的建议。随即,新疆军区即以所属的独立骑兵师第一团第一连为基础组建进藏先遣连。

先遣连以曹海林为连长,李子祥为政治指导员,抽调师侦察参谋、特等战斗英雄彭清云任副连长。任命保卫股长李狄三为总指挥兼党代表,与团机关参谋周逵棋、干事陈信之三人组成骑一团进藏前线指挥组(简称“前指”)。全连由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7个民族的136名官兵组成,配备179匹战马。于1950年7月31日,从新疆于田县的普鲁村,踏上了进军阿里的征程。

出发前,骑兵师为先遣连召开了隆重盛大的誓师大会,在全体官兵和各族人民响遏行云的欢送锣鼓声中,师长何家产将一面“向西藏大进军”红旗授予了先遣连。王震司令员特意发来慰问电:“进军藏北,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此去山高路遥,任重道远,你们在没有地图、没有向导、没有道路的情况下,孤军挺进,要用双脚为西藏人民踩出一条解放之路,自由之路,这是一项十分艰难而又十分光荣的任务。同志们将要进军的阿里,是举世无双的高原。此去征程漫长,困难重重,你们不仅是一支侦察队,还是一支探险队、战斗队和工作队。相信同志们能够精诚团结,克服困难,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之巅,为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片陆地勇立新功。”

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远征。

这是一支走向天边云端的孤旅。

这是一把即将刺破藏北千年奴隶统治黑幕的利剑。

踏进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昆仑山脉,先遣连这把利剑便扎进了亘古未化的永冻层。

“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这是在219国道贯通阿里高原的今天,仍然广为流传的说法,但这仅仅只是从新疆去阿里前三分之一不到的道路情况的写照。走到阿里,更多更高的山还多着呢,路还远着呢!

当年先遣连挺进阿里时,还没有道路,全靠一个指北针,便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号称“万山之祖”昆仑山脉,在终年积雪、空气稀薄、荒无人烟、“与天齐高”的“万山之王”擎起的亘古荒原之中开始了艰难的跋涉。这是何等的决绝和壮烈。也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能有这样的勇气、决心和意志。

孤旅挺进高原,红旗飘在云端,目标直指天边边。山越爬越多,越翻越高,越往前走,人和马的高原反应都越来越严重。当连队翻越昆仑山主脉时,不少战马也开始鼻孔流血,只能靠牵着、赶着一点点缓慢前行。而长时间在雪域高原强烈阳光下行军,除了严重的高原反应,雪盲症更让指战员们痛苦不堪。很多官兵眼睑红肿、双眼充血、泪流不止,疼得睁不开、看不见。一些军马也因为雪盲症变得狂躁不安。大家不得不用黑布或马鬃编成一个网罩,遮挡在人和马的眼睛上,手拉着手,艰难前进。缺氧、寒冷、刺眼,在坚忍不拔地努力中一点点远去,目标一点点靠近。

先遣连于8月15日翻越海拔5248米的界山达坂,进入阿里地区。

“向西藏大进军”的红旗如一团熊熊的火焰,在雪岭深谷中向前燃烧着。一路上,先遣连边侦察敌情,边勘察地形、选择路线、建立补给点。同时派出小组四处寻找藏民群众,展开宣传工作。通过零星打到的藏族群众,终于找到了改则区宗本(相当于改则县县长)。先遣连向其宣传全国政协《共同纲领》,介绍解放军的性质、宗旨和解放西藏的任务。并申明解放军的纪律:严格遵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顶注意,不进寺庙,不进藏民帐篷,不向地方群众派差,不吃地方的饭等等,打消了宗本的疑虑。经过多次协商,双方约定:遇事友好协商,决不开枪。有了这次协商,先遣连也逐渐得到了藏民群众的认可,并于10月30日到达了一个名叫“扎麻芒保”的地方。这里水草相对丰茂,周边的藏族群众相对较多,先遣连便以此地为大本营,每天派出小组寻找群众,展开宣传教育工作,并通过藏民扩散消息,积极联系阿里葛本政府,协商双方谈判的工作。

起初,阿里葛本(当时西藏政府在阿里的最高行政官员)一听到解放军挺进阿里的消息后,对藏民下了三道禁令:不准和解放军接触,不准给解放军带路,不准卖东西给解放军。各地的头人更是四处散布谣言,恶化丑化解放军、层层设置障碍,孤立限制先遣连的活动,扬言要把解放军困死在藏北高原。面对恶劣严酷的自然条件、全副武装虎视眈眈的藏兵,以及藏民群众的漠然观望,先遣连在严守政策纪律的同时,主动帮助藏民群众放牧、打柴、拾粪、背水、治病,把自己用生命从新疆带来的粮食、砖茶、布匹、食糖,拿出一部分救济藏民群众,把极其有限的药品用来给藏民治病。这些举动让饱受奴役歧视、剥削压迫、从来不被头人当人看的藏民第一次有了被人平等相待的感觉,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他们从内心对这一群从天而降的军人产生了一种由衷的亲切感,越来越信任先遣连,并把解放军称为救苦救难的“菩萨军”。与此同时,先遣连耐心地做好阿里葛本及各级官员的工作,还通过组织与藏兵比武的方式,用先遣连精准的步枪、机枪、迫击炮射击和过硬的军事技能,震慑马本(葛本负责军事的官员)和藏兵;又通过与藏民群众联欢的形式,促进与藏民群众相互了解,加深感情,逐渐赢得了藏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

看到先遣连与藏民关系越来越融洽,阿里葛本的官员、头人有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恐慌感,他们逐渐地愿意与先遣连接触并进行谈判。阿里葛本赤门色·索朗班觉,以其秘书才旦朋杰和管家扎西才让为代表与李狄三反复协商,最终葛本政府以文字的形式正式宣布“西藏人民要做中央人民政府的老百姓”,“我们要和平,不要打仗”。在此基础上双方达成协议:人民解放军尊重藏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尊重葛本政府;保护藏民利益,不要藏民一粒粮食。葛本政府承认解放军驻防扎麻芒保,彼此和睦相处,保证以兄弟的态度对待人民解放军,协助开展群众工作等等。先遣连将协议内容逐级上报,新疆军区报告了党中央、毛主席。毛泽东主席于12月30日亲笔复信阿里葛本。信中写到:“我很高兴你们同到达那里的人民解放军结成了朋友。”明确表示:“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都由中央政府供给,决不侵扰老百姓。”阿里葛本收到毛主席的复信后倍受鼓舞,从此便成为促进拉萨当局与中央政府和谈的坚定力量。

136名勇士,就这样把五星红旗插上了藏北高原,拉开了西藏的和平解放的序幕。

七个多月后的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鉴定生效。

从1950年7月30日到1951年5月底,大部队赶到扎麻芒保的十个多月时间里,由于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食品药品补给困难,高原病蔓延,先遣连病号越来越多,有的全身浮肿,有的皮肤皴裂溃烂,很多人吃不下饭,走不动路,加上不断有人病逝,全连一度能执勤训练的仅有29人。到1951年5月初,李狄山也因患上高原病牺牲于扎麻芒保。李狄三,这位1938年参加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保卫延安、挺进大西北等重大战役的战斗英雄,把生命最后的时光献给了阿里高原。至此,先遣连已有37位官兵牺牲,加上后来在进军普兰、戍守边防中牺牲的26人,全连共有63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五星红旗是勇士们用青春和生命插上了喜马拉雅山之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