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闫会作的头像

闫会作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18
分享

柿子红了

闫会作

深秋的田野,空荡荡的一望无际,新生麦苗细长嫩绿的叶子,在瑟瑟的秋风中自由地摇曳,给裸露的大地披上了绒绒的绿装。濛濛秋雨似薄雾一样,用阴沉湿冷把秋忙后闲散的人们包裹在热乎温暖的房子里。街巷、田地里没有一个人影,房檐、柴垛、树枝上滴滴答答的水珠声,让村庄更显得湿滑寂静,连空旷朦胧的田野也一片静谧。一天冷过一天的秋风带霜裹雾,静悄悄地改变着大地和万物的模样,槐树、泡桐、白杨、果树、皂角树的叶子,在慢慢变得多彩中开始洋洋洒洒地飘舞起来。

就在这一片萧瑟之中,熟透了的柿子挂满了枝头,与霜叶交相辉映,红成了阴湿清冷中的一片火热,红成了寒意渐浓中的一片温暖。

柿子在人们忙于摘苹果时就开始泛红了,只因为不能如其它水果一样能换来现钱,所以就没有人注意到柿子红了。柿子就在人们精心采摘、包装苹果、梨等能卖上好价钱的水果之中,在人们忙得熟视无睹之中,在层层叠叠、大而厚实的叶子后面,由青绿而淡黄,由橙黄而鲜红;由硬而软,由涩而甜,一天比一天细致地打扮成了动人的模样。当人们忙完了秋收,刚刚静下来时,突然发现平日里毫不起眼的柿子已经熟了,房前屋后、街巷两旁、沟边硷畔、塬上河道,点点鲜红如繁星一样连成一片鲜亮。有的已经落完了叶子的枝头上,硕大而繁多的柿子如醒目鲜亮红灯笼装点出一派火热喜庆。

这个时候,苹果早已走下枝头,有的已经被主人换成了一沓沓的人民币,有的则整车整车地走向了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市场;有的则经过挑选后,成箱成箱地码在冷库里,待时而售;有的则已经装成礼品盒,走上了客厅、餐桌成了招待宾客的鲜品。而金黄的玉米棒子或成串地吊在搭好的架子和粗壮的树枝下,或盘绕在立柱和树干上,在秋日清亮的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构成农家院落丰收后的喜悦图画。只有柿子仍然挂在枝头,坚守着秋日最后的风景。

柿子红了,如鲜亮的灯笼高高地挂在枝头,静静地看着人们忙着为苹果、葡萄、梨和桃子等水果仔细地分捡等级、精心地打扮包装、激烈地讨价还价。当收购苹果的汽车越来越少,果园里渐渐地冷落得仅剩一地残枝败叶后,仍然没有注意到已经红透了的柿子,却又忙着走出去推销或在网上开始销售了。年轻人有的忙着跑市场、跑销售,更多的则是坐在电脑前,专注于网上销售。老人们忙着照单装箱发货。相互见面打招呼的问候也变得时尚了起来。过去见面只问:“吃了没有”、“身子骨可精神”,如今见面就问:“今日接了几单”、“发了多少件”、“发到哪儿去了”等等。 老老少少忙的头都抬不起来,谁能看到柿子红了呢!柿子只能在冷风和寒霜之中,红火而冷清地挂在枝头。真是“高价水果占秋光,寂寞柿子挂寒枝”呀!

不是人们顾不上柿子,实在是如今水果的品种太过丰富了,自己种的水果,如苹果、梨、桃、葡萄、大枣、核桃等应有尽有,堆积如山,卖不完,吃不了。而外地的外国的水果,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水果又铺天盖地走到了家门口,洋气的、时尚的、奇形怪状的,酸、甜、臭、香、怪,无奇不有,目不暇接,看不够,也品尝不过来,谁还顾得上贱如柴草的柿子呢?于是,陪伴了先民三千多年的柿子,被眼花缭乱的各种新奇水果抢光了风头,只能落寞于寒风中的枝头。

于是,柿子像一个修行高深的圣者禅师,淡定地看着急功近利的人们倒腾着能带来利益的各种娇气的水果,不怨不急不争。它清楚自己就是丰年的果品,饥荒时的粮食,有病时的药品。顾不上它,说明遇上了果丰、粮足、病患少的好世道。

柿子原本就不需要人类过多的关照。柿子树天性就易成活、树龄长、好侍弄,不用人为的操心经管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像苹果、桃、树、杏、葡萄等一类的果树,不仅讲究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密度高矮,而且还对嫁接、剪枝、授粉、浇水施肥、喷药除虫等等环节都非常挑剔,那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树龄一长,便不再开花结果或是结了果也是变味难食。这种对环境、土壤、技术和管理的严苛要求,使得这些果树只能在人们的生产技能与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才能栽培生产。与之相反,柿子树就简单多了,不需要太多的智慧、技术和复杂的管理要求,它抗旱耐湿,不怕盐碱,无论寒热,只要有一点土壤空间,就能蓬勃生长。而且结果早、寿命长、产量高。不用施肥浇水、不用除草剪枝,嫁接也好不嫁接也能自然更新。更为难得的是柿子树在这种不管不顾、自生自灭之中,短则几年十几年,长到百年都能开花结果。这大概是柿子树在历史长河中倍受青睐,广泛种植、红遍大江南北的重要缘故了。当然“柿柿(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更使我们的先辈自古以来就养成了在房前屋后栽种柿子树的习惯,既遮风挡雨、享用果实,也使用木料、做成家什农具。

因为栽培的历史悠久,杂交衍生出来的品种自然也会越来越多,以颜色分,有红柿、黄柿、青白柿、乌柿子等;以形态分,有圆、长、方、牛心、葫芦等形状的柿子;以地域分,有水柿子、火柿子、火晶柿子、金瓶柿子等等,直到现在开发出来的像苹果、梨一样,摘下即食的甜脆品种,柿子约有三百多个品种。品种多、地域广、受众多、产量高,也就应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群策群力摸索开发出了不胜枚举的食用功能,使得柿子成为吃法最多的一种水果。

在我的记忆里,柿子从小到大,从青到红都有不同的吃法。儿时物资匮乏,吃货短缺,把青柿子摘下,埋到河边的黄泥里,做上记号,五至七日,便能除去涩味,变得甘甜可口。有一句歇后语叫“吃柿子——专捡软的捏”,放软食用是柿子最自然而常见的吃法。柿子是渐次成熟的,树顶枝梢阳光照射充足的自然要早熟。小时候总是盯着树梢,看到有红得透亮的,想尽一切办法摘而食之。还有“早熟的柿子鸟知道”,一旦看到那颗柿子被鸟儿捣开,便可夺而食之。而成熟了的红柿子也有快速去涩的办法,老家的传统方法叫“暖”柿子,将刚摘下来的红柿子洗净,在30度左右的水中浸泡一个晚上,就能“拔”除涩味,变得脆而甘甜。其中的水温和时间便是关键,水温高了则易将柿子煮“死”,色变黑红,皮厚肉柴;而水温低了,则去不了涩味,还是难以食用。所以,“暖柿子”是个技术活。还有一种吃法是软柿子拌炒面,将放软的柿子去皮,以其甘甜的流汁与玉米、豆类炒面相拌而食,使得柿子肉汁不易流淌,炒面不会呛人,甜而可口,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最广泛的吃法就是做成柿饼,将成熟的柿子洗净去皮,或摊放或串挂在阳光下晾晒风干。每天翻动几次,约三天左右柿子变软。这时需边翻边轻捏或用擀面杖轻轻压擀,使之保持完整并渐渐成扁圆形。约七天左右便能晒干水分,变得筋道而富有弹性。然后密封保存于阴凉处,慢慢柿饼表面会生出一层粉面一样的白色柿霜,柿饼就算大功告成了。做好的柿饼甜而筋道,营养丰富,便于保存、携带和运输。柿饼让柿子存放更久,也走得更远。最懒惰的吃法就是自然软化和冻柿子了。将成熟的柿子,整齐码放在搭好的架子上,用麦草、秸秆盖严实,任凭风吹日晒、霜雪冰冻,需要时拿一些放到室内,融化即软,或掐口吸食或剥皮而食,如汁似饮,清凉甘甜,沁人心脾。

复杂一点的吃法,就是用柿子做成柿子醋、柿子酒、柿子酱,用心一点的吃法是用柿子做成各种点心、菜肴和汤羹,现代人还能做成柿子派、柿子吐司。当然,这些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食用方法,需要细致、耐心和专业精神。

柿子之所以能久盛不衰,与先民为伴,绝不仅仅只有食用功能,柿子树和柿子可以说全身都是宝。成熟的柿子树以木质细腻、硬度高、弹性强,成为家具面板、擀杖、高尔夫球杆、装饰品,以及木雕、菜板砧板的最佳用料。而柿子、柿霜、柿蒂、柿叶都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里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甲,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的记录。《名医别录》则说:“柿果性味甘涩,微寒,无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能治咳嗽、热渴、吐血和口疮”。这不仅让我们懂得了祖先们与柿子相生相伴的原因,也不得不对柿子刮目相看了。

老话说:穷汉怕的是“两红一黑”。其中的“两红”是柿子和辣椒,“一黑”则是皂角。这三样东西成熟了,便预示着一年所有的果实都收完了,接下来就是漫长难熬的冬天和青黄不接的季节。这在缺衣短食的年代谁不怕呢?而没有积蓄的穷人家自然就更怕了。如今的“两红一黑”不仅是季节转换的一道风景,也是进城挣钱的标志了。秋收罢、麦苗生,忙活了一年的农家如同泛着霜花的大地一样,消停闲淡了下来。照过去,便开始了猫冬了。现如今这一段家里地里都没有牵挂的时间,正是打工挣钱的好时机了。留下老人孩子,青壮年男女换下满身泥土的衣服,兴致勃勃地四处打工去了。对贱到都不够采摘功夫钱的柿子,只能任其熟透长软,火一样在枝头燃烧,听凭喜鹊、斑鸠、乌鸦、麻雀各色鸟儿兴高采烈地啄食或掉落满地。

这也许就是柿子的品格。不挑水土,不拘环境,不惧寒暑,不占良田。只要给点空间,那怕是盐碱沙土、旱塬山梁、沟壑塄坎,有没有人类的照顾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生不息、树茂果丰。从来不为外物而变色变质,纵然在荒滩野岭上也能长成一片风景,那怕是冷清寂寥时也会映红天地。水果稀少时,它是人们手中的果品;粮食短缺时,它是果腹的食品;菜蔬匮乏时,它是盘中的汤羹菜肴。即是当粮食丰收、水果品类繁多、菜蔬丰盈,人们丰衣足食到无暇顾及时,柿子也会独守寒秋,在冷清的枝头,如光似火,映红田野村庄,装点着乡村秋末冬初最亮丽的风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