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闫会作的头像

闫会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28
分享

当年追看电影的那些事(原创)

闫会作

翻检我儿时的记忆,要说最快乐的事绝对少不了看电影。那个时候电影很少。除了公社放映队,农闲时偶尔来放一次外,就是那个村有了重大而喜庆的事,叫放映队来放一场电影以示庆贺。而同样的生产队,极难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大事喜事。所以,就很难看上一场电影。

因为太难得,一旦要放电影就成了一件奔走相告的事。放电影的消息,自然先从亲戚间相告传开,村里要放电影时,赶紧差人通知自家的姥姥舅舅妗子、七姑八姨,请他们来看电影。还有就是路边的消息,碰上熟人,点上一袋烟,说一阵闲话,末了说一句,黑了村里放电影呢,带上娃来看么。再就是银幕那张醒目的招牌,无论那个村放电影,先在空闲的打麦场或是村头的空地上栽两根杆子,下午早早把银幕挂起来了,拉一段电线,搬一张桌子,放映机往上一架,便只待天黑了。高大雪白的银幕在黄昏的村庄分外显眼,醒目而无声地招乎着附近村子的乡亲们,今晚来看电影吧。放电影的消息就这样风一样传开了。

看电影是我在单调的上学和无法摆脱的繁重农活的无穷重复中,枯燥得近乎干涸的精神世界难得的雨露滋润,也是我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时隐时现的窗口。正是这种渴望,使得我只要得知附近村里要放电影的消息,立刻会转化成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顿时会忘记了一天劳作的辛苦,早早做完家里的活路,约上伙伴,三五成群,不惜跑上个三五里路去看一场电影。碰上好看的片子跑上七八里路也不足为奇。同样的渴望,使得每场电影几乎都挤满了人,一旦知道放映新片子或是大家觉得好看的片子,人就更多了,场子周围的树上、柴垛上、墙头上,都挤满了人。我们这些年龄小、力薄个矮的孩子们挤不到正面的人堆里,就在银幕反面同样看得津津有味。

那个时候看电影的机会少,不光是因为放映机少,片子也很稀缺。不要说翻译的外国片子,就是国产电影因为“文革”的原因,能看的也不多。多数时候放的都是老片子和样板戏,像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打击侵略者、金光大道、艳阳天,以及《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等,翻来覆去地看。尽管如此,丝毫不影响大家对电影的热捧,只要知道哪里放电影,仍然是奔走相告,相约追着去看。

电影虽少,但放映的模式几乎一成不变。每次放电影前总少不了一两段《新闻简报》,如同现在的电视新闻一样,大都是反映祖国的大好形势、重大建设成、先进典型和普及农业技术知识一类。有时还会放一段幻灯片,主要是宣讲政策、移风易俗、宣传典型一类的内容。虽然大家不太喜欢看,但每一次都得耐着性子看完。因此就有了一个流传很广的顺口溜:“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虽说有些调侃,却是当时看电影的真实情况。能看到的外国译制片,大都是当时这些最友好国家的电影。越南正在与美国侵略者打仗,电影当然反映战争故事的比较多,如《回故乡之路》、《阿福》一类,不是飞机就是大炮。而朝鲜电影有名的就是反映旧朝鲜人民受压迫的《卖花姑娘》、《金姬银姬的命运》,悲惨得能让人从头哭到尾,还有就是反映新朝鲜人民幸福生活的《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一类,自始至终都洋溢朝鲜人民如红苹果一般的灿烂笑容。而阿尔巴尼亚电影如《宁死不屈》、《广阔的地平线》、《地下游击队》、《第八个是铜像》等,可能因为其典型的欧式叙事风格,或是翻译时剪辑的原因,一些故事让大家有点看不明白,所以感到有点莫名其妙。至于罗马尼亚电影,是当时能看到的男女演员拥抱镜头最多的电影,无论是反映地下工作者、游击队战士、拟或是和平生活的电影,总少不了男女拥抱接吻的镜头,这在当时单纯干净得近于极端禁欲主义环境中的人们,无疑印象刻骨。

而当时流传的不少的趣闻笑话,也印证了大家对看电影的极度渴望。记得有个电影名子叫《明天回答你》。正在地里干活的老人,看到电影队的人骑着自行车来放电影,就问:今晚放啥电影?回答说:《明天回答你》。老人便懆了:放你娘个脚后跟。今晚就放呢,你明天回答我。有时碰上大家都喜欢看的电影,几个村同一晚放映,片子不够,就错时开映,一两部片子传递着放,俗话叫“跑片”。这一“跑”就闹出了许多笑话,天黑、路颠、心急,就经常把胶片顺序跑乱,导致整个放映的顺序颠倒了的、少放了一卷等差错,结果整个电影故事的情节也就面目全非,人死了又活了、坏人抓了又莫名其妙地放了,好好的故事变得七零八落,混乱得不知所云。于是,同样的电影在每个人心里有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结局,许多天都争辩不清,直到下次再看一遍后,才能平息争论。还有就是停电,那个时候农村停电,或是电压不稳是常有的事,要是停电,大家等着来电就是了,最难受的是电压不稳,放着放着,哼——的一声,镜头渐渐暗去,一片漆黑。不仅电影看不成了,这种情况还容易把胶片烧掉,一场电影也就结束了。而最失望的莫过于跑了三五里、七八里路,因为变天、停电不放了,或是根本就没有电影,那种失落的心情会比夜晚的天空还黑暗。尽管如此,我始终不愿放过任何一次看电影的机会。

电影,使得我和我的乡亲们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之中,有了间或的精神愉悦,有了穿过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看世界的一个缝隙,也使得大家在喋喋不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外有了更加新鲜而广泛说头,在东家长西家短的是是非非外,有了更有情趣意味的话题。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善恶、矛盾焦点、情理对错,以及经典的台词和精彩的桥段,都会是乡亲们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甚至还有人偷偷地模仿着电影里的生活。调解邻里纠纷、劝解相互矛盾,接人待物、红白喜事、生老病死也会不自觉地用电影里的故事人物说理示范。大家都觉得电影里说的就是对的。电影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亲们的生活态度,也如春风融雪一般悄然开化着固有的思想,转变着陈旧的观念。而电影对我更大的意义在于,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我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欲望和冲动。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伴着改革开放的步子,电影片子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第一次看外国大片还是上军校的第二年,学校将一些反映二战时期重大战役的电影作为内部教学片,给学员观摩,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强化责任。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白天也可以看电影,第一次在大礼堂里拉上厚厚的窗帘看电影。先后看了苏联的《解放》系列,《攻克柏林》、《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日本的《啊,海军》,《山本五十六》,美日合拍的《虎!虎!虎》等电影,那一段时间,所有的课程都无法将我从电影的世界里拉回来。那种宏大惨烈、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先进武器的激烈对抗、战略战术不同层面的斗智斗勇,看得荡气回肠、热血沸腾,让我完全陷入真实的战场环境而难以自拔。精彩好看的电影、真实残酷的战争,如真实的历史重现,让我记忆深刻!我知道了当美军和日军的航母战斗群在太平洋上掀起惊涛骇浪时,我们的前辈还处在“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艰苦抗战之中;当苏联红军与德军展开坦克大战时,我们的前辈还靠着大刀长矛、小米加步枪与装备精良的侵略者在血拼到底。电影让我对那一段本已熟知的历史有了更直观、深刻而惨烈的印象,而战争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积贫积弱的民族站起来有多么的不易,更让我懂得了一个艰难站起来的民族要永远屹立不倒,仍然需要不懈地奋斗。

电影是我青春岁月里白纸一样的简单生活里最绚丽的插页,电影故事在我脑海里留下了远比书籍还要深刻的印象。梦想的样子、未来的理想、渴望的生活,以及如何为追梦而努力,电影不仅绘出了真图实景,也演示了清晰而明确的努力路径。这也使我觉得,绝对没有纯粹的娱乐影视。所有的影视剧,包括各种门类的文化艺术,一旦以各种形式呈现给大众,除了赚钱,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导向、道德追求和思想传播。那些一味鼓吹只为娱乐而否认影视的教育、引导、塑造功能的人,只是为了掩饰传播自己秉持的思想和价值取向的真正目的。这正是美国和西方大片占据我们屏幕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真是小看了电影对青春期价值观形成和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影响了。

大概正是引进美国大片的高潮时,我便很少再看电影了。不是因为人家的电影不好看,而是其中传递的美国价值与是非、道德标准,与我固守的传统价值差别太大,甚至格格不入。于是,在一片狂热的追捧之中,我远离了电影。而那一段时间也正是我们自己电影的低谷。许多电影工作者在拍了许多孤芳自赏、观众却看不懂的电影后,抱怨技术落后、抱怨好剧本少、抱怨观众欣赏水平低等,甚至对自己无人问津的电影说是拍给下个世纪观众看的。现在到了他们说的时间了,结果更没有人去看他们的电影了。现在看来,自断了文化血脉,丢了根、忘了本,背离了几千年坚守的价值和道德基准,根本不可能拍出父老乡亲需要并喜欢的电影电视作品。

如今,当我们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依然跪拜于美国和西方世界面前的所谓“公知”、留学生们,动不动上演的“丑华”、“仇国”闹剧时,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这其中确有学校、家庭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原因,但难道与美国和西方影视长期占据我们的屏幕无关吗!

如果看电影都不是件小事,那拍电影就更不是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