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闫会作的头像

闫会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21
分享

入诗春雨意更浓

——读古人春雨诗词

闫会作

当内地早已是“人间四月芳菲尽”之时,边城乌鲁木齐刚进入四月,却又被一场大雪,装点成银装素裹的模样,重又回到了万里雪飘的冬天,凛冽的朔风裹着寒流,把刚刚度过玉门关的春风冲杀得无影无踪。春天,只能蹒跚于大漠的那一头了。

就在整个边城已经淡忘了季节的变化时,一场细雨却轻轻地告诉人们,春天已经突破了冰雪的阻隔。

早起晨跑,突然没了寒风刺面,唯有细雨如丝,湿润清凉。一冬的寒冷好像也被这细雨冲刷得有气无力,失去了往日的凌厉,仅剩的那一点冷意让雨丝的温和稀释得湿润而惬意。路边草地上的残雪在细雨中变得绵软温湿,完全没有了往日冰冷如刀的肃杀劲头,还未发芽的树枝上,成串晶莹的雨珠,由上向下滚动滑落,原本看着干硬直挺的枝条在雨水的浸润下,显得柔软而有弹性,焕发出一种呼之欲出的生机。大地在春雨的滋润中呈现出一片复苏的迹象。

春天,在飘飘洒洒的春雨中款款而来。

春风度玉关,羌笛唱杨柳。当东风徐徐漫过大漠,把春的气息传遍边陲大地时,紧跟着的这场春雨却用融雪化冰的功夫,激活了大漠草原,把春意写满了山川大地,让天地焕然一新,也让我们读懂了古人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咏春诗词。

在黎明的曙色之中,微雨扑面,凉意入心,闪现在脑海里的就是一场《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仍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吟唱。只是因为偶遇了一场濛濛细雨,我们对一个春夜的感受,与一千多年前杜甫老先生有了如此惊人的契合。熬过寒冬的万物,与走过冬天的人一样,饱受了严寒干冷的煎熬,蜷缩了太久的时日,都在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尽管春风难免料峭,然而总有春雨的善解人意,久盼之际,悄然而至,驱逐寒气,唤醒大地,细柔润物,轻拂人面,沁心入脾,给万物带来了难得的解放之感,也予人一种情不自禁的舒爽之感。

农田待耕,新种刚播,亟待春雨滋润;草原复苏,新芽萌发,渴望着春雨沐育;山间路边,草树含苞,枝梢吐绿,仰望着春雨降临,浓写绿意;冬日冰封,天干物燥,沙扬尘飞的人间,更需要一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荡涤出舒心怡情的清新。

好雨真的知时节,春雨确实贵如油。只因一场雨,便让春意变得温馨而滋润,也让杜甫的诗更加情真意长。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比起宋朝郭仁“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的鲜亮与浓艳,韩愈笔下的春天却是如此的朦胧诱人,意味深长。仅仅因为一场小雨,便融化冻土,大地如酥,唤醒万物,青草也破土而出。虽然萌芽细微“近却无”,但“遥看”却已升腾起如绒似雾般的绿意,这一幅春雨涂抹出来的大地复苏、万物萌发的盎然景象,远胜过春末的绿柳花红,当是一年最美的季节。

初春之雨,虽微,却能渗透土壤;虽小,却能唤醒山川;虽细,却能激活诗兴灵感,让诗人留下如此鲜活生动,并让后人沉醉感佩、身心俱奋的经典诗句。温润丝滑的春雨,不仅让春天的降临显得优雅轻柔,也使诗意有了浸润千古的悠长。

而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却在春意盎然之际,捕捉到最为灵动的场景。春日香睡天已晓,啁啾小鸟鸣树梢,已经是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非常鲜活的春景图了。但还不够,一夜的风声雨声,才是作者觅得春天真趣、自然神髓的关键。而那不知被吹落了多少的残花落瓣,又为这分浓情蜜意铺就了一个多彩而鲜艳的场景。

因为有雨,夜里的风有了节奏有了声音,忽急忽慢,时高时低;落花也有了舞动有了分量,愈加鲜艳,更加醒目。因为有雨,才让诗人能即时即景,用最通俗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春日早晨的绚丽景象。春雨无声亦有声,落花无情亦有情。湿润的大地,落花点点;清新的天空,惠风和畅。景实情真的一首小诗,倾注着生命情感的脉动,如同从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新泉,晶莹清澈,千古共鸣。短小隽永之中,却意境优美,清新活泼、明朗畅晓,完全是心与景一体,情与境浑然,诗随思而成,意因雨而浓,真正达到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而这最自然的来自心底的吟唱,却全然是春雨谱就的乐曲。

因为春风,天气渐暖;因为春雨,大地焕然。春风春雨,不仅带来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还有春雨过后那种让人刻骨的清新如画、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仔细品读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之中,就完全就可以领略得到春雨滋润出来的那种清新明快的画卷。

一定得是春雨,是那如丝绸般柔滑的春雨,流过陆游那清新隽永、细致贴切的笔尖,方能描绘出一幅清新明朗、生动愉悦的春光图画。在“世味年来薄似纱”的春夜,壮志难酬的作者不免有些“素衣夜起叹风尘”的愁郁,但绵绵春雨,点点入耳,似洗如沁,浸润心灵,内心沉积已久的些许激愤厌世之情,随雨而净,便迎来了明媚春光,听到了小巷深处,婉转如歌般地叫卖杏花,便能想到带着雨珠的杏花,那爽心的鲜艳和淡淡的清香,心胸顿时豁然开朗,便有了“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闲情逸致。如果没有一夜春雨的浸润,何以荡涤昏暗沉郁的心情?不仅杏花会干枯,恐怕心情了会更加萎靡,自然也不会有诗心诗情了。

而苏轼的《浣溪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则又是另一番春景春图。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如果没有春雨,怎能有这一个“媚”字?而正是这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写尽雨后春天的清新、鲜亮、爽朗和柔美娇态,以及作者愉悦的心情行态。因为有了一场细雨,让“雪沫乳花”的煎茶和“蓼茸蒿笋”的春盘,更显出了茶叶和菜蔬的新鲜翠绿。春雨春水春阳,天然绿色美食,此情此景此味,自然有了“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极具哲理的结论。不仅在妙趣横生之中为诗词增添了欢乐情调,更赋予了悠长诗味和入心的理趣,有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因为遇上了细雨,使一次清茶野餐,在色彩清丽、境界开阔、山清水秀的画面中,充满了生活的欢快,浓郁着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其中不仅展现了作者朴实雅致的审美情趣、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以及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更给后人怡然的享受、无尽的遐思、美好的向往和巧妙的启迪。

春风唤醒百花鲜,春雨泽润山河新。香风花鲜自然让人留恋,而春雨过后大地芬芳、山川一新的情景,似乎更让人陶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灿烂固然可喜,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清新明朗更有意蕴,那怕是“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的韭菜,也因为春雨的滋润也显得格外的诱人。因为“等闲识得东风面”,相比于等一场“渭城朝雨浥轻尘”要容易得多。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原本已经充满了诗情画意,但想想也可以“吹皱秋水”的宽泛,就觉得“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韦庄),有了分外的湿润新鲜、翠绿欲滴、生机勃勃。非春雨不能、更不会激活这一个“染”字,非“染”不能尽显春雨的浓情诗意。有了春雨细如丝,轻似雾,如飞如漫的“染”,才有了溪水欢唱,草青滴翠,山水一新,满眼碧绿,尽显清爽宜人、葳蕤繁茂的景象。

春风,吹开百花,也吹落花瓣,带走花香;春雨,浸沁大地,也复苏万物,润物无声。有了春雨的落地生根,才能把春风一过的繁荣,浇灌成春花成秋实的硕果,也浇灌出诗人激荡的情怀,描绘出世代相传的诗情画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