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闫会作的头像

闫会作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19
分享

医院百态(中)连载

闫会作

(六)医闹

一男性患者,51岁,脑梗治疗后恢复很好,正常生活已经六七年了。四月上旬,自己一个人,搭班车倒公交,来到指定医院例行复查。医院称此为保养。保养了十二天后,突然跌倒在医院大厅,人事不省,被送进了抢救室。第二天,患者成了死者,抢救室变成了灵堂。

死者家人亲戚来了一大群,披麻戴孝,哭闹一团。家属问医院:我的人是走着来医院保养的,保养了12天,结果不仅没有把身体保养好,还把命保养没有了。你们这是啥保养吗。

医院:病人是突发脑梗,纯属意外么。

家人:我站在山顶上,你说我是被冷风吹感冒了,我信。我在家里躺在被窝里,你说是被冷风吹感冒了,谁信?我的人如果在家里或别的什么地方脑梗了,你说突发,我信。现在我的人在医院里面,就在医生跟前脑梗了,你说是突发?那医院是干啥的?医生是干啥的?我的人好好的,你们要求来保养做啥嘛,难道是要命来了?

再说,我来保养也不是免费的,是交了血汗钱的啊!你们怎么就把人保养没有了呢?你们这是人民医院,还是要命医院?如果跑那么远路花钱买死,哪里死不成,还非得跑到你这医院里来吗。

医院:人确实是意外跌倒引发的问题,医院也及时组织力量进行了抢救,前后抢救了将近两天呢。

家属:你抢救了将近两天,为什么不通知家属呢?电话号码入院的表格里填写的清清楚楚的,人的口袋里也装着呢,你们咋不给家人打电话?非要等人不行了,却给派出所打电话。什么意思吗?

医院:给家属打了,没有人接。

家属:谁打的?用哪个电话打的?给哪位家属打的?让我们看看通话记录。

医院:无语。

以后的几天里,死者的家属亲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大群人,披麻戴孝,拉起横幅,或静坐或哭嚎,在医院门口上演着一出活剧,引得院内院外,一群又一群的人来围观。

(七)谣言

一老人六十多岁,平日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家务农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没有丝毫的病容病态。一日突感到胸闷气短,以致突然晕倒,人事不省。儿女赶紧送来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说是肺癌晚期,这让家人猝不及防,一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于是瞒着老人住院治疗。

谁知办好住院手续后,医生在给家属介绍治疗办法时,不小心让老人听到了实情。老人便跑到十一楼跳楼自杀了。家人发现后悲痛万分,儿女哭得撕心裂肺。再后来便不见了家属,医院里也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可病房里的种种议论却不绝于耳,有的说家属把尸体放在太平间里,说是死在医院,医院就应该负责,必须要赔偿;有的说家属请了律师,说是医院管理有很多漏洞,老人的死,医院脱不了干系;有的说最后闹得医院没有办法,赔了三十万,也有说是赔了五十万,以息事宁人等等。

一天,病房住进一位中年妇女。听到大家在议论这件事,就问,你们说的是不是前天跳楼的哪位老人?大家说,是呀。她说,你们从哪儿听说的?没有的事。死者是她二伯。家里人根本没有闹,更没有想打官司。当晚就把人拉回家了,医院派人到家去看望,给了三万元钱,说是从道义上给予慰问。哪有什么赔了三十万、五十万的事呀。大家一听,才知道那些都是谣传。唉,你看现在人这嘴,哪有一句实话!

那妇女又说,我二伯确实是个好人,平日里勤快的很,做完家里的活,干地里的活,很少看到他闲着。脾气好,从没有与人红过脸;心也很大,啥事都想得开、看的透。夏天把麦打到场上,来了雷雨。别人都忙着装袋往屋里扛,他倒不慌不忙,还说,谁下湿了还得谁晒干。意思是老天下湿了,还得老天晒干。平日经常说,居家过日子啥都要有,就是不能有病。病就是个无底洞,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一场病。这么好个人,一听自己得了不好的病,怕给儿女们添负担,一时想不开,就把自己了断了。

听了这些,病房里的都感叹,这是让病把人吓死了。

(八)保养

保养是当地的一种习惯性说法,准确地说应该是定期复查或巩固治疗。就是让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梗脑梗等慢性病的患者,在住院治疗稳定后,每年定期到医院来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态变化,采取措施,巩固疗效。因为就像汽车的定期保养一样,所以才叫成了保养。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有的地方作了一些强制性的要求,一是必须到指定的医院;二是必须住院十到十四天。否则,就不能纳入报销费用的范围。结果导致许多患者因为不能自主选择复查治疗的医院、方式,以及住院的时间,而心生不满。

很多患者报怨,本来挺忙的,好不容易倒出几天时间到医院来,想看一看没有大的问题就行了。谁知道必须得住院保养,还必须住满十到十四天。否则,根本就不让出院。逼得有的患者说,我欠费了,也没有钱了,你让我出院吧。还是不能出院。有的患者跟医院理论,跟我一起来保养的某某某,怎么前几天就出院了?为啥 我就必须住满十四天?

医护人员说,哪个人有人打了招呼呀。

于是,就有患者说,住院保养有一种被医院扣留或绑架的感觉。

自从出了有保养者在医院意外死亡事件后,几位正在保养的患者,相约一起要求出院,医生很快就放他们出院。

(九)一级护理

一赵姓女患者,68岁,脑梗治愈多年,在家生活也能自理,还能照看孙子。谁知来医院保养九天后,突然发病整日处于人事不省的昏迷状态,医院在床头卡里注明“一级护理”。实际上贴身护理一直由患者的俩个儿子轮流承担。

每天除了不停地输液外,两个儿子还得定时针注食物和水,不定时地翻身、捶背、按摩、接屎倒尿等等。尽管两个大小伙子整日忙得疲惫不堪,患者还是得了褥疮,腰部臀部几处溃烂。两个儿子为此即愧疚,又着急上火。而医护人员每次查房,都一再指责两个儿子不尽心。开始,两个大小伙诚惶诚恐,一个劲地承认自己没有做好。医护人员训斥的多了,同病房里有了解护理常识的陪护者实在看不下去,便指着床头卡提醒两个儿子,你妈属于一级护理,你们交的也是一级护理的钱。有许多事应该是护士做的。走廊的专栏上明明白白写着一级护理的“双八条”内容,你们问问医护人员,一级护理有哪些项目?哪些应该是她们做的?不能光指责你们。

大儿子是农民,觉得照顾妈妈这事,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不能怪人家护士,就不愿意去找医护人员。小儿子是退伍军人,见过些世面。便去问护士:咱们医院一级护理有哪些项目?护士应该做哪些?

护士说:一级护理具体有哪些项目,你上网查去。

小伙子一下子火了,声音随之就大了起来:我们又不是在网上住院,为什么要去网上查!你们不知道自己医院一级护理的内容吗?你们走廊专栏里的“一级护理双八条”是给人看的,还是收费用的?上面明确的该护士做的,哪一条你们做了?该你们做的你们不做,也不教我们做,只是一个劲地指责我们。你们总不能眼看着病人褥疮越来越严重,只收钱啥事都不做吧,只会一味地责怪训斥病人家属吧。从今天开始,要么你们按一级护理的规定做,要么把以前收取的一级护理的费用退还我们,我们自己照顾病人,不要你们护理了。否则,我就找个能说理的地方论论这个理。该怎么办,你们自己决定。

自此,护士态度明显好转,每天定时来到病床前,一边护理,一边指导兄弟俩如何做好护理工作。

病房里的病人和陪护人员都说,你去讲道理,她们一个个厉害的吹胡子瞪眼,蛮不讲理;你厉害一点,她们马上就老实了。如今是讲理不如耍横。

那小儿子说,不对,还是讲理管用。只是有些理我们不知道或是没有及时跟她们讲而已。

(十)换药

一天,一患者家属突然发现,同样输的是两瓶液体,费用却比前一天多了80多元钱。于是,就问医护人员:同样是两瓶药,今天的费用怎么多了?

医护人员:给你们换药了。今天用的是新药,比前面用的药贵一些,所以费用就多了吗。

患者家属:你们换药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医护人员:哪有啥说的。

患者家属:起码告诉我们为什么换药?换的这种药与前面的药相比有什么区别、优势是什么、缺点有哪些?或者是有哪些毒副作用?这些总得让患者知道一下吗。

医护人员:医院从来没有这么做过。

到了第二天,患者家属发现,同样是两瓶液体费用又少了几十元。又去问怎么回事。

医护人员极不耐烦地说:库房里没有给你们用的药了,今天换成“依达拉奉”了,价格便宜,费用自然就少了吗。

患者家属:你们给病人用药是根据病情确定的,还是根据你们库房的存药情况来决定的?一天换一种药是不是太随意了?

医护人员头都不抬地说:都得依据。就你们事情多。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