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迎河子的头像

迎河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11
分享

山谷里的蕙兰

     山谷里的蕙兰

        迎河子

       (一)

  从蛮河流域中游南岸的那道长岭翻过去,启开望眼,便是三根脊梁挺起的“川”字型的山谷,只见横贯东西虎视而望的样子,以顶立苍穹雄傲荆楚之态,气势恢宏的盘踞在秦巴山脉北翼余脉向江汉平原的地带延伸。接着又从自己博大的胸怀里渲泄岀道道甘泉,常年隐没脚背的潺潺流水,春戏鱼虾 夏戏雨,秋睡红叶 冬睡雪,在幽静得没有任何喧嚣的沟沟壑壑 奏岀一串串动听悦耳的 音符中,执起一支鸡犬相闻与鸟语花香的 万花筒,婀娜多姿地 向世人展示秀丽山川的 万种风情。还有映入眼帘的 林林总总的劲松 与苍柏 抖落的层层叠叠 密密匝匝的 树叶,赋沃土 以 万顷良田,化灵气 助五谷丰长,给这方 繁衍生存的人们 提供了丰衣足食的物质条件 和岁月焕发的勃勃生机。千百年来,先辈们 依照居住在这里的 不同姓氏与群落,分别改了个 郭家沟、张家沟、杜家沟的名字。

        (二)

  这片位于北纬31.7度的土地,昂首见蓝天,路途绕白云,千花烂漫,万树生荫,层层山峦 犹如幢幢阁楼,或婷婷玉立或衣袂飘飘于 汉水源头的 蛮河之滨,让妩媚的气候条件和妖艳的四季时光 以及丽质天生的万般锦绣,义无反顾地 把自己的主人 陶醉在无比静谧 和无限清纯的 幸福海洋。它像一汪乳汁 供苍生以吸吮,用月光 折射的汗水,铺设了一条 向市井输送营养的生命管道。受此影响,这里的人们 跟山的品质一样,敬畏黄天厚土,不忘耕读持家,在这个立足大地 又仰望星宇的时空里,锻造和生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自然禀性 与文化本色。

        (三)

  蕙子的家住在郭家沟,她根本弄不清她的先祖 是从哪朝哪代迁徙到这里的。她只听说,她们现在住的这三间房子,是她爷爷爷爷的爷爷盖起来的。更只记得自从爹妈教她牙牙学语的那一天起,她就跟着爷爷奶奶 在满眼都是蕙兰的 漫山遍野 闻着扑鼻的馨香。

  从1971年到1978年,蕙子一直以为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蕙兰,到处都是人间的天堂;也一直以为,山越大越高,日子就会越过越好。她压根儿不知道 用木梓油 和漆树油做成的箩卜馅子,夹在苞谷面里炕成的馍馍,是那些深山人 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美味佳肴,更不知道当他们把嘴磨出血泡的时候,其实连同口腔里溢岀的血 一起吞进了肚里。那些世代耕种的,属于山里人饭碗的土地,如果没有了唯有苞谷和高粱的生长 与收获,便没有了那些山里人生命的存在 与延续。直到蕙子上小学的那一年,她才惊异地发现二十里之外的高山那边,竟然还吃着 与她们的生活相隔甚远的、简直看不下去的苞谷糊粥。她曾经尝过同桌的那个同学碗里的饭菜,吃在嘴里和呑进肚里的感觉,不知让她哽噎了多长时间 和无味到了什么程度。

       (四)

  蕙子想,从郭家沟的自己屋里走到中心小学,就发现了她们山外头过的 不是山里头的那种穷困的生活,如果以后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走到高中乃至大学,那么一定还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所以,她把自己的指头 放在嘴里使劲的咬着,意思是 只有发奋努力和好好学习,才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扛起幸福使者的使命,去改变和消除山里人的贫困,为那些几代人也没有见过世面的山民们 点燃他们根本不知道 更不曾想过的富庶和希望。

       (五)

  后来的十余年,蕙子在荏苒的时光中,犹如登攀高峰一般,拼命的爬着人生的阶梯。她用带血的脚板,无数次的丈量过一周一趟的70多里山路;她也用天大的礼帽,迎送过记不清的风霜雨雪。那天,她欢跳雀跃的告诉父母说她考上了大学。就在蕙子拿岀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父亲扳着在蕙子面前 好久没有过的面孔,少有严肃地劝说道:

  “我的幺囡啊,把这几年的书读完了一定要回来,哪里也不要去。我们山那边的山那边,穷的只有苞谷糊粥,到那里行善积德,把穷得长吊吊的娃娃们早点教育岀来”。

  蕙子点完头,母亲又接过话茬:

  “回来教书,是背人过河和雪中送炭,也是饭菜里面加油盐。治病找病根,治穷找穷根,莫羡慕大城市,回来当一个好老师,让深山老林的娃娃们 活得比他们的爹妈强一些,老天爷不会忘记你的恩德的。”

  就这样,蕙子把父母的每一句话 都牢牢的装在心里,在懵懂 向成熟转换的岁月里,开始用思考的笔墨,构画起自己的未来。

        (六)

  那年的那天,蕙子背着自己的行囊,回望着自己热恋的家乡。她说她与父母有约在先,必须踏上” 回头育桃李”的叩首之旅。她说她要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去吹拂和唤醒高山上的 那片还没有完全复苏的大地。于是乎,她在《分配志愿表》上填上了“回乡教书”的选项,朝着“川”字型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覆盖起 像是自己昨天 才留下的那些不曾消失的 亦深亦浅、亦曲亦直的足印。

       (七)

  蕙子说,其实她是一只 归巢的候鸟,是她该回来的时候了。她说她要把衔来的春泥 筑成向日葵 生根发芽的温床,用晶莹剔透的晨露 化作心灵的泉水 去浇灌待放的花蕾。因此,别无所求 成了她唯一的追求,乌鸦反哺 成了她神圣的使命。她说,她要做一座灯塔、一支蜡烛和一只春蚕,前去指引的、照亮的和奉献的,是前行的方向、知识的殿堂和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所以,她运用普通逻辑的基本原理,列出了一道”汉字数学式”,作为自己 不懈遵循的章法和毕生守候的田园。

  一一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一一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一一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她说,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科学的价值在每个学生面前 得以真实而全面的体现;让艺术的生命 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事业的意义 表现得更加重大而深远。她说这是园艺师 应当首先具备和精通的 园艺技术的内涵 所决定的,否则便是荒废前程和误人子弟了。

        (八)

  所以,蕙子在课堂上讲《岳阳楼记》的时候,是在倒背如流的状态中,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

  所以,蕙子在课堂上讲“钢琴的音乐魅力”的时候,是在从来没有接触钢琴 更不会弹钢琴的情况下,让学生听得垂涎三尺的。

  所以,蕙子在课堂上讲”思德品行”的时候,是在分享自己为母亲捏脚的过程里,让学生受到心灵震撼 和思想触动的。

        (九)

  从当老师的第一天,到如今的二十多年时间,蕙子的朋友唯有老师、家长与学生。

  这些年来,蕙子每每到了 桃熟流丹的时节,莘莘学子 不是高兴地向她辞别,而是师情难忘与难舍,捧泪而哭,仰目以望,他们不想 从此东西两分离,师生两重天,用一个个松不开的拥抱,天真的希望 能够当她一辈子的学生。

  这些年来,蕙子从班主任到教研组长,从一所学挍到另一所学校,她把自己心窝子里的话毫无保留的 掏给了每一位同事。她不计其数的在教研会和教师例会上,反复表达 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和教师职业的热爱。她说,我们作为教书育人之人,一定要崇尚”单纯为人,磊落从教”的教学理念,无私灌输知识,用心投入教学,不要用所谓的”心计” 一去算计同仁和消耗教学能量。做到”知行以正,以正促教,寓教于正”,切实用“正”思想、“正”文化、“正”行为、“正”风气和正能量贯穿和指导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开启和打造了“45分钟 全精华课堂”的独特教学模式,使小学和初中的素质教育综合质量,一跃进入 全县的排头。

  这些年来,幼儿教育机构 雨后春笋般的林立于人口密集的 每个地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与公办学校公开赛跑。殊不知,蕙子主导创办的公办幼儿教育,像一艘巨轮摆渡 和航行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以致风生水起的 民办同行拱起双手,心甘情愿的归隐于零的起点。面对蝶变之后升腾旺达的教学质量,那一方的人们形象地说,蕙子老师,你既然能够带好弟弟妹妹,又能够带好侄儿侄女,如果把孙子孙女再交给你,你一定仍然能够带岀个好的样子来。蕙子听了,把一惯的斯文与内敛、沉稳与淡定虔诚的表现在自己的语言上。她说,我已“江郎才尽”了,年轻人、后来人都是能干人,他们是冉冉升起的太阳,寄托在他们身上的教育事业,正在放射热烈而灿烂的光芒。

       (十)

  现在,蕙子那个专门用于装书的柜子里,装满了9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工作笔记,码放着厚堆堆的教学记录。在清晨的操场上,在升旗的仪式上,在教案的研讨会上,还有在课堂的质量观摩 以及学生晚自习的陪伴守护上,到处都有蕙子的影子。看上去,完全像电影里的帧帧画面,放映着她对教育的追求、对花朵的呵护和对人民的孝敬。

  现在,如果我们去翻遍她的心路历程,在她热爱家乡教育的骨子里 和那部厚重的教育人生档案里,唯独没有和无法找到的,是她从未有过的城市向往 和舍弃教鞭的思想动机。她一直无怨无悔的 站立在家乡教育的 三尺讲台上,像在长河里不断激起浪花一样,在教育的征程上 奋力追赶着时代的列车,顿时的敬重与钦佩之情 会油然而转于 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呵问与鞭挞。好在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教育的复兴路上曙光已现。

  蕙子,一位土著人的教育情怀,一代教书人的伟大与荣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