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迎河子的头像

迎河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2/01
分享

在记录中注解生命

长篇散记《屋檐下的修行》是迎河子1980至2005年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长江文艺出版社通过对迎河子一万多篇日记的审读与梳理,最终完成了疏密有致的时空布局。不曾远去的时代特征和人物事件,像镌刻在历史长河中的清朗画卷展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

因此作家本人将它视为一部个人的奋斗成长史,反映六十年代人向上向善的社会生活史,一辑惟妙惟肖的人物剪影和一册感应心灵的美文短章。

一、借助生命的时代背景,用朝圣的脚步,丈量修行的历程。

《屋檐下的修行》前后穿越了二十五年的生活时空。迎河子从高中时期就开始写日记,算起来,1978年至今,已有四十一年没有间断过。1966年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昂扬一身正气,历经了淮海战役上海川沙战场和抗美援朝烽火洗礼的父亲英年早逝,这犹如一个穷户人家房顶上的脊檩断了,连同失去支撑的屋面一起塌了下来,只剩了几堵残缺的墙,和母亲用虚弱的身子拼命地撑着的这栋无法遮风避雨的房子的屋檐。这本是幼小心灵受到严重撞击之后,无知无畏的生命状态能够时而拾起又时而忘却的记忆。哪知道,到了1980年正月初十,迎河子还没有过完那个根本算不上春节的春节,刚走了60个年头的人生历程的母亲耗尽了最后一丝力量,带着痛苦和遗憾撒手人寰,任凭风霜雪雨吹打着她的包括他在内的六个还未完全成人的儿女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意识极为强烈的民族。因为故土是每一个民族生命个体身份认同的最初起点,而故土意识最易生长的沃土,便是父亲的宽背与母亲的胸怀,母亲的去世意味着我最后的容身之所亦不复存在,使得我的社会身份认同变得恍惚而无可依。因此,从这个时候起,在父亲留下的和母亲曾经撑过的这个屋檐下生存了一段无法继续生存的岁月之后,我开始浪迹天涯,四处漂泊,或白天,或夜晚,为了寻找一席之地,年复一年地乞丐般地寄人篱下。离别、饥饿、贫穷、孤独、抉择......这种近乎残酷的生存困境如走马灯似的流转于我的生命中,始终不得纾解。

但是,作为具有强烈自我认同与自我超越意识的生命个体,我又是一个勇于接受苦难并救赎苦难的存在。在这二十五年的漂泊生涯中,我执意克已认命、遵德守礼,用稚嫩而有限的力量挣扎在每时每刻;在默默的抗争与拼搏中,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摸索着黎明前的行走方向。与苦难的狭路相逢使我的漂泊旅途获得了存在的质感,对苦难的自觉超越则使我的生命体验获得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我的“屋檐”世界中,“苦难”与“救赎”的张力结构随处可见。如在《只偷根不偷树》一篇中,“我”本就面临着柴米油盐供应不上的困窘之境,迫于生计,“我”欲砍柴谋生。但是,骨子中的悲悯情怀却使“我”不忍心强取树木的生命,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只偷根不偷树的方式。这种“两全法”的选择表明,面对苦难的“我”依旧对生命怀有浓厚的敬畏之心,如此“我”才能完成对树与对已的双重救赎。除了物质层面,我的受难与救赎之旅还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如在“压力”一篇中,我对精神世界中的压力进行了追问。在对压力的连续性、频繁性进行全面的剖析后,我选择的不是逃避、回避的姿态,而是将压力看作动力,发出“寻找压力、接受压力、热爱压力”的疾呼,由此展现出战胜压力的生命强力。可以说,在这场为期二十五年的生命苦旅中,面对每一次帮助、每一个生命、每一场苦难,我都心怀敬畏与感恩,并由此获得了生命存在的原动力。

有的时候,我很不愿意去回望这个长达二十五年的屋檐下的生活状态,因为一回望,它就让我心酸,甚至使我大声哭泣起来。有的时候,我又很想去清点这次行走留下的足迹。因为它毕竟是我走过的人生历程,更是我积累的人生财富和我教育女儿的一种资本。正是如此,在完成长篇小说《乳臭未干的岁月》《躁动的山乡》《躁动的山城》和几部长篇文集以后的日子里,创作习惯开始驱使我进行《屋檐下的修行》的创作。这时候,我打开了我那尘封了多年的几十本日记,经过若于个不眠之夜,决定用当代新文学的创作手法,以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和时序的连续性为基调,截取我1980年至2005年这二十五年的生活时光,写就了这部长篇散记《屋檐下的修行》,以此作为我已经走过的前半生风雨历程的“四部曲”之一。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色彩浓郁的散文集,在《屋檐下的修行》的写作中,我放弃了常见的线性情节叙事模式,转而采取以“日记”连缀组合的谋篇布局方式,注意略去多余的语言叙述,摆脱文字在结果前的空间占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显然,写作于当时当地的日记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真实性,当时的事件记录、思想记录与心灵记录能够最大限度地回归生命现场,不会因为时间的间离造成叙述的模糊化或者含混化。而日记体中第一人称的使用又给文本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性与直接的生命冲击。此外,日记与日记之间的留白间隙,不仅规避了那种过于琐碎冗长的文体形态,而且给读者以喘息、品味甚至于填充的空间。而为了更真实地回归现实,我对每篇日记的标题设置也是煞费苦心。粗略看去,每篇日记的标题似乎并不怎么“精心”,显得长短不一且形式各异;但细究下来,每篇日记的标题设定其实并非无凭无依,而是依据该篇的书写题材和主题而定,就在这不加雕饰甚至显得有些笨拙的日记标题中,我对现实主义艺术的朝圣之心也显露无疑。

武汉大学的万智先生和中国新文学界的李遇春、肖棣、王立平先生一直为我的创作提供鼓励与支持。他们像一盏盏明灯摆在我的案头,时刻照亮着我每个夜晚的每一张纸笺,使得我的思绪和笔墨不曾停顿下来。一位资深出版人说,既要把书写好,又要把书发行好。让更多的书落在读者的手上和让更多的读者喜欢书,才是作家的完美追求。所以,假如听完我的分享后,各位能够爱上这本书,那将是我此次讲座最大的收获和回报。

二、在大众共同拥有的广袤时空里,记录与众不同的个体命运。

第二部分,我想结合《屋檐下的修行》,讲一讲我一路走来的现实历程和生存生活的脉络。

1.行进路上的泪水与歌声

中国有句古话叫“男儿有泪不轻弹”,指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意志坚强,即使有眼泪,也不会轻易表现出来,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只是未到伤心处”。《屋檐下的修行》从第一篇开始,记录了很多“我”流泪的时刻,但我相信我的读者看到“我”落泪时,绝不会认为“我”不够男子汉气概,而是充满了无限的悲悯与同情。第一篇《妈走了》虽未直接写“我”哭泣的场景,但从“昨天早上起来,搬招子的妈和一些邻里们是在阵阵哭声中,意识到被倒座庙老老少少称之为‘张幺奶奶’的迎河子的妈可能走了。”中可以得知,“阵阵哭声”中必然包含有“我”的哭声。这一篇是我个人认为写得最好的几篇之一,开头“妈是在前天晚上的下半夜走的。”和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的开篇——“今天,妈妈死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和《局外人》一样,《妈走了》始终以一种冷峻、克制、压抑的笔调在叙述母亲从去世到安葬这一系列的事,好像“我”只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但到最后一段,“天黑了,冷清清的,联想到父亲已经走了十四年,今天又与妈处于人间与地狱两个不同天地,明天怎么过?今后何处去?这不仅是一种无助和茫然,更是一种黑暗和恐惧。妈,我不晓得怎么办了......”所有压抑的情感一下子迸发出来,前面部分“我”的情感压抑的越深,这一刻失去双亲的孤独感和绝望感就宣泄的越强烈。后文中“我”一个人过春节、二哥帮我争取到去县城当看守民兵的机会、青年丧子等多处都写到了“我”以泪洗面的场景,可以说我的青年史就是一部闻者落泪、听者伤心的血泪史。

然而在这样悲惨的境遇中,我并没有沉湎于负面情绪,而是在夹缝中倾听着如空谷幽兰般抚慰心灵的歌声。1982年农历四月二十七的日记《粉红色的蚊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盖起了一大间宽敞明亮的机制瓦房子”后,躺在粉红色的蚊帐中想入非非的场景——“此时,我仿佛捏着既似柔缦轻纱,又如行云流水的粉红色女郎的飘飘衣袂,在若隐若现的幻觉中,犹如看到了美若天仙的胴体和洁白无瑕的肌肤。”这是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次集中诠释,也是我人生的一处重大转折,因为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突破黑暗的一丝曙光,仿佛听到了前进的号角在催促我勇敢地继续前行,而这个号角是我自己吹响的。这个时期,因为父母走的太早,家里很穷,一个人闯荡天涯,受尽了别人的眉高眼低,但也得了贵人的帮助和搭救。黄老五咋说都要给我免费照个相、朱家玉姐送给我一双新鞋、我总是静静地看着海香做衣服、熊木匠帮我做家具等等事件,都奏响了一首首给我希望和力量,让我更加乐观和积极地去面对生活的天籁之音。

这几年的中秋节,我坚持每年都给八十年代的自来水公司办公室主任张琴同志寄去了一份很普通的月饼,她现在八九十岁了,常年瘫痪在床上。节日即将到来,总觉得老人家对我有恩,不表示一下心意,良心过不去。那时候,她天天找公司的赵经理给我这个临时工加工资、叫公司工会给我这个临时工发西瓜、苹果和电影票,让我们享受到了跟正式工一样的福利,工作之中,又千方百计地帮我介绍对象、帮忙操心转户口,并且叫我注意理发和修面,这样可以让姑娘们看到我之后对我感兴趣,她操的这些心,跟一位母亲一样,这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事。人在困境之时,温暖的双手递来的一杯水都是大恩,它传递的不是物质资助,而是温暖和亲情,是让人坚持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我就是这样,始终在泪水与歌声的交织中步履维艰地寻找着自己的人生之路。

2.生命档案的续写与修正

我自认为我这一生走到现在,在大的方向上是没有犯过什么错的。工作上尽职尽责、勤劳努力,一步步走得越来越好;生活上不参与赌博等兴盛一时的娱乐活动,最大的爱好就是写作,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成就了今天的“草根作家”——迎河子。然而,在小的具体的时空里,我仍然是磕磕绊绊,在不断地调整和修正中完善自己的生命档案。

在妈走后的第四个月,我遭到了同村泼妇“翘嘴白”的辱骂和毒打,她那句“你个狗日的以后只有要饭的命”给我尚不成熟的心灵造成了难以言状的伤害和摧残,从此对她的“恨”也就永远驻留在我的心间。七年后,已经是人民警察的我回到家乡,恰好遇到“翘嘴白”极其宠爱的儿子“铁锤”对母亲拳脚相向,看着披头散发、悲戚难堪的“翘嘴白”,“我没有去记恨当年我妈去世之后,她朝我脸上吐唾沫和揪着我的头发打我的那个仇,”而是不轻不重地指责他的儿子不懂得孝敬母亲,不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我认为我是做到了不卑不亢、客观正直的,这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意味着我思想上的逐渐成熟与修正。

在谈恋爱这件事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在思想上不断修正的过程。我最早产生恋爱的想法是1982年,之所以想谈恋爱是因为看到身边长得比自己差、读书比自己少的伙伴们一个个的都开始谈恋爱了,可以说,完全是出于对伙伴们的羡慕嫉妒恨。但是一年多以后,当得知为我接生的陈二奶奶的孙女喜欢上我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终于可以开始一段恋情的兴奋,而是认为自己无家无业,不能耽误了人家。一个多月后,云把英子介绍给我,我又以我和英子没有缘分,应该各走各的路婉拒了。我并非不想谈恋爱,只是我开始认识到,恋爱不能仅仅出于对别人的羡慕,不能出于单纯的想谈恋爱,而是要有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当自认为不足以对对方负责的时候,切不可因激情耽误了对方。

3.向善向上的梦幻与现实

在我前进的道路上,梦幻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些对幸福生活的梦、对真善美的追求的梦一直是我坚持前行的重要力量,虽然现实总是会把这些梦幻无情地打碎,但我会很快重新鼓起信心与勇气,做一个新的梦。还是以我谈恋爱的事情为例。我第一次相亲是在二哥的带领下去见周成娃子的妹妹,但当这个身材硕大、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的姑娘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吓得连走带跑地逃离了这个地方,再也没有心思去思考恋爱的事情了。然而,在我住进靠自己的努力修缮一新的房子里后,我又开始“企盼在指日可待的日子里,与我心爱的姑娘在蛮河岸边浪漫相会”。两天后,当我在搬招子的带领下看到牛娃子妹妹时,立刻被这个优雅动人的姑娘所吸引,一见钟情的喜悦让人尽情陶醉在青春浪漫的喜悦里,但很快这种梦幻又被击得粉碎——牛娃子妹妹已经订婚,马上就要嫁人了,我为此一蹶不振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令人惊喜的是,这一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成,靠着六百多元的收入,我建了一栋阔气的小洋房。看着气派的新家,我仿佛见到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轻盈地向我走来,然后走进来这片蓝天,走进了我的怀抱......”看,不管现实将我的梦打碎多少次,我都会很快拾起新的梦,继续前行。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在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地要承担各种各样的挫折,面临接踵而来的压力,在我看来,惧怕压力或是想放弃压力都没有用,那只会被压力击垮,我们应该积极地迎战压力,把它当作一种无穷的动力,越是艰难越向前。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压力犹如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开发人的潜能,升华人的价值,锻炼人的意志。”当今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带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去战胜无尽的压力和挫折更令人快慰和幸福呢?

4.时光之水的流动与沉淀

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向前走固然很重要,但不时地停下脚步反思沉淀也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讲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因此,想要沉淀,首先需要的是量的积累,也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学习积累,生命就是一潭死水,泛不起任何的波澜,更不要提有所沉淀。但仅仅只会学习还不够,“学而不思则罔”,如果没有自己对人生、对生命、对价值的思考,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仍然达不到沉淀的境界。我的这本《屋檐下的修行》,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不是我二十多年坚持记日记,最终积累下一万多篇的底稿,这本书就不可能付梓。

我的读者可能注意到,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议论性的文字大大增多,很多篇章都在写自己对人生百态、世间万物的独特感受,如《关于放弃》《关于家的寓意》《压力》《关于“船”的逻辑》等,而且按照时间顺序来看,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实际上,这都是一次次沉淀的过程,小的沉淀积累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厚,才有了更大的沉淀,也就是这本书的诞生。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我的书中还记了这么一件趣事,可以拿到这里做一个例子。1978年左右,我就有把我在报刊、电台、杂志上被采用的新闻稿件剪贴在一个白纸装订的本子上的习惯。1987年12月9日,我接到局里年终关于评奖申报的通知后,因为找不到我剪贴的本子,无法向政治处提供我被采用的稿件而与评奖失之交臂,可见平时做好沉淀和总结是多么的重要啊,指不定在哪个时刻它就能起到大作用。

三、借一叶救赎之舟,泅渡于从黑暗到光明的河流。

上一部分我回忆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独特旅程,最后这一部分,我想结合我的书分享一下自己的人生感受以及价值追求。总结书中记载的二十多年生活的意义,其实都是为了以下三件事:告慰父母、告慰自己、告慰乡亲。

1.思考的堆积

我是一个喜爱“胡思乱想”的人,或许是因为从十几岁开始就不得不独立面对生活的重压,我考虑问题总是比一般人要多一分,用年轻人的话说,叫喜欢开脑洞。我的书中记载了很多这样的奇思妙想。如:我在县收容审查站当看守民兵时,收容站中一个叫张志海的违法犯罪分子在劳动改造时突然逃跑了,他被抓回来后,一个看守民兵打断了他的三根肋骨。这件事对我启发很大:“人呐,真的是什么事都不要做过头了,一旦超越了情理或失之于常情,最后的结果自然不会是什么好的。”书中还有这样一个令人叹息的故事:身带官职的L与医生G为了爱情,合谋把L妻给毒死了,最后L被枪决,G二十多岁就走进监狱,被判无期。我在这篇日记的最后写道:“看来,有的时候,人世间的爱情是魔鬼,人世间的美丽同样是魔鬼。看来,有的时候,人太执着而不回头是坏事,思维太顺向而不逆向同样是坏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要学会享受思考的乐趣,思考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提炼、整合、归纳、升华的过程。通过思考,我们才能把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通过思考,我们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通过思考,我们才能明辨是非、分清对错,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三观的合成

上面一节我说到,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一节,我就具体地讲一讲我的三观是怎样的。其实关于我的三观,在1984年的一篇日记《改造自己的学习》中有所阐述:“我认为,人的一生必须坚持做好三件事:一是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二是敬畏,要始终有个‘怕’劲。三是学习,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三个方面应当成为一个人终身修为的不可缺少的要义,也是检验一个人修为程度深与浅,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尺码。”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这三件事对于人生是极为重要的,我现在的三观正是对这三条的修正与完善。

首先,感恩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一点都是毋庸置疑的。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如果连这一条都达不到,那就丧失了作为一个人起码的道德底线。

其次,学习是人生的必然要求。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日新月异的社会,哪怕是短暂的放弃学习,都可能会被拉开巨大的差距。

最后,敬畏是人生的最高标准。以前我理解的敬畏是要有个“怕”劲,现在看来是不够全面的,“怕”劲表达出了“畏”的意思,但没有体现出“敬”的意思。“敬畏”应该是对万事万物都心怀敬重,所谓的“畏”不是惧怕,而是一种由崇高的道德情操所产生的悲悯。举个例子,我在书中讲我帮别人杀猪的时候尽量只干些杂活,也见不得杀猪时候的惨烈场面。这不是由于我怕猪、怕见血,而是我想到猪毕竟也是有生命之物,出于对生命的敬畏,我对被杀的猪产生了悲悯情怀,所以才见不得这一幕。细细想来,其实生活中,敬畏之心时时刻刻都应该存在。敬畏自然,我们就不会忍心肆意地破坏环境;敬畏法律,就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敬畏道德,就能成为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学生敬畏老师,就会尊师重道,勤奋学习;老师敬畏自己这份神圣的职业,就会言传身教,悉心教导学生成才。无论你是谁,在做什么,只有学会了敬畏,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3.真谛的找寻

20世纪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的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而且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我对人生真谛地找寻,也是在这一层层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逐渐清晰的。

母亲刚走的时候,孤苦无依的我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吃饱穿暖有房住的问题,为此我曾经偷砍树根卖钱、帮人杀猪蹭猪肉吃。这个阶段,人生的真谛对我来说就是要住得起大房子,吃得上肉,不用为生计所迫,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

当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盖起了一栋“小洋楼”后,我的欣喜和幸福顿时溢满了胸膛,我首先想到的是,要是放在现在,之前心仪的两位姑娘一定会走进我的新房,而且仿佛看到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正向我走来,这种对爱与被爱的需求,就是上文所说的归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过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这件事曾经一度使我坚信,发小存根是老天爷安排给我的“克星”,因为我每次寻找恋爱对象总是晚他一步。最初我看上了同村的姑娘“翠芝”,可我还没来得及表白,存根就先下手为强,和“翠芝”处了对象;沮丧的我抱着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心态转而恋上了“巧云”,谁知存根再次横刀夺爱,抢先和“巧云”谈起恋爱;当交织着失望和愤怒的我又把目光投向“魏三”时,这个令人恨得牙根痒的存根居然和“巧云”分了手,追到了“魏三”。

归属需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的同时,尊重需求也开始突显出来,这里的尊重指的是人既有尊重他人的需要,也有被他人尊重的需要。上文提到,我因为不想耽误王香娃子而婉拒了她的媒人,就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我经赵升华介绍去建筑公司搬水泥,恰好我的师傅是我以前看守的一个“犯人”,在他百般折磨和羞辱后,我决心回家种地也不在这儿干了,这就是被人尊重的需求。这个阶段,人生的真谛也就变为了要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过上相敬如宾、琴瑟和鸣又被人尊重的生活。

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到板桥镇任镇委书记后,显得越来越强烈。2000年6月,为了打击非法经营蚕茧的黑贩子,维护板桥百姓的利益,我曾带领镇里的几位同志风餐露宿,昼夜巡逻。站在黑贩子必经的碑坡桥上,我“越发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脚下道路的艰难。尽管这样,我没有丝毫的悲伤和痛苦,也没有丝毫的责怪和埋怨,唯有朴素的情感和虔诚的心灵驱使我祈祷上帝:让我和板桥人民好好干吧,多则二三年,‘美酒加咖啡,牛奶加面包’的幸福生活一定会向我们走来......”这个时候我才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应该是在奋斗与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我而言,上要无愧于父母的抚育和教导,下不能辜负乡亲的期盼和厚爱,中间要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和良知。

4.志向的追逐

我个人认为,从小就有志气、立志做大事,也是支撑我人生走到现在的重要源泉之一。日记《负重的行囊》讲到,我在二哥的介绍下,得到了去县里当看守民兵的机会,在离开家乡的时候我说,“我从现在起已经做好了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无论今后的结局怎样,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坚持向前走去,即使到了讨米要饭的地步,也不会给我的兄嫂和父老乡亲再增添丝毫的负担和麻烦”。化用毛主席的一首诗,可以极好地表达我当时的心情,“小子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就这样带着一定要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志向,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在那之后,我面临过人员精减、寄人篱下、被人排挤打压等困境,但我都坚持了下来,终在县城站稳了脚跟。

自己得以安身立命后,我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和乡亲,我初次离乡时下定决心不再给父老乡亲添麻烦,现在我超额完成了任务,便立志要为父母、为家乡竭尽所能。1989年,我曾打算出钱在家乡选一处合适的房子,为包括我父亲在内的五位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回乡的战士建一个“倒座庙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纪念馆”,作为倒座庙的青少年教育基地。1993年,为解决倒座庙乡亲们的插秧问题,我借钱为乡亲们买了一台电动机和抽水机,未曾想刚送回去就被村民小组组长存根卖掉并把钱据为己有,我只得以个人名义去县农机公司又赊了一台电动机和抽水机,这才帮助乡亲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岁月的回声

回首几十年白驹过隙般的人生历程,我始终如秉烛夜行般摸索着黎明前的行走方向。古语有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对我来说,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没有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没有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毅力,我恐怕也要在漫漫黑夜中度过一生了。过去的日子虽然充满了心酸与痛苦,每每想起,我都忍不住落泪,但我仍经常清点行走所留下的足迹,倾听这段艰苦岁月的回音,这时我才发现,它们已经变成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多时候,当下那个我们以为迈不过去的槛,一段时间之后回过头看其实早就已经轻松跳过;当下那个我们以为撑不过去的时刻,其实忍着熬着自然而然就过去了。所有没能打败我们的东西,只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所以现在的我一直把过去的苦难当成笑料,乐观的看待和处理曾经的遭遇。《屋檐下的修行》以及三部长篇小说《乳臭未干的岁月》《躁动的山乡》《躁动的山城》都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而成的。对我而言,写这几本书是艺术与精神的双向“修行”之旅,既是出于对文学、对写作的热爱,也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完成一次精神上的朝圣。正是基于此,我把《屋檐下的修行》分为了上下两篇,上篇《忆海拾贝——逝去时光中的自己》是书的主体,也就是我的日记,而下篇《我心安放——在舍得中欣赏生命》则更多的是我回望这段岁月、倾听岁月的回声时产生的一系列感慨,以及表达我现在的人生态度,即有舍才有得,要在舍得中欣赏生命之美。

6.心灵的救赎

不久之前,我写了一篇名为《救赎心灵》的散文以纪念今年仙逝的岳父,文章结尾有这样一段话,我想分享给大家:我们应当趁自己的人生还远未开始归零的时候,着手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劳累。享受人间的快乐时光,无疑是一种自我解放和自我救赎的灵丹妙药。我想,只要对自己不再那么苛刻,不再那么较真,不再那么过意不去,勇敢地为自己松开那些自找的束缚的时候,浪漫与洒脱就会春风般地向我们扑面而来,那叶承载着幸福与微笑的心灵之舟便会让我们拥有赏不尽的湖光山色,那牡丹、那杜鹃、那海市蜃楼、那百鸟朝凤必然会陶醉我们的全程......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不仅要做加法,更要学会做减法,只有不断地除旧布新、吐故纳新,才能做到刚刚我说的,在舍得中欣赏生命之美。

梭罗放下了灯红酒绿的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写出了经典著作《瓦尔登湖》,这本书在美国文学界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在洒脱与旷达中创作出《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流传千古的美文;苏东坡面临人生的挫折坎坷,一贬再贬,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终成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成为所有文人的典范。可见,人生路上,有舍有得,懂得放下,才能看到生命中最美好的风景。

讲座最后,我想把这十句结束语送给大家,当作我对各位热心听众最真诚地感谢:

每个人都是高级动物生命的皮囊和灵魂的载体。以万千姿态存活和抗争于所处的时代。所以我们应该常怀敬畏知心,敬畏每一个不同姿态的个体。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向上向善本来是人的骨子里的东西,环境或使人正之或使人反之。无论身边的环境如何,我们都应该坚守本心,始终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

成长的环境不同,决定成长意志和历程的不同。但不论在什么样的生长环境中,向上向善之心都是不可或缺的。

《屋檐下的修行》是一部专门为青少年配送的读物,虽不是心灵鸡汤,但它可以起到索引人生、助你启航的作用。你若读了不会遗憾,你若不读便是缺憾。

它还是中老年人自我慰藉的依托、倾诉心声的伙伴和教化子孙的蓝本。你会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感叹中里仰望曾经的星空。

我不是以多情牵动你的多情,更不是在文字的舞台上表演和修饰自己的帅气与能力,而是用我的心血凝聚于饱蘸的笔墨,在“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创作与编辑中讴歌与唱颂大地上的生灵。这生灵,是你我的化身,是乾坤的使者:这生灵,制造着痛苦与幸福,收藏着过往与未来……

历史是不能假没的,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心灵史。历史既有客观的一面,也有主观的一面。从人类整个的历史长河来看,它是客观的,但从每个个体的经历和心灵史来说,它则是主观的。

我的一些经历,是发生在国家特别是农村从贫穷落后逐步走向小康的年代里的一部筚路蓝缕的断代史,我的个人遭遇和努力以及周边人和社会的支持与鼓励,构成了我励志修行奋斗和感恩回报奉献的两条主线。那些黑暗、泪水、饥饿、孤独等,都只是我个人在特定时段遭遇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是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具体反映,所以就人生经历来说,它并没有时代背景上的普遍意义。但是我相信,我在人生修行中展现出的殉道和人本精神,始终怀有的坚毅和救赎之心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这也正是我想通过我的文学世界,传递给你们这一辈年轻人的。

最后一句话,是我的一首小诗

《我不是最后的芦苇》

(一)

我不是最后的芦苇

身边伴随着草长莺飞

这里有我繁衍的滩涂

有我生命的碧水

(二)

我不是最后的芦苇

眼前目睹着杨柳吐蕊

这里有我常见的恋人

有我相望的玫瑰

(三)

我不是最后的芦苇

耳中倾听着鸡鸣犬吠

这里有我洗礼的风雨

有我沐浴的余晖

(四)

我不是最后的芦苇

心上欣赏着鸥鹭亲昵

这里有我共生的野芷

有我汀兰的依偎

(五)

我不是最后的芦苇

老屋居住过祖先居住过父辈

这里有我幸福的天堂

有我人丁兴旺的兄弟姐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