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壮族作家一耕的头像

壮族作家一耕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1/17
分享

武汉吉庆街 草根艺人秀生活

    “白天逛汉正街,晚上游吉庆街”。吉庆街,新华社曾发文,称其为武汉的“城市文化名片”。近日,我在武汉吉庆街品味到了“草根艺人秀生活”的都市风情。

晚饭过后不久,武汉的旅行社朋友说,“走,到吉庆街喝杯酒。”并介绍说,吉庆街位于汉口著名的老字号“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楼附近。东起大智路,西至江汉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吉庆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各类美味佳肴应有尽有,汉味民间表演各具韵味,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这里交汇,中外来宾和八方游客在这里欢聚。别看这条有名的吉庆街夜市大排挡宽不过十几米,路面凸凹不平,白天冷冷清清,可一到晚上,它的魅力便凸现出来,卖花的、卖唱的、拉琴的、吃饭的、服务的……几百个台位挤得满满的,热闹非凡,特别是在午夜12点以后,整个气氛达到高潮,成为领略武汉都市风情的窗口。

没来武汉前,已听曾在武汉读书的同行介绍,到吉庆街,吃的是“味儿”,不为美味,更多的是感受这里自由的氛围,体味这里的汉味风情。电影《生活秀》让吉庆街全国闻名,后又有电视剧《来来往往》、大型京剧《吉庆生活秀》,惹得食客旅友纷至沓来,只为一睹汉味风采。当我们来到吉庆街,已是街灯辉煌,人声鼎沸。或许是这里的经营者特别的热情,或者是同行的当地作家跟老板们很熟悉,我们一走入吉庆街,餐厅的老板就已拉着这位作家的手不放,硬是拦住他,把我们拉到一张餐桌上坐好。点了《生活秀》里的名特小吃鸭脖子,以及武汉的几个特色小食,还没来得急品尝,生活秀便开始了。吹、拉、弹、唱的各色艺人纷纷登场。先是西洋乐器,萨克斯管、黑管、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所有拿得动的乐器都拿来了;后是民族的,笛子、二胡、琵琶、月琴……所有可以放在身上演奏的也都带来了;最后出场的是歌唱演员了,从山间小调到流行歌曲,从民族到美声,从花鼓戏到京剧选段,一时间人声鼎沸,乐曲此起彼伏,旋律交叉波荡,让人不得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朋友们戏称,这里足可以组合成中国最具特色的合唱团了。

仔细观察,餐厅环境独具当地特色,墙上悬挂的是非常夸张的吉庆街漫画类介绍,最让人难忘的是所悬挂的“吉庆街四大天王”简介了:他们分别为,麻雀:原名张德生,乡土气息哑声间,急智幽默让你笑,妙语连珠镇雪村,不但上过电视剧《来来往往》,而且客串过电影《生活秀》。老通城:吕文礼是他原名,一双大眼明媚电人,湖南卫视做过客,中央电视台是嘉宾。杨琵琶:一看外表是能人,汪派琵琶一脉承,十里埋伏春江夜,经典名曲样样行。萨王:萨王他叫王志勇,一曲回家吹得猛,艺校毕业人缘好,摇滚音乐他最懂,白领听他三五曲,立马发财当老总。这时,一对夫妻档为食客们拉起二胡,唱起样板戏,侧耳细听,与专业水平相差不远。餐厅的老板介绍说,吉庆街大约有300多位民间艺人,来自五湖四海,有湖北、安徽、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南等省的。构成艺人群的主体有科班出身的、有业余爱好者,有据说是艺术学院的教授,为了体验生活,退休后来此献艺的,也有刚从艺术学校出来追求人生梦想的,更多的是本地的艺人,为了养家糊口,也为了传承当地的文化。一个多钟头的时间,前来献艺的艺人络绎不绝,有的中规中距、技艺娴熟;有的不愠不火、字正腔圆,以至于不带丝毫江湖气,俨然一副学院作派,这自然是科班出身的。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地道的民间风格,时而自由奔放,时而凄怨哀婉,中间还添加了许多即兴的表演。在艺人们表演的时候,餐厅的老板或服务员高兴起来,也随着节拍大唱,餐厅俨然成了艺术的海洋。

最让人称奇的是,每个艺人胸前均挂着工作牌,咨询才知道,原来是吉庆街为了规范管理,也为了游客的权益,对艺人进行了登记管理。惟一觉得遗憾的是,这里的卫生环境确实不敢恭维。

随后,沿着吉庆街慢慢地欣赏,充满全国各地的艺术风情,武汉特色小吃散发出来的美味,组合成吉庆街这个民俗饮食文化的大超市,成为一个人们释放激情的大舞台。

或许,这就是旅游的真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