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暮秋时节,当那阳光变得宛如醇厚的佳酿般柔和而浓郁,丝丝凉意恰似轻柔的丝绸在微风中拂过面庞,我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旅程。这个时节的鹿冲关,仿佛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艺术大师精心渲染,染上了一层别样的迷人色彩,诗意盎然且神秘莫测,如同一个充满诱惑的宝藏,吸引着我去探寻它的美丽景致与深邃故事。
鹿冲关,这座静卧于贵阳市城北黔灵山脉之中的森林公园,恰似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虽与城区仅相距 2.5 公里,却仿若一个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静静地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我怀揣着对其如诗如画美景的憧憬,以及对那深厚历史文化探寻的热切渴望,满心期待能在这片土地上获得身心的双重洗礼与滋养。
当我抵达公园时,秋日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仿佛为一切都披上了一层温暖而梦幻的金纱,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这如梦似幻的金色光晕之中。公园门口不远处那规划有序的免费停车线,以及景区内收费低廉的停车坪,为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深吸一口秋日里那清冽而又饱含着草木芬芳的空气,顿感精神抖擞,仿佛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被这清新的气息瞬间唤醒,迫不及待地想要融入这片山林的温暖怀抱。
步入公园,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意画卷便在我眼前缓缓展开。落叶如同翩翩起舞的彩蝶,在空中轻盈地舞动身姿,而后又轻轻飘落在地上,为大地精心铺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华丽地毯,红的、黄的、棕的落叶相互交织,宛如一幅美轮美奂的绚丽油画。那蜿蜒曲折的塑胶健康步道,恰似一条灵动的彩带,巧妙地穿梭于这缤纷多彩的世界之中。步道两旁的树木已然染上了金黄与火红的艳丽色彩,犹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绝美杰作。树枝上,偶尔传来几声鸟儿清脆的啼叫,似乎在为这秋日的美景深情吟唱着动人的赞歌;花丛中,虽不及春日那般繁花似锦、热闹非凡,但仍有一些不畏秋寒的野花在努力绽放着最后的娇艳,散发出淡淡的清幽香气,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在其间忙碌地穿梭飞舞。我被这迷人的景象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选择了一条幽静的林间小道,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我的登山之旅。
沿着小道缓缓前行,脚下是厚厚的落叶,每走一步都发出沙沙的悦耳声响,仿佛是大地在轻声诉说着秋天的动人故事。起初,道路的坡度较为平缓,我悠然自得地迈着轻盈的步伐,尽情欣赏着四周的美景。路边的草丛中,秋虫在低声吟唱,它们似乎在为这即将结束的季节奏响最后的美妙乐章,那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宛如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自然音乐会。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登山的难度也在慢慢增加。小道变得愈发狭窄崎岖,有些地方甚至需要借助旁边的树枝和岩石才能艰难攀爬上去。我小心翼翼地攀登着,汗水渐渐渗出,但我心中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反而愈发高涨。
在这山林之间,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有一则传说讲到,很久很久以前,鹿冲关原本是一片荒芜之地,鲜有人烟。然而,有一天,一只神奇的白鹿带着祥瑞之光降临此地。白鹿所到之处,草木繁茂生长,花儿竞相绽放,清泉潺潺涌出。渐渐地,这里变得生机勃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定居。人们认为这是白鹿带来的福祉,便将此地命名为鹿冲关,以纪念这只神奇的生灵。从此,鹿冲关便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地方,它的美丽与富饶也世代相传。每当我漫步在这山林中,仿佛都能感受到那只白鹿的神秘气息,它似乎在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让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灵性。
在攀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周围的植被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原本茂密的低矮灌木丛渐渐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高大挺拔的乔木,它们的枝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与秋风亲密地对话。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明亮光束,如同神秘而璀璨的舞台灯光,给这山林增添了几分神秘而迷人的气息。抬头仰望,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被树枝分割成不规则的形状,洁白如雪的云朵悠然自在地飘荡着,仿佛是天空中悠闲漫步的可爱羊群。
途中,我遇见了奇特的 “五虎朝阳” 景观。那是一组形状各异的岩石,宛如五只栩栩如生的老虎,正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昂首挺立,充满了生机与力量。它们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似乎在默默诉说着这片土地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有的岩石形似威风凛凛的虎头,轮廓分明,那威严的神态仿佛在忠诚地守护着这片山林;有的岩石宛如矫健的虎身,线条流畅自然,纹理清晰可见,仿佛在无声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周围的落叶像是为它们精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华丽披风,更增添了几分秋日的独特韵味和庄重之感。我驻足凝视,不禁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象着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它们是如何在风雨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这般神奇美妙的模样。
继续前行,我来到了听鸣厅,决定在此稍作休憩。听鸣厅静静地坐落于山林之间,宛如一个宁静祥和的温馨港湾。厅上有一副对联:“芳树花竞放,春山鸟争鸣”,虽然此时已入暮秋,繁花不再竞相绽放,但那盎然的春意仿佛仍透过这副对联在空气中缓缓流淌,让人不禁悠然想象着春日里这里的生机勃勃与热闹非凡。我悠然地坐在厅内,尽情感受着这份宁静与诗意,身心仿佛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慰藉。微风轻轻拂过,似乎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悦耳鸟鸣声,与对联中的美妙意境相得益彰,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美妙世界。此刻,时间仿佛悄然静止,我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之中,忘却了外界的一切喧嚣与纷扰。听鸣厅外,一片金黄的树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与我一同惬意地享受这宁静美好的时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地璀璨的碎金,美不胜收,令人陶醉不已。
当我终于登上山顶时,眼前的壮丽景色瞬间让我深深震撼。视野刹那间变得开阔无比,远处的城市景色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现代都市的独特气息,而蜿蜒曲折的道路则像一条条飘逸的丝带,将城市的各个角落紧密相连。此时,我才真正深刻地体会到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意境。更令人惊喜的是,山顶还设有一个观景台,站在台上,观山东路、小关湖和小关大桥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观山东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展现出城市的无限活力与繁荣景象;小关湖湖水波光粼粼,如一面巨大而明亮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蓝天白云,美不胜收,宛如人间仙境;小关大桥雄伟壮观,横跨在湖面上,宛如一条钢铁巨龙,气势磅礴地连接着两岸的绝美风景。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秋日的阳光下呈现出不同层次的丰富色彩,有的金黄灿烂,有的火红艳丽,有的深绿浓郁,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壮丽无比的山水画卷,让人心生赞叹,流连忘返。
在山顶稍作休息后,我带着满心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开始探寻这里的历史文化遗迹。我听闻鹿冲关有着许多承载着岁月记忆的神秘地方,其中嫏嬛洞便是一处充满神秘色彩的所在。沿着一条略显隐秘的小径缓缓走去,我来到了嫏嬛洞前。洞口不大,被周围的藤蔓和青苔微微遮掩,在秋日的氛围中更显沧桑与神秘。洞口的岩石历经岁月的漫长洗礼,显得斑驳而富有质感,上面似乎还隐约可见一些模糊的刻痕,或许是当年留下的某种神秘印记,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动人故事。我轻轻走进洞内,一股潮湿而阴凉的气息扑面而来。洞内空间并不宽敞,但却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独特感觉。借着微弱的光线,我看到洞壁上有一些不规则的凹槽,想象着在抗战时期,这里曾堆满了珍贵的书籍,先辈们为了保护文化典籍免受战火的无情侵袭,不畏艰辛,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存放在这些凹槽里,或者用简易的木架整齐摆放着。在那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这个小小的洞穴成为了文化传承的坚强避风港,见证了人们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坚定守护。洞顶偶尔有水滴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洞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历史的深情回音,在缓缓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里的坚守与执着。
离开嫏嬛洞后,我又来到了地母洞。地母洞相较于嫏嬛洞,显得更为隐蔽和幽深。洞口周围的树木更加茂密,在秋风的轻柔吹拂下,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刻意守护着这个神秘的地方。站在洞前,我能深切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洞口的形状不规则,边缘的岩石有些已经风化,但依然坚强地屹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坚韧。走进洞内,光线变得更加昏暗,我不得不打开手电筒。洞内的地面有些崎岖不平,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不小心摔倒。在洞的深处,有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我想象着当年这里也曾堆满了书籍,那便是珍贵无比的文澜阁《四库全书》。
时光回溯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大地瞬间陷入了一片硝烟弥漫的困境之中。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华东、华中地区的许多城市遭受了残酷的轰炸和无情侵略,文化遗产面临着被毁灭的巨大威胁。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宝,也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险境地。为了使这部珍贵的典籍免遭战火的焚毁,一场惊心动魄的文化大迁徙就此拉开了帷幕。
当时的局势危急万分,战火连天,人们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地守护着文化的希望火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迁移之路充满了艰辛与险阻。运输队伍在崇山峻岭间艰难穿梭,在泥泞崎岖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他们不仅要时刻面对日军的空袭和骚扰,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物资匮乏的困境。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只为了能将这些珍贵的书籍安全转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1938 年,《四库全书》辗转来到了贵阳。最初,它被存放在贵州省立图书馆,但随着日军对贵阳轰炸的日益频繁,图书馆也不再安全。于是,在 1939 年,经过多方仔细考察和慎重选择,人们最终决定将《四库全书》转移到贵阳城北郊的地母洞。地母洞,这个天然的奇妙溶洞,洞内空间较大且较为隐蔽,周围山林茂密,为藏书提供了天然的绝佳屏障。从此,地母洞便成为了《四库全书》的藏身之所,开启了它在这片土地上的传奇历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数的人为了保护这些书籍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贵阳警察局派人日夜把守洞口,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畏严寒酷暑,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如同忠诚的卫士一般。贵州教育厅的工友和省图书馆的馆员们也纷纷积极参与到守卫工作中来。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定地坚守在这片文化的阵地上。洞内潮湿的环境对书籍的保存极为不利,为了防止书籍受潮发霉,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每年秋天,便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候。他们会小心翼翼地将书籍搬到洞外的晒书台上,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本本仔细地晾晒。他们认真地翻动着书页,让温暖的阳光均匀地洒在每一个角落,仿佛在呵护着自己最珍贵的宝贝。同时,他们还在洞内地上洒石灰以吸收湿气,在书箱内放置大量樟脑丸防虫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些书籍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食物匮乏、物资短缺,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保护好这些书籍,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著名科学家、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也时刻心系着这些珍贵的典籍。他多次亲自前来查看保管情况,安排浙大的专业人员参与库书的管理,并不断向有关高层反映情况,为保护《四库全书》竭尽全力。他的关心和支持,为守护文化遗产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他的行动,彰显了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了那个时代文化守护的一面鲜明旗帜。
就这样,在无数人的努力和守护下,文澜阁《四库全书》在地母洞中安然度过了数年的时光。直到战争形势逐渐好转,这些书籍才结束了它们在鹿冲关的使命,重新踏上新的征程。但那段在鹿冲关的岁月,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坚守文化、传承文明的光辉典范。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对文化的珍视和传承,展现了我们民族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品质。
而晒书台,则是与这些藏书之地相关的另一处遗迹。晒书台位于一片相对开阔的草地上,周围环绕着一些古老的树木。在秋日的阳光下,树木的叶子已经变得金黄或火红,与晒书台的沧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面。晒书台是由几块巨大的石板拼接而成的,石板表面虽然有些粗糙,但却十分平整。每块石板上都有着岁月留下的痕迹,一些细微的裂纹和磨损见证了它的沧桑历史。在过去,为了防止书籍受潮发霉,人们会在合适的日子将书籍搬到晒书台上晾晒。我站在晒书台前,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阳光明媚的秋日里,人们小心翼翼地将一本本珍贵的书籍摊开在晒书台上,认真地翻动着书页,让温暖的阳光均匀地洒在每一个角落。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举动,不仅是对书籍的保护,更是对知识的尊重和传承。晒书台周围的树木,像是忠实的旁观者,见证了这一场场无声的文化守护行动,它们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诉说着那段历史的动人故事。微风吹过,带来阵阵草木的清香,仿佛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墨香,那是历史与文化的独特气息,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这次鹿冲关之行,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之旅。在这暮秋时节,我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壮丽的山川、繁茂的植被、灵动的生灵,无一不让我为之惊叹;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片土地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一个心灵的避风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纷扰,忘却了生活中的压力与烦恼。我可以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它的呼吸和心跳,同时也能与历史对话,触摸到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珍贵记忆。
在返程的路上,我的思绪如同那缤纷的落叶,在鹿冲关的美好回忆中翩翩起舞。它们似是被秋风赋予了灵动的生命,一片片、一簇簇,带着秋的韵味与深情,编织着属于鹿冲关的独特记忆。有的落叶如金箔般闪耀,仿佛承载着阳光的温暖馈赠;有的如火焰般明艳,恰似燃烧着对这片土地的炽热情感。它们或随风轻盈飘荡,似在诉说着山林间的古老传说;或静静躺卧于小径,宛如在回味着曾经的脚步与故事。这些落叶,不仅是秋天的使者,更是鹿冲关岁月的见证者,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片土地的点点滴滴,让我在离去之时,心中依然满是它的美好与神秘。
鹿冲关森林公园,它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去处,更是一个能够让人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文化殿堂。这次旅行让我收获满满,不仅是身心的愉悦和放松,更是对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它让我更加珍惜自然赋予我们的每一份美好,也让我明白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常停下脚步,去感受身边那些被忽略的美丽和温暖,去铭记历史,传承文化。
最后,我由衷地想说,鹿冲关森林公园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人间仙境,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人亲身去体验和感受的好地方。无论你是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份宁静与自在;还是想要领略大自然的壮丽风光,感受它的无穷魅力;亦或是对历史文化充满好奇,渴望探寻其中的奥秘,这里都能完美地满足你的需求。不妨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暮秋日子里,带上你最亲爱的家人和朋友,一起来这里开启一次难忘的旅行吧。让我们在鹿冲关的怀抱中,放下疲惫与烦恼,重拾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共同创造一段美好的回忆,让这片美丽的土地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永远的向往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