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从娘胎出来一落地,以几声长啼开始人生之旅,总有很多人喜欢离开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记得第一次出游是独自一人从村子里至隔壁村的外婆家,路上会遇到唱歌的小鸟和“汪汪”狂吠的看家狗,我喜欢可爱的小鸟,不喜欢欺负小孩的坏狗。有了第一次、第二次。。。。。。2018年,我远赴高中语文课本里柳宗元先生《黔之驴》之黔走动走动。
秋天,江南的清晨明亮清爽,因为道听途说的偏见,心中甚觉自己的家乡胜于远方之黔,实乃心底浅显。
发车时,一车旅人,个个精神饱满,车内喜气洋洋,司机专注熟练地开着巨牛一样的大巴车,一会儿,就上了高速公路,风驰电掣驶向衢州高铁站。
一眨眼,进了衢州界,这是一个美丽的地级市,但因心中思黔,车窗外的浏览飞花流水一般闪过视网膜。下了大巴车,通过两层安检后进了高铁站。侯车室人头攒动,但没有高分贝噪音。我是第一次乘坐高大上的动车,特觉新鲜,左看看,右看看,又担心掉队,紧紧跟着挥舞小彩旗的美女导游。
渴望的等待之后,十时余,进了站台,象弹头一样的动车终于被我零距离看到了,这是我第一次乘坐动车啊,能不激动吗? 奇一,动车行进中,一杯水竟然不荡漾,祖国的科技真的已经很牛了。 奇二,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在飞翔,突然觉得地球其实并没有想像中的庞大,一个动车几天几夜就可以跑遍了,也许不远的将来,我可以飞到月球上。奇三, 七个小时,基本上是一个白班的工作时,有些长吧,可自从上动车到下动车,也就看了几眼窗外的几十个城市而已,中间过渡一个“盹”,原来一个工作日,只是一个“盹”,握在手中的时光飞逝,动车度量了时光。我要珍惜今后的分分秒秒,人生是一列动车啊!
一出高铁站,一个挥着蓝色小旗的黔东南小伙已经在等我们了,这应是当地导游“地导”吧。地导壮实,戴着黑框眼镜,精干简炼。
黔东南就在眼前了,和想像中的大不同,入住的第一个城市名曰“芩巩”,乌云低低,空气湿漉漉,山青青,但某些地方被不高明的“理发师"刮了几勺,暴露着开采的痕迹。入住的宾馆附近有一条大河,河床半裸,近处有一些水草挤挤歪歪,有些可爱,远处是汪汪水流,有些小江南的感觉,象哪儿?“乌镇”,脑海里闪过江南美丽的小镇,原来黔是秀美的,不同的是,河的两岸是飞檐角楼,这是黔之特色了。
宾馆的早餐是匆忙的,几下子就干饱了肚子,黔曰吃饭为“干饭”,我自从踏上黔的土地,就入乡随俗了。因早餐份量不足,宾馆临时下了几锅面条,服务员送来几碗,立马被宾客们瓜分了,对于美食,我是眼疾手快,必然要享受一份,味道不错,顺滑可口,配上肉末佐料,比方便面好吃十倍,没有吃上的人,应该后悔了。
第一站,芩巩,读思州文砚。
清晨,离了宾馆,仍是继续前一日的乌云低低,象要下雨。车行几分钟,到了种着粟米的山地旁。下了车,展示厅和手工作坊出现在眼前。走近大厅,迎面“思州文砚”四个大字挂在墙上,两侧龙凤木雕相陪,四周墙上是不同名人墨宝书写的文砚介绍,厅内一组柜台,陈列着不同造型的石砚,有圆有方。。。。。。有的画着竹,有的画着梅花,有的画着不同的吉祥物。。。。。。每一方砚明码标价,砚的背面写着原材料的出土时间。厅的左侧书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不少游人挥毫泼墨,我也写了四个大字,不错过异乡之砚。厅的右屋是手工作坊,9位工匠埋着头、戴着口罩认真地忙碌着,每一位都从事一道工序,精雕细刻,每一方砚台都出自他们之手,看似简单,实则艰辛。作坊前是石砚的一堆原料,这些不平常的石头证明着思州文砚的品质之真。思州是我国石砚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看到那堆原料和墙上的墨宝,我毫不犹豫地买单,以此证明自己不虚岑巩之行。
岑巩县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但因行程仓促,没有细走,观砚之后,匆匆去了让我几乎醉倒的镇远古镇。
芩巩只是黔之序幕,镇远的清净悠远,好象世外桃源,入了镇远古镇,才知黔文化的深厚。
第二站 镇远古镇。
听地导说,黔界是七山一水二分田,此话不假,旅途眼之所及,大部分是山。有一处山上有一些简单的小舍,定睛一看,原来是生态放养鸡的禽舍。山连着山,树连着树,放养鸡是山林深处的主人了。
大巴车驶过了放养鸡的领地,几分钟后,就陆续看见了八角飞檐的古建筑,昏昏欲睡的脑袋顿时兴奋了,立即举起手机拍下稀奇的景色。一忽儿,镇远古建筑群呈现在眼前,一条古代的石板街呈现在脚下,街两旁是琳琅满目的店铺,有当地特产,各种薯糖、葛根糖,都是大山里的产物,还有苗族风情的衣饰,这些商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价的原生态。街道的纵深处是铺着石板路的小巷,这些小巷让我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只是它不在江南,仿若看见一个姑娘撑着油纸伞从巷子深处身着长裙款款而来。同行的的几位美女撑着太阳伞用手机刷了几张美照,“哈哈哈”,她们笑得很开心。
漫步石板街,左看右看,在店主间断的招呼声里,不知不觉走到了石桥,桥下是弯弯的河流,弯弯的河水安静流淌,河的两岸,角楼相连成一排,倒映河中。站在桥上,看两岸的风景,拍两岸的风景,游客们纷纷合影留念。静静的石板路,安祥的古建筑和河水中悠久的倒影,不知被闪光灯拍了几亿次了。古镇是历史,游客的脚印也永远烙在古镇的历史里了。
桥的尽头是古建筑群的代表:青龙洞。纯木结构的角楼“靠山临水,依崖傍洞,贴壁凌空,勾心斗角,错落有致”,这是景点说明上的介绍,名符其实。游客的长队伍,占有了青龙洞的行径路线,一步步往上走,古镇的全貌逐渐收进了镜头。站在高处,“一览古镇小,角楼连连俏,水影映千年,我在楼中笑”,我用一首顺口溜,概括了当时的感受。洞里有一些游客烧香拜佛,他们虔诚地祈祷心愿达成。
进洞时,脚步轻盈,出洞时,颤颤而下,石板台阶有些陡。走累了,坐在桥心歇歇,仔细聆听,仿佛能听见它从远古走来的脚步声,古镇的每一块石板、每一片瓦、每一句文字都积存着这支民族悠深久远的呼吸。
在古镇,地导只给了游客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走了、看了,触摸了光滑的桥石,很想走下桥去,摸一摸镇远的河水,但时间匆匆,担心掉队,只在桥上看看河水的碧绿,在清静的绿色里似乎可以看见苗族少女沐浴洗衣的自然柔美。
第三站,西江千户苗寨。
旅游团快节奏的大巴车把镇远抛向后方,向黔之新城“凯里”进发,凯里入城处有一扇类似凯旋门的建筑,让我想起了拿破仑大帝,凯里的新城建设、房地产建设如火如荼,到处有高高的长臂吊机,恰似拿破仑征战之士气。新城已初具现代城市气势,有别于镇远的古韵。
途经凯里十几分钟后,现代建筑不见了踪影,映入眼帘的全是民族风情的角楼。看见苗家”高山流水“的角楼,以为苗寨到了,猴急地隔着车窗拍下路旁所见。角楼是古朴建筑,角楼墙上挂着显眼的一台台空调外机,提醒游客千户苗寨已经和现代文明相结合了。
从镇远领略了黔的古建筑历史,而西江千户苗寨,让我很想居住于高山流水的苗族风情里。
苗寨入口处,是十二道美酒歌舞秀。第一道“恭喜酒”。。。。。。第十二道“美满酒”,每一道酒都寄托着苗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企盼。阿哥吹奏,阿妹蔓舞,高山流水相映成画。游客纷至沓来,同歌同舞,沉醉在风情苗寨中。
苗寨外围是金黄色梯田稻浪,依着寨子的是潺潺溪水,清澈见底。我和数人坐着观赏车至寨顶,寨顶挤满了游客。有的苗寨商人专门拍照,有的专门出租苗族服饰,租一次10元,和江南比,太便宜了。我和同伴赶紧在熙熙攘攘的热闹里用苗族服饰简单包装一番,拍下作为两小时苗寨人的留念。
从寨顶往下看,流水两侧角楼黑瓦相连,角楼的一扇扇窗都仿佛是苗族阿哥阿妹在用歌声解说高山流水的风情底蕴。有的游客夜宿苗寨吊脚楼,夜晚的苗寨更加载歌载舞了吧,我因时间受限,无缘欣赏夜晚吊脚楼的歌声了。
午饭时分,大巴车驶离西江几公里处的一家餐馆,享受侗族中餐,馆内两张长条木桌,各位游客落坐两旁。酒菜上来,侗族阿妹们以歌声向着游客中的“阿哥”敬酒。她们戴着银饰、身着白色绣花服,高高举着酒杯,唱着酽酽的山歌,在歌声的温柔婉转里,送上佳酿。在苗寨阿妹的劝酒风情中,她们的“阿哥”演绎风情豪饮。。。。。。
结束西江千户苗寨行程,重返凯里基地,参观苗族“银秀”,了解银饰的锻造工艺、浮雕工艺、苗族服饰制作工艺等等。读懂了“银秀”,也就读懂了苗族文化。
第四站,荔波小七孔景区。
苗寨体验高山流水,荔波见识瀑布如银练之美。
荔波,正如她美丽悦耳的名字,大大小小的瀑布、深湖镶嵌在小七孔景区,让人留连忘返。
小七孔景区包含两个景点,一个是大七孔、一个是小七孔,地导说,大七孔是小七孔的弟弟,如果小朋友听了这样的介绍,估计要迷糊了。
首先参观弟弟“大七孔”,山溪弯弯,栈道弯弯。徒步栈道,脑海中浮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场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同行的哥们腿长,跑得特快,我是马不停蹄地追赶他们,但还是因“蹄”慢,差一点掉了队。大七孔的“栈道”只是路过,“陈仓”在于小七孔。
步入小七孔景区,景区入口,有许多苗乡女人兜售薯类零食和一篮篮的漂亮花环,花环才五元一个,一种不需昂贵的美丽装饰,我赶紧买了一个戴起来、亮起来。
小七孔第一孔瀑布下,拍照的人络绎不绝,游客们摆出各种姿势、探寻各种角度,一个个新鲜好奇的样子。瀑布的美丽大同小异,瀑花的飞溅让人遐想:水也是可以飞翔的,飞翔的美丽,是人人都喜欢的。同行的美女们把自己的倩影和瀑布相融,分不清是人衬托水景,还是水景衬托人景,女人如水,我不在其中,但欣赏为水至柔的美丽。
瀑布底下是深湖,深蓝色湖水,让人很想飞跃而下探个究竟,湖中的世界一定是富饶洁净的仙界。湖中的鱼会说话,只是人类听不懂而已。有鱼的地方应该有鸟,但这里没有,可能被飞瀑驱逐了。
所见的瀑布有跌水瀑布、拉雅瀑布、翠谷瀑布等,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瀑布,荔波地形盛产瀑布,印象最深的是翠谷飞瀑,这一孔瀑布如一羽飞翔的翠鸟,面广,有几个分支,飞瀑之下的湖水,众游客快乐嬉戏。
小七孔景区还有卧龙潭、鸳鸯湖、湿地、水上森林,甚至江南特色的小桥流水,都是瀑布诞生的美景。景区的大门前有一些特产出售,如小鱼干、粟子、薯类等等,原汁原味,物美价廉,看过瀑布,走累了、看乏了、腹空了,刚好来几口,黔水甘甜,她孕育的食品无杂气,清香爽口。
告别荔波,赴最后一站:黄果树瀑布。
第五站,黄果树瀑布、天星桥。
黄果树瀑布,位于安顺县境内,我仰慕已久,见到真迹,唯“壮观”二字可以形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景点介绍上说这是亚州最大的瀑布,有八个角度可以欣赏,我只利用了三个,拍了很多的靓照,恨不得把瀑布所有的壮美放在镜头里运至江南的家乡。飞瀑之下名曰“犀牛潭”,犀牛潭上的彩虹,称“雪映川霞”,这四个字加上李白的诗句完美概括了黄果树瀑布傲挂东方的壮观。黄果树瀑布,永远保存在心底的水之舞!
去黄果树瀑布的旅途中,还欣赏了陡坡潭瀑布,不陡,很宽,美女们头顶花环,一个个象鲜花一样盛开在瀑布洁白的身子前,原来女人如水,竟然是如此的天人合一。这里曾是《西游记》的取景点,当然不一般。
恋恋不舍地离开黄果树瀑布,还要看一看黔东南的天星桥。天星桥没桥,但有藤蔓织就的藤桥,藤蔓的力量竟然可以柔韧至树高,柔,不仅仅是美,亦可强大。
黔之山水,山水之黔,有些稀罕见到太阳,白云常常瞬间化作乌云,当地山歌把乌云比作阿哥,把雨水比作阿妹,他们用美丽的爱情编织山水之舞。
六天行程到了尾声,即将离开一方没有被现代嘈杂侵染的净土时,大巴车上的“地导”用他感恩母亲的山歌向旅人作了最后的解说。
2018.9.27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