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占环的头像

王占环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4/29
分享

周治国在承平宁

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冀东区中共党组织在长城外创建的抗日联合县,是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最北部突出的部分,也是深入伪满洲国腹地最远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承平宁地区是指原热河省的承德、平泉、宁城三县。该地区位于燕山山脉中段北部,地处七老图山脉和努鲁尔虎山之间。锦承(锦州——承德)铁路横贯东西,叶赤(叶柏寿——赤峰)铁路在宁城东部通过。承青(承德——青龙)公路、赤青(赤峰——青龙)公路,经过平泉向西南通往冀东。承平宁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热河与冀东的咽喉要塞,是军事战略要地。它不同于一般的沦陷区,而是完全处于“满洲国”境内,热河又是东北的补给区和防护圈,是伪满洲国的“西南国境线”。承平宁地区位于热河省的“心脏”地带,所以,日伪一直将其视为重要战略防御地区,置于他们的绝对控制之下,誓死必争。

一九四零年冀东党组织派工作干部开辟这块地区时,日伪已经统治八年之久,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统治机构和统治制度。所有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开辟这个地区的任务十分艰巨,非同一般,完全是渗透式的斗争,必须要把握时机,在敌群中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钻进每一个空隙,可见其艰难程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创建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从一九四零年秋开始,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五年间经历了隐蔽斗争、武装开辟、抗日斗争发展、受挫、恢复直至胜利的复杂曲折过程。在此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壮烈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叫人们难以忘怀……

一个漆黑的夜晚,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狂风呼叫,电闪雷鸣。硕大的雨点不停地敲打着大地的一切,不一会,地面上已经是一片汪洋。

山路崎岖,韩平扶着身负重伤的周治国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方走着。此时,二人都不再说话,即使说话也都淹没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中,根本无法应答。

浑身湿漉漉的韩平用力扶着披着雨衣,面黄肌瘦的周治国,一步一步向前挪动,眼看着就要到了青龙县的楼台子村。

再有五里路程就到了,可是突然下起了大雨。这让他们措手不及,只能迎着风雨前行。看着周治国浑身瑟瑟,气喘吁吁,雨水涔涔,昏昏沉沉,韩平疼在心里,心里想着:不能再让他自己走了,我得背着他走,再难也要把周治国送到地方!前边就是村子,一会就到了,再坚持一会,坚持一会。

于是,韩平马上停下来,让周治国休息片刻。此时,周治国眼睛已经睁不开了,说话声音很低。韩平赶紧抱住他,大声说:“兄弟,不要再逞强了,我背你!好了,我们走吧。”

说着,韩平就背起周治国,挪动左腿迈向泥泞的小路,一步一步向前挪动,踉踉跄跄地前行。

夜黑,雨大,风急,雷怒,但二人仍然凭借着偶尔的闪电的亮光,看清了前边的山路,缓缓前行。

虽然只有短短五里路,但是韩平足足用了两个小时,已经累得精疲力尽,而周治国的衣服也早已湿透,就是这样,二人终于到了楼台子村,来到李翠家。

李翠是这一带早期进行地下活动的中国共党员,是韩平一九三六年发展成的中国共产党员。韩平是承平宁地区早期开展抗日活动的革命者,是中国共产党员。一九三三年就参加了抗日救国宣传和组织活动。一九三六年,韩平以串亲、做生意为由来到峪耳崖一带,利用不同形式,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传播长城沿线军民抗日的英雄事迹。后来,通过亲戚介绍和自己调查了解当地群众情况,就把家境贫寒,仇恨日寇的李翠、袁明、赵志国发展为党员,并且成立了党支部,支部书记是袁明,组织委员是李翠,宣传委员是赵志国。经过他们大力宣传,这些深受日伪残酷压迫的人民群众无不喜出望外,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李翠和家人赶紧跑到大门口,和韩平一起把周治国抬到了屋里。这时,周治国已经昏睡过去,李翠连忙给二人拿了干净衣服。然后赶紧烧开了姜水,给周治国、韩平喝了。过了一会,李翠又找来郎中,开了药,接着熬药。周治国喝了姜水,吃了汤药,很快就又睡熟了。

第二天,李翠,韩平按时给周治国吃药,给他喂饭。

一个晴朗的日子,周治国慢慢走出户外,开始散步。由于李翠和他的家人悉心照料,他的伤病逐渐好转。

俗话说得好,好了伤疤忘了疼。渐渐地,周治国就跟着李翠家里人一起上山砍柴,一起挖野菜,一起做农活。

一九一七年五月,周治国出生在河北省迁西县东寨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时,全家人都住在一座破庙里,过着饥不饱,寒不暖的生活。全家人只能靠父亲给地主做长工,母亲给富裕人家纳鞋底、织布等来维持生活,一年到头一家人根本就吃不上一顿饱饭。

周治国的两个姐姐已经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周治国六七岁就给地主放牛羊,经常受到地主的刁难。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周治国十三岁那年,他的二弟给地主放牛时,遇上山洪瀑发被大水冲走,生死不知,毫无音信;十六岁的大姐忍受不了婆婆的虐待服毒自杀了。那时,母亲哭得死去活来,有好几次都晕了过去。父亲知道后气得一下子病倒了,大病不起。

这些天灾人祸,在周治国的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就在这个时候,邻村的樊永音、樊桐叔侄俩就时时过来安慰少年周治国,经常接济周治国一家,周治国也常常向他们倾诉自己苦恼的心声。于是,樊永音、樊桐就给周治国讲革命道理,讲穷人受苦受累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地主老财压迫剥削造成的,所以我们就要打倒地主老财,翻身做主人。

渐渐地,周治国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后来,周治国知道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员,因此他就欣喜若狂地跟随他们,一起去和地主老财作斗争。

一九三三年十月,十六岁的周治国,经过樊桐的推荐,由当时的冀东地下党领导人、中共冀东特委军事特派员李运昌介绍,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参加了冀东红军抗日游击队。

在中共迁安地下党县委和冀热边特委书记王平陆的领导下,冀东红军抗日游击队在长城沿线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斗争。在斗争中,周治国作战勇敢,有勇有谋,表现非常突出,多次获得李云昌、王平陆的表扬。

一九三四年一月,中共冀东党组织为配合中央苏区击退国民党反动派第五次围剿,就在迁安县发动了农民抗日暴动。但是,由于缺乏斗争经验,在反动派残酷地镇压下,暴动就很快就失败了,周治国和许多同志被捕了,冀东革命遭到重大创伤。

在保安团的马棚里,敌人把周治国吊起来毒打,想从这个少年口中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秘密。但是,周治国非常坚强,他被凶恶的敌人折磨得昏死过去好几次,却从来不向敌人说一句软话,一点也不说冀东革命的秘密。

在迁安县的看守所里,残酷的敌人使用酷刑逼问周治国交代同谋人和领导人,可是他就是闭口不说。

敌人首先使用了吊打鞭抽,敌人一鞭一鞭打在周治国的头上、肩上、后背和胸脯。面对敌人的酷刑,周治国始终是咬紧牙关,一句话都不说,只是怒目而视。接着,敌人就用炭火烤,烙铁烙,周治国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仍然坚强不屈,铁骨铮铮。最后,敌人又用了“上大挂”,“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面对敌人,周治国大义凛然,坚强不屈,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也不向敌人屈服。

周治国和另外十四名革命同志一样,不管敌人怎么折磨,都始终宁死不屈,所以敌人也就什么也没有得到。只好把周治国和其他十四名革命同志押到天津看守所。后来,就以“武装叛乱、危害民国”的罪名,判周治国三年徒刑。

在监狱里,周治国还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狱中党组织领导的两次集体绝食“斗争”,表现得特别勇敢。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周治国还学到了文化,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

在狱中革命斗争中,周治国就利用自己年龄小,敌人看管不严,想方设法借清扫牢房卫生的机会,经常给狱中地下党传送情报。所以,有许多革命同志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从而更加坚定了革命决心。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周治国刑满出狱后,立即找到中国共产党冀东革命领导人王平陆,终于跟冀东特委接上组织关系,成为冀东抗日游击队英勇善战的联络员。

一九三八年七月,周治国参加了著名的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后来担任冀东抗日联军第一游击支队特派员,冀东抗日联军第十四总队政治部副主任。

一九三九年六月,十四总队改编为二十三总队,这时,周治国任副总队长。同年十一月,周治国任新组建的第三总队特务队指导员,率领游击队活动在遵化、迁西县一带,给敌寇以沉重的打击。

一九四零年春,日伪军对我冀东抗日根据地疯狂地进行大扫荡。冀东党委为了保存实力,建立和扩大稳固的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决定派出工作团,深入热河开辟革命抗日工作。就在这个时候,周治国负了重伤,所以,冀东领导李云昌王平陆就让周治国在关外青龙县楼台子村地下共产党员李翠家养病,同时也要了解一下那里的革命情况。

于是,周治国一边养病,一边借机察访周围的环境和敌人情况。楼台子村三面环山,而且往东三十里就是山高林密的都山。这个环境很适合打游击。周治国想到,这一带老百姓的生活特别艰苦,可以说是水深火热了。日伪残酷的统治,地主老财拼命的剥削,老百姓已经是夏无单,冬无棉,日无隔夜粮啊。因此,人们都非常痛恨日寇,都拥护抗日救国,都希望获得解放,都愿翻身做主人。所以要尽快开展对敌斗争。

过了些日子,周治国的身体渐渐好了。不久,为了进一步摸清敌情,周治国就同韩平同志一起来到平泉县城进行实地考察。

一天上午,他们来到了平泉,找到了韩平同志的一个远房亲戚韩显发。

韩显发专门收买皮毛、猪肠、羊肠等,通过加工处理再卖出去,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商人。他的店铺就在喧哗街南大街。虽然只有两间小屋,但是他做起生意来有条不紊,很有章法。他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所以生意场上总会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其实,周治国和韩显发以前是认识的,韩显发也知道周治国的身份。周治国早就知道韩显发特别仇恨日伪顽敌,两人都富有爱国志向,抗日热情。所以见面后,大家都很高兴,各自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韩显发很热情,就用八沟老白干,油炒小米饭来招待韩平、周治国。于是,二人就在韩显发家住了几天。经过考察,周治国韩平很快了解到敌人的基本情况:原来,平泉八沟街设有一个旗公署——喀刺沁中旗,一个警察署,有伪职人员和警察二三十人。

平泉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也是关内外重要商品集散地。这里早就有“填不满的八沟,拉不尽的哈达”之说。因此,经常有日伪军往来居住,而且,他们总是作威作福,无恶不作。所以当地老百姓对日伪军都深恶痛绝,都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吃他们的肉,活剥他们的皮。都盼望中国军队早点打回来,解放八沟街。

周治国用了三个月时间进行考察,充分了解了承平宁一带的日伪情况,老百姓的生活艰苦,对敌寇的无比仇恨,心里都充满了抗日情绪。这个时候,周治国想到:如果我们在这一带打游击,去抗日,一定会唤醒许许多多有志之士前来加入我们的抗日队伍,这样,我们的抗日斗争就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想到这里,周治国很是高兴,很是激动,自从养伤以来,已经好久没有这样了。现在,他决定马上回到关里,虽然自己的病还没有痊愈。

时间过得真快,等到周治国回到关里,在迁西县东荒峪找到了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云昌,这时天色已晚,已经是掌灯时分。

在昏暗的灯光下,司令员李云昌睁大了眼睛,仔仔细细看着周治国,“你的身体已经好多了,但是还是没有痊愈,怎么不在那里多呆些日子。”

周治国坚毅地说:“司令员同志,我已经好利索了。”说话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浑身洋溢着八路军战士无比坚韧的伟大精神。接着,周治国就一五一十地向司令员详细地汇报了自己考察的情况。

李司令员听后很感兴趣,激动地说:“我早想把游击活动扩大到口外的都山一带,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早在一九三四年,抗日救国军的司令孙永勤的部队就在青龙,兴隆等县活动,当时,我冀东党委的主要负责人王平陆同志就曾经派人与孙永勤等有过联系。后来孙永勤的部队失败了,还有我们的抗日力量有限,所以到了现在,一直没有能够在都山一带开辟抗日活动。”

接着,司令员笑着说:“你能够借着养病的机会,对那里一带的情况进行调查,很好。现在,组织决定派你去开辟这一地区,治国,你看怎么样?”

周治国也笑了,高兴地说:“司令员都发话了,我当然要坚决服从,但是,总得给我几个人,不然也没有个帮手,碰到问题连一个商量研究的人都没有啊。”

司令员听后哈哈大笑,然后鼓励周治国说:“现在还是派不出合适的人啊,等以后我们再增派。我看你一个人先去串联串联,把群众发动起来,抗日的事情也就好办了。”

周治国听了,知道军分区确实派不出人,就果断地说:“好吧。我一定完成任务!”

然后,李司令员亲笔给孙景华、韩凤武、刘凤年各写了一封信,嘱咐周治国代交。

周治国临行时,李司令员还是一再鼓励一再叮嘱:“你只身前往敌占区,最要紧的是一定要依靠当地广大群众。一定要充分发挥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火种作用,在整个满洲国的西大门点燃起抗日的熊熊烽火。”

任务就这样定了下来,周治国感到了责任重大,同时也感到困难重重,就自己一个人去敌占区,一无亲,二无友,到了那里,怎么去开展工作呢?自己跟孙景华、刘凤年、韩凤武又不相识,那些信又怎么交呢?但是,军令如山,作为一个革命军人就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绝不应该向党讲条件啊。想到这里,周治国就向司令员敬个礼。“放心吧,司令员,我保证完成任务!”

一九四零年七月,周治国就带着两支手枪离开了冀东根据地,只身奔赴古长城。一路上,周治国总是想:就凭自己一个人,两只枪是不能完成党和上级领导交给的重要任务,所以,一定要充分发动群众。对,一定要好好发动群众!

带着这样的想法,周治国来到了口外。周治国首先想到了过去曾经跟着自己打过游击的贫农青年李怀义,然后又想到了擦崖子的远房亲戚周万余。不久就见到了他们,周治国详细地跟他们讲明了抗日救国大道理。他们都是精明能干的小伙子,都有满腔的抗日热情,都有保家卫国的伟大理想。现在,听到周治国慷慨激昂的宣传,立刻积极响应。周治国先让他们二人做自己的警卫工作,接着,周治国他们三人一起来到了迁西县龙湾村找到了表哥刘明。

周治国的表哥刘明能言善辩,能说善讲,交际广泛。刘明过去当过保乡团员,因此在当地很有威望。

周治国他们到了刘明家里。几句话寒暄之后,周治国就向刘明说明了来意。因为,周治国是一个久经考验作风硬朗的中国共产党员,他很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所以,经过他一讲,刘明立刻信服了,非常愿意参加了抗日救国活动。接着,刘明还推荐了一个当地的上层人物刘墨卿。

刘墨卿是一个国民党党员,也是个知识分子。他的大内弟张祥林曾经参加过保乡团,是孙景华的部下,为人耿直忠厚,很讲义气,善于交际。周治国听了之后,觉得刘墨卿,张祥林二人非常可靠,是不可多得的人物。

于是,周治国就通过刘明做通了刘墨卿的工作,他很高兴地参加了周治国的抗日组织。

一九四零年七月下旬,周治国、刘墨卿、刘明、李怀义、周万余五人一起离开了冀东,穿越长城,跋山涉水地来到了口外的张祥林家。

张祥林住的那个村庄人家不多,村庄背靠陡峭的大山,前面临着很开阔的河套。他家比较富裕,有七间房子,几十亩地,还有好几头牛马,并且雇了个小放牛的。

经过刘墨卿的引荐,周治国他们就和张祥林及家人见了面。见面后,周治国就开门见山地向他讲明了身份,宣传了抗日救国道理,谈论了开展游击斗争,打击日寇,收复河山的很多道理。张祥林听了很高兴,激动地说:“我们这边的老百姓都盼望着你们过来打鬼子,赶走日本鬼子,好过上太平日子。抗日救国,我们全家当全力以赴。”宣传工作很顺利,经过周治国一讲,很快就得到了张祥林兄弟四人的积极响应。

经过几天接触,周治国就充分了解了他们兄弟四人。张祥林是老大,民国时候曾经在孙景华部下当过保乡团的班长、排长,日本人成立伪满洲国之后,就赋闲在家,农忙时在家做做农活,农闲时就同大烟商打交道,参与一些武装保镖活动。这些人枪法很准,熟悉地理,朋友很多,如果能够争取过来,对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是十分有利的;张祥林的二弟就是张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人忠厚老实,他过去曾经当过保乡团员,枪法很准;三弟张显是一个知识分子,就在本地熊虎斗伪村公所当司计;四弟张贺是伪满洲国高中毕业生,现在还没有确定的职业。

张祥林兄弟四人经历各自不同,但是都非常健谈,都爱交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经过周治国一讲抗日救国的道理,他们都非常热情参加了周治国领导的抗日组织。就是这样,周治国他们通过走亲访友,不断地发动群众,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很快就使抗日救国的道理深入人心,所以要求参加抗日组织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这都多亏了张祥林一家的帮助。当时,张祥林介绍来参加抗日组织的还有李长红、李长合、孙会有、李庆轩、赵振香、李青山、赵振清、宁阁云、周老占等人。二弟张友也动员出许多人来参加抗日组织,张显在伪村公所秘密地串联了苏百熙等人参加了抗日组织,他们成为抗日游击斗争的耳目,有力地支援了周治国的抗日游击斗争活动。

李青山原来就是抗日救国军的一个小的领导,他对青龙、平泉、承德、围场一带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而且有好多朋友。李青山还让儿子李长青,自己的战友刘元存、刘永明,也都参加了抗日组织。不仅这样,李青山还接受周治国的命令,带领李怀义、陈立民、李长合等人去平泉的光头山一带宣传抗日主张,发展抗日力量。一来二去,周治国很快就在口外一带组织了一支二十多人的游击队。

同时,周治国还想到要联系孙景华、刘凤年、韩凤武这几个德高望重的人物。周治国知道,张祥林虽然与这些人认识,但是并不是很熟悉,如果贸然前往就会不大方便,担心会出现问题,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周治国听说张祥林的好友周老占跟孙景华是至交,而且周老占家住的地方偏僻,就自己一家,周围都有很多果树,还与孙景华家很近,经过几人一番商量、分析,大家一致决定去周老占家。

于是,张祥林就带着周治国等人来到了周老占家。周老占原来是迁西县三屯营人,出身贫苦,以买卖皮革、猪毛为生。他经常出入长城内外,四处奔跑,见识很广。周老占思想比较先进,特别是冀东抗日暴动对他震动很大,他也时刻想着抗日,也热心抗战。周治国跟他一说,他立即点头积极赞同。

过了两天,在周老占家,周治国结识了孙景华。见面后,周治国就把李云昌司令员的亲笔信交给了他。孙景华很高兴,很激动,他接过信马上看了起来,信的大概意思是:你过去曾经带领百姓保卫了家乡,现在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你应该以民族利益为重,断不可苟且偷安,应该高举义旗,奋起抗日。现在我派我部指导员周治国与你联系,洽商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望予协助。孙景华看完信后,周治国又转达了李司令员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孙景华听后很受感动,当即表示一定愿意为抗日救国出力。于是,周治国就委任孙景华为八路军联络员。

周治国还让孙景华把另外两封信交给刘凤年、韩凤武。孙景华出身贫微,为人正派,对抗日工作非常热情,并且积极参与。他很快帮助周治国从地主,富农家中动员出十多支枪,一千多发子弹,一百多斤炸药,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斗争。

刘凤年出身大地主,韩凤武出身地主还是伪村长。他们二人接到信后,因为害怕日本人知道了掉脑袋,所以没敢和周治国见面,只是委托孙景华转告周治国——他们二人绝不破坏抗日。后来经过孙景华多次劝说,他们才各自交出两支长枪和一些子弹。周治国认为,刘凤年、韩凤武虽然抗日态度不积极,但是并没有破坏抗日,这还是不错的,他们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九四零年八九月,周治国就带领新成立的小游击队深入到都山西部的马尾沟,孤山子,龙凤沟,亮甲台,长沟,山湾子,葫芦峪等村庄,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工作,他们决定让抗日的烽火燃遍整个承平宁。

一九四零年九月初,周治国、周万余、李青山等人研究,抗日游击队还要向北发展。所以,马上就成立了铁路北工作组,组长李青山,组员有李海洲、李怀义、李长江、李贺、陈立民,这几个同志当时都是中国共产党员。

铁路北工作组成立之后,李青山他们立刻动身向北走去。他们从宽城的东大地出发,经过亮甲台,平泉的桲罗树川,跨过锦古铁路到达宁城的黑里河川,跟头道营子喇嘛洞的红枪会老师李文彪,西泉范杖子的黄枪会老师裴文和,承德三家的红枪会纪福东等人取得了联系。因为过去李青山李翠等共产党员曾经跟这一带红枪会黄枪会的群众组织建立过联系,所以,他们都对共产党八路军很有好感。这次见到李青山等人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真是大开了眼界,渐渐地就提高了觉悟。原来,光头山附近有许多迷信团体——红枪会,无极道,黄枪会等不少。里边的会员大都是贫苦的老百姓。这些会开始建立时,主要就是防范兵匪抢劫,等到日本侵占中国,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也曾经打击过日寇。这些人也都有强烈的抗日救国愿望,现在经过李青山一说都想参加了抗日组织。

这年十月中旬,李青山李怀义等六人就带着扮成商人的十名红枪会黄枪会的老师来到关里,一起背大烟,回来买了布。返回途中就在都山找到了周治国。他们住了几天,周治国趁机给他们有讲了抗日救国政策,还给他们讲了游击作战方法等等。他们这些人听了,都长了许多见识。同时,周治国还听了李青山的汇报,虽然觉得红枪会黄枪会活动的一带农村还比较落后,老百姓相信迷信不足为怪,说什么佛法附身就可以刀枪不入,那就由他说去,只要是真心抗日,就要团结他们,引导他们抗日救国。想到了这些之后,就让李青山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团结他们,积极参加到抗日救国的游击队组织。

过了不久,李青山就把他们带来了。这支红枪会是由李文彪率队投奔过来的。为了更好地团结红枪会的兄弟们一起抗日,周治国他们对红枪会兄弟搞的那一套封建迷信活动,没有采取简单的一律反对的态度,这是因为红枪会的兄弟还没有觉悟,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伤害他们,还有可能脱离游击队。而且,当地还有一些敌伪人员也信奉这些东西。周治国还想到,以后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些宣传统战工作。当然,对于他们的封建意识也不能放任自由,对于红枪会,黄枪会可以随着日常生活的交往,再适时进行帮助教育。

经过周治国他们积极地开展争取工作,不久,无极道,黄枪会这两支队伍的头目也都率队前来投奔,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愿意共同抗日。这样一来,周治国领导的抗日武装一下子扩大到五十多人,这个抗日游击队的力量就比较大了。可是,整个抗日游击队只有几只抢,一些大刀和红缨枪,这怎么能够和日寇作战呢?于是,抗日游击队队长兼指导员周治国和大家共同研究,一起商讨武器问题。后来大家一致认为:要想解决游击队武器弹药装备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先攻打峪耳崖金矿。

通过侦察了解,峪耳崖金矿驻守着二十二名日本鬼子,三十多名伪矿警,还有两挺机关枪,武器装备十分精良。经过分析研究,大家一致认为,以前游击队很少到峪耳崖周围活动,敌人防范不严,这正好给了游击队一个有利机会。

这些游击队员都没有打过仗,听说要打仗,心里都有些害怕,又有些紧张。为了打好这一仗,在对峪耳崖地形和敌人的部署情况作了细致侦察外,周治国等人又对游击队员进行了多次有针对的战前训练——教他们怎样使用武器,怎样行军,怎样利用地形地物去打击敌人,怎样匍匐前进,攻打敌人阵地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抗日游击队的素质有了大大地提高。同时他们还在敌人内部发展了内应,周治国首先同驻峪耳崖金矿的日本鬼子当博役的赵振香的儿子赵瑞丰取得了联系,经过周治国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不一会,就做通了赵瑞丰的思想工作,他非常愿意和游击队合作一起消灭金矿里的鬼子。同时,为了能够及时传递情报,周治国又派了张友的儿子张清翠以转学为名到峪耳崖小学校去读书,名为读书,实际就是通讯员。

现在,战士们一个个摩拳擦掌,都已经攒足了劲,准备奋勇作战。一九四零年十月二十五日,周治国就率领游击队在松树沟张祥林家集合,傍晚时分,就悄悄行军到峪耳崖西楼台子沟里的石门沟。石门沟沟口很小,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坛子。沟里有六七户人家,土地少,树林多,所以地势地形都很好,既能进攻又能转移。当地二十多名农民听说要打日伪军,也前来援助。这个时候,周治国叫队伍停了下来,再一次进行战前动员,再次分派了任务,谁负责切断电线,谁负责警戒,谁负责消灭日本鬼子,谁包围伪军,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家听了都很高兴,都很激动,都在跃跃欲试。为了不叫敌人认出游击队员,周治国就让战士们把脸都涂上了蓝靛色,一手拿着大刀,一手举着火把,就像传说里的夜叉神。一切准备就绪,夜晚十一点左右,战士们就悄悄地踏着积雪出发了。

峪耳崖金矿,地处青龙县通往平泉县和宽城县的交通要道。距金矿不足一公里,驻有峪耳崖伪警察分驻所,大约有三四十名日伪军,他们负责保卫金矿的任务。矿上的日伪军自认为特别安全,只是放了山头岗哨,只有靠两条狼狗每日看家护院。但是,这天夜里,游击队的内应赵瑞丰早把两条狼狗喂得饱饱的,圈了起来。

午夜时分,敌人睡得正香,游击队员们按照战前指示分小队冲进敌人宿舍。张祥林、张友善等几人迅速冲进了第一个鬼子宿舍,十个鬼子还在呼呼大睡,张祥林示意大家快速摘下墙上的长枪。这时,有两个鬼子突然醒了过来,一下子跳过来就要夺枪,被张祥林和张友善分别打死。其他战士都挥舞着大刀,向目瞪口呆的鬼子砍去,不一会,屋里的鬼子全部消灭了。同时,刘墨卿、刘明等人杀向另一个鬼子宿舍,那里的鬼子还在做着美梦呢,战士们急速地摘下墙上的长枪,挥舞着大刀,杀死胆战心惊的鬼子。

一霎时,喊杀声惊天动地,一下子惊醒了梦中的敌人,睡意惺忪的敌人看见眼前一个个面目狰狞的彪形大汉,一时间弄不清游击队员们是人还是神,一个个都吓得魂飞天外,胆战心惊,不敢动弹。

过了一会,一个胆大的日军抡起战刀向周治国劈来,周治国赶紧向门后一闪,战刀就咔的一声劈在门框上。说时迟,那时快,周治国抬手一枪就打中了这个日本鬼子,只听见他应声倒下,再也不动了。另一个房间里,一个日军想要跳窗逃跑,游击队员刘明急中生智,忙用镰刀向敌人砍去。于是,那个日军腰挂镰刀,踉跄窜到房外,没走几步就倒在了地上死了。

别的屋里的伪军一个个吓得跪地磕头作揖,嘴里不停地叫着“神仙大老爷饶命”。接着,游击队员们命令他们穿好衣服到院里列队集合,不一会,伪军们就列队站好。周治国就对这些伪矿警进行教育,宣传游击队的政策,并且告诉他们:“我们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今后你们如果不再干坏事,游击队就饶了你们,否则,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所有的伪军唯唯诺诺,磕头捣蒜,一个劲地答应着“我们都听你的”,“我们都听你的”。

这次战斗虽然是游击队打的第一仗,但由于事先准备周密,打得干净利落,前后不过半个小时,二十一名日军官兵除一人逃跑外,全部被击毙,三十多名伪矿警无一漏网。游击队缴获三八步枪三十七支,盒子枪七支,子弹三箱,另外还缴获一批物资及三千元伪满钞票。只可惜两挺机关枪白天被平泉县警察署借走,所以不能缴获。

在这次战斗中,抗日游击队只有一名战士受了点轻伤。这一仗打得敌人蒙头转向,打出了游击队的威风。然后,周治国给部分群众留下了枪支弹药,其他物资都分给了参战的群众。

战斗结束后,周治国带领游击队立刻转移。五十多名游击队员打仗前多数都是一把长矛,或者是一把斧子,一把大刀。现在,战士们人人肩上扛着崭新的三八大盖,领导都是手枪,这时,赵瑞丰也参加了游击队。从干部到战士,游击队员个个笑逐颜开,心里充满了喜悦。承平宁一带的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抗日精神大振。各地到处传说——这是一支来无影去无踪的天兵天将,是会飞檐走壁的神八路。

周治国率领抗日游击队攻克了峪耳崖金矿后,就在长城内外,平泉南部一带进行抗日救国活动。

周治国领导的抗日救国游击队所在的根据地就是龙湾、长河沿一带。他们有时二三十人在一起,有时三五个人进行小组活动。由于游击队活动越来越大,游击队的队伍发展很快,一下子就发展到七八十人,就是这样,周治国的抗日游击队就在长城内外同敌人展开了轰轰烈烈地游击战。

根据承平宁地区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应滦河河东地区干部群众的请求,周治国率领抗日游击队来到了太平寨,打算协助他们搞好锄奸反特,更好地进行抗日救国斗争。

一九四一年一月一日拂晓,周治国率游击队就在城自岭驻扎下来。这天正好是太平寨大集,城自岭离青河沿,太平寨都很近,太平寨大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虽然游击队在路口安排了武装岗哨,但是,敌人是派便衣特务去赶集,他们一方面是为了搜集游击队情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到集上弄点外快。特务们穿着便衣,游击队的岗哨看不出来,可是特务们却认识游击队员。他们知道游击队在这里,就悄悄跑到青河沿据点报告去了。敌人发现城自岭村有游击队,立即组织兵力来包围。周治国知道后,就迅速将队伍拉上长城占领了有利地形,做好了战斗准备。

当时如果游击队撤走就好了,但是由于低估了敌人,发现有敌情没有撤走,现在也只能打阵地战了。因此,周治国当机立断就率领游击队员勇敢地阻击敌人,从天蒙蒙亮一直打到天黑,游击队想撤也撤不下来了。这样,仗就越打越大,敌人越打越多。鬼子相继把青龙,平泉,迁安等地的日伪军讨伐队,治安队都调了过来,总共有一千多人。

虽然,敌人兵力胜游击队十倍,但是,周治国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地指挥战士们奋力抵抗。面对强敌,游击队员们各个毫无惧色,巧妙利用有利的地形地物进行顽强反击,英勇地打击敌人。长城地势险要,坡度很陡,游击队战士们可以居高临下,有效地消灭敌人。由于山路狭长,敌人只好一个一个向上进攻,这样就有利于游击队进行阻击。敌人上来一个就打死一个,上来两个就打死一双,敌人不断地连续地冲锋,伤亡很大,游击队的阵地却是坚如磐石。没有办法,敌人没法组织小队冲锋,就只好用山炮轰,可是,这并没有打着游击队员。就是这样,战斗一直持续到八点多钟。夜幕降临,周围漆黑一片,敌人的攻势才逐渐减弱。

利用这个机会,周治国召集周万余、王树森、刘墨卿等领导干部开会,进过大家分析研究商讨,最终决定:游击队必须乘夜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于是,周治国率领一个中队向北突围,经过一阵拼杀,胜利到达预定地点长河沿;后面负责掩护的两个中队在大岭寨西南的曲子地与从金厂峪赶来增援的日伪军一百多人遭遇,经激烈战斗,也打退了敌人,安全到达了预定地点。这次战斗,一共毙伤敌人一百多名,在长城内外引起了很大震动,大大地震慑了敌人,使敌人胆战心寒,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喜峰口东面就是宽城的三道关,这是沟通关内外重要通道之一,敌人在这里设置了关税卡和伪警察所,他们经常借机敲诈老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时刻盼望八路军着早点除掉他们。一月二十九日,就在人们欢度除夕的时候,周治国带领游击队同迁遵兴联合县三区游击队长张奎带领的三十多名区小队战士,冒着凛冽的寒风,悄悄地来到了三道关,悄悄地隐蔽在炮楼周围。周治国他们一直等到东方发白,敌人的吊桥缓缓地放下来。只见他们立刻一跃而起,迅速地冲上吊桥快速抢占了炮楼,分头包围了敌人住所。经过一阵子冲杀,游击队霎时间就结束了战斗。这次战斗,一共击毙三名日军,俘虏伪军三十多名,缴获机枪一挺,大枪二十多支,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经过几次战斗之后,游击队已发展到一百四十多人,在迁安、青龙、平泉地区威名远扬,当地群众把这支新组建的游击队称为“周治国的抗日大队”。

一九四一年年春,周治国利用战斗间隙,把在关外组建游击队,以及抗日武装斗争的情况向冀东军分区党分委做了汇报。冀东党组织根据热河南部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成立几个工作团开赴关外进行抗日武装斗争。四月,青平工作团正式成立,周治国任青平工作团主任并担任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已经建起的游击队,正式被命名为青平游击队,周治国仍然任游击队的指导员和大队长,在青龙、宽城、都山、雾灵山、锦承铁路北一带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救国斗争。

不久,由于一名通讯员惧怕残酷的斗争环境,叛变投降日本侵略军,这样周治国抗日游击队活动的地点就暴露了。五六月间的一天拂晓,日军讨伐队突然从龙湾村北山后坡悄悄地摸了进来。

由于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敌人先锋接近我们的岗哨才被哨兵发觉,哨兵立刻鸣枪告警,同敌人交上了火。听到枪声,周治国立即率领游击队转移到村子的东山松树林内。敌人进村扑了空,便开始疯狂地四处搜索。敌人的一举一动都被藏在暗处的游击队员们看得一清二楚,他们马上汇报了周治国。周治国根据敌人只有百八十人,而游击队却有三个中队的实际情况,决定将计就计,从三个方向围住敌人,只留下河套空地给敌人,作为逃跑的线路。

敌人这支队伍是由日军讨伐队队长夏岛带队的,他们各个都是精兵强将,自从入侵中国以来,还没有打过败仗,他们认为游击队只不过是一群土八路,没什么能耐,就没把游击队放在眼里。夏岛没想到自己的人一进村,不但没看见游击队的影子,还遭到来自三个方向的进攻,立刻就乱了阵脚,拼命地向河套方向逃窜。游击队在敌人后面猛追,一直杀出五里多地,只杀得敌人哭爹喊娘落荒而逃。后来,战士们打扫战场时,发现那个叛徒已经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挑死。

游击队打败了夏岛讨伐队,龙湾村一带抗日斗争更加活跃了。

周治国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虽然只有一百六十多人,却牵制了迁西、青龙、平泉三县的大批日伪军。一九四一年初夏,为了进一步扩大游击队的影响,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周治国曾经率领游击队在十五天的时间里连续进行了十六次大大小小的战斗。

第一仗是从荞麦场打响的。抗日游击队和敌人打得很激烈,敌我处于胶浊状态,始终分不出胜败。从这一仗开始,敌人就咬住游击队不放。抗日游击队和日寇天天打,有时一天打了两仗。

因为是在新敌占区里,游击队根本没有群众基础,没有群众的支持,有的情报也不及时,也不准确,所以打起仗来很是被动的。

因此,尽管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战斗,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

周治国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从荞麦场冲出包围后,就迅速向西撤退,很快穿过西梁来到大石湖川。这个时候,外边已经漆黑一片,游击队进了村子,只见一家大门开着。一个游击队员进去打听,走进屋一看,家里没有人。游击队员就地找来一些柴草烧火做饭,饭刚刚做好,还没有吃呢,敌人又冲过来包围了游击队,敌我双方展开了激战。战斗了一个时辰,游击队才突围出去,但是,有三名战士已经牺牲了。

周治国率领游击队突围之后,就迅速撤退到椴树洼,但是,敌人已经尾随而来,没有办法,游击队又同敌人打了一仗。游击队边打边撤,一直转到大前坡峪,小前坡峪,敌人还是步步紧跟,一步不让。就是这样,周治国带领游击队撤到了安达石,也没有甩掉敌人。在这里,游击队又同敌人激战一场,然后穿过桲椤树,越过上板城,下板城,仍然没有把敌人甩掉,在下板城游击队又同敌人展开激战。经过一场场苦战,周治国率领抗日游击队撤到冀东,最后总算把敌人甩掉。

十五天来,游击队员们天天绕村庄跑,时时走路打仗,睡不上觉,吃不上饭,找不到水井,没有办法,只好喝一些河沟子里的水,可以说,抗日游击队历尽了千辛万苦。

回到冀东根据地后,周治国,周万余,刘墨卿等领导同志认识到——在敌占区里没有群众基础,游击队是不应该集中部队进行游击活动的,也不可能随之迅速建立抗日政权;大部队进行游击活动很容易暴露,也不便于分散隐藏;还有游击队弹药缺乏,补给相当困难,一旦被敌人咬住,展开正面战斗,游击队是不能取胜的。更重要的是,游击队不能只是战斗队,同时还应该是工作队,应该发动全民抗战,只有军民一心才能每战必胜,才能如愿地消灭敌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游击队只有进行分散地游击斗争,才能充分发挥游击队灵活机动的优势。

周治国他们总结了这个教训之后,马上决定把游击队分成了一小股一小股的武工队,最好就是一股十几个人,最多不能超过二十人。

于是,周治国把部队化整为零,组成十几人、二三十人为一队的武工队,再次奔赴敌战区,宣传抗日救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坚决彻底地清除汉奸,狠狠地打击日寇,适时建立革命政权,这样,抗日救国的局面又迅速打开了。另外,周治国还认真执行我党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注意团结各方面人员共同抗日。二区有一位家在外地的教书人名叫杨润田,同一些伪官吏的上层人物比较熟,早年还参加过抗日救国军,为人比较正派。周治国把他请来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又找来一些书给他,其中就有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在延安整风时的一些讲话。杨润田在周治国的诚心开导和学习这些书籍之后,茅塞顿开,决定参加抗日游击队。周治国就让杨润田留在身边做文书工作。对于那些在敌伪中担当一定职务的伪职人员,视其表现区别对待,积极争取。对日本人也开展了统战工作。在统战工作中还非常注意团结过往商贩。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九四一年秋冬之际,青平工作团组建起四个区政权。这四个区南起长城,北至平泉,东达都山和凌源县交界,西至滦河,方圆几百华里。青平游击队也很快发展到近三百人。

一九四一年深冬,冀东区党委决定把青平工作团改为青平办事处,张真理为主任,葛春生为副主任。同时决定选调周治国和一百五十名精明强干的游击队员充实在战斗中伤亡较大的冀东分区十二团,周治国担任十二团第一营副营长。青平团剩下的一百多名战士,一部分由刘增孝,苏百熙,李青山,裴文合带领到光头山一带活动,一部分充实到青平办事处所领导下的四个区。

一九四二年春,晋察冀边区党委指示,冀东军分区党委组织几支武装工作队挺进敌后,为收复东北失地打下基础。冀东军分区决定,派正在军区教导队学习的周治国带一个远征工作队北上,挺进锦承铁路以北,然后尽力向东北发展。这支工作队被命名为“晋察冀边区第十三军分区第一远征工作队”,简称远征工作队,然后再组织两个工作队,一个队挺进承德西北部,另一个队沿长城内外由青龙、抚宁、绥中向锦州方向挺进。总的任务是:发动群众,牵制敌人,扩大游击区,尽可能与东北抗联取得联系,通过宣传抗日救国远征活动,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影响。

四月,周治国被冀东党组织任命为第一远征工作队队长,副队长是李宝华。五月初,周治国率领经过挑选的李惠有,马玲,张喜富,刘善,蔡荣国,高永生,王再生,钱文春,刘东安,张野溪,张旭等十五名队员离开冀东抗日根据地,到锦承铁路以北的承德,平泉,宁城等地区开展抗日救过宣传活动。

十几天后,周治国率领远征工作队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承德东北部的光头山南麓圣祖庙一带,同李青山、苏柏熙率领的游击队会合了。周治国和他们是在一九四一年冬季分手的,他们一直在这一带坚持抗日游击斗争,队伍已经扩大到五六十人。多年的战友相见,大家都激动万分,相互致意。随后,周治国向他们传达了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进行了组织调整,将游击队划归远征工作队统一领导。由周治国任队长兼指导员,李宝华、李青山任副队长;远征工作队下设三个中队。同时,根据上级指示和当前斗争形势,确立了远征工作队的工作性质,任务和斗争策略,就是由于工作队远离冀东抗日根据地三四百里,孤军深入敌后,这支队伍才必须是军政兼施的组织,既是军队建制,又是政权组织,在枪杆子保卫下创建革命政权,带领人民群众壮大革命阵营,发展抗日游击队力量。同时,还要广泛地开展统战工作,动员千千万万的民众进行抗日救国斗争,坚决开展锄奸反特工作,坚决孤立和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群众,保卫工作队员安全,密切军民关系。在战术上,要打有把握,有准备之仗,一定要进行隐蔽的抗日救国活动,以免被动挨打。一定要使远征工作队卓有成效地进行抗日救国活动,而且一定要取得伟大的胜利。

为了鼓舞士气,一九四二年七月初,周治国就率领远征工作队攻打围场县东南的毛巾大坝伪警察分住所,在这次战斗中,工作队缴获二十多支大枪和一些战利品,俘获敌伪十多人。后来,周治国对他们进行一番教育之后都释放了。初战告捷,工作队的士气大振。不久,周治国在承德县北部建立了第一区,由崔建舟任区长,这样远征工作队就有了新的立脚点,初步打开了对敌斗争的局面。到了十月,远征工作队先后在承德、宁城、平泉、青龙县的西北部新建了四个区,游击队一下子由十八人发展到二百多人。

随着区域活动的扩大、抗日斗争的深入,远征工作队离冀东根据地也就越来越远。为了能够及时同冀东党组织取得联系,远征工作队还建立起东,西两条地下交通线。

东线:从宁城县的四道沟起,经平泉县的海拉海洼,长胜沟,道虎沟,松树台,桲椤树沟,青龙县的水泉沟,细子沟,龙凤沟,四道沟,木匠屯,入关至迁西县的大堡城子——冀东抗日根据地。

西线从承德东北部光头山南麓的圣祖庙,东沟大营子,车轮桥,老婆山,平泉县的胡杖子,青龙县的荞麦场,万塔荒崖,南天门,通过万里长城到迁西县贾庄子,龙湾村——冀东抗日根据地。

这两条地下交通线,每条都有三百华里左右。交通线的主要任务一是往来送信,传递消息;二是侦察敌情;三是护送干部;四是运贮物资。地下交通线的建立,使远征工作队耳聪目明,能够较快地掌握情况,并迅速向冀东军区汇报工作队的情况,能够及时获得冀东党委领导的指示,为进一步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那些地下交通员们,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保存党的机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一九四二年秋天,冀东日军开始进行第五次“强化治安”运动,对冀东地区实行“篦梳清剿”。冀东根据地的主力部队一千多人奉命转移到长城口外,在第一远征工作队活动的地区进行休整。由于这里统战工作做得很好,所以敌人始终没有发现冀东主力部队在他们的腹地养精蓄锐。

日伪军这次扫荡时间长达三个月还没撤走,同时又大搞“三光政策”,挖壕沟,修炮楼,给抗日根据地造成了很大困难。一九四二年年底,为调开围剿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日伪军,迅速恢复被敌人破坏了的冀东抗日根据地,冀东八路军在长城口外发动了热南战役。

几天的时间里,冀东八路军主力部队一千多人在远征工作队活动的地区,先后打下了平泉县黄土梁子,宁城县八里罕,承德县的三沟,六沟,七沟,毛沟,五家等伪警察署及所辖的警察分驻所和村公所。

热南战役不仅在承德,平泉,宁城等县展开,在青龙,兴隆等县也同时展开,给伪满洲国热河省的日伪当局以沉重打击,引起了伪满热河省敌人的极大恐慌。伪满报纸惊呼“延安触角已深入热河”,急向伪满洲国“新京”(今长春)告急。“新京”为了确保“西南国境线”安全,就从各个管区抽调九个满洲旅,一个装甲旅,二十七个讨伐大队,开始对对热南地区进行疯狂的围剿,

热南战役,主力部队帮助远征工作队打开了局面,但是也把大片隐蔽的游击区变成了公开的抗日根据地。所以,群众和战士们都欢天喜地,庆祝胜利。这次战役之后,冀东十一团参谋长高桥带领两个连,十二团二营五连指导员闫汉臣接受命令带领一个连继续留在承平宁地区,因此就给抗日根据地增加了安全感。但是,胜利也给部队带来了盲目乐观情绪,渐渐地就放松了警惕和防范。

一九四三年春节,周治国第一远征工作队和高桥,闫汉臣带领的主力部队准备召集各区的干部和游击队指战员正在承德三沟圣祖庙大营子村开会,总结前一阶段胜利成果,庆祝一下八路军热南战役的胜利,为今后的抗日活动指明方向。正在这个时候,大批日军和伪军却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悄悄接近了驻地,同时还发现青龙,承德,平泉,宁城,兴隆等地也开来了大批敌军。现在,工作队和主力部队的处境已经是非常危急了。

周治国与十一团参谋长高桥,十二团二营五连指导员阎汉臣当即研究决定,两支部队和远征工作队合在一起,由参谋长高桥统一指挥,向东北光头山方向突围。

天下起了鹅毛大雪,不久,狂风大作,一时间风雪弥漫,天昏地暗,恶劣的天气使八路军战士很难辨别方向,根本看不清道路,幸好敌人也摸不着八路军的确切方位,只是四面瞎打。在突围中,有好几次敌我相遇,敌人都没认出八路军战士。一旦被敌人发现,八路军战士就先发制人,一顿手榴弹,把敌人炸得蒙头转向后,四处逃命,然后战士们再趁机夺路而去。

经过一夜的突围,八路军战士们才走出大约十五公里。大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战士们又冷又饿,已经是精疲力竭了。大家估计已经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就在去光头山途中的一个小村庄停下来休息做饭,饭还没做好,敌人又追了上来,八路军部队只好边打边向光头山撤去。

光头山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比较平稳,顶峰树木稀少。入夜以后,光头山上风吼雪飘,天寒地冻。战士们腹内无食,大部分都还穿着单鞋,单袜,空心棉袄,棉裤,由于战士们连续在风雪中作战奔跑,衣服鞋袜早就已经被汗水和雪水浸透,被山上的冷风一吹,就立刻冻得硬邦邦的,就像穿戴一身盔甲一样,一碰就咔咔做响。因此,战士们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有的战士鞋底已经磨漏,有的甚至断线掉了底。有不少战士的手脚、耳朵都冻得毫无知觉,其中有一个战士摔了一跤,手刚一触地,就被触掉好几个手指头,而且手指刚折断时竟然没流出血。条件这样艰苦,战士们仍然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战士把脚冻坏了,同志们要抬他走,他坚决不肯,坚毅地说:“这算什么,比起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强多了,连这个都坚持不了,还算什么战士!”说完,他就咬紧牙关,一瘸一拐地向顶峰爬去。多么好的战士啊!望着这个坚强的战士,周治国,高桥,闫汉臣,许多战士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条件越是艰苦,战士们就越需要互相关心,鼓舞,鼓励。当时,只有周治国有一副手套,他脱下自己的手套给战士们戴,战士们说:领导往来奔去,更加辛苦,大家都不肯戴。让来让去,最后还是决定给冻得厉害的同志互相传递着戴。

拂晓时,侦察员回来报告,光头山四面都有敌人埋伏,南面是日军,北边是讨伐队,东西两边是伪满洲国兵。在山上孤守无援,无异于坐以待毙。经过高桥,周治国,阎汉臣等指挥员们研究决定——必须在天亮前从西北边,即从敌人力量较弱的敌讨伐队和伪满洲国兵之间突围出去。队伍整顿好了之后,高桥、周治国就挑选出身体比较好的同志,一部分担任尖刀兵突围,一部分每四人一组,抬着伤病员沿着光头山西北边的一条大沟向外突围。

战士们踏着二三尺深的大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艰难地走着。不时有人掉进沟里,坑中,很快又在同志们的帮助下爬上来继续前进。风刮雪飘,八路军战士们行动非常困难,但是风雪吞没了战士们的脚印,反过来又帮了部队大忙,使敌人难以发现八路军前进的行踪。天亮时分,高桥、周治国的队伍终于穿过敌人的封锁线,爬上了光头山西北面的那座山峰。就在此时,从光头山方向传来隆隆炮声,紧接着,步枪,机关枪也一起响了起来,原来是敌人发生误会开始相互攻打起来。激烈的枪声一阵紧似一阵,真是热闹。战士们望着光头山上的激战场面,不由得高兴起来,兴奋地说:“打吧!多打死几个小鬼子省得我们费事。”

好不容易,部队总算下了山,来到瓦房沟的一个村,村里只有几户人家,八路军战士只能做短暂休整。有不少伤病员怕拖累部队,都主动要求留下来养伤,减少部队负担,以使部队尽早地突围出去。老侦察员于得水一路上一直在前面趟路,脚趾已坏死,一碰就掉了下来,他顺手往院里一扔,偏巧被一只狗看见,扑将上去一口吞进肚内。大家一看,都悲愤交加,无比地愤慨。

这时,周治国,高桥等领导干部来看望,安慰伤员。一个伤员就向领导建议说:“首长,我们遇到这样的恶劣的天气,又遭到敌人的重重包围,最好把我们安排到老乡家里,不然带着我们行动太不方便了。否则,我们谁也突围不出去,这样就会给革命带来更大的损失,更完不成冀东党委交给我们的任务。”

听了战士的话,周治国,高桥等领导眼睛湿润了,泪水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这是多么好的战士啊!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他们所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革命的战友,革命的胜利。后来,经过研究,周治国,高桥就采纳了这些战士的建议,决定由区长李惠友同志负责带领几个同志对这些伤员进行妥善的安排。

第二天天刚亮,附近村子一些贫苦老百姓三三两两地把三十多个伤员都接走了。临行时,留队的战士安慰伤病员要好好养伤,准备在上战场。伤病员们都鼓励留队的战士要猛冲猛打,早点突出重围,替他们多打死几个鬼子。一时间,同志们依依不舍,洒泪相别。

起初,老百姓把伤员多半安藏在家里,后来情况很紧张,老乡们恐怕被敌人搜走,就又把伤员藏到炭窑或者柴垛里。由于大雪刚过,走路时脚印没有除掉,结果大部分战士就被搜山的敌人讨伐队发现,这些战士手无寸铁,由于重伤在身,已经没有抵抗力了,所以都被捕了,后来,大部分战士都英勇地牺牲了。

在这种残酷恶劣的斗争环境下,八路军大多数战士们都表现出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但是,也有极少数人被这种环境吓破了胆,成了可耻的叛徒。第一远征工作队的副队长李宝华平时胆小怕死,畏惧困难。光头山突围后,周治国,高桥决定让他就地养伤,于是,他就被一个老乡接到家里。老乡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照顾他。遇到情况紧急时,那个老乡又把他和另外两个战士藏到远离村庄的一个报废的矿井里里,并且带着三人所需要的羊皮褥子以防着凉。每天每夜老乡都冒着风险给他们送饭送炭。一个多月后,李宝华伤势逐渐好转,但是,他不是带着两个战士重返战场,而是私自一人投降叛变,成为中华民族可耻的败类。

光头山突围战,承平宁八路军和游击队损失极为惨重。第一远征工作队第一中队除区长崔健舟一人身负重伤幸免牺牲外,中队长包文胜带领四十多名战士在来圣祖庙集合途中与敌人遭遇,一场恶战之后,只有七个战士负伤被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原来,一九四三年二月上旬,包文胜奉上级命令,率领第一中队四十多人到承德县圣祖庙一带集结,部队行至建厂沟,拐棒沟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他和指导员崔健舟决定就近宿营。这天正好是大年三十,天阴沉沉的,村子里一片寂静。战士们找到一户人家,挤在三间房里休息。傍晚时分,哨兵跑进来报告,说有敌情。紧接着,村子周围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包文胜立刻意识到,队伍被包围了。再一听,光头山方向也有枪炮声,他断定那里也有八路军作战。于是,包文胜和指导员崔建舟带领部队准备往东山撤退,然后再向光头山方向靠拢。可是队伍刚冲出门口,就有两名战士中弹牺牲。包文胜率队冒着大雪突围出去,撤退到了东山,但是还没走二里地,又遇许多敌人地阻击。这个时候,敌人开炮了,密集的炮火铺天盖地打过来,第一中队伤亡很大,很快就被打散了。

次日拂晓,包文胜带领剩下二十多人突出重围,且战且退,沿着蒲扇梁向北转移。队伍在行进到七家岱川菜虎子沟梁上时,又与一股日军遭遇。敌人前后夹击,第一中队十分不利,形势十分危急,包文胜果断地率领队伍据守山头,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敌人凭借武器的优势,机枪、步枪、山炮一齐向不到半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一阵子激战,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包文胜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也中弹牺牲。

日伪军这次前所未有的大扫荡,使新建起来的地方群众组织和区村政权遭到极大摧残。日军为彻底消灭这支抗日有生力量,以稳固所谓的“西南边界线”,又开始强行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断绝群众和革命队伍的联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周治国与高桥,阎汉臣商议决定,把队伍化成小股部队进行隐蔽斗争。于是,高桥和阎汉臣带领主力部队到赤峰,宁城一带活动;周治国就率领三中队剩下的同志和工作队干部队员总共四十多人,带往围场县东部山区活动。 

分手后,周治国带领四十多名战士一边行军,一边休息。不久就到了围场。在围场进行抗日斗争活动一段时间后,周治国就把刘永明,刘东安等人留下来继续坚持游击斗争。然后,周治国就带着剩下的二十名战士开始向回转,从十八盘,车轮桥,石拉哈沟,柳溪川转到了马架子梁。周治国工作队就住在一个姓姚的贫农家里。他和裴文合认识,过去周治国他们也曾到过他家。

这天正是正月十五,深夜,周治国他们吃了一点饭刚刚睡下,突然就被一声枪响惊醒。枪声响了之后,周治国没有看见在外边站岗的张野溪进来报告,就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周治国随即翻身下炕,马上做好了战斗准备。借着月光,周治国向外一看,敌人已经把工作队团团包围。这个时候,门口有两个伪军端着枪,朝里边大声喊叫:“八路共匪快出来交枪!”

周治国听了很生气,抬手就是一枪,没有想到是个臭子。第二枪虽然响了,但是是一个炸子,把手枪炸坏了。不过这却吧敌人吓了一跳,他们就不敢再堵门了。

周治国见自己的警卫员马振国有一支小马枪,就顺手拿过来,领着他和王振兴趁机躲到了房东家的草棚里。敌人又开始向门口拥来,周治国急中生智,果断地向敌人开了几枪,立刻就倒下了几个敌人。山头的敌人见状,就用好几挺机枪疯狂地向周治国他们射来,顿时封住了门口,他们还是冲不出去。这个时候,马振国,王振兴跃身从墙头跳下去,飞一样跑了出去。周治国回头一看,旁边是用山柴夹的杖子,中间有一个豁口,周治国就急忙顺着豁口钻了出去。外边是一个干河沟,沟很深,周治国就顺着河沟,拼命地向里跑,虽然没有受伤,却跑丢了一只鞋。

躲开了敌人包围后,周治国就上了南山,正好碰见张野溪。他正焦急地等着,看见了周治国来了非常高兴说:“我的保卫工作没有做好,但是当时我也只有鸣枪报警了。这次敌人来得太突然,事先一点迹象都没有,等发现时也就晚了。”说完,周治国他们就隐蔽起来。

第二天下午,敌人走了,周治国他们返回了村子。这才发现马振国已经牺牲了。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竟然用铡刀把他的头铡了下来。工作队员目睹敌人的暴行,各个满腔怒火,咬紧牙关发誓要和敌人血战到底。敌人的血腥屠杀是吓不倒八路军战士的。周治国和战友们掩埋好烈士的遗体,集合起被打散的战友,又继续在敌人后方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斗争。

后来,周治国他们经过调查知道原来是一个名叫王殿丰的汉奸把工作队的情况报告给敌人。

为了把王殿丰当汉奸向敌人告密的事情搞清楚,周治国就派战士赵青山,樊俊山和李成帮三人化装成伪旗公署的特务来到王殿丰家。

赵青山学着汉奸的派头,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慢条斯理地说:“王殿丰,听说这一带有八路军你知道,为什么不报告啊?”

王殿丰赶忙解释说:“谁说我没有报告啊?我早就向警察署报告了。”说着有献殷勤地凑过来,还伸出三个手指笑眯眯地说:“我一共去了三次,还得了奖呢!头一次他们给我二十块钱,第二次给我一百斤盐,最后这次有奖给我两把铁锨和两条烟。不信,你就去问问他们好了。谁说谎,谁就是狗娘养的!”

好啊!没有审问王殿丰就已经招供了。三个战士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汉奸王殿丰抓了起来,送到了工作队。周治国等领导决定处死汉奸王殿丰,于是就在五龙台把王殿丰判了死刑,并且,用铡刀铡死了汉奸王殿丰。还贴出了布告,而且盖上了承平宁联合县公章和周治国的私章。布告是这样写的:

东丰太村石匠沟屯居民王殿丰,男,年龄三十七岁,不行正道,甘心认贼作父,报告八路军行动三次,接受敌人奖励若干,现已抓捕到案。汉奸王殿丰情愿认罪,特处于死刑,除此民害。

切切此照

主任 周治国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三月十一日

镇压王殿丰,有力地震慑了汉奸、特务的猖狂活动,使远征工作队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朋友越来越多。一些汉奸再也不敢轻易报告八路军的活动情况,但是也暴露了工作队自己。因此,日伪军警四处设伏,声称要在两个月内抓到周治国。

日伪当局为了消灭我抗日队伍,从伪热河省调来大批日伪军对宁城、喀喇沁(平泉)等地进行反复围剿,强迫实行集家并村,给我党我军在承平宁地区继续坚持抗日斗争带来了极大困难,根据地的抗日群众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敌人为了抓住周治国,在大规模扫荡中到处贴告示,发通缉令,乃至高价悬赏。

不久,由于叛徒出卖,敌人先后抓住了周治国的妻子、妻兄和岳母,企图从他们的嘴里得到周治国的下落,但没有达到目的。一九四四年五月初,敌人又派出老牌特务伍华假扮游击队员,骗取了周治国父母的信任后,派出一百多人的伪满讨伐队,抓走了他的父母和来他家串门的舅父。敌人对周治国父母软硬兼施均遭失败后,就押着两位老人到周治国经常活动的地区游街示众,大放厥词,企图恐吓抗日民众。乡亲们对这帮汉奸特务恨之入骨,对他们这种卑鄙做法更是嗤之以鼻。敌人将周治国父母先后由青龙押往宽城、承德、平泉、凌源,最后将两位老人囚禁在赤峰,一直到抗战胜利。

敌人对周治国的妻子李瑞峰等则采取了欲擒故纵的做法,他们将李瑞峰及她的父母、兄长和周治国的舅舅都释放了。敌人既然要放长线钓大鱼,李瑞峰的行动,就很难一下子逃脱敌人的羁绊。李瑞峰被释放后,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在夜深人静时,到离家四五里路的砖家峪一个叫艾金的老乡家住了下来。天还没亮,敌人就将这个仅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给包围了。但是,敌人搜了半天,还是没有搜到。原来,李瑞峰发现被敌人包围后,就在老乡的帮助下,悄悄地跑到一个离村子不远的小山沟里,将山上的柞树叶划拉一些盖在身上作伪装,骗过了敌人。敌人没找到李瑞峰,就把房东艾金抓来严刑拷打,扁担都打断了,艾金也未招供。李瑞峰从此逃离敌人魔爪。后来,党组织安排她到金龙口小学教学。不久,杨雨民带队来到这里,李瑞峰即随杨雨民参军,转战到冀东根据地。

由于伪满统治者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被集家并村的老百姓生活更加艰难,也给周治国的远征工作队继续坚持斗争增添了更大困难。但是周治国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仍然坚持不懈地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到一九四三年初春,在敌人重兵包围的外线,在平泉的东北部,平泉至凌源铁路以北,宁城的西南部,周治国他们又秘密开辟了一片游击区,远征工作队又发展到七十多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工作队的战士却还是一身棉袄棉裤,一动一身汗。为了解决战士们的换季问题,周治国就与李青山、纪洪恩、张野溪等同志研究,决定攻打敌人在宁城县设置的榆树林子据点。

榆树林子据点离驿马吐川三十公里远,是敌人比较强的一个据点。据点内有十七八名警察,二十多名自卫团员,二十七八条枪。附近还有一个伪村公所和伪配给所,里面储存有大批物资。如果能打下这个据点,既可以补充枪支弹药,又能解决部队穿衣,穿鞋的燃眉之急。

五月初的一天夜里,远征工作队的战士们就迅速地包围了榆树林子伪警察分住所大院,占领了炮楼,俘虏了几名伪警察,打跑了隔壁西院驻扎的二十多个敌骑兵讨伐队员。接着,战士们砸开了村公所和伪配给所,俘获了许多装备,等到战士们从头到脚都武装起来的时候,工作队的士气就更加高涨了。

一九四三年五月,冀东党委为了坚持抗日,加快发展热辽地区,给未来收复东北失地打下基础,决定成立承平宁联合县工委和联合县办事处,书记杨雨民兼冀东军分区政委,队长高桥,周治国被任命为工委委员、办事处主任。承平宁联合县组建后,八路军部队连续出击,迅速攻克了日伪开办的烟筒山银矿据点,扒毁“人圈”,破坏日伪的集家并村,很快恢复四个区政权。

六月,承平宁联合县第二次联席会议决定,县委领导分别带领部队转移到日伪军重点包围的外线工作,于是,周治国带领贺文涛、裴文和、李会友、丁振江、郭祝民、李青山等地方干部和游击队员二十多人向平泉东部,宁城西部,凌源西北部开辟抗日根据地。这些地区都是敌战区,远征队没在这些地区活动过,所以敌人对这些地区没有进行重点围剿和集家并村,这对开辟新根据地是个有利条件。六月,七月,他们在这里迅速组建了第五第六两个抗日区政权,开辟了方圆二百公里的游击区,很快就摆脱了被动局面。

一九四三年夏,热河的伪满政权在联合县工委经常活动的第六区宁城县谢杖子村设立了中心据点,妄图以此为基地,扑灭这一地区人民的反抗烈火。当时,工作队在此地活动的地方武装只有二三十人,很难与敌人抗衡,只好进行隐蔽活动。为了保卫新开辟的抗日游击区,联合县工委决定拔掉宁城县谢杖子村敌人中心据点。战斗打响后,由张野溪带领地方武装引蛇出洞,再与高桥率领的主力三区队汇合,把日军队伍引到距平泉东北约四十多公里的化营子东北沟里,打了一个干净利索的伏击战,五六十名日军连同他们的队长山本无一生还。

周治国领导的远征工作队在敌后坚持抗日斗争,建立了抗日政权,这使敌人非常恐慌。为了能够彻底消灭这些抗日武装,伪热河省派来了一个极为狡猾的日本鬼子,叫做仁科信夫,他任协和会事务长,妄图利用他掌握的特务组织进行反动宣传和特务活动。

仁科信夫原来是侵华日军第八十团的军官,为人狡诈,通晓中国语言和风俗。他一到平泉,就先剃去仁丹胡,脱下大和服,然后脚穿中国圆口布鞋,身着长袍马褂,一派中国绅士模样。仁科到处交结朋友,认下干亲。所到之处都竭力宣讲反共言论,高谈中日亲善,要人们一心一意来维护大东亚共荣圈,全心全意来支持大东亚圣战,消灭八路共匪等等。凡是认识他的人都可以通过他多发配给品,少交大烟干。仁科热衷于用这些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收买爪牙,扩充伪协和队伍。他还指使伪察署搞了许多“检举自首”“写悔过书”“来客报告”等敌特活动,竭尽全力来破坏抗日救国活动。在这个穷奢极恶而又诡计多端的特务头子指挥下,许多抗日干部,积极群众惨遭迫害。

仁科不除,难有宁日。经过研究,周治国,高桥他们决定除掉这个恶魔。

由于周治国领导的远征工作队先后袭击了承德县郭杖子分住所,三沟分住所,凌源宋杖子车站等敌人据点,敌人恼羞成怒,决计出兵报复。伪协和会会长仁科就和宪兵队长夏谷带领一百多名伪协和兵,自卫队,讨伐队向工作队扑来。敌人出兵之前,就先在平泉街召开所谓的全县各界人士参加的剿匪动员大会。在会上,仁科信夫狂妄地宣布——七月二十五日再次召开一个消灭八路匪的庆功大会。

敌人刚一出动,周治国,高桥,张野溪就从群众那里知道消息,于是就迅速集合起游击队一百多名战士,采取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

周治国率领的工作队从三家出发,就开始与敌人耐心地周旋,先后在平泉东部山区,宋杖子,榆树林子,宋营子,青山,平坊,茅兰沟,长胜沟,塔子山一带兜开了圈子。周治国他们一直转了四五天,而仁科和夏谷则带领日伪军仅仅尾随,紧追不舍,敌人和周治国工作队之间始终保持十里路的距离。

经过几天的周旋,周治国,高桥他们决定在长胜沟盘道梁的帽子山设伏歼灭这些敌人。

长胜沟盘道梁是一条通往平泉的交通要道。山势不高,树林密集。山脚下,道路旁都是青纱帐。非常适合隐蔽游击队。盛夏,骄阳似火,酷暑难耐,青纱帐就像一个偌大的蒸笼,烤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游击队战士们隐藏在里边一动不动,鸦雀无声,四周平静如常。

敌人果真毫无知觉,连续几天地追击,这些敌人已经累得人困马乏,筋疲力尽。可是,会长仁科信夫却依然威风凛凛,似乎霸气十足。只见他头戴钢盔,身穿日本黄呢子军装,胸前挂着望远镜,腰间挎着指挥战刀,脚上蹬着高筒牛皮马靴,大摇大摆地率领敌军从王八山下来,向着帽子山攀登。当敌人距离游击队还剩三十多米时,周治国高桥就立即下令:“打!”顿时,仇恨的子弹一齐向山坡上的敌人射去,接着,手榴弹也在敌群里炸开了花。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也顾不上还击,就一个个抱头鼠窜,四处逃跑。

面对逃跑的敌人,周治国把枪一挥,司号员就立刻吹起了冲锋号,战士们跃出青纱帐,勇敢地向敌人冲杀。

仁科和夏谷见势不妙,提枪就跑。游击队战士紧追不舍。他们穿着大皮靴,平日里显得十分神气,但是现在就显得特别笨重。当仁科和夏谷跑到盘道梁后山时,手持长矛,大刀的游击队员张振富,蔡文廷就奋力追上,蔡文廷抖擞精神,挺枪向夏谷刺去。夏谷抽身一躲,回手就是一枪,没有打中。张振富愤怒已极,就挥刀向夏谷身后刺去,只听“扑”的一声,扎进了后背,张振富使劲一推,然后用力一拧,最后把刀迅速拽出,就听见夏谷“哎呀”一声跌倒在地,战刀也“当啷”一声抛落在地上。

被吓慌了神的仁科顾不上同伴,趁着夏谷和游击队员格斗时,拼命地向前跑。张振富,蔡文廷乘胜追来。仁科一见游击队员又追上来,吓得“哇啦”,“哇啦”地乱叫,并且转过身来摸出了手枪,企图负隅顽抗。只见他举手就是一枪,但是没有响,原来里边没有子弹了。仁科绝望地掖起枪来,急忙抽出战刀像发疯一样地恶狠狠地向两名战士扑来。可是,这个时候,仁科已经是外强中干,拼杀了一阵,就没有招架之力了,被张振富一刀扎进胸膛,不一会,就死了。

这一仗,八路军游击队消灭了仁科和夏谷等二十多日本鬼子,还俘虏了伪协和会分会长任四和二十名伪军,缴获军用地图几十张,望远镜一架,大枪几十支,手枪两支,各种物资若干。俘虏的伪军经过教育后就全部是放了。在群众的帮助下,周治国他们迅速打扫战场,又转到深山野林中。

坐镇平泉的日本鬼子正在静候佳音,没有想到传来的却是仁科和夏谷全部玉碎的丧讯。后来,敌人经过三天搜索,总算找到仁科和夏谷的尸体。

杨雨民和高桥带领的八路军,周治国张野溪率领的远征工作队所进行的抗日游击斗争,屡次取得胜利。这些接连不断的胜利深深地刺痛了敌人,于是敌人又纠集大批兵力对周治国高桥领导的抗日武装进行疯狂的扫荡围剿,抗日斗争又进入艰难时期。

八月下旬,县工委书记杨雨民和三区队队长高桥带领三区队主力由喀喇沁旗和宁城一带转移到五区和六区活动,与周治国他们汇合,共同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

十月初的一天上午,承平宁联合县工委、办事处机关干部、县区游击队、三区主力部队,被三千日伪军包围在凌源县三十家子西北的裂山沟大山上。敌人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配有精良武器装备的正规军。日军和满洲兵摆开阵势,漫山遍野地向山上八路军进攻,炮弹落在山顶八路军阵地上,硝烟弥漫,碎石乱飞。敌人的几次进攻,都被八路军战士打退了。下午敌人又有两架飞机向我军阵地俯冲扫射,山下敌人的大炮同时也猛烈轰击,炮火停止后,敌人又来了骑兵前来增援。经过一天的苦战,八路军指战员都已经十分疲惫,但是敌人仍在不断增兵。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经研究大家一致同意,杨雨民、周治国、高桥立即率领县工委机关,县区游击队及三区主力部队向冀东抗日根据地方向突围。当天夜里队伍就突出重围,辗转回到冀东抗日根据地河北省迁西县进行休整。

这时的冀东地委已经改为冀热边特委。特委组织部长苏林燕代表特委向杨雨民,周治国,高桥他们传达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他们抓紧时间进行修整,随时准备返回承平宁地区继续开展抗日斗争。

一九四三年秋末冬初,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周治国任队长,周哲民任指导员的锦热边远征工作队,换完冬装,告别军区首长,跨过万里长城,又回到热河敌战区。周治国带领十几名干部,再次穿平泉、过凌源,秘密到达建平县境内,在叶柏寿北部的沙海,深井,小塘,新地,碌科等地寻找与抗联有联系的人。

一九四四年春节过后,他们已在这些地区建立了一些秘密联络点,结交了一些朋友,初步站住了脚。周治国,周哲民他们进入了深井村。

进村前,工作队首先封锁了交通要道,封锁了消息,以防止来来往往的人走露消息。然后再找本村积极拥护抗日的群众,并且通过他们召集群众来开会。周治国首先讲清了锦热边远征工作队,是人民的队伍,是专门打日本的。接着再向他们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方针,目前国内外形势,说明日本鬼子一定失败,八路军,中国人民一定胜利。然后就规定保密条约,选定本村负责人做好防奸反特工作。当这个村的工作开展起来后,再由这个村的积极分子作为向导,通过亲朋关系在第二天夜里带路进入另一个村庄进行宣传。在群众的帮助下,周治国他们采取先易后难,逐村或者跳跃式的发展抗日游击村。在基础较好的村庄,还秘密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抗日救国会,有的优秀青年还被吸收为工作队队员。

在敌占区开辟工作,周治国他们除了发动群众外,还注重正确地执行党的统战政策也争取伪职人员支持抗日活动,不起破坏作用。一来二去之后,有些伪村长和深井伪警察分驻所警长等伪职人员也主动同远征工作队进行联系,表示愿意悔过自新。并利用伪警察所,秘密印发了《告东北同胞书》。远征工作队此次出关,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在叶柏寿东北方圆一百公里的居民区中,建立了几个根据地。

承平宁地区军民抗日斗争的发展,动摇了日为西南的统治。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伪满洲国西南国境线的防守,调兵遣将对承平宁地区,进行了反复扫荡,残酷镇压。广大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在八路军领导下,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表现出空前绝后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

一九四四年初,由于敌人实行集家并村,对游击区进行严密地经济封锁,从而就割断了承平宁地区与冀东根据地的联系,这样就使部队和地方干部的供给严重缺乏。为了解决供给问题,二月四日,承平宁工作委员会在宁城占巴营子召开会议。工委书记黄云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高桥,郑紫明,郝福鸿,高山,张立文,张一宇等。开会时大家有三种意见——第一是向冀东要;第二是向地主征;第三是打宁城。后来,大家都考虑离冀东几百里地,山高路远,还要经过层层封锁线,往返不便。向地主征得次数过多就会影响中国共产党的信誉和统战政策。大家又根据张一宇,金荣九提供的情况:宁城兵力薄弱,有物资仓库,还有配给所。如果攻克宁城,缴获大量物资,不仅解决了主力部队和游击队的给养,而且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最后,会议决定攻打宁城,夺取物资,解决给养。

会后,高桥立刻派出许多侦查员,四处进行细致侦查。根据侦查所得到的情况,黄云,高桥,郑紫明对战斗做了具体研究和部署——王好带领主力连负责包围警察署和宪兵队,围而不打,消灭威胁搬运物资安全的敌人;副政委郑紫明带领一个连负责攻打敌人仓库和配给所,搬运物资;区队直属队负责警戒和打外援;地方游击队配合动员群众组成破交队,担架队等,分别负责破坏宁城通往各处的电话和交通要道;抢救转移战地伤员;为部队做好通信联系等后勤工作。

宁城离占巴营子十五六里地,二月六日晚,部队和群众按照预定任务分别进入各自的阵地。郑紫明所带的战士首先击毙了看守仓库和配给所的日本鬼子,打开了大门,部队供给员郭振江用大锤砸开了金柜,运输队迅速搬运物资,张野溪带领一个班的战士负责搜索金银细软物品。警察署和宪兵队的敌人听见枪声,胡乱开枪射击了一阵子,见没有八路军的回击,就要走出来看看情况,却被负责包围的队伍打了回去。打仓库和配给所的战士们有的背着布,有的背着胶鞋,有的背着毛巾,有的背着袜子,每个战士身上都带的满满的。除了部队拿的以外,剩下的东西全都分给了当地群众中。战斗结束后,部队迅速集合,就向八素台转移。天亮前,部队已经到了五六十里外的深山里隐蔽起来。

这一仗,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攻克了宁城,缴获了大量的物资,使热河的敌伪为之大大震惊。

部队转移到宁城西北的八素台之后,承平宁工作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会上,黄云,高桥,郑紫明再次认真细致地分析了当前的斗争形势,确定了今后的抗日斗争的策略。大家都认为:在广大群众配合支援下,从一九四三年以来,抗日武装力量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也连续打了一些胜仗,已经弄得敌人损兵折将,筋疲力尽,尤其是宁城一仗,敌人损失更大,十分狼狈。但是,在整个承平宁地区,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敌人仍然占有绝对优势。这样一来,敌人就一定会恼羞成怒,必然会纠集大批兵力加紧围剿报复。如果不及时改变战术,把大部队集中活动变成小分队分散活动,就一定吃亏。因此,会议决定——部队化整为零,配合地方干部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黄云带领几个通讯员,侦查员向赤峰西部,围场东部一带活动。高桥带领一个排在平泉以北,宁城一带的承平宁中心区活动。郑紫明带领一个连,连同电台,向叶柏寿,朝阳一带活动。郝福鸿带领一个排向宁城北部,公爷府,赤峰一带活动。其他地方干部和承平宁办事处的干部仍然坚持原来分工地区,与广大群众和区游击队一起活动。会议还决定裴文合到六区任区长,张跃忠到第五区任区长。

承平宁地区的军政人员分头活动,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积极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彻底打击死心塌地的汉奸,不断地扩大共产党八路军的影响。经过积极的努力,使抗日游击根据地进一步扩大。

主力部队和地方干部在分散活动中,一方面建立关系户,联络点,积极争取伪职人员,改造伪政权,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机动活动,英勇作战,集小胜为大胜,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积极组织青壮年参加抗日队伍,所以各个游击队迅速发展壮大。从此,整个承平宁地区从南到北,到处都是抗日斗争的烽火在熊熊燃烧。

伪热河军警机关不断地遭受抗日军民地打击,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没有办法,他们就接连二三地向伪满中央治安部告急。于是,伪满治安部就调集了骑兵旅,装甲兵旅,国境警备队,还有程彬,刘汉,王锡,姜明,信中,刘岐等二十多个讨伐队,其中还有围攻杨靖宇领导的抗日联军的森林讨伐队,再加上一部分日本军队,总计一万多人,会同当地局军警,对八路军,工作队进行了疯狂地反复地扫荡。

日伪军队采取三种战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根据地的抗日军民无限期地进攻。第一种方法是分进合击,也叫作拉大网。日伪大兵团驻扎在青龙,凌源,赤峰,喀刺沁,建平,兴隆等地,对承平宁及其附近地区形成大包围圈,然后逐步向里压缩,每到一村就搜查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及其家属,还有给共产党八路军办过事的人,接着就地杀害或者送往承德,锦州监狱。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梅花桩战术,也叫分割包围。就是在大包围圈内,敌人又占据了铁路,公路,重大城镇,军事要地,驻扎成连成营片的军队时刻监视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活动,切断相互之间的联系。第三种方法是打接力,也就是流动扫荡。讨伐队,警察,特务们相互配合走乡窜村,钻沟爬梁,寻声觅迹,一旦发现八路军游击队的蛛丝马迹,就立刻跟踪追击,日夜不停。一时间,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特务们就像阴魂一样游荡在各地,煽动群众,造谣惑众,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整个承平宁地区乌烟瘴气,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就在这个时候,黄云,高桥,郑紫明在宁城存金沟开会,商议对策。大家认为承平宁地区敌人的兵力是抗日军队的几十倍,又切断了承平宁与冀东根据地的联系,三区队主力部队已经是在敌人重兵包围之中,而且连续作战减员很严重了。所以主力部队应该立刻转移,跳出敌人包围圈,以保存实力,等待时机进行反击。最后,会议决定——直属队负责把电台送回冀东根据地;王好连长带领主力和机枪等好武器转移回到冀东;黄云带着几个警卫员向赤峰围场继续活动,高桥带领一个排,实际是两个通讯班,共二十人,依旧坚持承平宁北部地区的抗日活动,用来牵制敌人。

高桥, 又名徐文良、苏然,原名高明海,字镜天。一九一七年出生,祖籍黑龙江省密山县。抗日战争爆发前,进入军事政治学校洛阳分校学习。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一九三九年夏,任八路军二十八团一营营长。一九四零年七月,任冀东军分区十三团一营营长。

一九四二年秋,高桥调任十一团参谋长,奉冀东地委和军分区之命,率部同十二团参谋长周家美、十二团二营营长杨思禄一起,共带主力部队一千人多人到承平宁地区活动。十一月,冀东军分区组织“热南战役”,高桥率十一团一部围歼平泉黄土梁子伪警察署和洼子店、大营子等警察分驻所。到十一月十七日止,各部分别打下三沟、黄土梁子两个伪警察署和六沟、七沟等十一个伪警察分驻所,捣毁烧掉永和、上谷车站警护队。这次行动共缴获步枪一百四十多支,手枪十七支和大量子弹、粮食、盐及其它物资。

高桥率部所到之处,张贴抗日标语,散发“告同胞书”,走到哪里,就把抗日救国的道理宣传到哪里。

这个时候,日伪急调伪满军七个团,加上日本宪兵队、守备队、警察、讨伐队等,共一万多人,组成“剿共联防军”,对承平宁地区进行疯狂“扫荡”,妄图扼杀承平宁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抗日武装力量受到很大破坏,为保存实力,避实就虚,冀东八路军主力部队从十一月末陆续撤回冀东根据地。奉上级命令,高桥率十一团二连,阎汉臣率十二团一连,仍坚持在承平宁地区活动,革命斗争环境十分艰苦。

七月中旬,三区队同地方武装一道在长胜沟盘道梁设伏,打死伪喀喇沁协和会事务长仁科信夫和日本宪兵队长夏谷等二十多人,并俘虏协和会分会长、大特务任四及二十名伪军,获大枪十余支、手枪两支、望远镜一架、军用地图十张张、物资一部分。

九月十五日,高桥率三区队配合五、六区基干队将一百多敌人引入平房大沟的伏击圈。高桥沉着指挥,战士们勇猛顽强,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击毙击伤日本守备队队长东山岛等二十名日本侵略军,缴获机枪两挺,掷弹筒一具,步枪十九支。这场战斗结束后,高桥又率队在宁城地区连续打了几个胜仗。八月十六日夜,又袭击了宁城三座店的日伪仓库,缴获大批物资送往冀东抗日根据地。

现在,八路军游击斗争进入了非常艰苦的阶段,高桥仍然以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巧妙地率领战士们钻密林,翻高山,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有时一连几天都吃不上饭,睡不着觉。不久高桥就积劳成疾,但是他仍然带病率领战士们同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地殊死地抗日斗争。

一九四四年二月二十五日,高桥率领二十多名战士到宁城一肯中小井子活动,被敌人重兵包围。由于兵力相差悬殊,高桥率队翻山越岭,连夜撤到平泉长胜沟。四百多日伪军仍紧追不舍,紧急关头,保垒户尹凤桐引导部队到野里皋,成功地甩掉了敌人。

三月二十八日,高桥率部队到宁城八素台老戚家沟进行休整。第二天,被日伪讨伐队发现,并将高桥带领的八路军团团包围。当时,天下着大雪,老百姓正在给部队改衣服。高桥突然听到枪声,见敌人从东、南、北三面扑来。高桥知道情况严重,但是还沉着冷静地指挥战士们突围,并且嘱咐张百川等人尽力突围出去,向冀东根据地领导汇报,为战友们报仇。

接着,高桥身先士卒,拼命地掩护战士们往外冲。高桥和文书王汉三两人冲过小梁到齐家大洼。这时,从下局子方向又包围上来几十名敌人,王汉三腿部中弹。高桥见战友负伤,背起王汉三且战且退。因雪深路滑,高桥又身背一人,行走缓慢。这个时候,高桥也身负重伤,手枪子弹全部打光了,接着,他就拆毁枪支,把零件扔到了四处荒地,绝不留给敌人。突然,又有二百多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高桥拿出小撸子和敌人进行拼死决斗,为了不当俘虏,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最终,高桥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伟大的英雄高桥壮烈牺牲,年龄仅仅二十七岁。高桥牺牲后,敌人残酷地将他的头颅割下,挂在承德的城楼上示众,后来又埋在城楼下。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冀东领导就把高桥的头骨找到,与尸体合葬一处。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五日,中共宁城县委为高桥烈士立碑,人民怀念这位伟大的抗日战士。高桥牺牲地所在的村庄,也改为高桥村。

郑紫明带领战士们继续向承平宁东部地区活动,宣传抗日救国,积极发动群众,进一步分化瓦解敌伪人员。一九四四年三月活动到了建平深井附近,在充分了解掌握敌情的基础上,郑紫明和两名警卫员在当地一个叫张瑞先的群众引领下,在一个夜晚闯进了深井警察分住所。这时,伪警察正在吆五喝六地玩牌,看见威武的八路军神奇地出现在眼前,各个吓得目瞪口呆。只见郑紫明深明大义地告诫伪警们不要助纣为虐,欺侮百姓,死心塌地地为日伪效劳。然后,郑紫明要了一张地图就泰然离开。以后,郑紫明经常跟这个警察分住所联系,他们没有一次向日本鬼子报告过真实情况。这里俨然成了战士们的隐蔽所。敌情紧张,战士们有时还在这里隐藏几天。周治国开辟根据地时,也经常得到他们的情报,并且还通过他们买了一些弹药。到了三月末的时候,郑紫明奉命回冀东根据地学习,所带的部队也就跟着转移到了根据地。

承平宁地区日伪统治非常残酷,但是,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仍然继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同敌人进行了坚苦卓绝地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救国的颂歌。

黄云和杨舫带领战士们分别活动在宁城北部和喀刺沁旗的一部分地区。后来,这两个工作队和王振东的游击队会和,开辟了以风水山为中心的根据地。他们有时化装成挖煤工人去发动群众,有时化装成商贩去侦察敌情,继续忘我地开展游击斗争。

一九四四年暮春,王振东,杨舫建议黄云回根据地。于是,黄云领着警卫员回到冀东根据地汇报情况,请示下一步工作。王振东杨舫他们继续坚持游击斗争。敌人越来越多,包围越来越严,游击斗争也就越来越艰难。他们白天钻山沟,晚上才能吃到饭。游击斗争实在是难以展开,所以,游击队就准备暂时转移回到冀东根据地。

一九四四年九月十六日,王振东找到了风水山党支部书记杨秀章,要求他们准备一些炒米。于是,杨秀章就立刻发动群众二十多人,准备了柴草,就把工作队送来的一百五十多斤米分开,用两口锅足足炒了一天。晚上,游击队员们每人背着一袋炒米,在王振东,杨舫的率领下,巧妙地冲破敌人的包围圈和封锁线,胜利地返回冀东根据地。

一九四四年二月,承平宁工委组织部长兼武装科长陈革和秘书长宋兴邦在平泉县的石拉哈沟的下东沟召开了碰头会,参加会议的还有五区长李惠友,游击队长李新年,赵洪武和刑珠。大家在会议上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危机形势,明确了任务,研究了决策,决定进一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提振抗日军民的士气。

于是,宋兴邦,李惠友带领战士们到洼子店进行游击活动。陈革就带着游击队到黄土梁子一带活动。二月底,他们来到了宁城龙潭沟,被东北调来的讨伐队团团包围。这个讨伐队是由三个讨伐队合并而成,其中就有一些是杨靖宇部的叛徒,他们深知八路军的战术打法。后来,陈革带领的游击队战士们经过浴血奋战,还是没能冲出包围圈,全部壮烈牺牲。

李新年,赵洪武带领两支游击队向北方活动,一天下午,他们包围了樱桃沟警察分住所。伪自卫团员王连奎发现八路军后,急急忙忙跑回分驻所,拉起了吊桥,报告了情况。面对突变的情况,两位队长研究决定,李新年负责占领制高点进行打援,赵洪武带领战士们迅速地发起冲锋,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战士们搭起人梯翻越壕沟,挖洞掏墙,往里边头手榴弹。战斗非常激烈。这个时候,躲藏在钟楼上的伪警察长,一枪打中了冲上来的游击队班长,班长牺牲了。战士们立刻还击,击毙了这个凶恶的警察长。趁此机会,警察分住所所长郭景春偷偷逃跑。在战士们猛烈地攻击下,警察们才纷纷打开大门,举手投降。这次战斗,游击队缴获大枪二十多支,手榴弹两箱,子弹许多,还有不少其他物资。

时隔不久,李新年,赵洪武率领的两支游击队在群众配合下,又攻打了三岔口警察分住所。敌人非常顽固,一直是负隅顽抗。群众夏景和,陈秀峰等把家里的谷草,辣椒都拿来,支持游击队进行火攻,在战士们和群众猛烈地火攻下,敌人放弃了三个炮楼子,最后敌人龟缩到西南角唯一的跑楼里,继续拼命抵抗,不肯投降,因为他们知道,时间一长,援兵就会感到。游击队攻了一会,发现敌人援兵已到,只好迅速撤退下来,隐蔽在深山野林里。这次战斗游击队最终取得了胜利,吓得敌人再也不敢作威作福了。

游击队的活动越来越积极,接连袭击了好几个警察分驻所和警察署,使敌人丢魂丧胆,小股的敌伪军再也不敢轻易出来活动。抗日斗争的影响,在人民群众中一天天扩大。伪满“西南国境”司令部又调集了大批日伪军,妄图消灭抗日游击队。李新年,赵洪武带领游击队战士们跳出敌人的一个又一个包围圈,杀伤了大量敌人。

一九四四年四月二十五日,赵洪武率领游击队战士七十多人在宁城大双庙龙潭沟老西沟进行游击活动时,突然被敌人包围。面对凶恶的敌人,游击队的战士们,以一当十,勇猛冲锋,拼命杀出一条血路,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给敌人以大量的杀伤,战斗持续一天多,除了刑珠等六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分战士都壮烈牺牲,赵洪武等十八名战士被俘。

敌人把游击队战士十八人押送到八里罕警察署,不断地进行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想要战士们投降。敌人把战士们捆绑排列起来,用刺刀对着每一个战士的胸膛。这十八名英勇的战士,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敌人一个一个地逼问投降不投降,战士们个个回答“不投降!”,罪恶的刺刀第一个夺去了队长赵洪武的生命,接着,其他战士也一个一个英勇地就义。

最后,敌人来到了年小战士丙丁火身边,敌人以为他年龄小,好欺骗,就指着他身边倒在血泊中的战友,恫吓他投降。丙丁火与敌人不共戴天,恨不得一口吞掉所有日本鬼子,以报深仇大恨。恫吓引诱只能得到他的愤恨和痛骂,凶狠的敌人一把将他拽过去,吼道:“小八路,说不说?”,丙丁火大声怒斥敌人“不说,不说,就是不说!”,敌人见什么招术都不能使小战士丙丁火服软,就残忍地用日本军刀杀害了他。这一年,丙丁火年仅十五岁,他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丙丁火原名叫龚树安,他家是平泉长胜沟隔山营的。他的父亲龚志山是乡间医生。兄长龚树元随父学医,一起热心地为乡亲们服务。一九三三年,日寇侵占平泉后,他家和广大群众一样,已经饱尝了日伪统治的痛苦。后来,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来到他的家乡,宣传抗日救国,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共产党八路军英勇抗日的壮举,使他们一家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九四三年三月的一天,八路军请他父亲龚志山给伤员治病,哥哥龚树元就主动地吧背着药箱,与父亲一同前往。

一次,日本鬼子带着讨伐队进行扫荡清剿。因为他的父兄都给八路军战士治过伤,于是,灭绝人性的日本鬼子就活活打死了他的刚刚分娩三天的嫂子,刚刚出生的侄子,还有刚刚七岁的另一个侄子。还有一个侄子害怕挨打就钻进灶膛,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竟然点火把他活活烧死。接着,日本鬼子又把他重病的父亲毒打之后又踢进开水锅里,父亲的皮肉尽数烫伤,没过三天,老人家就含恨死去。他的母亲被折磨成疾,十多天后也离开了人世。

一家六口人一瞬间都惨死在日本侵略者手里,这个血海深仇,积满了龚树安,龚树元二人的胸膛,他们立誓救国救民,为死难的亲人报仇。于是,哥哥化名丙丁雷,弟弟化名丙丁火。他们兄弟要化作雷火击毁黑暗与阴霾,解放家乡,解放热河,解放全中国。

一九四三年七月,龚树元,龚树安兄弟二人告别了亲朋邻里,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赵洪武率领的游击队,成为一名坚强的抗日战士。

丙丁雷,丙丁火兄弟二人在党的哺育下,在革命的熔炉里,锻炼成长。丙丁雷从小随父学医,参军后就当了医生。在药品极端缺乏的情况下,他自己采药泡制,就用这些药治好了许多战士的病。丙丁雷对革命工作极端热忱,哪里有伤员他就到哪里去诊治。一九四四年六月的一天,丙丁雷在猴山沟照料伤员的时候,突然遭遇敌人的包围,他在突围中被俘,最后,牺牲在承德水泉沟万人坑中,当时年龄才二十七岁。

丙丁火在游击队里当通讯员,机智勇敢,表现十分突出,队伍行军他抢着当尖兵,前头带路;宿营休息,他抓紧时间学习革命理论,钻研军事技术。入伍时间不长,就多次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多次受到首长和同志们的夸赞。

当时游击队武器很少,丙丁火没有枪。当别人擦枪的时候,他总是羡慕地看着人家。他常发愤说:“赶明个非夺鬼子一支三八枪不可。”

一九四三年六月,游击队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被冲散了。丙丁火和队伍失去了联系,被日军掳到平泉街,在日本宪兵队里,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他咬紧牙关从容不迫,装做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日本特务头子仁科见他年纪小,好欺骗,长得又机灵,为了表示所谓的“中日亲善”,就把丙丁火留下来,给自己当做佣人。

丙丁火表面上很勤快,可心中却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他给日本军官哄小孩儿、挑水、劈柴、做饭,什么活儿都干,这样,敌人逐渐放松了对他的监视。于是,他一边干活,一边寻找夺枪的机会逃走。

七月中旬,日军在长胜沟盘道梁吃了败仗,特务头子仁科和宪兵队长夏谷被游击队除掉了,大特务任四也成了游击队的俘虏。垂头丧气的日军回到平泉就喝酒解愁。丙丁火见敌人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趁机溜进日军头目的居室,从墙上摘下一支崭新的三八枪,又拿上许多子弹,然后就巧妙地绕过岗哨,迅速钻进了青纱帐。接着,他跑了好多路,终于找到了游击队,继续同日寇作斗争。

丙丁火和他的战友们壮烈地牺牲了。他们不愧是中华民族的好男儿,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一九四四年初,周治国和周哲民领导的锦热边远征工作队在建平附近开展游击斗争,高山带领一部分游击队活动在驿马吐川,战斗一直坚持到七月底,在长期中断联系和给养,战士们衣装破烂不堪,无法御寒的情况下,在极端困难的境况下,周治国仍然以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巧妙地率领战士们钻密林,翻高山,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有时一连几天都吃不上饭,睡不着觉。不久周治国就积劳成疾,但是他仍然带病率领战士们同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地殊死地抗日斗争。

一九四四年冬,周治国向冀东区党委组织部长苏林燕和行署副主任朱其文汇报了承平宁联合县的工作。根据承平宁联合县的实际情况,周治国和一些同志被派往晋察冀边区学习。在这里,周治国和爱人李瑞峰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周治国和在边区集训学习的冀热辽学员,接到了开赴敌战区,接收日伪政权的命令,就立即返回冀热辽地区。中共冀热辽区党委派他和张兆仁带二十多名干部,接收热东地区(现朝阳地区大部)。热东是周治国长期坚持抗战的地方,组织让他带队重征塞外,收回失土,他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光荣,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接受任务后,组织部长苏林燕告诉周治国,他的父母已从敌人监狱里释放出来了。周治国听到此消息,喜不自禁。由于去朝阳接收失地人员还太少,组织上还需要给选配一些人,趁这个时间给他几天假,让他回老家看看二位老人。于是,周治国离开部队驻地左家坞,走了整整一天,天黑时回到了家,见到了阔别数载、备受摧残、身体虚弱的父亲和母亲。见了面,一家人悲喜交加。老母亲向他诉说了这几年里的遭遇,直到深夜。

第二天下午,他的妻子李瑞峰带着孩子也回到了家里。

原来,李瑞峰和其他同志比他晚走几天,开始还好,没遇到什么障碍,但是在过铁路时,看守的伪军不让他们过铁路,双方交火后,牺牲了几名干部。白天过不了铁路,只好夜间过。就在部队刚接近铁路时,孩子哭了,为了不拖累部队,李瑞峰给孩子喂了奶,又包裹了一下,狠狠心将孩子扔到了铁路边。

过了封锁线,同志们才发现李瑞峰怀中的孩子不见了,在同志们的追问下,她才说了实话。同志们一听都急了,护送的老乡更是急得不得了,没等李瑞峰把话说完,就飞快地跑回铁路那边,把孩子抱了回来。周治国听完妻子的叙述,看着熟睡的孩子,更加感动,这深厚情谊永远记在了他的心里边。饱受流离之苦的一家人,终于聚在一起,欢欢乐乐地吃了一顿团圆饭,共庆抗战胜利。

这一天来得真不容易啊,这一天多么值得庆贺啊!饱受战乱流离之苦的一家人,终于聚集在一起,是该欢欢乐乐地吃了一顿团圆饭,是该高高兴兴地共庆抗战胜利啊。

不久,周治国回到了热河省的平泉县,在那里住了四五天后,从十月九日开始,日夜兼程,从承德赶赴朝阳,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一位大英雄,举着一把火炬,在漫长黑夜里战斗,照亮了承平宁的世界,从此,承平宁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胜利的曙光。

就是这样,承平宁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周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杀敌,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为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革命战争就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到了一九四五年二月,冀热辽区党委通过了开展打击日伪军战役的决定,并且针对关外斗争的实际做出了《关于恢复开辟热辽工作的的决定》,号召广大军民继续扩大武装力量,打击敌人,瓦解敌人,消灭敌人,努力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承平宁地区的党政干部和武工队,游击队积极响应号召,认真落实冀热辽区党委的决定精神,各地很快恢复了游击斗争,已经做好了彻底消灭日寇的准备。

同年六月,冀热辽区党委组建了三路北进支队,东路队长马骥,由十二团掩护出冷口,奔向绥中,朝阳一带活动;西路队长李满盈,由十三团掩护出古北口。往滦平,承德,隆化,围场一带活动;中路队长兼政委郝福鸿,由十一团掩护出喜峰口,向承平宁地区活动。随同主力部队出关的地方干部张立文,李惠友,周左君,刘宝玉,高景旺等十几人,他们越过锦古铁路,分路到宁城的二龙,汐子,一肯中,八肯中和平泉杨树岭,长胜沟,台头山等地恢复抗日救国工作,进行游击斗争,继续巩固发展统一战线。

到了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各地军民纷纷参与与日寇最后一战。抗日战争节节胜利,日伪军,宪兵,警察,特务,汉奸都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大部分龟缩在据点,兵营内等待接收。其中,一部分敌人积极准备交枪投降,一些欠有人民血债的与人民为敌的敌人就趁机纷纷持枪跑出据点,结伙成队,到处流窜,伺机扰乱,影响治安。

九月二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以及日本大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九月三日,日本侵略军才开始放下武器投降。活动在承平宁地区的共产党,八路军,游击队都积极行动起来,按照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迅速接收敌伪军政所占据的村镇据点,改编伪军政人员,并且迅速扩大了根据地。

中共晋察冀党委和中央派往东北接收日伪投降的党政军干部,源源不断地从承平宁地区通过,广大人民积极为他们腾房,热情为他们准备吃喝。并且,大部分干部都是在这里拿起崭新的武器,足足的子弹。承平宁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华北和东北的咽喉要道,这个时候为广大干部胜利通过和东北人民的早日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承平宁地区的人民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庆祝胜利。

从一九四零年到一九四五年的六年时间里,承平宁党政军全体同志积极发动群众,秘密发展党员,开展统战工作,宣传抗日救国道理,领导了这里的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开辟了南北约八百到一千华里,东西二百到四百华里的抗日游击区,先后建立起十二个区行政权和许多村政权,其范围远远超出了承平宁地区。八路军游击队工作队在古长城外的青龙,宽城,承德,平泉,宁城,凌源,建平,朝阳,赤峰,围场等地,到处燃起了熊熊的抗日烽火,歼灭了许许多多的日伪军,牵制了大量的敌伪军,使他们不能用于其他正面战场,从而有利地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承平宁地区的人民是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才获得了解放,挣脱了枷锁,跳出了苦海。从此,各地人民各个扬眉吐气,人人喜气洋洋。承平宁地区日伪统治非常残酷,但是,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仍然继续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同敌人进行了坚苦卓绝地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抗日救国的颂歌。

承平宁地区的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英勇奋斗十几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人民永远怀念王平陆,高桥,刘元存,包文胜,贺仲一,裴文合,赵洪武,陈革,纪福东,孙景华,马振国,长野,丙丁火等英勇牺牲的死难烈士;永远想念在承平宁地区英勇作战,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一辈革命者。愿逝者永远安详,愿生者永远铭记——承平宁地区抗日斗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游击队,地方工作队和不甘受压迫,受奴役,受磨难的广大人民群众一致拼死奋斗一致不停战斗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