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劲吹绿江岸,落日余晖照古城。
北固山下看西津,八方游客送晚霞。
锅盖煮面闻趣事,黑塔造醋说词多。
古迹美食聚万众,祖国文化传千秋。
作为北京人的我,在饮食方面有点像山西人,酷爱吃醋,醋溜土豆丝和醋烹豆芽,这两道用北京米醋做的家常菜,醋味醇厚,口感清脆,是我的最爱。
假日期间,朋友聚会,席间,一位眉清目秀的镇江姑娘,轻声细语地说:“你们北京米醋,不如我们镇江香醋,米醋酸味太过,而镇江香醋,酸中带着香甜,比米醋好吃”。 此话一出,马上引起了一场,北京米醋和镇江香醋的大论争。北京朋友以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的:“镇江醋颜色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作为反驳。南北两地的朋友各说各的好处。其实,孰优孰劣不能说,只是各地有各地的饮食习惯和烹饪用法不同吧。
“该用米醋时,用米醋,该用香醋时用香醋,这才是正理”。见我如此说,姑娘点点头,表示赞同,并讲了一个黑塔造醋的传说:
在杜康发明酿酒术那年,一家人从中兴国,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县,迁居江苏镇江,酿酒卖酒。杜康的儿子黑塔不想把酿酒剩下的酒糟浪费掉,就找了一个大酒缸,把酒糟倒进去,放了半缸水,当作马饲料备用。一天睡梦中,见一位神仙,指着放马饲料的大缸说:“你酿的玉液琼浆,已经二十一日,酉时可以品尝。”黑塔醒来,将信将疑:“酒糟加水的马饲料,怎么会变成玉液琼浆?”等到酉时,他快步来到大缸前,舀起一勺,抿了一口,满嘴酸溜溜、甜滋滋还带着香味。“这究竟是什么呀?”黑塔细思:“酉、二十一和日,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叫它醋吧。”以后人们在过年吃饺子的时候,就有了“醋”这一蘸料。
黑塔用酒糟加水,经过二十一天,酿制出香酸微甜的镇江香醋传遍大江南北。
美好的传说,使我产生了去镇江的想法。说走就走,从北京乘高铁直奔镇江。
下了车,赶到西津渡的时候,已是饥肠辘辘的正午十分,于是在喧嚣的古街里找了一家彩旗招展的小面馆坐定。
环顾四周,店面不大,前边煮面,后边摆放着三张简陋的木桌椅。我向老板娘要了一碗,号称江南第一面的锅盖面。
锅盖面是镇江人的一大发明。据说当年一家小面馆的张嫂为了让面熟得快,盖锅盖时,误把手边盖汤罐的小盖,盖到了沸腾的大面锅中。也许是锅里的水太烫,或者是时间太紧,来不及把小锅盖捞起,于是,小锅盖就和面一同煮了起来。这一煮,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面汤滚沸时,浮沫易于清除,汤面不浑浊,面条也容易熟透。以后张嫂就按这个法子煮面了,生意越做越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西津渡尝此面,大加赞赏,因此,镇江锅盖面流传至今。
我眼前的老板娘四十几岁的样子,面相温和,她操着不太正规的普通话问我:“面吃宽的,还是吃细的?”
“吃宽的吧,下午还要上北固山,宽的带劲,扛饿。”说完,我扇着扇子,坐等面条上桌。
老板娘就像当年锅盖面的创造者一般,熟练地将宽面下锅,用长竹筷轻轻地推动着。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带着木香味儿的锅盖面端了上来。我用筷子挑起一绺,放到嘴边,吹散了热气,然后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咸香之外,似乎缺少点什么?此时,想起了“黑塔造醋”的传说。到镇江的第一顿饭,一定要品尝正宗镇江香醋。于是,向老板娘要了一碟,放到面里搅拌着,醋在热气的烘托下散出一种特有的味道,口感咸、鲜、酸、香四味俱全。其实,传统镇江锅盖面并不放醋,调味料是用黄豆酱油、虾子和黄口姜等调制而成,这是后话,我当时并不知晓,放醋只是个人口味需求。
一边吃面,一边看着面锅里浮动的小锅盖,别有一番情趣。
吃罢锅盖面,开始游览西津渡古街。
历经沧桑风雨的西津渡古街,建于六朝时期,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唐代码头,宋代街道,元代石塔,明代酒肆,清代救生会等遗迹,仿佛诉说着那段饱经沧桑的历史。
在古街里,踏着石板路,且看且行。看完李公朴故居,暑热还未消退,为了赶时间,便顶着烈日,从西津渡顺北固山而上。
北固山形势险要,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沿东吴古道登北固山,后峰之上的甘露寺是《三国演义》“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故事的发生地。它见证了三国时期,风云变换的峥嵘岁月。
再上北固楼,俯瞰烟波浩渺的长江,感慨万千: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朝代更替,金戈铁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先烈和志士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们有何理由,不更加珍惜和继续努力前行呢?
北固山除了北固楼、甘露寺,还有试剑石、太史慈墓、鲁肃墓、祭江亭等,这些遗迹就是一段三国史。太阳偏西,我顺着历史人物行走过的古道下山。
望着落日余晖映照下的西津渡,忽然想起了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驳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之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
返京之前,在渡口不远的一家看得见风景的餐厅,我要了一壶清茶、一盘肴肉、一碟香醋,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着西津渡的夜色。
据《清稗类钞》记载:“镇江人之啜茶,必佐以肴。肴以猪豚为之,先渍以盐,使其味略咸,色白如水晶,切之成块,于饮茗时佐之,甚可口,不觉之有脂肪也。”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有一对夫妻,开一家制做鞭炮的店铺。一天,妻子要回家看望父母,店主就从集市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让妻子带上尽尽孝心。因为生意忙碌,暂时走不开,又因天气炎热,怕猪蹄变质,就叮嘱妻子先用盐腌起来。两日后,店主做鞭炮时发现硝不见了,就向妻子询问,妻子说:“兴许是把硝当成了盐?”店主揭开腌缸,散发着硝石气味的猪蹄,肉板结实,蹄皮呈白色。节俭的他舍不得丢弃,又恐硝毒,于是便用清水多次浸泡,再经焯水,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焖煮,不到一个时辰,猪蹄就煮好了。店主试着吃了一口,不但没有了硝味,而且肉质软烂,香气十足。后来,夫妻二人放弃了鞭炮生意,改为专门制作硝肉,因“硝肉”二字不好听,遂改为“肴肉”,生意大好。
如今,“肴肉”已经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好的传说,勤劳的人民创造出数不清的美食,等待着我们去品鉴和赞美。
告别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北固山,踏上归途。
镇江之行,不但长了见识,锻炼了筋骨,抒发了壮志豪情,还品尝了镇江民谣里的: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煮锅盖,三道久负盛名的美食,这是何等快乐的事情呀!。
返京后,当再次见到那位眉清目秀的镇江姑娘时,我赞美了她,也赞美了具有3000年历史的镇江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