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璎宁的头像

璎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评论
202010/22
分享

灶火照亮故乡的脸庞

周蓬桦老师与他女儿的联袂之作《沿着河流还乡》可以说是这个秋天冒着热气的第一杯奶茶,温暖了一个没有了故乡的人。精美的插图,设计的独特,文本的厚重深深将我吸引。书页里的“灶火”照亮了我的脸庞。

我从书页中闻到了一种陌生又熟悉的味道,那就是乡间的味道。那种味道也曾经在童年在过去的时光里弥漫,血脉里贯通,一度支撑着我的行走。可是在城市迷惘的岁月里我将它丢失了,自己也变得浮躁、虚妄、不接地气。这个时候《沿着河流还乡》带着“柴草之火”“麦垛上的星空“年轮的唱片”来了,给我的写作我的生活和灵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我得以与书中的“灵魂”对话。也让我反思自己的写作,我到底给别人呈现了什么。

能在一本书里与自己消失的故乡再次相逢,该是多大的福祉。“灶火”的跳跃,谷仓的丰厚,“野薄荷之书”都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温暖、静谧、朴实、具有烟火气的生活场景。拥有过这些场景人是幸福的,因为它们缔造了一个作家的情怀,缺少的人可以在书里捡拾,弥补我们缺憾的部分。但是本书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对于童年生活的迷恋、回味,而在于对当下生活的返照、追问和思索。即一个作家如何在漫长的写作路上界定自己的写作命题,探寻那些被忽视的、被遗忘的、甚至是丑陋的、痛苦的忧伤的部分,完成自己的表达。毫无疑问《还乡》给了我们答案。

记得一位外国诗人说过,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是一个女人的耳环,还是一把断了腿的椅子,一条小河沟都可以入诗入文,但是怎么挑选那些隐藏在普遍事物中的金子就需要一个作家的功力,我们看看周老师挑选的散文篇目:《泥巴之歌》《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鞋子:明亮和优雅》《通灵的人》等等,都是从很小的切口进入,引领读者走向深处更大的宇宙,一直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如果说周蓬桦老师所写的散文题目是一点烛火的话,那么他的语言就是一个火把照亮了夜空。这本散文集的语言准确细腻、优美、空灵、充满了禅意。譬如:“风是一个驱赶不去的意象,它在我的脑海深处吹刮不止,呜呜作响,摧古拉朽的力量涤荡一切”。等等,给人画面感和强力的冲击。一个作家有几篇这样的描述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通读全书,《还乡》中的每一篇散文几乎都是类似的语言描写。展现了周蓬桦老师深厚的语言功力和文学追求。

忙碌的日子,俗事缠身,往往烦躁气恼,但是一打开这本书,我的情绪立刻安静下来,沿着一条小河,踏过茫茫雪野,嗅闻着苹果园的香气,抵达了故乡。我也开始看见夜空中的星辰,墙角的蛛网,一些雨水落向大地,一些雨水跳在草尖,发着亮光。

同时我也在想周老师难道是写自己的童年经历吗?写的只是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童年生活吗?不是的。就像他在序中说的“故事中与我经历相同的孩子已经不在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具有普遍性。是我们共同的忧伤欢乐、疑惑、迷茫、希望、温暖、成长的痛。那是原始的最初的体验。影响着后来我们的行走和精神向度。

我猜想“回归”有可能是这本散文集表达的其中一种思想。当今的我们被一个快速的时代裹挟着,忘了我们的来处,也不知道自己要归于哪里?尤其一个作家要怎样做,才能写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读者的好散文,这本《还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精美独到的语言、从容沉静的叙述,高贵的内涵,丰饶的精神。该是每个写作者的共同追求。

对于读者而言,《沿着河流还乡》无疑是一座粮仓,只要你打开门扉,带着香味的“粮食”就会流动到你面前,滋润精神内心和灵魂。对于写作而言,一个作家既已出发,就不可能再回到“原点”。挖掘生活里被遮蔽的部分,捕捉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永恒的追求。我在《还乡》这本散文集里深刻感受到了这些。

“灶火”不但照亮了故乡的脸庞,也引领了迷路的人。

此文已发《联合日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