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忆卿的头像

忆卿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9/04
分享

每个人都记得这样的一场雨

忆卿

李秀玲散文《儿时的雨》赏析

我很少写散文,因为我这人比较啰嗦,下笔也是,总感觉自己才情汹涌,收不住手,还未切入正题,不经意间字数已经过万。为了改掉这华而不实的毛病,我写诗,想用诗的精炼来自我约束,有时也写写小说,给收不住手的才情一个宣泄口。

但我喜欢看散文,散文这个文体很有趣,就像是才情的试金石,有人写散文确实很“散”,通篇下来云山雾罩,不知所云,“形散神不散”成了最后的遮羞布;而有人写散文却让人阅后觉余香绕梁,真能达到如饮佳酿,缓缓醉矣的效果。而这样的散文不多,大多数散文还停留在作者自我陶醉的阶段,没有与读者互动的意识。

文学作品需要与读者互动吗?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文学作品,是极具主观个性化的产品,在身心投入的创作初期当然可以不考虑读者,或者说,在作者初期激情澎湃的主观中,读者并不是重要的群体,但作品一经面世,就要接受读者的审视,这时主客易位,读者的声音,作者应该多听,不应“掩耳盗铃”。不过现在很多作者并不在乎读者的声音,而是在乎圈子的利益,我想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权威刊物的作品和名家推荐的作品,看过之后总感觉严重过誊了,让我们这些自以为才情满腹却无人欣赏的人,忿忿不平。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唉,再过几年,纵有伯乐,我这匹老马也要骈死于槽枥之间也。不过随着年华的老去,这种不平都消于生活的琐事中,偶尔在别人的文章里“借他人之穷愁,以供我之咏叹”,也是小小乐事。很多朋友知道我这个习惯,每有好作品总会转我分享,前几天有朋友转来一篇散文,文前是一段名家荐语:“……这篇散文写的是普通人的日常,如吃饭,上班,家长里短,但作者没有被平常琐事束缚,而在落笔时充分发挥文学性的想象和思考,写出了哲理,写出了真情,写出了自我,在作者这种看似随意的笔触中,表现出作者深邃的思想性,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证明作者的文笔已达到不受文字表象的制约,可以独自建立内心自我的高度……”

看完这荐语,我不禁一叹,这种正确的废话和不着边地点评,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了标准的推荐版本。再看标题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一句古诗将情怀拉满,只是细看全文,不过是一天的流水,作者是真“闲”,我的“浮生半日”就这么被偷走了。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怪不得我长得这么老,全怪这些“闲散文人”。其实,我也是这样的“闲散文人”,我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让读者迅速衰老……

不过好的散文会让人年青。说到好散文,我想到前段时间看到南岸作家协会副秘长李秀玲老师发表在“上游新闻”缙云版的一篇散文,看后感觉有必要说两句。

在对文章说两句之前,首先要说两句作者。我和秀玲老师并不算熟悉,只是同在南岸区作家协会,几次采风活动见过,只限于礼貌性的招呼,毕竟秀玲老师是大美女,和大美女聊天,对现在油腻的我来说很有压力。但秀玲老师发在群里的作品,我看过几篇,有一篇名为《最后的渝铁村》的散文写得婉转低回,让我有了最初的印象。文中写的是重庆菜园坝火车站停运后,边上铁路人居住的“渝铁村”也将拆迁,但长年工作生活在村里的人,还在固守着曾经岁月最后的一抹余光。

这个情况我理解,在社会发展中,有一些行业有着自己的独立性,比如石油、煤矿和烟草等,这些行业基本是小家组成大家,然后形成独立的生态系统,家人是同事,邻居是同事,宛如大社会中的小社会,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工作生活,有的甚至是二三代人。铁路,也是这样的一个行业,所以文中铁路人面对这个独立系统的变迁,那种不舍,那种惆怅,那种伤感,就像迟暮的美人走不出曾经的繁华,又走不进现在的繁华。

文中的“我”跟随渝铁村的周老师一路行进,经过曾经繁华的菜市、公寓、办公楼、幼儿园,“一直走到了路的尽头、街的尽头、村的尽头、楼的尽头,爬上一座小山坡,往下望去,看到长长的站台、铁轨,绿皮火车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气势巍然,似乎只要有人召唤或者哨声响起,它们就能立刻长啸,抖落岁月的尘土,奔赴远方。”读到这里,我心怅然也感动,怅然于时间的流近,感动于秀玲老师的文笔。秀玲老师用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心思与视角,将渝铁村的变迁与渝铁村人随之而来的转型,缓缓展示给大家,让读者恍惚间真的变成了“我”,与“我”一同走进了“渝铁村”,走进曾经繁华的岁月。

这是秀玲老师文字的魅力。

“我”,还遇到三个人。一个年华老去的修鞋匠;一个许久未见的老同事;一个努力行走的拐杖老人。这三个人,不经意完成了渝铁村的拟人化,进而形成了一种具相的悲喜,尤其“我”一声诗意的感叹,“这里,适合偶尔怀念,不适合留恋。”将情绪从伤感中拔了出来,让文章多了一抹活泼的色彩,就像结尾那群即将感觉人生万象的小孩儿,他们的“笑声和呼喊声划破了渝铁村的沉寂”,为我们种下了未来的希望……至此,我对作者产生了佩服之情。

我能看出秀玲老师是尊重读者的,她没有一味沉迷自己的世界,只顾感动自己,她也希望能感动读者。诗,要打动读者,至少要有一行动人之句;小说要打动读者,至少要有一段动人情节;散文要打动读者,至少要有一缕动人情绪。我认为,秀玲老师的散文做到了这一点,至少,她让我这感觉迟钝之人,被文中的情绪撩拨起了探索的触角,而这种触动又发生在《儿时的雨》这篇文章中。

这篇散文是一天早晨,上游主编陈泰湧老师发在群里的,这是主编为文友推荐的晨读环节,看过这篇散文,我早就有对秀玲老师散文说两句的想法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决定真要说两句。

文章从一场夜雨开始,夜雨中,“我”下晚班回家,洗漱后躺在沙发上缓解一天的疲劳,这时远在成都的妈妈来电话,絮絮的关心,让这场夜雨充满了一种缱绻感,不觉勾引起“我”对“儿时的雨”的记忆。

文章不长,共有三场雨。第一场就是当下的夜雨,随着记忆闸门的打开,我随着“我”回到了儿时的乡下,“春雨一来万山绿”,在雨的滋润下,坝角的小草,盆中的小葱,空气中泥土和植物的味道,在“我”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文笔下,让文中的第二场雨充满了灵动,妈妈在搓线备用纳鞋底,爸爸一看雨就笑了,“这个雨下得好,麦子又可以长一茬啦!”一句话就把父亲一个知农时、懂农事的形象立了起来。感动我的是下面的情节,父亲“说着就起身打算往外走,妈妈知其心思,赶紧起身拿起挂在墙上的斗笠给爸爸带上,目送着爸爸出门,眼睛里蕴满一片关切。”短短数语,写出了老夫妻经过岁月沉淀的知情知心和彼此关切的相濡以沫。

而“我”三姐妹还年少,在雨天嬉戏,作者这段写得很细致,尤其“我”坐在屋檐下听雨声,看雨珠,感觉“虽然写不出什么优美的句子,可是也觉得这雨中的美景是如此的好看,让人怎么也看不够。”原来“我”,从小就这么文艺。

春雨的细腻让“我”的儿时充满了欢乐,可随之而来的夏雨,多少让“我”体会了一下生活的不易。夏雨来了,挟雷裹电,妈妈忙着收包谷,爸爸揪心着田里的庄稼,屋里又漏雨了,“三姐妹一起帮忙,拿起水瓢或是大碗往外舀水,直到胳膊酸疼才把屋里弄干净……”而这时“雨势稍微小了点,爸爸就冲出去看庄稼去了。好大半天才回来,耷拉着个脸蹲在堂屋一言不发。我们知道庄稼可能被雨水冲坏了,静悄悄地,谁也不敢多说话……”读到这里我不禁笑出声,难得秀玲老师写出如此生动鲜活,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副平常人家的烟火画面,瞬间就打动了我。

散文,我一直对“形散”的说法不能完全理解,如果一篇散文“形”都写散了,那么不管作者多么有才华,也无法挽救,就像一栋建筑,外观七扭八歪,你涂上什么颜色也证明不了它的安全性。我看过很多这样的散文,作者东拉西扯,硬凑了很多情节,但却无法整合,形散的碎片化,是很多散文的通病。这种碎片化来自作者对素材的组织能力不强,形成不了有联系的片断,最后就完成不了文章主题的凝聚,也就是完成不了“神不散”。

《儿时的雨》,这篇散文的素材提炼得很好,完成度也很高。文章开篇由当下的一场夜雨,引出两场“儿时的雨”,由母亲关心“我”的电话开始,到“我”关心父亲电话作结,在几场片断化的推进中,作者就像一位细心的工匠,串起一串精美的珍珠项链,完成了一个有光彩的整体。项链上的珍珠,有姐妹情深,有父母相知,有家庭温馨,也有乡村风光和岁月流转,从而表达出对过去的怀念,对当下的珍惜,对未来的希冀,而其中一股浓浓亲情如同珍珠绳,轻轻将这份情绪挂在读者的颈项,贴近读者的心口。

作者仅用二千多字,就流畅地表达出如此丰富的情感,而且文字优美,描写细致,我认为是一种完美。完美?是不是对美女的恭维?这世上哪有完美的事物?也对,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但有些事物,你知道不完美,但就是找不出破绽,秀玲老师这篇散文就是一篇“找不出破绽看似完美的精致散文”。

但不找出点儿破绽,显然不是我的个性。鸡蛋里挑出骨头也是才华的一种,而有时,我恰恰就是有这种才华的人。

说到破绽,我认为这篇文章有两点小小的不足。第一个是侄儿的出现,最后没有完成呼应,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希望”,如何不在最后赞美一下呢?就像赞美我们的当下,赞美我们的未来;第二个是作者没有将“儿时的雨”升华为“心雨”,因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这么一场“心雨”,让我们一直记在心里,让我们偶尔放松身心,回忆曾经,回忆曾经的悲喜,然后抖落风尘笑对明天。这两点小不足,是鸡蛋里的骨头,我说给秀玲老师,秀玲老师听后对我大为夸赞,说这确实是她没有注意的地方。你看,美女总是这么大度。

我很喜欢文章的结尾,“雨水顺窗滑下,如妈妈温柔的手。我的心里瞬间没有了刚才的孤独无助,一股暖流在身体间缓缓而升,渐渐至眉心,至手心,最后在心房处停留。这股暖流,叫眷念,叫思家。”这段话写得极为精彩,分行即诗:

雨水顺窗滑下

如妈妈温柔的手

我的心里瞬间没有了

刚才的孤独无助

一股暖流在身体间缓缓而升

渐渐至眉心,至手心

最后在心房处停留

这股暖流

叫眷念

叫思家

现在很多人说,文学作品要有“可怕的社会责任”,要揭露、要批判,要对抗,搞得作者和读者都一脸神经兮兮的苦相,好像但凡一乐,都对不起“文学”二字!拜托,轻松一些好嘛!人间烟火才是世间最平常又最值得记录的,“我手写我心”,不要把文学作品武器化,而应镜像化,只要在一部文化作品的镜像中,察觉到一丝与你共通的悲喜,你就可以放心地去感动,不要怕人笑,因为这世上假面人太多了,做一个真情的作者和读者,才更加可贵。

《儿时的雨》,这篇散文从谋篇布局,到用字遣词,能看出秀玲老师的用心,且处理得十分出色。对于情绪的营造,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女性的细腻,偶尔一句一词的点睛之笔,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文学修养。最主要是文中的一腔真情,不矫揉、不造作、不故作清高,一派天真烂漫,这是很多人已经忘却的高贵品质。读者从这篇文中也能感悟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的一场雨,让我们在繁忙的岁月流转中,偶尔让自己静下来,放任心扉洞开,真情流露,不顾其它……这种很少在其它散文中获得的感动,就是促使我忍不住要说两句的原因!

看吧,秀玲老师的散文才二千多字,我这说两句,一说就四千多字。又啰嗦了,我这该死的才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