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静川的头像

静川

鲁迅文学院学员

文学评论
202012/04
分享

吕凤君:用别样的角度看世界

——读吕凤君长篇小说《雪花大如席》

      静川

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就知道吕凤君这个名字,但真正认识吕凤君,是永吉第一次洪灾,吉林市作家去抗洪一线送捐款物资的时候,我们如约而至。很多年过去了,我们相互有了解,也相处的很近。这些年,我没少拜读他的散文,游记。他的文笔老道,耐读,非常有现场感。但我还真的不知道,他在悄悄的写小说,并且,还一下子就整出个“双黄蛋”。第一部长篇《雪花大如席》,已经由吉林出版集团正式出版,第二部长篇《暴马丁香》,最近也在《江城晚报》上陆续连载。他的这两部长篇的问世,确实给予吉林文坛一个惊喜。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雪花大如席》,展开一幅复杂世相的宏阔画卷,在当代社会极具现实意义。也给吉林市长篇小说作家的名单上,添加了一员崭新的老将。

《雪花大如席》是写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债务纠纷引起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故事。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吕凤君自己半生的真实经历。

《雪花大如席》为吉林地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写城市改革开放人物的作品虽然不少,但《雪花大如席》我觉得更深入、丰富、细致、可信。这无疑与吕凤君丰富的生活积累密不可分。《雪花大如席》还是一部极为‘完整’的作品,其中有活生生的人物,和东北语言的运用,读来亲切令人感动不已。

这部长篇,虽谈不上力透纸背,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作品,读了很多遍。今天我想试着从语言、结构、人物,三个层次,浅谈一下这部长篇小说的美学特质与文学价值。

1、小说语言的魅力是从生活的智性中炼取的精华

小说不是故事,更区别与散文。小说的主要工具,就是小说的语言。纵观古今中外,任何有成就的小说家和经典作品,无不是令人瞩目的语言建筑师。

《雪花大如席》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提炼和升华,在时代、生活、文化和语言之间展开了一种基于客观又归纳于主观的复杂周旋于语音的协调性。作者采用了与作品格调、情绪节奏和内容完全默契的语言表达模式,让读者在赏读人物和故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精炼语言的独特格调和艺术魅力。那种生活本身的智性相濡以染的语言,在质朴、生动、简洁和貌似湖南和北方口语化的语境,很具有亲和力,读了,直至生活的肺腑。

语言的生动性,指的是语言的质感。作者在小说的叙述和描写的过程中,没有刻意玩弄语言技巧,也没有人为地创造新奇句式,更没有玩弄陌生的辞藻,而是根据作品整体人物的出现、场景的需要,选用适合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才独具个性气质的语言进行合理的表述。这种语言貌似随意,实则质感强烈,具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天然吸纳力和粘和性。这种语言的质地符合这作品和这些人物的特点。《雪花大如席》这部作品语言艺术的显著特色,以短句和短词构建作品,给人以轻松、明快、干净、利落之感。即便细节描写和叙述说明,都极力避免冗长、拉沓的词、句和段落。简洁、质朴是这部作品的耐读之处,我在两遍的阅读中,没有感到费心、吃力和郁闷的心情。通篇词句润滑,亲和力极强,很少生僻字词,很少令人费解和艰涩的句式,很少繁杂虚奥的段落,这种语言既能强化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力,也能提高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这和作者多年勤奋的创作和和生活的阅历很有关系。同时,《雪花大如席》有别于其他长篇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一种基于北方生活智性的语言而巧妙淬炼出东北口语化语言的效应。这种方言色彩不仅仅体现在人物对话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作品的大街小巷。不难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丰厚的生活积累,敏锐的观察力,感知、归纳、概括能力,是有高度的智慧和足够的生活积淀的。当然,付出艰苦的劳动和超强的心血那是自不待言的。

2、容量和指向无形的内生性扩容和延展

文学艺术,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说到底,都是结构的艺术。特别是小说,情节设置的结构艺术是长篇小说的生命线,也是长篇小说能否创作成功的重要标识。

捷克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在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说道:一个时代的文学也好,一种文学类型、一部作品也好,都取决于三个互相联系、共同作用的因素——作家的个性,最广义的现实性以及艺术传统,三者有机地构成文学结构;文学的发展,首先是文学结构的革新;传统结构循序渐进的变化,最终不能产生新型文学作品,新型文学作品必以其全新的、完整的结构异军突起。所以说,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不仅是情节、人物的设置和延展,而且是一种看似无形却又能贯穿于作品全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也是作家的激情、作品题材和主题内在的汇合点和支撑点,也是决定一部长篇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调、参照和比例、以及叙述方式的选择的重要尺度。在这一点上,《雪花大如席》出色地做到了结构和主题与作家情感和叙述方式的完美契合,让读者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人工斧凿的痕迹。吕凤君的这部长篇,应该算是小说中的上层建筑,在整体结构上,《雪花大如席》精确地把作者对生活的准确把握外化为作品的结构方式。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深层次结构。作者将一座城市的企业转折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大变革的社会环境集中聚焦在主人公的命运基线,多流并汇,然后将这些鲜活生动的元件置于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之内,使每一个小人物的时空交织出内含的气象,因而宏大来了小说的整体叙事结构。整体作品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各自的时间和空间,每个时间和空间,都有相同的叙述和不同的表达,这就像一组交响曲和庞大的剧目,场次和乐章的设置不仅是为了迎合阅读者的习惯,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作品的点、线、面的立体交织和纵向伸延。

看来吕凤君对长篇小说的创作规划是非常成熟的。这种效果,不但符合大众阅读欣赏习惯,而且呈现出一种相互对称的结构美。同时,又在内容上突现连绵不断、层次分明的整体感觉,完美而又准确地体现了作者的深层架构能力和个性化的审美延伸指涉。《雪花大如席》从一开场就紧紧围绕故事的情节展开叙述,而故事全部主线,都是围绕讨要工程款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这部长篇得以更深的延展。沿着这条线索,不断活跃着主人公和其他人物,不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和生活琐事,也不断绽放出各色花朵,这样的结构恰好适合这样绵长的篇幅和浩繁的内容,舍其次,只能给作者带来困惑,给阅读者带来混乱。但在一部长篇里,补偿主线的故事还是很多,小油匠、歌手、老李头、张四平他们的每一段故事,也是互衬主线关系秘不可缺的部分,这样使得作品结构更加紧密合理,情节更加明朗,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最后,以社会背景事件发展和工程款讨要的漫长之路,将所有人物的前途命运和所有发生的故事和林林总总的生活琐事置于大的社会背景和一座城市建筑企业的命运大转变的发展状态这两个平台上,相映成趣,互为释疑,互为影响,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效果和强烈的感染力,使得作品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在叙述上主次清晰,更为重要的是加大了作品的信息吸纳容量和指向无形的内生性的扩容和延展。作为结构艺术的长篇小说,对于作者的思维逻辑是有严格要求的。如何做到一以贯之,呼应自如,在这一点上,小说《雪花大如席》的经营之功和艺术耐力表现是出色的。在预设的情节之内,合理地匀称地安排故事和情节,使作品整体呈现一个节拍、一个速率、一个基准,人物出场、活动、退场合情合理,故事开展有头有绪,情节推进有条不紊,通篇语言顺畅自然,既有高潮迭起又有舒缓的愉悦,整体结构给人以很完美的印象。

3、用真实的生活和象喻的语言塑造小说的人物

要想写好一部长篇,精心塑造、刻画典型人物,才是小说的核心组件。创造活生生的个性鲜明、象喻指向深邃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家,也是一部作品成败得失的要义。纵观小说史,凡是能够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必定是为文学画廊增添了毫不重复的艺术形象,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彼此互不重复的“这一个”。很难想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如果没有谌容笔下的陆文婷、陈忠实笔下的鹿子霖、古华笔下的胡玉音、王宗汉笔下的朱四、王可心笔下的杨八、张贤亮笔下的许灵均、王家男笔下的吴柏兴等一批活灵活现的典型人物,中国当代文学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

湘女是《雪花大如席》的女主角。作者通过湘女这一特定形象,完整地实现了自己对现实的深邃洞察和大巧若拙的审美表达。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人物的出身、性格、经历和命运四大板块。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立足一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为湘女的命运构筑了一个居于社会改革与计划经济转折市场经济这一大变革中企业与企业讨要债务的生活切入点。她是一家公司的副总,她与市长张林生、公司老总方雪松、某集团公司的项目负责人于东阳等人复杂的情感变化,其中的苦涩和甜蜜,孤独或茫然,她的生活和她的人际交往,都使小说在气质上充满了天然的剧情感,触动人心。作者刻画人物的性格很细心,尤其是对女性的观察和体验,要比女性自己还准确到位,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湘女性格的外在表现是聪慧,她是个南方女子,却也是一位生活在北方城市企业中的女强人。平时不善言辞,但在企业生存的奋斗中照样能听到她挣扎的声音。善良、忍让、融智,在她的生活、工作和事业上,都赋予这个人物丰富的独立个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小说作品中成功的人物不但要保持自己的性格特性,更要承担和忍受各种社会矛盾。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生活的深度主要由构成典型人物形象的特殊经历所承担,没有独特的人物经历,就没有典型人物真实可信的形象基础甚至艺术魅力。小说中的湘女是她的特殊经历锻造浇铸了她的品性,是她的品性成全了她的人生苛求。作者巧妙地把一个湖南女子嫁接到东北生活的命运又和企业、政府糅合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大转型的故事里熔炼,使得湘女这样一个人,不论从外像到内质、从现实到虚幻、从物质到精神,以及对社会人物社交的微妙的情感上,形象突兀,又那么协调合理。作者让一个成功的女性人物脱颖而出的艺术灵性所在。可以这样说,所有风光旖旎的人物背后都有别于常人的命运,偶像级的人物就是用这样的命运炼成的。湘女如此,方雪松如此,张林生亦如此。

除此而外,《雪花大如席》还塑造了一批特点鲜明、富有生活情趣的辅助性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群像构成作品鲜活生动的内在元素和外在张力,自始至终跃动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中,既恰到好处地配合了主人公形象的锻造,又别开生面地开掘了各自色彩纷呈的时代生活的多元构图,烘托了作品的主题,强化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内涵容量及其感染力。譬如老李头、小油匠、歌手、张四平等也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系列个性人物。正是这些小人物,具有优缺点各异的性格,才使普通而又多面复杂形象,彰显了时代生活和人性的复杂变迁。事实上,作者创造了这样一群小人物,也是更好地服务小说的主体结构,他们的每一个人物的形象建立,都很耐人寻味,耐人咀嚼。

《雪花大如席》和《暴马丁香》两部长篇,吕凤君写出了好几个堪称典型的人物形象。《雪花大如席》里有主角,也有配角,他们互为表里,共同构成这个时代的角色。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王家男认为,《雪花大如席》是一部具试图传递真正中国情怀以及中国人目前怎样生存的现状。作者从一个北方工业城市,一个建筑行业,辐射了我们转型期的中国广泛性的生存空间和中国人的精神空间。《雪花大如席》确实像王家男所说,确实给我们的文学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角度去看世界。总之,《雪花大如席》是一部成功的长篇作品,她的优点和特色表现在方方面面,我想,是能够产生广泛的阅读共鸣、并被读者用心记住这两部厚重的现实主义力作。

             2020.12.1.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