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静川的头像

静川

鲁迅文学院学员

文学评论
202412/08
分享

故乡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读龚学敏《寨沟的诗意》有感

文/静川

一、灾难中的希望之光

前几天我在《光明日报》上,读了一篇龚学敏先生写的《九寨沟的诗意》,开篇便将我们卷入了 2017 年 8 月 8 日九寨沟地震这一令人揪心的灾难时刻。“家乡九寨沟地震了。在外地的我,第一反应就是给九寨沟的家人打电话。”作者以简洁而直接的叙述,瞬间营造出紧张与关切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那份对家人安危的担忧。

“如果诗歌是一门手艺或一束可以放大事物的光,我从未想到有这么一天,要用它去面对家乡的灾难。”这句深刻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作者在面对家乡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对于诗歌作用的重新审视和思考。诗歌在此刻不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成为了他抒发内心痛苦、传递希望的工具。这种将诗歌与现实困境紧密相连的表述,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力量的敬畏和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当得知家人平安,但九寨沟景区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时,作者起初并未打算以诗歌来应对这场灾难。然而,各种声音的交织与内心情感的涌动,最终促使他写下《九寨殇》。诗中的“记着,要把火花,种在人心/还可以发芽的大地上”成为了希望的象征。

在这里,“火花”,这一意象极具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在黑暗与困境中闪烁的希望之光,是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的体现。作者以“火花”寓意着九寨沟虽然遭受了地震的破坏,但人们心中的希望并未熄灭,而是如同种子般,在适宜的土壤中依然能够生根发芽。这种以具象的“火花”表达抽象的希望的写作手法,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对家乡未来的坚定信念。

我要说明的是,当年我读过简明、大解、谷禾写九寨的诗,当然也包括龚学敏先生的《九寨殇》组诗,引用诗句中的“火花”,指的是四川阿坝州九寨沟的“火花池”。我去过那地方,湛蓝色的水面上波平如镜,海子的四周是茂密的树林,湖水掩映在重重的翠绿之中,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每当晨雾初散,晨曦初昭时,湖面会因为阳光的折射的作用,水面似有朵朵火花燃烧,星星点点,跳跃闪动。因而得名火花海。2017年8月8日该地区发生7.0级地震,由于该地震的影响,火花海的水已流失殆尽,天工之美又被"天工"收回,令人惋惜!

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作者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叙述,将个人的情感与家乡的命运紧密结合,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运用象征的手法,赋予“火花”深刻的内涵,增强了那首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童年的乡村记忆

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带我们走进了他童年在乡下的生活。下双河这个因两条小河汇聚而得名的小村寨,成为了作者童年的舞台。“两条小河汇聚,就有了村寨的这个名字。现在,这里通了公路,距县城十多公里,开车就是一眨眼的工夫,过去是顺着河沟走一条山路。”作者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乡村交通条件的巨大变化,也让我们感受到时光的流转。

“骑上马,感到比走路好多了,坐得高,视线也好,看到很多平日里看不到的景象,就开心得要命。”这段对骑马经历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天真与喜悦。然而,“慢慢地,屁股被马鞍磨得难受起来,我不敢吱声,直到感觉屁股都磨起了泡,难受得再也熬不住,才跟大人说。他回复:这阵儿才说,就要到了,忍着。”这一细节描写,不仅体现了作者当时的痛苦与忍耐,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艰苦条件。

作者在乡村的日子里,后山成为了他的乐园。“居住在山里的人,一辈辈把房屋背靠的后山奉为神山。不开荒种地,不伐树砍柴,这是天生的生态意识。”这种对后山的敬畏与保护,体现了乡村人民朴素的生态观念。而后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各种树木、花草、野果和小动物,构成一个与外面改土造田截然不同的丰沛世界。”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探索与想象的空间。

作者寻找形状各异的小石头,并为它们赋予角色和故事的经历,充满了童趣。“这是我记忆中最早与自然交流的情景,没有其他人打扰,完全沉浸在自己虚构的世界中。”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内心世界的自由构建,成为了作者童年生活中最珍贵的回忆。

在这部分的写作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目睹他童年的生活场景。同时,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变化和后山的神秘与美好。

三、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九寨沟的历史变迁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是文章的又一重点。从过去的松潘县南坪区到如今的九寨沟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文化交汇的场所。“川甘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南坪不像川’。说的就是南坪的风俗、文化,包括饮食习惯都与四川不一样。”这句俗语生动地反映了九寨沟地区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

作者在散文集《吃出来的人生观》中对饮食文化的描写,如第一次吃到韩国泡菜的经历,为我们展现了文化交流的一个生动侧面。“一位家住在水运处的同学偷出来的红红的糊满辣子面的大白菜,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同学的目光。白菜怎么会这么做,怎么会做得这么香,已经超越全班同学幼小心灵所有的认知了。”这段描写通过同学们的反应,突出了外来饮食文化带来的新奇与冲击。

20 世纪 60 年代大批工人的到来,为九寨沟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作者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回顾,展现了九寨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文化的交融与传承,丰富了九寨沟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引用俗语增强了文章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通过具体的饮食事例使文化交流的现象更加具体可感。同时,对历史的回顾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方式,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领略到九寨沟文化发展的大致脉络。

四、永恒的童话世界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四五岁时第一次到九寨沟景区的情景。“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树特别高大,箭竹林特别茂密,海子里的水特别深,还有就是捞鱼的经历。”作者通过一系列“特别”的强调,突出了九寨沟自然风光在他幼小心灵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前一天晚上,修路工人把砍倒的树制成筏子,撑到海子对面,把用竹编的一种专门网鱼的笼子放到水里,第二天取笼子,里面就有上百条小鱼,我们用来改善伙食。”这段对捞鱼过程的详细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作者对海子对面神秘世界的向往,以及对放置在玻璃酒瓶中鱼的描写,都充满了童真和幻想。“我还到海子的边上,捉一些一两公分长的小鱼苗,一寸长的一般捉不到,它们游的速度比小鱼快多了,一晃就到了水深的地方,我是万万不敢涉水去捉的。海子的对面太神秘了,我多次提出想坐筏子去看看,可是每次都被大人骂回工棚。”这些细节展现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

多年后,作者仍想用《九寨蓝》来描绘九寨沟的水,那至纯至美的蓝色,如同冬天童话中恋爱着的鱼。这种将九寨沟的水赋予诗意和浪漫色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九寨沟深深的眷恋和赞美。

从写作手法上看,作者通过回忆和细节描写,营造出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世界。同时,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童年的记忆与成年后的情感相呼应,使文章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龚学敏先生的这篇散文以其真挚的情感、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九寨沟的多面魅力。从灾难中的希望到童年的欢乐,从文化的交融到永恒的童话,每一个章节都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让我们在领略九寨沟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沉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不仅是一篇关于九寨沟的散文,更是一首对家乡的赞歌,对生命的礼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