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延辉的头像

周延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4/28
分享

彩礼

夜幕降临了,梨树村的小路亮起了桔黄色的灯,灯光好温柔,洒在光滑的水泥路面上,一会将刘玉柱的身影拉长,一会将他的身影掩在村路的大树下。

刘玉柱佝偻着腰,喘着粗气,漫漫地踱着小步,一边回味着刚才驻村书记于新策的话:把你的儿子找回来,在村木耳基地承包部分木耳,组织返乡的小青年一起干,一年收入个三五万轻松的,比在外打工要好呀!

 一想起儿子刘冬阳,刘玉柱难过的不得了。冬阳27岁了,早该到了结婚的年龄,可家里连儿子结婚的彩礼钱都拿不出,儿子只好到城里去找工作。冬阳在一家建筑工地当小工,早晨天不亮就要上工,晚间要等到万家灯火渐息才休息。除了房租、生活费,剩下的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攒够结婚的钱。让人担心的是,工地的包工头去年跑路了,冬阳的工资还不知道咋办呢。哎!刘玉柱想到这,心疼起儿子来。

到了家门口,刘王柱索性坐下来,掏出旱烟口袋,捻出一张烟纸,抓起一小撮烟丝,三下两下卷成个烟卷,哧拉一声,一个小火苗在嘴唇边上一闪,一缕清烟喷了出来。他又琢磨着于新策的话:咱村有限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要是把这10多个年轻人都找回来,分别在将要成立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发挥作用,个人收入增加了,梨树村也就有希望了啊!

刘玉柱又想起于新策的那笔账:第一年村里帮助他们贷款,试着购置木耳菌袋16万袋,16万袋木耳菌袋保守预算可产干木耳16000斤,签合同无偿回收1040斤,其中2000斤按每斤50元零售,那就是10万元啊!其余的8400斤,按30元一斤批发,少说也要25万啊!合起来35万多呢!这个天文数字把刘玉柱惊呆了,祖辈生活在这里,除了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梨树村,再就没啥好,山高路远,靠山吃不山,靠田,就靠种那点玉米黄豆,什么副业也没有,10年也收不来这么多钱啊。

刘玉柱心想:我带头把儿子动员回来参与承包,这还真是个正道,保险起见,先少包点,试试看,兴许还真能攒够彩礼的钱。想到这,他快速回屋,和老伴商量着怎么把冬阳找回来。

刘冬阳接到老父亲的电话,已是半夜了,说啥也不相信种木耳能致富。“儿呀!如今扶贫政策好,有村里和政府的承诺,你还担心什么啊!”他叹了一口气,又说,“你不知道呀,你一年没回来,咱村变化可大了,村里都有路灯了,咱家危房改造后也住进了砖瓦房。你有学问,要是肯吃苦钻研,年底就会攒够彩礼了。你可以不信任我,但住村第一书记的话你总该信吧。于书记承诺了,你这个党员只要带头回来,一定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于新策听说刘冬阳回家了,兴奋的直搓手,“嗯,这个头带的好,要是再回来三五个年轻人,村里的产业项目一一种植合作社不愁办不好。”

于新策带着合同亲自登门:冬阳啊,这个头带的好呀,看,我给你带来“彩礼”了。签字吧,你签完,后边老李头的二小子大春,还有村东头王大娘家的二妮也要签啦!哈哈!下周一我们就隆重地举办种植合作社成立仪式。"哎!于书记,把我对象凤兰也算上一份,今晚我就把这‘彩礼’送过去……

 想着儿媳就要进门了,刘玉柱的嘴巴合不上了!于新策更是欣喜若狂:“ 合作社的事情终于有人来做了,再抓点其他项目,不出一年,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就会摘掉‘贫穷’两个字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