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卧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睡着了,又像是刚刚才醒来。总之,它现在这个样子,犹如一个刚游完迷宫而感到倦怠的孩子。
这个春天,它本来是想趁着一场突袭的暴雨,翻过荷塘,然后顺着河沟,去到湖泊里安家。可不幸的很,一位农夫的突然闯入,让它没能彻底完成这次迁徙。它只依稀记得,当时自己拚尽全力,一直奋勇前行,眼看就快游到河沟的尽头时,哪曾想,那戴斗笠的农夫,用一个专捕鳝鱼的篾具,一把罩住了它。
从此,它的命运开始逆转。
本来,它是生长在荷塘的,却没料到,被人当作了一条野生鳝,几经周折转卖到了城里。接手的是一位搞养殖研究的教授,当然,教授还是个美食家。教授对野生黄鳝的喜爱,绝不亚于一些城里人嗜吃乡下的土鸡蛋。那日,只因教授说了句"这条鳝实在太小",让它侥幸逃过一劫。于是,它又被教授的妻子重新返回到了农贸市场。
接着发生的事,确实令它欣喜。农贸市场来了一个搞水产养殖的人,这人在各种大小不一、嘈杂纷繁的摊位前转悠了大半天,然后用犀利的目光打量着它,好一阵挑挑拣拣,最终把它相中了去。一路上,它没法不心存感激。它跟着这个人,颠簸了好几公里,最后抵达了一口池塘。
池塘的水面很平静,四周还拉了一层铁丝网。铁丝网让它一下子就看穿了主人的心思——既防贼,又防止黄鳝往外窜……
不一会,它就被主人丢进了水里,它很庆幸,原来,这个世界并没有与自己走远。更幸会的是,连教授也来了——他们居然彼此认识——教授和养殖户站在池塘边,叽叽咕咕,指指点点,一看就知道是在谋划一场什么"馊主意"。
对此,它不敢去多想。反正,它的命运,就交在这两个人身上了。
又过了几天,池塘边奇迹般地安装上了一排排摄像头,向它睁着牛一样的眼睛,十分关怀的样子。它饿了,投料机会马上往水里吐食料;困了,岸上很快就有舒缓的音乐响起;当想见见阳光时,几束颜色不同的光会立即打在水面上……
它简直就像今天的"白富美",一下子过上了一种"不是人"的生活。不过,这全都得归功于教授。在这个"互联网 "时代,是教授让它快速地享受到了荣华富贵。养殖户也以此为荣,向人炫耀,"这种养法,俺是全县第一人。"听那口气,就像村里的煤老板抱得美人归。
想那荷花开放的时节,蝴蝶们在荷叶上怎样追逐;想那青蛙捉虫子时,小蝌蚪们在水下如何嬉戏;想那南归的大雁飞来时,水面上被风掀起的阵阵涟漪……它想啊想、想啊想,不知不觉中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在它本以为可以安于今天的现状时,田间的稻禾抽出了嫩芽,养殖户打开家中的电脑,发现它长长的肉身竟然被这种智能化养殖模式培育得登峰造极。这下,养殖户也高兴坏了,连忙打电话报告给那位高知。而当它再次被送进城里时,高知的脸上已笑开了花。当着养殖户的面,作为高知的教授很爽快,他挥了挥手:"这第一批,我全买下。"养殖户听了,心里像灌了蜜。
鳝的命运第三次发生逆袭,是在养殖户走后的第二天,教授的妻子提着这"第一批",悄然来到农贸市场,以极低的价格转手给了一位卖鱼的贩子。迷迷糊糊中,它从农贸市场的喧闹声里,分辨出一个熟悉的声音,听见教授的妻子用一种温软的语气在与鱼贩交流:"唉,我那老头子还是喜欢野生的,习惯了嘛、习惯了……"
不知不觉,春天就这样过去了。它后来又去了哪里,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