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雨萌的头像

雨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02
分享

老宅

坳上的老宅没了炊烟。几个月前还可见的。

早前,二姐夫的爹妈和他智障的大姐寄居于此。碧绿的菜畦、凑簇的柴垛、小池里不息的水流以及摇头晃尾的麻狗,与阳光下蹲在门口吸烟的老人等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沧桑的画面。老宅虽然窳陋,但有相依为命的烟火熏染,还是能感觉到一丝生气。

近旁再无别的住户。外婆、舅舅们已迁到坪中居住,他们的老宅在风霜雨雪蜂虫鼠蚁年长日久的侵蚀下,渐已瓦碎椽断、柱倾檩裂。草木恣意生长,不仅长到坝子里、阶沿上,还攀上墙头、立在瓦上。半扇石磨倒在草丛中,磨孔中长出一株婆婆针,稍一挨近便勾挂一身刺儿。父亲有时会走到坳上去看看老宅,察觉到周围有野猪的踪迹。踏过林野小径,村里唯一不通入户大路的这座山坳近似一座孤岛。

二姐夫的爹妈过世后,二姐夫的大姐被送往湖南一小镇福利院,父亲探看老宅便勤了些。这老宅是他在中年丧妻、众雏待哺、兄弟相阋的人生逆转艰难之时,从坪中祖宅中分离出来,咬着牙关再在坳上重建的。片瓦寸枋、一砖半石皆凭人力,操尽了心,吃尽了苦。父亲说,湖南的一个彭木匠装屋,耗时九十九天,工资每天两元,共计一百九十八元。老宅是身残志坚的父亲与命运缠斗的见证,老宅的时光隐匿着父亲长年的病痛、困顿与操劳。先是三姐弟接连读初中,然后我考入师范,全靠父亲以病残之躯,奔命劳作,扯钱拉米,聊度时日,一些债务在我参加工作后才逐一偿清。

常觉父亲费力把房子从坪里搬至坳上是个错误,尽管父亲罗列的初衷有三四条。譬如,作为当了多年的大队干部要带头响应政策号召依山建房;估计桑鹤公路会从坳上选线经过,房屋就正好面临公路;挨着外婆家也好有个照应;周围山林旱地都是自家的,柴方水便,等等。这些预期基本没怎么实现。并没有很多人向父亲那样把房子搬迁,除了“发财不离老屋场”的安土重迁意识外,那时手头都紧巴轻易不会动建房子的念头。桑鹤公路最终绕到老宅后山去了,直线距离不过百余米,却隔着半壁坡。贫穷人家百事哀,外婆家也过得一地鸡毛,莫谈照应了。柴水是方便了,收谷打米出行购物又麻烦了许多,特别是雨雪天气,阴山上动辄就是两腿泥。

老宅,还隐匿着一个少年的窘迫和青春期的苦闷。

读初中时,一双解放鞋一年穿到头。周六放假,头一件事就是洗鞋,然后晒干或烤干,周日下午去学校时再穿。记得有一次,一只鞋帮子烤坏了,心里满是懊悔和自责,找了一根松紧带捆绑着敷衍了一周。16岁师范毕业,被分配到本县东北边界偏远的山村教书,那时没有关系和路子的,只能眼巴巴羡慕他人分配到城镇或者改行。父亲随后四处奔走,让教委领导动了恻隐之心,一年后我得以回到本村执教。和父亲住在老宅,教书、放牛、喂猪、砍柴,诸如此类动宾结构的词语构成了彼时的日常。内心抗拒这样的日子,迫切地想逃离。

周日或长假,我会一个人闷声闷气去龙家湾翻挖茶田,赤着膊让烈日把皮肤晒得火燎似的。也会闷声闷气躺在床上睡觉,一睡多半天,哪怕没睡着也懒得动。也会向同村的那个女孩表白一番,她嘴上虽说我人还不错,骨子里却是渴望富贵人家的,交往过一阵子便无声无息了。也会看一些书:戴厚英小说《诗人之死》不知是从何处借得,七皱八褶厚厚的一本;铁凝小说《棉花垛》、张贤亮小说《绿化树》是从学校图书室借阅的,它们是一个系列;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买回来才发现是个盗版;在贾平凹散文集《红狐》上用铅笔做了许多自以为是的批注……关乎阅读的点滴情形,依然历历在目。从字里行间体察到人世间的跌宕起伏,人性的繁复幽深,皆逃不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唱词。

刘震云曾说,文学的作用是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作用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学科、任何民族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生活在老宅时,总以为自己悟出了些道道儿。屋檐后即是菜园和几块旱地,呈梯状分布,分界处有篱笆和石埂。我未见过奶奶,奶奶的坟墓就在园中。此外,还有四五座已无人拜祭的无名坟茔散列四围。夏季起夜,打开房门,径直走到园中。天地像一个偌大的蒸笼,隐喻着死亡意象的坟堆如硕大的馒头,皎洁的月光映照其上,如罩着一层热气。没了阴森恐怖的感觉,我想生死便是举重若轻的事了。生与死只隔着一泡尿的距离,活着的一点爽然形同撒了一泡热尿。或许印合了庄子所言的“道在屎溺”吧!那时没手机,没QQ空间,没微信朋友圈,把自己的胡思杂悟涂抹成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誊写在一个黑色的日记本上,后来请已在报刊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的一位老兄斧正,被弄丢了,困在老宅的青春心痕便无从索骥追忆了。

采取两种方式逃离老宅。一是到镇上的学校去。起念不久,一个偶然的机缘随之而来,就调到乡镇中学教书近20年。二是结婚成家。迈入21世纪,刚刚达到法定年龄,我就结婚了。有了孩子后,把父亲接到镇上一起居住,老宅成了一处驿站,回去的日子屈指可数。老宅由二姐他们住着,他们后来到坪里修了房子,就把二姐夫的爹妈和他大姐从湖南接过来住着。一住十来年,没现在这般萧索荒芜。

父亲2016年做了髋骨置换手术后,身体状况好了许多,他在老宅的旱地里陆陆续续又植了一些树,劝其不必劳累,父亲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由来已久。近些时日,父亲腰腿疼痛,行走需拄拐杖。每日依然早起,目送我们去上班,晚上等着我们回来,一同看会儿电视、说说话。他说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要告诉我他存折的密码,还问老宅怎么处理?我感到有些悲凉和无措。

父亲一日日走向衰老。老宅也一日日走向衰朽,势将成为一处废墟。惟愿流年记忆像父亲种植的那些树一样开枝散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