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梅莹的头像

杨梅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20
分享

战疫,一个村庄的坚守

坎门尔村四通八达,处处都有路,又毗邻哈巴河县城。

55天,杨兆楠从1月24日战疫坚守在坎门尔村没回过家,不,时间应该更早,只是他没刻意去记那个时间。1月24日他记得清楚,那天是农历大年三十。

跟女儿童童视频,女儿笑话他头发长得能扎小辫,脸黑得像巧克力。55天,杨兆楠只能隔空与家人见面对话。没办法,战疫这段时间的确忙,不是假忙也不是作秀。即使让他作假作秀也不会,是做不来,那是骨子里养成的。与其挖空心思作假作秀,倒不如把事做扎实通透。人说事真心不慌,不是吗?

“杨书记,我有东西放在村口,是个花布袋,帮我拿一下。”

“好,我马上帮你取。”

“杨书记,亲戚给我的风干肉肉挂在村西那棵老杨树上,你帮我拿过来。”

“行。等我统计完村里外来人员体温就去拿。”

……

“杨书记,我要吃乔面馍馍,佳家超市有卖的,能不能帮我去买。”村民阿斯哈打电话给他说。

“好,我把别人的菜送过去就给你买。”

“小杨,给我买点西红柿、再买点辣子,辣子要那种尖头的螺丝椒,别买错了。”陈宝刚像嘱咐自家孩子般说道。

“放心,陈叔,我一定帮您办好。”

“杨哥,我家孩子的奶粉吃完了,能不能帮忙去买一下?”赵玉堂小心翼翼地问杨兆楠。说实在话,比杨兆楠小两岁的赵玉堂,支使杨兆楠帮自己做事,心里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行,没问题。你把孩子奶粉罐发我微信里,我马上去买。”

“杨书记,给我家买两公斤苹果,要阿克苏冰糖心的,个要大,水份要足。”

“杨书记,麻烦给我买两盒血压药,你过来拿药盒,照着药盒上的厂家买。”

“小杨,我孙子要吃蛋糕,帮一下忙,最好快点帮他买回来。”

……

“阿姨,这是给您家发的消毒水,每天记得消毒。”

“大叔,您的体温正常,我每天这个时候过来给您量体温。”

“小伙子,出门记得带口罩。”

……

杨兆楠既是村里的快递员,又是保姆,还是护理员及驾驶员。这家给送菜,那家帮买药;西家有外来人员隔离,东家没按时消毒;村内巡逻,村民测温,村口管控。各个方面那样也不敢懈怠,尤其关系到群众生活的事,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迅速及时。购买的物资,杨兆楠品种、重量、单价,商家电话,一张清单一目了然交给村民。要想群众信得过,事事要透明,让群众心里明明白白敝敝亮亮。

光这些工作还不算什么,要做的事多着哩!

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群众的,工作的,村里的,村外的,内容五花八门,清一色要求他去落实。谁让他是“兵”头将尾呢,但是,他这个管理542人的村支部书记,少说也是营级建制,手下却无一兵一卒让他指挥,大事小情都要他亲自跑腿动手。早晨没起床就有村民打电话给他安排事,深更半夜还有村民发微信让他办明天的事。整天忙得顾不上吃饭,三顿饭并作一顿吃,常常是刚端起饭碗就有事赶着去做,撂下碗去办事,然后回来接着吃,一顿饭分几次才吃完。有时,忙着忙着再没心思吃饭,一天饿着肚子就晃过去了。事情一件接一件,堆在一块摞在一起。他把事务分轻重缓急,全记在手机文件夹里,做完一件勾掉一件,无论多迟多晚,当天的事情必须当天完成,因为,明天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呢。

忙时啥也顾不着想,略有空闲,杨兆楠就想念家人,家在咫尺因战疫却犹隔千里,六口人分隔三地。他驻守坎门尔村,妻子任丽君担任金色港湾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夫妻双双在战疫一线,谁也顾不上孩子,一双儿女只能送与父母照看。想到父母,杨兆楠既内疚又难过,自己为村民解决生活困难,为人子不但不能替父母排忧解难,还要让父母替自己受苦受累。杨兆楠不崇尚和平年代置亲人生死不顾的英雄。一个人不爱小家,何来大爱?而今非常时期的战疫,他选择放下至亲跟村民坚守在一起。一个感染者牵动一个省,一个村感染将关乎一个国,化整为零的坚持才能打赢全国防疫阻击战,国兴则家安,大家好家人才能更好。

坎门尔村结构复杂。全村145户,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有农业户口,也有非农业户口;有常住人口,也有流动人口……

防疫之前,杨兆楠在坎门尔村担任村支部书记432天。这些日子,杨兆楠所付出的努力没白费。群众积极性高了;垃圾分类入筒了;牛羊鸡鸭不上街乱跑了;街道干净了;路灯亮了;集体收入提高了……

杨兆楠是2018年11月17日到的坎门尔村任职,这个日子他记得特别清楚。阴冷的风吹卷着枯叶在地上打着旋涡。有头黑牛漠然地站在街路中央挡住杨兆楠的路,任凭他把汽车喇叭摁得震天响,它始终无动于衷。有人拖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撂在路边,然后,拍打着手上的灰尘扬长而去,垃圾箱距离蛇皮袋不足十米。一扇大门里冷不丁泼出一盆脏水,泥水溅在他车上,门里的妇女毫无歉意扬长而去。这天,坎门尔村给杨兆楠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到坎门尔村当村支部书记,杨兆楠心里不太情愿。为啥?怕出力不讨好呗。坎门尔村“能人”多,村里工作难干在镇机关已不是啥秘密。在村里,即使把工作干好,也会有人鸡蛋里挑骨头。另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是吗?他身边的年轻干部要么升职,要么调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他呢?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埋头干工作,怎么越干还干到村里头去了呢?这么年轻到村里干工作,有啥出息?以后还有啥奔头?不往高处走就算了,反而往低处下,那不是让人笑话吗?是工作出了纰漏?还是领导对自己有意见?杨兆楠想不通。

杨兆楠是有想法的。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吗?杨兆楠当然是好兵,所以他才去努力工作。入职的年轻人,哪个没点想法?共同的想法不就是往高处走吗?只是围绕共同的想法,每个人的做法不同罢了。杨兆楠就是想靠自己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业绩实现梦想,得到承认和认可。承认是什么?认可又是什么?不就是希望自己往高处走走吗?从镇机关到农村哪里是往高处走?地地道道是往低处去呀。说好听是当支部书记,实则就是去当农民,而且是农民的头!

当村支部书记的事,杨兆楠都不好意思给父母讲。为啥呢?这么多年,父母为了他全心全意工作,揽下所有家务。父母图啥?不就是“望子成龙”吗?盼望他好好干工作能有个好前程吗?怎么干着干着就去村里当了连毛级别都没有的村支部书记呢?父母会怎么想自己?会失望呀。

杨兆楠从小在城里长大,是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别说种庄稼,就是种蔬菜也没干过。让他去给农民当头,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懂农村才能管理好一个村,板门弄斧怎么能管理好呢?想想一地一地的庄稼,再想想一人一把号各吹各调的村民,杨兆楠心里阵阵犯怵。

但是,不太情愿不等于不愿意,杨兆楠最终还是去了坎门尔村。

落下的灰尘就是土。既然到了坎门尔村就要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建设美丽村庄。杨兆楠的长项是肯学肯干。农村的事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村里的事没人干自己动手。谁让自己是坎门尔村的头呢?“头”动了群众肯定会动,不是吗?杨兆楠对建设坎门尔村是有信心的。果不其然,他爬到十多米的路灯杆上换灯泡,村民心动了;他早起拣垃圾扫街道,村民看见了;他花钱买铁丝把村林带围上铁丝网,村民点头了;他把一个个废油筒改装成垃圾筒,并且按垃圾分类亲手给筒刷上颜色,村民服气了。

坎门尔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村民不再自扫门前雪,而是主动清扫街道;不再将垃圾随处丢,而是把垃圾分类投进垃圾筒;各家的牛羊关进圈里,不再满街随处跑;村里搞活动,村民愿意参加了;最重要的是村民对村干部的讽剌话少了,找碴的人没了。

这年轻娃娃行!村民的这句话,杨兆楠收了。他努力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这样一句话吗?

谁知庚子年的疫情管控,差点让杨兆楠在村民中建立起的好形象毁为一旦。常说五根指头不一般齐,在突发的疫情管制中,人心与人心的想法也是不一致的。

起初的新冠病毒并没引起村民重视,对村委会的战疫措施村民不理解,还有不同的声音骚扰村民的正常视听。杨兆楠从年三十到初一熬夜制定的战“疫”措施和方案在村里将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病毒发生在武汉,离坎门尔村十万八千里,有啥防疫的,杨书记就是小题大做。”

“杨书记管得也太宽了,还管我们出不出门?”

“哈巴河这么冷,病毒到我们这里早就冻死了。”

“有啥可怕的?当年非典都没到新疆,咱们坎门尔村这远,杨书记是拿棒槌当针(真)。”

“杨书记太年轻,没经事,遇到这么大点屁事就吓住了。”

“大过年的,杨书记不回家过年,还不是为了咱们村民,人家图啥?咱们还是听杨书记的”

“做人得讲良心,杨书记来坎门村一年多干了那么多事,以前我们就像一盘散沙聚也聚不拢,现在不太一样了,大家伙还不是看杨书记面子。”

群众有情绪杨兆楠能够理解。与坎门尔村村民朝夕相处的432天,他知道他们是善良的,也是明事理的,只是村民不了解冠状病毒的严重性。杨兆楠建了一个“坎门尔村冠状病毒防控群”,他随时把全国的疫情情况及防疫措施发在群里,让村民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及防疫常识。

所以爱着你的爱,感动着你的感动。

一沓稿纸上用不同笔迹三种文字写着捐款村民的名字。这是从会议记录本上临时撕下来的稿纸,上方留有歪歪斜斜的撕痕。村民自发向疫区捐款16117.5元。“杨书记,捐的钱不多,是咱们村全体村民的一点心意,你就替我们捐上去吧!”

杨兆楠知道,这是最无声的支持,这是最温暖的回馈,这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这是村民对他的答卷给出的最高分!因为,他们是一群最质朴的农民!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是在哪本书上看过的?我已记不清。然,一个年轻人感动一个村庄却是真实的。谁说现代青年吃不了苦?说他们没担当?在战疫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谁不见他们个个尽显英雄本色?

坎门尔村四通八达,处处都有路,又毗邻哈巴河县城。

55天,杨兆楠从1月24日战疫坚守在坎门尔村没回过家,不,时间应该更早,只是他没刻意去记那个时间。1月24日他记得清楚,那天是农历大年三十。

跟女儿童童视频,女儿笑话他头发长得能扎小辫,脸黑得像巧克力。55天,杨兆楠只能隔空与家人见面对话。没办法,战疫这段时间的确忙,不是假忙也不是作秀。即使让他作假作秀也不会,是做不来,那是骨子里养成的。与其挖空心思作假作秀,倒不如把事做扎实通透。人说事真心不慌,不是吗?

“杨书记,我有东西放在村口,是个花布袋,帮我拿一下。”

“好,我马上帮你取。”

“杨书记,亲戚给我的风干肉肉挂在村西那棵老杨树上,你帮我拿过来。”

“行。等我统计完村里外来人员体温就去拿。”

……

“杨书记,我要吃乔面馍馍,佳家超市有卖的,能不能帮我去买。”村民阿斯哈打电话给他说。

“好,我把别人的菜送过去就给你买。”

“小杨,给我买点西红柿、再买点辣子,辣子要那种尖头的螺丝椒,别买错了。”陈宝刚像嘱咐自家孩子般说道。

“放心,陈叔,我一定帮您办好。”

“杨哥,我家孩子的奶粉吃完了,能不能帮忙去买一下?”赵玉堂小心翼翼地问杨兆楠。说实在话,比杨兆楠小两岁的赵玉堂,支使杨兆楠帮自己做事,心里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行,没问题。你把孩子奶粉罐发我微信里,我马上去买。”

“杨书记,给我家买两公斤苹果,要阿克苏冰糖心的,个要大,水份要足。”

“杨书记,麻烦给我买两盒血压药,你过来拿药盒,照着药盒上的厂家买。”

“小杨,我孙子要吃蛋糕,帮一下忙,最好快点帮他买回来。”

……

“阿姨,这是给您家发的消毒水,每天记得消毒。”

“大叔,您的体温正常,我每天这个时候过来给您量体温。”

“小伙子,出门记得带口罩。”

……

杨兆楠既是村里的快递员,又是保姆,还是护理员及驾驶员。这家给送菜,那家帮买药;西家有外来人员隔离,东家没按时消毒;村内巡逻,村民测温,村口管控。各个方面那样也不敢懈怠,尤其关系到群众生活的事,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迅速及时。购买的物资,杨兆楠品种、重量、单价,商家电话,一张清单一目了然交给村民。要想群众信得过,事事要透明,让群众心里明明白白敝敝亮亮。

光这些工作还不算什么,要做的事多着哩!

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群众的,工作的,村里的,村外的,内容五花八门,清一色要求他去落实。谁让他是“兵”头将尾呢,但是,他这个管理542人的村支部书记,少说也是营级建制,手下却无一兵一卒让他指挥,大事小情都要他亲自跑腿动手。早晨没起床就有村民打电话给他安排事,深更半夜还有村民发微信让他办明天的事。整天忙得顾不上吃饭,三顿饭并作一顿吃,常常是刚端起饭碗就有事赶着去做,撂下碗去办事,然后回来接着吃,一顿饭分几次才吃完。有时,忙着忙着再没心思吃饭,一天饿着肚子就晃过去了。事情一件接一件,堆在一块摞在一起。他把事务分轻重缓急,全记在手机文件夹里,做完一件勾掉一件,无论多迟多晚,当天的事情必须当天完成,因为,明天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呢。

忙时啥也顾不着想,略有空闲,杨兆楠就想念家人,家在咫尺因战疫却犹隔千里,六口人分隔三地。他驻守坎门尔村,妻子任丽君担任金色港湾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夫妻双双在战疫一线,谁也顾不上孩子,一双儿女只能送与父母照看。想到父母,杨兆楠既内疚又难过,自己为村民解决生活困难,为人子不但不能替父母排忧解难,还要让父母替自己受苦受累。杨兆楠不崇尚和平年代置亲人生死不顾的英雄。一个人不爱小家,何来大爱?而今非常时期的战疫,他选择放下至亲跟村民坚守在一起。一个感染者牵动一个省,一个村感染将关乎一个国,化整为零的坚持才能打赢全国防疫阻击战,国兴则家安,大家好家人才能更好。

坎门尔村结构复杂。全村145户,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有农业户口,也有非农业户口;有常住人口,也有流动人口……

防疫之前,杨兆楠在坎门尔村担任村支部书记432天。这些日子,杨兆楠所付出的努力没白费。群众积极性高了;垃圾分类入筒了;牛羊鸡鸭不上街乱跑了;街道干净了;路灯亮了;集体收入提高了……

杨兆楠是2018年11月17日到的坎门尔村任职,这个日子他记得特别清楚。阴冷的风吹卷着枯叶在地上打着旋涡。有头黑牛漠然地站在街路中央挡住杨兆楠的路,任凭他把汽车喇叭摁得震天响,它始终无动于衷。有人拖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撂在路边,然后,拍打着手上的灰尘扬长而去,垃圾箱距离蛇皮袋不足十米。一扇大门里冷不丁泼出一盆脏水,泥水溅在他车上,门里的妇女毫无歉意扬长而去。这天,坎门尔村给杨兆楠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到坎门尔村当村支部书记,杨兆楠心里不太情愿。为啥?怕出力不讨好呗。坎门尔村“能人”多,村里工作难干在镇机关已不是啥秘密。在村里,即使把工作干好,也会有人鸡蛋里挑骨头。另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是吗?他身边的年轻干部要么升职,要么调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他呢?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埋头干工作,怎么越干还干到村里头去了呢?这么年轻到村里干工作,有啥出息?以后还有啥奔头?不往高处走就算了,反而往低处下,那不是让人笑话吗?是工作出了纰漏?还是领导对自己有意见?杨兆楠想不通。

杨兆楠是有想法的。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吗?杨兆楠当然是好兵,所以他才去努力工作。入职的年轻人,哪个没点想法?共同的想法不就是往高处走吗?只是围绕共同的想法,每个人的做法不同罢了。杨兆楠就是想靠自己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业绩实现梦想,得到承认和认可。承认是什么?认可又是什么?不就是希望自己往高处走走吗?从镇机关到农村哪里是往高处走?地地道道是往低处去呀。说好听是当支部书记,实则就是去当农民,而且是农民的头!

当村支部书记的事,杨兆楠都不好意思给父母讲。为啥呢?这么多年,父母为了他全心全意工作,揽下所有家务。父母图啥?不就是“望子成龙”吗?盼望他好好干工作能有个好前程吗?怎么干着干着就去村里当了连毛级别都没有的村支部书记呢?父母会怎么想自己?会失望呀。

杨兆楠从小在城里长大,是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别说种庄稼,就是种蔬菜也没干过。让他去给农民当头,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懂农村才能管理好一个村,板门弄斧怎么能管理好呢?想想一地一地的庄稼,再想想一人一把号各吹各调的村民,杨兆楠心里阵阵犯怵。

但是,不太情愿不等于不愿意,杨兆楠最终还是去了坎门尔村。

落下的灰尘就是土。既然到了坎门尔村就要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建设美丽村庄。杨兆楠的长项是肯学肯干。农村的事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村里的事没人干自己动手。谁让自己是坎门尔村的头呢?“头”动了群众肯定会动,不是吗?杨兆楠对建设坎门尔村是有信心的。果不其然,他爬到十多米的路灯杆上换灯泡,村民心动了;他早起拣垃圾扫街道,村民看见了;他花钱买铁丝把村林带围上铁丝网,村民点头了;他把一个个废油筒改装成垃圾筒,并且按垃圾分类亲手给筒刷上颜色,村民服气了。

坎门尔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村民不再自扫门前雪,而是主动清扫街道;不再将垃圾随处丢,而是把垃圾分类投进垃圾筒;各家的牛羊关进圈里,不再满街随处跑;村里搞活动,村民愿意参加了;最重要的是村民对村干部的讽剌话少了,找碴的人没了。

这年轻娃娃行!村民的这句话,杨兆楠收了。他努力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这样一句话吗?

谁知庚子年的疫情管控,差点让杨兆楠在村民中建立起的好形象毁为一旦。常说五根指头不一般齐,在突发的疫情管制中,人心与人心的想法也是不一致的。

起初的新冠病毒并没引起村民重视,对村委会的战疫措施村民不理解,还有不同的声音骚扰村民的正常视听。杨兆楠从年三十到初一熬夜制定的战“疫”措施和方案在村里将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病毒发生在武汉,离坎门尔村十万八千里,有啥防疫的,杨书记就是小题大做。”

“杨书记管得也太宽了,还管我们出不出门?”

“哈巴河这么冷,病毒到我们这里早就冻死了。”

“有啥可怕的?当年非典都没到新疆,咱们坎门尔村这远,杨书记是拿棒槌当针(真)。”

“杨书记太年轻,没经事,遇到这么大点屁事就吓住了。”

“大过年的,杨书记不回家过年,还不是为了咱们村民,人家图啥?咱们还是听杨书记的”

“做人得讲良心,杨书记来坎门村一年多干了那么多事,以前我们就像一盘散沙聚也聚不拢,现在不太一样了,大家伙还不是看杨书记面子。”

群众有情绪杨兆楠能够理解。与坎门尔村村民朝夕相处的432天,他知道他们是善良的,也是明事理的,只是村民不了解冠状病毒的严重性。杨兆楠建了一个“坎门尔村冠状病毒防控群”,他随时把全国的疫情情况及防疫措施发在群里,让村民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及防疫常识。

所以爱着你的爱,感动着你的感动。

一沓稿纸上用不同笔迹三种文字写着捐款村民的名字。这是从会议记录本上临时撕下来的稿纸,上方留有歪歪斜斜的撕痕。村民自发向疫区捐款16117.5元。“杨书记,捐的钱不多,是咱们村全体村民的一点心意,你就替我们捐上去吧!”

杨兆楠知道,这是最无声的支持,这是最温暖的回馈,这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这是村民对他的答卷给出的最高分!因为,他们是一群最质朴的农民!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是在哪本书上看过的?我已记不清。然,一个年轻人感动一个村庄却是真实的。谁说现代青年吃不了苦?说他们没担当?在战疫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谁不见他们个个尽显英雄本色?坎门尔村四通八达,处处都有路,又毗邻哈巴河县城。

55天,杨兆楠从1月24日战疫坚守在坎门尔村没回过家,不,时间应该更早,只是他没刻意去记那个时间。1月24日他记得清楚,那天是农历大年三十。

跟女儿童童视频,女儿笑话他头发长得能扎小辫,脸黑得像巧克力。55天,杨兆楠只能隔空与家人见面对话。没办法,战疫这段时间的确忙,不是假忙也不是作秀。即使让他作假作秀也不会,是做不来,那是骨子里养成的。与其挖空心思作假作秀,倒不如把事做扎实通透。人说事真心不慌,不是吗?

“杨书记,我有东西放在村口,是个花布袋,帮我拿一下。”

“好,我马上帮你取。”

“杨书记,亲戚给我的风干肉肉挂在村西那棵老杨树上,你帮我拿过来。”

“行。等我统计完村里外来人员体温就去拿。”

……

“杨书记,我要吃乔面馍馍,佳家超市有卖的,能不能帮我去买。”村民阿斯哈打电话给他说。

“好,我把别人的菜送过去就给你买。”

“小杨,给我买点西红柿、再买点辣子,辣子要那种尖头的螺丝椒,别买错了。”陈宝刚像嘱咐自家孩子般说道。

“放心,陈叔,我一定帮您办好。”

“杨哥,我家孩子的奶粉吃完了,能不能帮忙去买一下?”赵玉堂小心翼翼地问杨兆楠。说实在话,比杨兆楠小两岁的赵玉堂,支使杨兆楠帮自己做事,心里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行,没问题。你把孩子奶粉罐发我微信里,我马上去买。”

“杨书记,给我家买两公斤苹果,要阿克苏冰糖心的,个要大,水份要足。”

“杨书记,麻烦给我买两盒血压药,你过来拿药盒,照着药盒上的厂家买。”

“小杨,我孙子要吃蛋糕,帮一下忙,最好快点帮他买回来。”

……

“阿姨,这是给您家发的消毒水,每天记得消毒。”

“大叔,您的体温正常,我每天这个时候过来给您量体温。”

“小伙子,出门记得带口罩。”

……

杨兆楠既是村里的快递员,又是保姆,还是护理员及驾驶员。这家给送菜,那家帮买药;西家有外来人员隔离,东家没按时消毒;村内巡逻,村民测温,村口管控。各个方面那样也不敢懈怠,尤其关系到群众生活的事,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迅速及时。购买的物资,杨兆楠品种、重量、单价,商家电话,一张清单一目了然交给村民。要想群众信得过,事事要透明,让群众心里明明白白敝敝亮亮。

光这些工作还不算什么,要做的事多着哩!

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群众的,工作的,村里的,村外的,内容五花八门,清一色要求他去落实。谁让他是“兵”头将尾呢,但是,他这个管理542人的村支部书记,少说也是营级建制,手下却无一兵一卒让他指挥,大事小情都要他亲自跑腿动手。早晨没起床就有村民打电话给他安排事,深更半夜还有村民发微信让他办明天的事。整天忙得顾不上吃饭,三顿饭并作一顿吃,常常是刚端起饭碗就有事赶着去做,撂下碗去办事,然后回来接着吃,一顿饭分几次才吃完。有时,忙着忙着再没心思吃饭,一天饿着肚子就晃过去了。事情一件接一件,堆在一块摞在一起。他把事务分轻重缓急,全记在手机文件夹里,做完一件勾掉一件,无论多迟多晚,当天的事情必须当天完成,因为,明天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呢。

忙时啥也顾不着想,略有空闲,杨兆楠就想念家人,家在咫尺因战疫却犹隔千里,六口人分隔三地。他驻守坎门尔村,妻子任丽君担任金色港湾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夫妻双双在战疫一线,谁也顾不上孩子,一双儿女只能送与父母照看。想到父母,杨兆楠既内疚又难过,自己为村民解决生活困难,为人子不但不能替父母排忧解难,还要让父母替自己受苦受累。杨兆楠不崇尚和平年代置亲人生死不顾的英雄。一个人不爱小家,何来大爱?而今非常时期的战疫,他选择放下至亲跟村民坚守在一起。一个感染者牵动一个省,一个村感染将关乎一个国,化整为零的坚持才能打赢全国防疫阻击战,国兴则家安,大家好家人才能更好。

坎门尔村结构复杂。全村145户,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有农业户口,也有非农业户口;有常住人口,也有流动人口……

防疫之前,杨兆楠在坎门尔村担任村支部书记432天。这些日子,杨兆楠所付出的努力没白费。群众积极性高了;垃圾分类入筒了;牛羊鸡鸭不上街乱跑了;街道干净了;路灯亮了;集体收入提高了……

杨兆楠是2018年11月17日到的坎门尔村任职,这个日子他记得特别清楚。阴冷的风吹卷着枯叶在地上打着旋涡。有头黑牛漠然地站在街路中央挡住杨兆楠的路,任凭他把汽车喇叭摁得震天响,它始终无动于衷。有人拖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撂在路边,然后,拍打着手上的灰尘扬长而去,垃圾箱距离蛇皮袋不足十米。一扇大门里冷不丁泼出一盆脏水,泥水溅在他车上,门里的妇女毫无歉意扬长而去。这天,坎门尔村给杨兆楠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到坎门尔村当村支部书记,杨兆楠心里不太情愿。为啥?怕出力不讨好呗。坎门尔村“能人”多,村里工作难干在镇机关已不是啥秘密。在村里,即使把工作干好,也会有人鸡蛋里挑骨头。另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是吗?他身边的年轻干部要么升职,要么调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他呢?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埋头干工作,怎么越干还干到村里头去了呢?这么年轻到村里干工作,有啥出息?以后还有啥奔头?不往高处走就算了,反而往低处下,那不是让人笑话吗?是工作出了纰漏?还是领导对自己有意见?杨兆楠想不通。

杨兆楠是有想法的。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吗?杨兆楠当然是好兵,所以他才去努力工作。入职的年轻人,哪个没点想法?共同的想法不就是往高处走吗?只是围绕共同的想法,每个人的做法不同罢了。杨兆楠就是想靠自己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业绩实现梦想,得到承认和认可。承认是什么?认可又是什么?不就是希望自己往高处走走吗?从镇机关到农村哪里是往高处走?地地道道是往低处去呀。说好听是当支部书记,实则就是去当农民,而且是农民的头!

当村支部书记的事,杨兆楠都不好意思给父母讲。为啥呢?这么多年,父母为了他全心全意工作,揽下所有家务。父母图啥?不就是“望子成龙”吗?盼望他好好干工作能有个好前程吗?怎么干着干着就去村里当了连毛级别都没有的村支部书记呢?父母会怎么想自己?会失望呀。

杨兆楠从小在城里长大,是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别说种庄稼,就是种蔬菜也没干过。让他去给农民当头,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懂农村才能管理好一个村,板门弄斧怎么能管理好呢?想想一地一地的庄稼,再想想一人一把号各吹各调的村民,杨兆楠心里阵阵犯怵。

但是,不太情愿不等于不愿意,杨兆楠最终还是去了坎门尔村。

落下的灰尘就是土。既然到了坎门尔村就要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建设美丽村庄。杨兆楠的长项是肯学肯干。农村的事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村里的事没人干自己动手。谁让自己是坎门尔村的头呢?“头”动了群众肯定会动,不是吗?杨兆楠对建设坎门尔村是有信心的。果不其然,他爬到十多米的路灯杆上换灯泡,村民心动了;他早起拣垃圾扫街道,村民看见了;他花钱买铁丝把村林带围上铁丝网,村民点头了;他把一个个废油筒改装成垃圾筒,并且按垃圾分类亲手给筒刷上颜色,村民服气了。

坎门尔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村民不再自扫门前雪,而是主动清扫街道;不再将垃圾随处丢,而是把垃圾分类投进垃圾筒;各家的牛羊关进圈里,不再满街随处跑;村里搞活动,村民愿意参加了;最重要的是村民对村干部的讽剌话少了,找碴的人没了。

这年轻娃娃行!村民的这句话,杨兆楠收了。他努力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这样一句话吗?

谁知庚子年的疫情管控,差点让杨兆楠在村民中建立起的好形象毁为一旦。常说五根指头不一般齐,在突发的疫情管制中,人心与人心的想法也是不一致的。

起初的新冠病毒并没引起村民重视,对村委会的战疫措施村民不理解,还有不同的声音骚扰村民的正常视听。杨兆楠从年三十到初一熬夜制定的战“疫”措施和方案在村里将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病毒发生在武汉,离坎门尔村十万八千里,有啥防疫的,杨书记就是小题大做。”

“杨书记管得也太宽了,还管我们出不出门?”

“哈巴河这么冷,病毒到我们这里早就冻死了。”

“有啥可怕的?当年非典都没到新疆,咱们坎门尔村这远,杨书记是拿棒槌当针(真)。”

“杨书记太年轻,没经事,遇到这么大点屁事就吓住了。”

“大过年的,杨书记不回家过年,还不是为了咱们村民,人家图啥?咱们还是听杨书记的”

“做人得讲良心,杨书记来坎门村一年多干了那么多事,以前我们就像一盘散沙聚也聚不拢,现在不太一样了,大家伙还不是看杨书记面子。”

群众有情绪杨兆楠能够理解。与坎门尔村村民朝夕相处的432天,他知道他们是善良的,也是明事理的,只是村民不了解冠状病毒的严重性。杨兆楠建了一个“坎门尔村冠状病毒防控群”,他随时把全国的疫情情况及防疫措施发在群里,让村民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及防疫常识。

所以爱着你的爱,感动着你的感动。

一沓稿纸上用不同笔迹三种文字写着捐款村民的名字。这是从会议记录本上临时撕下来的稿纸,上方留有歪歪斜斜的撕痕。村民自发向疫区捐款16117.5元。“杨书记,捐的钱不多,是咱们村全体村民的一点心意,你就替我们捐上去吧!”

杨兆楠知道,这是最无声的支持,这是最温暖的回馈,这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这是村民对他的答卷给出的最高分!因为,他们是一群最质朴的农民!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是在哪本书上看过的?我已记不清。然,一个年轻人感动一个村庄却是真实的。谁说现代青年吃不了苦?说他们没担当?在战疫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谁不见他们个个尽显英雄本色?坎门尔村四通八达,处处都有路,又毗邻哈巴河县城。

55天,杨兆楠从1月24日战疫坚守在坎门尔村没回过家,不,时间应该更早,只是他没刻意去记那个时间。1月24日他记得清楚,那天是农历大年三十。

跟女儿童童视频,女儿笑话他头发长得能扎小辫,脸黑得像巧克力。55天,杨兆楠只能隔空与家人见面对话。没办法,战疫这段时间的确忙,不是假忙也不是作秀。即使让他作假作秀也不会,是做不来,那是骨子里养成的。与其挖空心思作假作秀,倒不如把事做扎实通透。人说事真心不慌,不是吗?

“杨书记,我有东西放在村口,是个花布袋,帮我拿一下。”

“好,我马上帮你取。”

“杨书记,亲戚给我的风干肉肉挂在村西那棵老杨树上,你帮我拿过来。”

“行。等我统计完村里外来人员体温就去拿。”

……

“杨书记,我要吃乔面馍馍,佳家超市有卖的,能不能帮我去买。”村民阿斯哈打电话给他说。

“好,我把别人的菜送过去就给你买。”

“小杨,给我买点西红柿、再买点辣子,辣子要那种尖头的螺丝椒,别买错了。”陈宝刚像嘱咐自家孩子般说道。

“放心,陈叔,我一定帮您办好。”

“杨哥,我家孩子的奶粉吃完了,能不能帮忙去买一下?”赵玉堂小心翼翼地问杨兆楠。说实在话,比杨兆楠小两岁的赵玉堂,支使杨兆楠帮自己做事,心里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行,没问题。你把孩子奶粉罐发我微信里,我马上去买。”

“杨书记,给我家买两公斤苹果,要阿克苏冰糖心的,个要大,水份要足。”

“杨书记,麻烦给我买两盒血压药,你过来拿药盒,照着药盒上的厂家买。”

“小杨,我孙子要吃蛋糕,帮一下忙,最好快点帮他买回来。”

……

“阿姨,这是给您家发的消毒水,每天记得消毒。”

“大叔,您的体温正常,我每天这个时候过来给您量体温。”

“小伙子,出门记得带口罩。”

……

杨兆楠既是村里的快递员,又是保姆,还是护理员及驾驶员。这家给送菜,那家帮买药;西家有外来人员隔离,东家没按时消毒;村内巡逻,村民测温,村口管控。各个方面那样也不敢懈怠,尤其关系到群众生活的事,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迅速及时。购买的物资,杨兆楠品种、重量、单价,商家电话,一张清单一目了然交给村民。要想群众信得过,事事要透明,让群众心里明明白白敝敝亮亮。

光这些工作还不算什么,要做的事多着哩!

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群众的,工作的,村里的,村外的,内容五花八门,清一色要求他去落实。谁让他是“兵”头将尾呢,但是,他这个管理542人的村支部书记,少说也是营级建制,手下却无一兵一卒让他指挥,大事小情都要他亲自跑腿动手。早晨没起床就有村民打电话给他安排事,深更半夜还有村民发微信让他办明天的事。整天忙得顾不上吃饭,三顿饭并作一顿吃,常常是刚端起饭碗就有事赶着去做,撂下碗去办事,然后回来接着吃,一顿饭分几次才吃完。有时,忙着忙着再没心思吃饭,一天饿着肚子就晃过去了。事情一件接一件,堆在一块摞在一起。他把事务分轻重缓急,全记在手机文件夹里,做完一件勾掉一件,无论多迟多晚,当天的事情必须当天完成,因为,明天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呢。

忙时啥也顾不着想,略有空闲,杨兆楠就想念家人,家在咫尺因战疫却犹隔千里,六口人分隔三地。他驻守坎门尔村,妻子任丽君担任金色港湾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夫妻双双在战疫一线,谁也顾不上孩子,一双儿女只能送与父母照看。想到父母,杨兆楠既内疚又难过,自己为村民解决生活困难,为人子不但不能替父母排忧解难,还要让父母替自己受苦受累。杨兆楠不崇尚和平年代置亲人生死不顾的英雄。一个人不爱小家,何来大爱?而今非常时期的战疫,他选择放下至亲跟村民坚守在一起。一个感染者牵动一个省,一个村感染将关乎一个国,化整为零的坚持才能打赢全国防疫阻击战,国兴则家安,大家好家人才能更好。

坎门尔村结构复杂。全村145户,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有农业户口,也有非农业户口;有常住人口,也有流动人口……

防疫之前,杨兆楠在坎门尔村担任村支部书记432天。这些日子,杨兆楠所付出的努力没白费。群众积极性高了;垃圾分类入筒了;牛羊鸡鸭不上街乱跑了;街道干净了;路灯亮了;集体收入提高了……

杨兆楠是2018年11月17日到的坎门尔村任职,这个日子他记得特别清楚。阴冷的风吹卷着枯叶在地上打着旋涡。有头黑牛漠然地站在街路中央挡住杨兆楠的路,任凭他把汽车喇叭摁得震天响,它始终无动于衷。有人拖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撂在路边,然后,拍打着手上的灰尘扬长而去,垃圾箱距离蛇皮袋不足十米。一扇大门里冷不丁泼出一盆脏水,泥水溅在他车上,门里的妇女毫无歉意扬长而去。这天,坎门尔村给杨兆楠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到坎门尔村当村支部书记,杨兆楠心里不太情愿。为啥?怕出力不讨好呗。坎门尔村“能人”多,村里工作难干在镇机关已不是啥秘密。在村里,即使把工作干好,也会有人鸡蛋里挑骨头。另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是吗?他身边的年轻干部要么升职,要么调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他呢?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埋头干工作,怎么越干还干到村里头去了呢?这么年轻到村里干工作,有啥出息?以后还有啥奔头?不往高处走就算了,反而往低处下,那不是让人笑话吗?是工作出了纰漏?还是领导对自己有意见?杨兆楠想不通。

杨兆楠是有想法的。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吗?杨兆楠当然是好兵,所以他才去努力工作。入职的年轻人,哪个没点想法?共同的想法不就是往高处走吗?只是围绕共同的想法,每个人的做法不同罢了。杨兆楠就是想靠自己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业绩实现梦想,得到承认和认可。承认是什么?认可又是什么?不就是希望自己往高处走走吗?从镇机关到农村哪里是往高处走?地地道道是往低处去呀。说好听是当支部书记,实则就是去当农民,而且是农民的头!

当村支部书记的事,杨兆楠都不好意思给父母讲。为啥呢?这么多年,父母为了他全心全意工作,揽下所有家务。父母图啥?不就是“望子成龙”吗?盼望他好好干工作能有个好前程吗?怎么干着干着就去村里当了连毛级别都没有的村支部书记呢?父母会怎么想自己?会失望呀。

杨兆楠从小在城里长大,是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别说种庄稼,就是种蔬菜也没干过。让他去给农民当头,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懂农村才能管理好一个村,板门弄斧怎么能管理好呢?想想一地一地的庄稼,再想想一人一把号各吹各调的村民,杨兆楠心里阵阵犯怵。

但是,不太情愿不等于不愿意,杨兆楠最终还是去了坎门尔村。

落下的灰尘就是土。既然到了坎门尔村就要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建设美丽村庄。杨兆楠的长项是肯学肯干。农村的事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村里的事没人干自己动手。谁让自己是坎门尔村的头呢?“头”动了群众肯定会动,不是吗?杨兆楠对建设坎门尔村是有信心的。果不其然,他爬到十多米的路灯杆上换灯泡,村民心动了;他早起拣垃圾扫街道,村民看见了;他花钱买铁丝把村林带围上铁丝网,村民点头了;他把一个个废油筒改装成垃圾筒,并且按垃圾分类亲手给筒刷上颜色,村民服气了。

坎门尔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村民不再自扫门前雪,而是主动清扫街道;不再将垃圾随处丢,而是把垃圾分类投进垃圾筒;各家的牛羊关进圈里,不再满街随处跑;村里搞活动,村民愿意参加了;最重要的是村民对村干部的讽剌话少了,找碴的人没了。

这年轻娃娃行!村民的这句话,杨兆楠收了。他努力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这样一句话吗?

谁知庚子年的疫情管控,差点让杨兆楠在村民中建立起的好形象毁为一旦。常说五根指头不一般齐,在突发的疫情管制中,人心与人心的想法也是不一致的。

起初的新冠病毒并没引起村民重视,对村委会的战疫措施村民不理解,还有不同的声音骚扰村民的正常视听。杨兆楠从年三十到初一熬夜制定的战“疫”措施和方案在村里将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病毒发生在武汉,离坎门尔村十万八千里,有啥防疫的,杨书记就是小题大做。”

“杨书记管得也太宽了,还管我们出不出门?”

“哈巴河这么冷,病毒到我们这里早就冻死了。”

“有啥可怕的?当年非典都没到新疆,咱们坎门尔村这远,杨书记是拿棒槌当针(真)。”

“杨书记太年轻,没经事,遇到这么大点屁事就吓住了。”

“大过年的,杨书记不回家过年,还不是为了咱们村民,人家图啥?咱们还是听杨书记的”

“做人得讲良心,杨书记来坎门村一年多干了那么多事,以前我们就像一盘散沙聚也聚不拢,现在不太一样了,大家伙还不是看杨书记面子。”

群众有情绪杨兆楠能够理解。与坎门尔村村民朝夕相处的432天,他知道他们是善良的,也是明事理的,只是村民不了解冠状病毒的严重性。杨兆楠建了一个“坎门尔村冠状病毒防控群”,他随时把全国的疫情情况及防疫措施发在群里,让村民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及防疫常识。

所以爱着你的爱,感动着你的感动。

一沓稿纸上用不同笔迹三种文字写着捐款村民的名字。这是从会议记录本上临时撕下来的稿纸,上方留有歪歪斜斜的撕痕。村民自发向疫区捐款16117.5元。“杨书记,捐的钱不多,是咱们村全体村民的一点心意,你就替我们捐上去吧!”

杨兆楠知道,这是最无声的支持,这是最温暖的回馈,这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这是村民对他的答卷给出的最高分!因为,他们是一群最质朴的农民!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是在哪本书上看过的?我已记不清。然,一个年轻人感动一个村庄却是真实的。谁说现代青年吃不了苦?说他们没担当?在战疫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谁不见他们个个尽显英雄本色?坎门尔村四通八达,处处都有路,又毗邻哈巴河县城。

55天,杨兆楠从1月24日战疫坚守在坎门尔村没回过家,不,时间应该更早,只是他没刻意去记那个时间。1月24日他记得清楚,那天是农历大年三十。

跟女儿童童视频,女儿笑话他头发长得能扎小辫,脸黑得像巧克力。55天,杨兆楠只能隔空与家人见面对话。没办法,战疫这段时间的确忙,不是假忙也不是作秀。即使让他作假作秀也不会,是做不来,那是骨子里养成的。与其挖空心思作假作秀,倒不如把事做扎实通透。人说事真心不慌,不是吗?

“杨书记,我有东西放在村口,是个花布袋,帮我拿一下。”

“好,我马上帮你取。”

“杨书记,亲戚给我的风干肉肉挂在村西那棵老杨树上,你帮我拿过来。”

“行。等我统计完村里外来人员体温就去拿。”

……

“杨书记,我要吃乔面馍馍,佳家超市有卖的,能不能帮我去买。”村民阿斯哈打电话给他说。

“好,我把别人的菜送过去就给你买。”

“小杨,给我买点西红柿、再买点辣子,辣子要那种尖头的螺丝椒,别买错了。”陈宝刚像嘱咐自家孩子般说道。

“放心,陈叔,我一定帮您办好。”

“杨哥,我家孩子的奶粉吃完了,能不能帮忙去买一下?”赵玉堂小心翼翼地问杨兆楠。说实在话,比杨兆楠小两岁的赵玉堂,支使杨兆楠帮自己做事,心里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行,没问题。你把孩子奶粉罐发我微信里,我马上去买。”

“杨书记,给我家买两公斤苹果,要阿克苏冰糖心的,个要大,水份要足。”

“杨书记,麻烦给我买两盒血压药,你过来拿药盒,照着药盒上的厂家买。”

“小杨,我孙子要吃蛋糕,帮一下忙,最好快点帮他买回来。”

……

“阿姨,这是给您家发的消毒水,每天记得消毒。”

“大叔,您的体温正常,我每天这个时候过来给您量体温。”

“小伙子,出门记得带口罩。”

……

杨兆楠既是村里的快递员,又是保姆,还是护理员及驾驶员。这家给送菜,那家帮买药;西家有外来人员隔离,东家没按时消毒;村内巡逻,村民测温,村口管控。各个方面那样也不敢懈怠,尤其关系到群众生活的事,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迅速及时。购买的物资,杨兆楠品种、重量、单价,商家电话,一张清单一目了然交给村民。要想群众信得过,事事要透明,让群众心里明明白白敝敝亮亮。

光这些工作还不算什么,要做的事多着哩!

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群众的,工作的,村里的,村外的,内容五花八门,清一色要求他去落实。谁让他是“兵”头将尾呢,但是,他这个管理542人的村支部书记,少说也是营级建制,手下却无一兵一卒让他指挥,大事小情都要他亲自跑腿动手。早晨没起床就有村民打电话给他安排事,深更半夜还有村民发微信让他办明天的事。整天忙得顾不上吃饭,三顿饭并作一顿吃,常常是刚端起饭碗就有事赶着去做,撂下碗去办事,然后回来接着吃,一顿饭分几次才吃完。有时,忙着忙着再没心思吃饭,一天饿着肚子就晃过去了。事情一件接一件,堆在一块摞在一起。他把事务分轻重缓急,全记在手机文件夹里,做完一件勾掉一件,无论多迟多晚,当天的事情必须当天完成,因为,明天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呢。

忙时啥也顾不着想,略有空闲,杨兆楠就想念家人,家在咫尺因战疫却犹隔千里,六口人分隔三地。他驻守坎门尔村,妻子任丽君担任金色港湾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夫妻双双在战疫一线,谁也顾不上孩子,一双儿女只能送与父母照看。想到父母,杨兆楠既内疚又难过,自己为村民解决生活困难,为人子不但不能替父母排忧解难,还要让父母替自己受苦受累。杨兆楠不崇尚和平年代置亲人生死不顾的英雄。一个人不爱小家,何来大爱?而今非常时期的战疫,他选择放下至亲跟村民坚守在一起。一个感染者牵动一个省,一个村感染将关乎一个国,化整为零的坚持才能打赢全国防疫阻击战,国兴则家安,大家好家人才能更好。

坎门尔村结构复杂。全村145户,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有农业户口,也有非农业户口;有常住人口,也有流动人口……

防疫之前,杨兆楠在坎门尔村担任村支部书记432天。这些日子,杨兆楠所付出的努力没白费。群众积极性高了;垃圾分类入筒了;牛羊鸡鸭不上街乱跑了;街道干净了;路灯亮了;集体收入提高了……

杨兆楠是2018年11月17日到的坎门尔村任职,这个日子他记得特别清楚。阴冷的风吹卷着枯叶在地上打着旋涡。有头黑牛漠然地站在街路中央挡住杨兆楠的路,任凭他把汽车喇叭摁得震天响,它始终无动于衷。有人拖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撂在路边,然后,拍打着手上的灰尘扬长而去,垃圾箱距离蛇皮袋不足十米。一扇大门里冷不丁泼出一盆脏水,泥水溅在他车上,门里的妇女毫无歉意扬长而去。这天,坎门尔村给杨兆楠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到坎门尔村当村支部书记,杨兆楠心里不太情愿。为啥?怕出力不讨好呗。坎门尔村“能人”多,村里工作难干在镇机关已不是啥秘密。在村里,即使把工作干好,也会有人鸡蛋里挑骨头。另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是吗?他身边的年轻干部要么升职,要么调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他呢?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埋头干工作,怎么越干还干到村里头去了呢?这么年轻到村里干工作,有啥出息?以后还有啥奔头?不往高处走就算了,反而往低处下,那不是让人笑话吗?是工作出了纰漏?还是领导对自己有意见?杨兆楠想不通。

杨兆楠是有想法的。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吗?杨兆楠当然是好兵,所以他才去努力工作。入职的年轻人,哪个没点想法?共同的想法不就是往高处走吗?只是围绕共同的想法,每个人的做法不同罢了。杨兆楠就是想靠自己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业绩实现梦想,得到承认和认可。承认是什么?认可又是什么?不就是希望自己往高处走走吗?从镇机关到农村哪里是往高处走?地地道道是往低处去呀。说好听是当支部书记,实则就是去当农民,而且是农民的头!

当村支部书记的事,杨兆楠都不好意思给父母讲。为啥呢?这么多年,父母为了他全心全意工作,揽下所有家务。父母图啥?不就是“望子成龙”吗?盼望他好好干工作能有个好前程吗?怎么干着干着就去村里当了连毛级别都没有的村支部书记呢?父母会怎么想自己?会失望呀。

杨兆楠从小在城里长大,是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别说种庄稼,就是种蔬菜也没干过。让他去给农民当头,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懂农村才能管理好一个村,板门弄斧怎么能管理好呢?想想一地一地的庄稼,再想想一人一把号各吹各调的村民,杨兆楠心里阵阵犯怵。

但是,不太情愿不等于不愿意,杨兆楠最终还是去了坎门尔村。

落下的灰尘就是土。既然到了坎门尔村就要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建设美丽村庄。杨兆楠的长项是肯学肯干。农村的事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村里的事没人干自己动手。谁让自己是坎门尔村的头呢?“头”动了群众肯定会动,不是吗?杨兆楠对建设坎门尔村是有信心的。果不其然,他爬到十多米的路灯杆上换灯泡,村民心动了;他早起拣垃圾扫街道,村民看见了;他花钱买铁丝把村林带围上铁丝网,村民点头了;他把一个个废油筒改装成垃圾筒,并且按垃圾分类亲手给筒刷上颜色,村民服气了。

坎门尔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村民不再自扫门前雪,而是主动清扫街道;不再将垃圾随处丢,而是把垃圾分类投进垃圾筒;各家的牛羊关进圈里,不再满街随处跑;村里搞活动,村民愿意参加了;最重要的是村民对村干部的讽剌话少了,找碴的人没了。

这年轻娃娃行!村民的这句话,杨兆楠收了。他努力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这样一句话吗?

谁知庚子年的疫情管控,差点让杨兆楠在村民中建立起的好形象毁为一旦。常说五根指头不一般齐,在突发的疫情管制中,人心与人心的想法也是不一致的。

起初的新冠病毒并没引起村民重视,对村委会的战疫措施村民不理解,还有不同的声音骚扰村民的正常视听。杨兆楠从年三十到初一熬夜制定的战“疫”措施和方案在村里将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病毒发生在武汉,离坎门尔村十万八千里,有啥防疫的,杨书记就是小题大做。”

“杨书记管得也太宽了,还管我们出不出门?”

“哈巴河这么冷,病毒到我们这里早就冻死了。”

“有啥可怕的?当年非典都没到新疆,咱们坎门尔村这远,杨书记是拿棒槌当针(真)。”

“杨书记太年轻,没经事,遇到这么大点屁事就吓住了。”

“大过年的,杨书记不回家过年,还不是为了咱们村民,人家图啥?咱们还是听杨书记的”

“做人得讲良心,杨书记来坎门村一年多干了那么多事,以前我们就像一盘散沙聚也聚不拢,现在不太一样了,大家伙还不是看杨书记面子。”

群众有情绪杨兆楠能够理解。与坎门尔村村民朝夕相处的432天,他知道他们是善良的,也是明事理的,只是村民不了解冠状病毒的严重性。杨兆楠建了一个“坎门尔村冠状病毒防控群”,他随时把全国的疫情情况及防疫措施发在群里,让村民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及防疫常识。

所以爱着你的爱,感动着你的感动。

一沓稿纸上用不同笔迹三种文字写着捐款村民的名字。这是从会议记录本上临时撕下来的稿纸,上方留有歪歪斜斜的撕痕。村民自发向疫区捐款16117.5元。“杨书记,捐的钱不多,是咱们村全体村民的一点心意,你就替我们捐上去吧!”

杨兆楠知道,这是最无声的支持,这是最温暖的回馈,这是最真挚的情感表达,这是村民对他的答卷给出的最高分!因为,他们是一群最质朴的农民!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是在哪本书上看过的?我已记不清。然,一个年轻人感动一个村庄却是真实的。谁说现代青年吃不了苦?说他们没担当?在战疫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谁不见他们个个尽显英雄本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