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云南少数民族作家毕自荣先生最新散文集《一路风景》
南 山
资料:毕自荣,生于1949年。原弥勒县人民医院主治医生。从事过医院管理,医院文化建设等工作。自工作以来在《中国卫生》《云南日报》《健康报》《云岭先锋》《红河日报》《当代写作》等国内报刊发表散文作品数百篇。出版《流逝的岁月》《大山情怀》《真情放歌》等文集,《一路风景》为作家本人的第五本公开出版物。作品多次被收录于《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选》(2010-2012卷),《中国散文大系》(2012卷),《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作品选》(彝族卷)等选本,多次获得国内散文奖项。
散文创作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近读彝族作家毕自荣先生的最新散文集《一路风景》(德宏民族出版社,2019年5月版),更是觉得这句话所隐藏的份量和质量,正如《红河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何劲松老师在这本书序言里说的:”登山情满山,观海则溢海”,我认为毕自荣先生这些笔下流淌的真情,的确验证了何劲松老师所说的这八字箴言。
开篇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毕自荣先生写的《人生如旅,一路风景》(写在一路风景出版之际),我以为毕自荣先生之所以以自序的方式出现文章扉页并非故意为之,这篇文章的份量和含量足以代表这本书的最高水准,也完全可以跻身于中国散文名篇之列,我说这话绝没有恭维或赞美的意思,毕自荣先生这篇散文的含金量和美学准则,其艺术行为和笔调足以可以包览了他的大智慧和学识的渊博,以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最高境界。在不到三千字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山的奔腾和海的咆哮,看到了生命的苍凉出折射出的“美景”,人就是要学会欣赏,欣赏别人也欣赏自己,“在欣赏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世界之所以美,就在于它有缺陷,就在于它有希望,就在于它有想象”。毕自荣先生把他对世界的认知用寥寥数语说得澄明而透彻,把人情世故练达得豁然开朗,之后才能感悟出: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这正是这本书的精髓,围绕一路风景展开的叙述就像《永远的红十字保健箱》《妈妈永远在我身边》《大山的启迪》《我的山寨我的家》《女儿国的夜晚》《醉爱巴厘岛》......等等等,这些都应该是作家心路历程的描绘,像一幅幅照片一样生动,正如作家所说的,走到哪里写到哪里,走到哪里拍照到哪里。“触景生情,因情赋理。静心谛听与凝神捕捉”。看得出作家的用心良苦,这与作家本身随和的性格,良善的胸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与作家成长的大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与作家成长的环境更是有着像血缘一样遗传基因。
毕自荣先生出生在弥勒西山的阿细大山里,从他的《阅读父爱》《我的山寨我的家》等篇章中可以看出,作家出身的环境对作家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与父母的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人为因素,因为父亲从小吃过没文化的苦,以及立志办学的高尚情操,让作家自小就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作家在《三间瓦房》中这样写到:松毛火照着18颗黝黑的面孔,18条汉子36只眼睛只盯着那块石碑发呆,他们一字不识,没有成家的父亲愤怒地对着原始森林,也对着自己的灵魂,更对着自己的伙伴大声喊叫:将来不为我儿子识文断字誓不为父.....”一个活生生的父亲形象盘脱而出,这是写父亲年轻时的事,也说出了那个年代百姓的疾苦,从而也孕育了作家良善的品格和老一辈人对自己的影响。非功力扎实之人写不出这么朴素而意义非凡的文字。
毕自荣先生不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人,这一点从他的所有文章中可以看到,这又可能与作家本身从事的职业有关,作为一个主治医师作家,看惯了太多的生死,因此他的笔是随意的,描写的生死也是从容的,并没有大悲大苦的出现,在他看来: 良善应该默默无闻地守望着自己的岁月,咀嚼着曾经的沧桑。就像这本书中有很多回忆的篇目,作家都能客观冷静地去写,找出问题的病诘所在,就像他曾经挂在胸前的听诊器,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深入才能准确判断一个人的病根,面对世界亦然一样,这一点在《那间大病房》《因为爱,所以爱》《远去的捣衣声》《走失的山寨》《生活的有心人》等篇章中都可以遇见。
毕自荣先生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作家中的一员,他本人追求“心灵洁净,情趣高尚”(何劲松老师语)。生活中的他朴素而自然,我们相识近三十年,基本可以说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他总是老远地招手,向你嘘寒问暖,然后低调地与你惜别,从不会说一些世俗的客套说,足可见他做人的真实和真诚,可以说这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文里文外高度和谐一致的作家,他的为人我深感佩服,就像他的文章一样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深深地热爱,基本上每一个文字我都用心去领悟,去品尝。他乐于“在书香里找甘甜,在笔尖上寻乐趣”,几十载不忘初心,钟情文学,这不得不令人佩服,尤其是作为医生的他,收入不菲还能钟情于写作,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事情,。时光之门不会拒绝每一个辛勤刻苦的人。这么多年来,每一年的《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年卷)都有他的名字和作品,这足以证明“天道酬勤”这句话的合理性,这世界从来不会被不劳而获的人所拥有,果实永远属于每一个辛勤耕耘者。毕自荣先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大家都是一样。
在这本书中,有极大一部分是描写故乡的。尤其是第二辑《大山情怀 立体诗歌》,每一篇都是乡愁的见证,我最难忘的《我的山寨我的家》《故乡的热土》《三间瓦房》《回到山寨》等篇章,当年都是刊载在《云南日报》《红河日报》《当代写作》《全国散文作家作品集》《云南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选》等报刊上,再次重读还是感觉格外地温暖,亲切,就像作家本人在《我的山寨我的家里》说的:回家,为漂泊的心灵充电。回家,当是一种归属。
退休后,毕自荣先生钟情于旅游。九寨沟,涠洲岛,济州岛乃至于印尼的巴厘岛和近久他去的英国康桥,每一个地方无不留下作家深情的文字,一种跨地域写作的风格已然呈现在作家面前,由最初的地域写作到国际化的写作,尤其是去年看到他到朝鲜后写的鸭绿江,我就深感为我的这位老乡而自豪,说实在话,家乡的作家一直有点那种“闭关自翱”的感觉,其中包括我自己,其文字的宽度和长度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坎,很难有再大的突破,而毕自荣的一系列旅游散文让我耳目一新,对自己又回过头去重新审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不是空吼出来的,关键是要去实践,去行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走走,多看看,方能重新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
这本书的另一章节写的都是作家本人的“心慕笔追”,也就是一些读后感之类的,其认真的态度,对文友的真诚跃然于纸,值得很多人学习和借鉴,我们有很多作家眼里恐怕只有自己,总认为别人的孩子不如自己的好。别人的作品或许摆在书案落满灰尘都不屑一瞥,而毕自荣先生不一样,有朋友相赠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总要把它看完把自己的心得说出来,写出来,看得出他对朋友的尊重超过爱惜自己的作品,是一个真君子。
作为一个读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写出对每一篇作品的深刻体会,我这里所说的就是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篇章,我希望读者朋友们和我一样喜欢这本叫《一路风景》的散文集,它写出了人间的浓厚情,是一本值得你去耐心品味的好作品。
“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写出什么样的句子;你是什么样的命运,就会捧出什么样的作品。要改变你的语言,首先要改变你的生活。”这是著名作家现为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说的,他的散文集《山河袈裟》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这是他获奖后面对广大读者说过的一段话: 作为一个写作者,首先要学会生活,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人生遭遇去写作,使自己的生活呈现为写作的样子。我认为毕自荣正是这样的作家,一个以生命作为践行者作的铮铮誓言,他的每一篇文章,无不是传承了这样优秀的文化涵养,以自己独特的情感和语言方式向世界娓娓诉说着人间的情真意切,从而把真实的生活升为为美学生活,赋予它哲学的存在,这是一个成功散文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质,毕自荣具备这样的品质。
文学评论本身就是一件与遥远挂钩的事,但它并非空穴来风式的颂扬与赞美。批评是切入事物的本质,一步一步逼近写作的真相,掏空作家的心思,改析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写作的背景及诸多因素,一个成功的文学批评家必须直击作品的本身,与作家对话,与作品对话,基于此,我并不认为我的这篇短文只是沦于囫囵的赞美,而是实话实说,有话就说,加之我对作家本人的了解,对作家写作环境的熟悉,所以毕自荣先生当之无愧能够承受这篇短文的褒扬溢表之誉,也是抵达散文创作领域里一篇作品对作家灵魂的拷问,不存在相互吹捧,吹锣打鼓之说辞。
在当下散文创作的领域里,毕自荣先生也算独树一帜,几十年如一日,对文学表示出的态度如痴如醉,如忘我之境地,这也是最可喜的创作态势,可能与年龄无关,对于与共和国同龄的毕自荣先生而言,算得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砥砺前行着,在文学的道路上收获着累累的硕果,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是作为一个年小者对年长者的崇敬与尊重,对其作品的热爱见证着作家走过的每一段路,每一次喜怒哀乐的文字迸发出对生命这个大主题的切身之感,之痛,之能量焕发。《一路风景》全书91篇作品就是对这些最好的阐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人文情怀已经完全超越了地域写作这座大山,大山的骨血与脉搏潜默移化在作家的笔下汇聚成了人间大爱,真爱和敢爱,跃动成世界的清清溪流闪耀着崭新的,一簇一簇的浪花。
最后,我把此本书最为重要的一句话抄录于此(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作为对本篇拙文的结尾: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声音,拥有独立的人格,这乃是对良知,对真理,对人类内在的尊严最起码的捍卫。
人间正道是沧桑,道尽人间浓厚情是《一路风景》给我最大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