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屋,多年没有整修,听邻居说已经漏雨了,是啊,离开老屋已经二十多年了,那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早该回去修理修理了,不然椽子、木头被雨淋了会腐烂掉。
双休日,一大早我们父子俩就往老家赶,尽管山路崎岖,路途遥远,但是回家修房的心情迫切,只希望早点到家,早点施工,早点把损坏的瓦片更换掉,把脱节的瓦片补齐。
没有人清扫的庭院,显得陌生和毫无生气。没有围墙、没有浇灌过混凝土、没有铺设过任何石块砖头的小院里杂草丛生把整个小院挤得满满的,让人放脚的地方都难找,唯有我孩提时候栽的石榴树、苹果树、丁香树还在那里一年接一年地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苦苦地在小院里等待,等待着一身的果实能够得到主人的享用,等待着主人回归时赞许的笑脸。过去鸡鸭徜徉、猪狗哼唤的老屋里静悄悄的。堂屋的大门紧闭着,锁上落满了灰尘,挂锁的锁柱已经锈迹斑斑,因为是很久没有人打开过了。打开屋门,满屋布满了蛛网和灰尘,墙脚到处都是老鼠打的洞,顶棚更是被老鼠咬得七通八洞的。
曾记得小时候遇到下雨天,如果屋顶漏雨,父母亲就会用锅、碗、瓢、盆去接漏下的雨水,这样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一直要到雨过天晴才告结束。这种情景已经有好多年没有看到过了。再看看屋面,瓦片已经脱落了许多,天空在楼板上就可以看得到、而且还能看到飘飞的白云。这样的屋顶如果再不修理,过一个雨季,楼板恐怕就要被雨水滴穿了。看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情非常难过,这是祖上留下的家业,怎么到了我手上就被毁成这样了呢。
我和儿子很快从不再使用的猪圈房上拆下一些桶瓦和板瓦,然后又小心翼翼的爬到房顶上,把拆下的桶瓦和板瓦运送到房顶上,然后一个在屋内,一个在屋顶上,屋内的用一根竹竿往看得见亮光的地方使劲顶,屋顶上的就知道是那个地方漏雨了,然后就打开周围的瓦片,如果是桶瓦坏了就换桶瓦,如果是板瓦坏了就换板瓦,如果瓦没有坏只是脱节只要把瓦搭上就可以了,然后浇灌上泥巴,再把揭开的瓦恢复原貌就算完成了。
这样的劳动看似简单,但对于我这个没有拾漏经验,缺少劳动锻炼的人来说,那已经是够艰难的劳动了。经过半天的努力,亮光都被我堵上了,仔细擦拭岁月积累的尘埃,抚摸着曾经朝夕相处的一景一物,倍感亲切,但一切却恍若隔世。爬到楼下时全身早已汗流浃背,衣服被汗水浸湿,刚洗过的衣服被泥巴、灰尘染得完全变了颜色。尽管如此,看着经过自己的劳动又使祖业安然无恙,心里还是有说不出的高兴。
紧接着我们又开始了一番紧张劳动,才把小院里的杂草给铲除掉,此时的小院又恢复了往日的洁净。在老屋前的火塘旁,我陷入了深深沉思,仿佛火塘里的炭火还在燃烧,尚未燃尽的柴禾还在冒着烟雾,我正在随着那缕缕烟雾袅袅升起,思绪便随着它回到昨日遥远的前尘往事……老屋默默地守望着这片美好的记忆,只为保留心中的那个家,无可替代的给予我温暖童年的家。
返回的路上,我没有被劳动的疲劳所困,而是在思索着古人说的一句话,“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会落后”。再锋利的刀子,如果长时间不打磨,他也会像老家门上的挂锁生出斑斑锈迹。房屋、小院其实和人也完全一样,如果人不经常打整和修理,杂草就会繁衍,灰尘就会去占领,蜘蛛就会织网,老鼠就会去打洞,直到把房屋掏空为止,这是多么可怕的连锁反应啊,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汲取。老屋住或者不住都应该经常修理,小院用或者不用都应该经常清理,知识无论是用得着还是用不着都应该经常更新、经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