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子石的头像

子石

网站用户

诗歌
201910/08
分享

读齐白石《葫芦》绝笔画

读齐白石《葫芦》绝笔画

图 齐白石 文 杨云 赏析 午午

还记得十二岁学艺时

墨斗的样子

像不像一手拿三样

在像和不像间

从《芥子园画谱》开始

都说三十岁才转行

其实木工 绘画 写诗 篆刻

啥都在修 啥都在行

一生中都在用线条

墨线在木头上有了家俱

墨线在纸上成了书画

墨线在文字上成了诗

墨线在石头上成了印

笔刀之间都是墨签

生活是多彩的

美好人生就在于能有

从容的空闲

于纸上 在时光里

能省则省

线条是生命 再长也有限

红是一种肯定

印是一种平衡

更是一种责任

画好这一幅就该封印

从此之后

此印旗下的都属赝品

【午午赏析】这首诗是新作,在论坛诗歌版,千克聿首席发布了一首题图诗,旋即则见到了作者同题附和的本品。齐白石老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1864年—1957年。白石老人这副遗作《葫芦》,画面藤蔓占据了大片和主导位置,掩着背后几近拙朴又巧稚的葫芦,一侧打有阴影类似的衬托,累累垂须,犹如暮年的干枯,却暗示着曾经饱满鲜活,而今苍苍筋骨纤瘦的模样。解画,题诗,入手并未如此这般去详描细解,而是顾左右而言他,以回忆切入。寻找共同点,这个点就是墨线,线条。以墨线潜入诗意,拔高烘托画意,除了画幅的主题,甚至连印章都没漏过,都有评点。作者的身份诗人只是其一,还有一个身份是微刻大师,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分明也运用了微刻的手法,放大常态去寻找真谛,一枚印章引出一串别致的注解,也为结尾埋下伏笔。封印,封印原指古代官吏在农历春节前将代表权力与地位的印绶封存起来,暂停办公的仪式。封印还可以解为盖棺定论,最后的鉴定。民俗里有种说法叫封印,小孩子调皮捣蛋是常事,但是一些家族会在春节前夕,以腊月正月为大节月份,额外要求族人的约束行为,尤其针对小孩子,比如打碎饭碗、泼洒打翻油壶,视为极其冲撞不吉祥的事件,还有一些犯错太严重,会受到责打,这个责打就属于印,腊月里叫封印,尤其除夕临近,在正月尤其初一,叫开印。封印开印,也被家长大人们打趣孩子的一种说法。印,被历来视为庄重的物事,顶顶有名的便是皇帝的玉玺,至高无上权利的象征。在这首诗里被提及的印,是书画行业的例行规矩,画毕即盖上主人的印章,有时不止一枚。名家都会涉猎印鉴的行业,收藏和拥有的印章颇多。而后来针对名人书法字画,品鉴作品少不了对印章的考证,真伪一辨而知。诗歌结尾的这句,是铿锵有力的一句,将白石老人的成就供奉顶礼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从此画此印之后,所有盖着类似印章临摹相似画风画技的作品,都称之为赝品。这不仅仅是针对白石老人的一种礼敬心情,更是对垂暮生命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遗作,生命里最后的作品。这无尽的哀伤不着痕迹,却在一句里承载得甸甸的,实实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