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阳忠的头像

李阳忠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4/17
分享

让读书成为一种信仰

狄更斯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时,很想在微信朋友圈晒晒自己拥有的一些较为深刻或许也更有价值的一些书籍,比如《三体》《人类简史》《时间地图》,等等,借此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忽然觉得,这且不是在附庸风雅。一年之中,最多也就读过三五本书的人,也配在朋友圈晒书吗?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如是说。尽管大家都知道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有时间读书,喜欢读书,实实在在地读书,会读书的人并不多见。

信息化社会,资本和市场使人远离书本。读书似乎仅仅是学生的专利,其实,世间有很多幸福,读书是最独特的一种。于成人而言,我们已经解决了基本的吃、穿、住、行的问题,解决了金钱问题,然后就是信息、知识、素养、思想、艺术,这些精神财富的最主要载体就是书籍。然而,大多数人似乎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或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认认真真地去读上几本书。更多的时候是娱乐至上,无数大人和孩子深陷“抖音”“八卦”“直播”“斗地主”“王者传奇”等五花八门能获得短期快感的娱乐方式,或者在网页、微博、微信里读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进行碎片化的,没有系统的学习,除非你属于极少数的兴趣爱好者,属于货真价实的专业作家、专家或学者,或者出于工作的需要。

自我感觉自己算得上是一个喜欢书的人。也许因为经历过一个无书可读的岁月,一个饥不择食的年代,对书籍、报刊有着深厚的感情,饥饿感已刻入骨髓。工作之后才慢慢捡回一半失落的童年,读过几本世界名著,订过几年的《诗刊》《读者》《杂文选刊》《咬文嚼字》《大家》等等,一个月的工资就几十元,后来增加到几百元,看到一个书店就进,见到自己喜欢的书就买,无论价格多少,甚至是请亲朋好友在昆明、成都、南京、北京等地去买书来读。实在没钱,就到旧书摊上转转,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若以白菜价觅得几本好书,很是得意。

灯火暗淡的旧书店、书摊,往往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暗码,一个城市的光亮、温情。

在旧书店、地摊上,寻到好书,就必须买上三五本,送给朋友、同事,那是以赠书为时尚的旧年代,就像现在的微信红包,疫情期间的N95口罩。一般情况,每到双休日就准时去书店、阅览室报到,随便翻翻,摘抄几个句子,哪怕摸摸书皮,也好。家里,书架上、木箱里、睡床上、沙发上、桌子上都摆放着书,在书海徜徉,有的书是认认真真地读了一两遍,哲学的、宗教的、历史的、美学的、文学的,其中自然是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较多,其他方面的也不少。比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唐汉先生编著的《汉字密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白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朱光潜先生的《中国美学史》,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谢路军的《中国道教源流,》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夏天敏的小说《好大一对羊》,等等,而有的书竟然几十年没有翻过,束之高阁,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有的好书被朋友借去,至今未归,不知流落在何处,有的也就是随便翻翻而已。

“翻过”一本书和“看完“一本书终究是有差别的。像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诗刊》,创刊于1979年《读书》,还有周明全先生主编的《大家》,黄仁宇先生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林清玄先生的《素心》,骆小所先生的《艺术语言学》,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之类,包括王安忆﹑贾平凹﹑莫言﹑苏童﹑商震、于坚、阎连科等等作家的作品,精读也可,随便翻翻也可,或者是采用“主题阅读”方式,精读其中部分内容即可。一些休闲杂志、媒体上的八卦以及一些消遣性的书都可以随便翻翻,但对于大多数经典著作,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你能采取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阅读,你能随便翻翻吗?

阅读改变人生,知识改变世界。大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出版图书的种类、数量超越了美国一倍多,位居世界第一。但问题的问题是,纸,是中国人发明的,书,是中国人发明的。东汉元兴元年,这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时间,3500,这是书在中国的“年龄”。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很少潜心阅读,且阅读人群整体呈现年轻化。毋庸置疑,国人不爱读书已成“共识”。我国已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阅读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少得可怜。这与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实在是有点不相符合。不少人有了个工作、谈了个恋爱、结个了婚之后,或者是四五十岁之后,社会心态浮躁、功利,往往就把时间、精力放在了工作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金钱问题等方面去,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更是认为自己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混得下去就行。就算是有点时间,身上根本不会带一本书,手机到是必不可少的。

去年在成都、沈阳火车站候车厅、北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看到这样的一种场景:一群外国人,至少有一半以上在埋头看书,一群中国人,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在玩手机,其他的不是闲聊就是无所事事,亦或是打情骂俏,卿卿我我。可能你会说,国人在手机上看的是电子书嘛,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老人家马上可以给他们磕三个响头。古今中外,很少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人们往往是从听故事到读故事,再到写故事和讲故事,这是文学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难怪不少孩子、教师怕写文章,不愿写文章,写不好文章,不会写文章。即使写几篇,也不像文章,更谈不上精品。

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简称:“世界读书日”),时至今日,已有超过 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2016年,文化部、国家图书馆等单位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旨在纪念伟大先贤、推动全民阅读。似乎是打破了阅读一直停留在精英层面的现状,于是,各省、市、区相关部门成立阅读中心,举行青少年阅读体验、读书月、亲子诵读等活动,看似热热闹闹,高潮迭起,参加活动的听众或观众所关注的问题不外乎就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孩子们该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书?也就是说,他们关注的是孩子,是为了孩子考取好学校的功利性阅读。好像大学毕业或成人之后就可以不读书,少读书了。也不需要写文章,当作家,搞创作。现实情况是,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竟然不会写文章,或者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甚至于一个假条就可能出现两三个标点、字词和格式错误,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可有关资料表明,连国内部分大作家、学者都没有认认真真地去读一读西方和周边国家的文学,死活读不下去,更谈不上专题研究。意识流、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荒诞派以及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还有的混个“作家”称号,腹中无经纶,手中无技巧。汉语言文学都没有学过,古今中外作家作品略知一二,照样下笔千言,洋洋洒洒,书写万般豪情。真是可悲,可叹!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文化、没有希望的民族。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正在走入电子书、数字书时代,国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电子书阅读率有所提升。去年十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女士来云南昭通新华书店签名售书,现场几百名上千名学生、家长排队等候。只是杨红樱女士的作品是优秀的儿童读物,卖书、读书的对象是学生,如果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或者是作家王安忆、刘震云、池莉来签名售书,情况又会是怎样呢?

这是阅读的最好时代,也是阅读最坏的时代。阅读的概念越来越宽泛,阅读的内涵和外延日益扩大。同时,不读书或是极少读书的人群仍有相当的数量。在当今视屏媒体吸引眼球、轻松娱乐流行的时代,建设文化强国,推动全民阅读,重塑对阅读的认知,让读书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本能,一种时尚,一种信仰。何不进行全民阅读立法,设立国家阅读基金,真正建立、落实好公共服务体系,把阅读也当做一项国家战略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