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木的头像

文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14
分享

漆树的记忆——贵州黔西县白坭田王三善将军坟茔寻访记

这是一棵普通的漆树,粗细盈把,高约十余米,挺拔的躯干布满割漆时留下的道道疤痕,似乎在向世人昭示着曾经的悲壮。

漆树孤零零地耸立在一道陡峭的土坎边,看似风一吹就有可能倾倒下来似的,显得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孱弱。

“就是这里了。王将军坟就在这棵漆树的旁边。”同行的陈文蓉女士说。

我从漆树前壁立般的落差剖面攀了上去。上面是一片苞谷地,苞谷已经收过,只剩下枯黄的秸秆长短不齐地插在地上。漆树直挺挺地立在边上,多少显得有些孤独,也很不起眼。苞谷地的另一边歪斜着几棵高高的枝叶稀疏的黄杨树,树下斜伸出几竿翠竹来。尽管刚刚入秋,但已能感觉出几分凄凉来。

此时,夕阳中的黄杨树在包谷地里投下一片斑驳的荫影。我拨开苞谷秸秆,在树荫下来来回回地走了几趟,试图找到坟的封土堆或者墓碑什么的。然而,地里除了村民留下的包谷秸秆外,什么也没有。

“你的脚下就是王将军坟。”陈文蓉女士肯定地说。陈文蓉对黔西文物颇有研究,对本地的许多历史遗存都实地调查过。她似乎看出了我满脸的疑惑,“你站立的这块苞谷地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王将军坟的地方,这棵漆树就是当时留下的标记。”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终于弄清了这是一个不大的小山包。我站立的地方是山顶靠北面的土坡。从这里向西隔着一大片水田,对面便是铧口山和马鞍山。

我们找来了当地的退休教师丁厚方老先生。见多识广的丁老先生操着浓重的黔西口音介绍说,这里原来是有一个高大的毛石坟冢,1976年搞农田基本改造的时候被当作无主坟平掉了。村民们搬走了砌坟的石头,砸烂了墓碑,垒坎坎(田埂)去了。但这里的男女老少都知道这个地方是王将军坟,他的遗体是从铧口山下拉到这里埋葬的。人们都说这个王将军很灵验的,不论谁家有了灾病,只要到王将军坟上个香,许个愿,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所以坟堆虽然被平掉了,但整块坟地还是被保存了下来。有心人为了让后人们知道王将军坟在这儿,就种上棵漆树以示纪念,这也是坟地高出周围很多的原因。

大家口中的这位王将军就是“明诏赠兵部尚书巡抚贵州右佥都御使”王三善。明朝天启元年(1621),彝族土司安邦彦裹挟年幼的水西君长安位发动反明战争(彝家称为“阿哲起兵”),与四川永宁的奢崇明相呼应,陷重庆,围贵阳,举国震惊。史称“安奢之乱”。

王三善受命于危难之际,以贵州巡抚身份率军戡乱,不幸在黔西县内庄一带误入绝地,殒命在铧口山下。

丁家寨外的这个小山包,前临当年曾是烂泥海坝的白坭田,与铧口山和马鞍山遥相对立,应该就是当年安邦彦的指挥机关所在地。驻足这里可坐视战场情势,掌控全局,避则可顺势而走,全身而退。等到王三善落马被俘,极有可能被押至此处,在安邦彦座前立而不降,“骂不屈”。安邦彦于是割下他的头颅,带到大定府东城门示众长达一月之久,而将他的尸身就地掩埋。朝廷于战后搜寻至此,将王三善尸身起出运回河南永城老家,并御赐“金头”一并埋葬。当时黔西地方政府为了纪念王三善的戡乱之功,遂在其原葬之处重筑坟茔,应该是最为合理的解释吧。

真相如何,现已无从考证。据说,1976年回填王将军坟的时候曾埋入长方形小字石碑一通(墓志铭),或许可揭开这一谜底。

惆怅了许久,我还是若有所失地离开了王将军坟。看着不断下沉的夕阳,我的心也渐渐沉重了起来。王三善,一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明王朝风云飘摇之际,试图以史诗般的壮举挽狂澜于既倒,稳定西南的半壁江山。遗憾的是,他不仅没能完成这一不世之功,反而血洒水西,殒命于此。丁家坡有幸做了王三善将军的“长眠之所”。风中这棵孱弱的漆树更是荣幸的,无意间充作了一座丰碑,给每一位来此凭吊的人们提供一丝精神上的慰藉,聊以弥补若有所失的缺憾。

漆树的记忆啊,孤寂而悠长!

后记:2009年初秋的这次寻访得到了黔西县电视台记者蒋以政先生的热情支持,不辞辛苦地跟踪录像,随后制作了专题片《寻找王三善》。该片在“花都视界”栏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据说黔西县文化界正酝酿着要拍摄一部反映当年水西平乱的电视剧。如能开拍当是对王三善将军最好的纪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