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其凯的头像

杨其凯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07
分享

闪光的白手套

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肤色不同,样貌各异,职业也千差万别。但总有人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时间的长河里历久弥新。他就是其中一位!

怎么称呼他呢?颇费踌躇。

小区重新更换的实施分类的垃圾桶旁总有几个捡拾废旧物品的老人。或许是“鱼”味无穷,或许是司空见惯,每天来来往往,我也没有过多驻足和留意,甚至避而远之。谈不上厌恶,绝对没好感。

直到有一天一位特殊的老者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众多的拾荒者中他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他总是戴着一副雪白的手套。

他个头不高,肤色说不上黝黑,却也不甚白皙。是那种黄瘦颜色,一如脚下的泥土。他话不多,不像他的同行们兴奋起来呼朋引伴,高声大嗓。

因了这层原因,每次我都会更注目一些。一来二去,逐渐脸熟起来。一次碰个照面,他居然主动打起招呼,让本以有礼自居的我竟有些猝不及防,颇讪讪然。

大约是中秋前后,由于各家各户礼尚往来的缘故,大量的包装纸盒纸箱激增。感觉他们的黄金季节也到了,每天进进出出有时好几趟。他也忙得不亦乐乎,但他的脚蹬三轮车里总不见装满。一个楼下的邻居不知是打趣还是睁着眼说瞎话,老王,今天捡了不少啊!他也就喏喏着应答,不少,不少!于是又有人居高临下地大声询问,纸箱多少钱一斤啊?老王却大手一挥,白色的手套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不卑不亢地说,我可不收纸箱。那你这半车纸箱哪里来的?老王满脸骄傲地回答,这都是我一张一张捡拾来的。

以后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知道了有关他的更多信息:原来他就是附近村民,家里条件属于上乘。孩子在另一个别墅区。他不愿意和孩子们一起住,怕打扰到年轻人的生活,就主动搬到了我们住的这个小区。从他们一来一往的对话里我了解到:他历来以捡拾为主,从不倒买倒卖,作为中间商赚取差价。他的实力也不允许他这样去做!用老人的话说,很多东西都还有用处,扔了怪可惜。暴殄天物在他这里可行不通,绝不浪费!物尽其用,各安其所!这是他朴素的人生哲学。

我对老王的认知又深了一层。

临近学期末需要填表核对证书时间,就从单位上中途请假返回小区。众所周知,小区的停车位稀缺的就像中年男士的头发。加之时常加塞的外来车辆,让停车位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当我晃晃悠悠驶进小区,边行走边寻访车位时,才发现找车位比寻宝还难。正在这时,只见一双雪白的手套在向我连连招手。见交警指挥的多了,我下意识地开到跟前。原来是老王!老王驾驶着他的宝马三轮熟练地倒出了一个宽敞的停车位置。待我把车停好,下来和他千恩万谢,早已满头大汗。老王只是微微一笑,露出那白皙的牙齿。好似这件事情和他没有多大关系,在他看来这都是举手之劳。

我对老王的好感顿时增加百倍。

一次深夜酒醉,晃晃悠悠回家转。在依稀的月光下,老王戴着他那雪白的手套还在一丝不苟地捆扎他的那些宝贝。一张张纸箱都被他抻直铺平,错落有致地摆在四周围。他则像极了戎马倥偬、久经沙场的将军,在检阅自己枕戈待旦已经列装的士兵。雪白的手套那么凸显,在暗夜里居然闪闪发光。我突然就想到,我何尝不是如他一样,不断增删的文字和反复修改的作品,在别人看来无非就是废旧纸壳、烂旧书报——一堆无用的垃圾,于我却也敝帚自珍,宝贝的不得了。

我顿时对这位让人尊敬的老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哦,我陡然明白了,原来拾荒者不足以定义他的职业,他应该叫拓荒者,开疆拓土!用他勤劳的双手,用他一尘不染的如同洁净心灵的白手套去开启美好生活!

唉,我总是以我所谓的知识分子——不知道在这个学历起点就是研究生的时代,我这个专科生能不能算得上——的固有思维和认知去看待这些最底层(也不过是我狭隘的认知罢了)的人们,是!他们的确是最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依靠勤劳的双手,坚守最初的梦想,用最惯常的方式,挥舞着一双闪光的白手套,生活着,活得卑微而又倔强,活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