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焱南飞的头像

焱南飞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6/23
分享

许师傅和他的狮子头糖模具

“此前常庄糖商多次出高价讨要这套狮子头糖模具,我们都没有出售,作为祖上留下唯一的手工制糖工具,我们留着一是对先人的一种念想;再者说如果模具卖出损坏,或者丢失不完整,就没有收藏的价值了。”今年68岁,精神矍铄的许可全师傅充满感情地介绍着家中珍藏的狮子头糖模具。

与许师傅结识已经十几年了,我们都有个共同爱好:汝河游泳。许师傅从县粮食局退休,爱好广泛,健谈、好饮、爱开玩笑,每次游泳结束上岸前,都要来几个拿手的后翻跳水“表演”,泳友们会半开玩笑地称呼他为“许教练”“许院长”。一次偶然的闲侃中,得知他祖上有手工制糖的手艺,家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套制糖模具。因此,也就有机会看到了这套传统制糖工具,倾听许师傅讲述他祖上制糖的点滴回忆。

许师傅的祖父许北辰,祖籍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养马寨村人,生于1895年8月,年轻时在开封朱仙镇“甜糖斋”当伙计,从“甜糖斋”学到了一手制糖技术。

1932年初春,祖父带着许师傅的父母和堂叔一行5人来到襄城县,在东拐街(现在的烟城商业街)租房三间,开办了“洧川制糖作坊”,主要生产经营青果糖、薄荷糖、螺丝糖、糖糕、狮子头糖和面鱼酥等食品,这也是当时襄城县城内首家食糖制品作坊。1948年1月,祖父许北辰关闭了“洧川制糖作坊”,和许师傅的堂叔一起返回老家洧川。

时隔20年,即1967年冬,祖父许北辰受襄城县茨沟人民公社常庄大队生产队集体办的制糖作坊邀请,以传授制糖技术师傅的身份再次来到襄城县。因为当时政策不允许个体经营,只有集体组织才可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因此,在常庄生产队集体办的制糖作坊向祖父发出邀请后,老人家怀着一颗感恩回馈之心欣然接受,趁着冬、春农闲季节来到襄城县,在指导常庄生产队制糖作坊制糖的同时,也给襄城县手工制糖业培育了一大批新人。从1967年冬季到1969年春季短短两年时间内,常庄大队的手工制糖业经济由小到大、迅速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驱动下,襄城县乡办、村办、联户办及个体办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以茨沟乡常庄村为代表的糖果加工产业凭借早期的制糖基础,趁势而上,脱颖而出,形成集约化经营的松散联合体——常庄糖业有限公司。对外统一购进原料,统一召开商品交易洽谈会,统一定货,统一定价销售,分散组织生产。2000年,常庄村已有制糖、果冻、糕点作坊124个,从业人员821人,年产值1260万元,利税520万元。襄城县制糖业经济的兴起,为繁荣全县市场经济、带动农民勤劳致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许北辰老人的第一次来襄创业,成就了许师傅这一大家几代人扎根襄城,成为地地道道的襄城人;他的二次返襄传授制糖技术,成就了改革开放初期襄城县制糖业的繁荣昌盛。后来,随着现代制糖技术设备的整套引进,手工制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家里用于手工制糖的各类模具因为保管不当遗失殆尽,目前仅剩下这一套狮子头糖模具。

狮子头糖,顾名思义,是形状像狮子头的糖果。该糖为其他糖果的下游产品,即报废糖渣、长期滞销糖、受潮雨淋损坏的成品糖,因其无法销售,也不能再做果糖,经大锅煮沸融化,灌入狮子头糖模具中,待冷却到一定的温度,打开模具,将狮子头糖倒在青石板上摊开冷却,最后对成品进行手工分拣、包装、售卖。该套狮子头糖模具为木质结构,其中的狮子头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据考证其始于清晚期,流传中原腹地偏豫东地区,是近代制糖食品的重要工具。这套模具为完整版,长38厘米,宽35厘米,总计23块,除上下两块是单模外,中间21块均为双面模型,一次可制作168个狮子头糖,每块糖重约30克左右。

华夏文明,星耀中原。该套木质狮子头糖模具历经近200余年,经高低温、冷却冲洗、浸泡晾晒、反复使用数亿次,依然涌动着鲜活的艺术生命,洋溢着淳朴的中州风情。它是近代襄城手工制糖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近代襄城县传统制糖业的兴衰,在研究近代襄城乃至中原地区手工制糖业、木器雕刻、模具制造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艺术和历史参考价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