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豫尚春彰的头像

豫尚春彰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6/08
分享

盼春

(一)

1986年农历三月间,豫东平原一片生机盎然,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小麦用力的生长着,那劲头试要与路边的杨树比高,然后刺破苍穹。麦田里凸起的只有坟头,像点点星光点缀着广袤无垠的宇宙。豫东平原就是这么的平坦。村庄也是方方正正的,不像南方山区的村落,依山而建,参差不齐。这里又叫“黄泛区”。之所以称之为“黄泛区”,跟日本鬼子侵略中国,蒋介石国民党部队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有关。听爷爷讲,当时人们不得不四处去逃荒,奶奶曾经被困在一颗枣树枝上,差点陷入淤泥里出不来了。后来也听父亲这样讲过。他说这是他们家的一个转折点,如果奶奶当时走了,也就不会再有这个家了。

豫东平原四季分明,农作物分为两季,小麦和棉花是这里的主产物。夏收小麦,秋收棉花,不断的循环往复。

临近傍晚,劳作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正从农田里往家赶。致富穿着劳动裤子扛着锄头刚回到家,就听见秀芝叫他:

“致富,致富,快,我好像要生了。”

致富放下锄头,就往邻居家跑,他边跑边喊:

“嫂子,嫂子,秀芝要生了。”

这个称为嫂子的人是王婆,村里的面的接生员,她和致富家是邻居。说是接生员,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她只不过给几户人家接过生,有了经验。因此,要是谁家生小孩都会找她。她也因此引以为傲,是村里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后来有一次给别人接生,出了事,大出血死了人,她再也没敢给别人接生了。

刚好此时的王婆在家正在做饭,听到致富叫她,她便匆匆停下手上活,和致富一起往他们家跑去。

两个小时过去了,屋里面传来了哇哇叫的哭声。只见王婆在屋里喊道:

“是男孩。”

致富高兴极了。

这是致富的第二个孩子,致富今年三十岁。他第一个孩子也是男孩,今年已经六岁了,致富给他起名叫大春。现在第二个男孩出生了,他也早已经想好了名字,就叫二春。如果将来有第三个男孩,就叫三春。致富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如今计划生育抓的正紧的时候,生第二个孩子都是超生了,更别说第三个孩子了。

秀芝生了二春半年,村里面就通知秀芝到乡里结扎去了。

但不知道是当时结扎技术有限还是一种偶然,秀芝结扎手术做了半年,她发现自己竟然又怀孕了。

为了掩人耳目,她穿着肥硕的衣服依旧劳作于田间地头,直到三春出生的那天,她还在田间挑水。

也有人会疑惑的问:“秀芝,我看着你怎么像怀孕了一样啊?”

秀芝嘿嘿一笑:“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三春出生了,他的到来是上天偶然的馈赠。但也有村里的人低声的嘀咕,哪有结过扎还怀孕生育的道理,大家很是稀奇,但事实就是如此。

(二)

冬去春来,寒暑易结,双岗村的农民遵循着四季的变化,重复着农田的生活。时间飞逝,转眼间,三春已经读一年级了。

三春的学习成绩不算差,在班级里能排名前十。老师们还准备安排他参加乡里面的竞赛呢。但是,正在这个时候,三春生病了,经常的咳嗽。为了不耽误三春的竞赛,父亲对三春的病也没有在意,只是在村里面的诊所看了一下。村里的医生说是感冒引起的,没有什么大碍,只要打几针就好了。

但是,后来,打了几针之后还是没有见效。只见三春咳嗽的更加厉害了。大概持续一个月左右,致富看情形不对,就带三春到乡里面的医院看病。乡里面的医生诊断是气管炎,需要持续的输液打针。三春因此也丧失了参加竞赛的资格。

凤岗乡离双岗村有五六公里的路程,致富每天骑着自行车带着三春往医院赶,然后再送他到学校。

两周下来,三春的病情好了很多,但还是要不停的吃药。

(三)

冬季的阳光暖暖的照着大地,但还是驱赶不了寒冷。一群小孩子在做游戏,其中有二春和三春。他们玩打仗的游戏。二春的手特别的巧,能将木头雕刻成刀枪。此时,他手里端着的就是他自己雕刻的枪,不时的瞄着对方,嘴里发出“嘣嘣嘣”的声音。敌我双方对峙着,演的还真是有模有样。

二春和三春不是一伙的。“战斗”很激烈。二春带领着队伍发起了总攻,三春那边的队伍溃不成军。三春被俘虏了。

二春用“枪”顶着三春的胸膛:

“快交代,你的同伙都跑到哪里去了。”

三春拒绝回答并哈哈大笑起来。三春想通过装疯来吓唬二春他们。二春和小伙伴们吓了一跳。为了验证三春是否真的疯了,二春命令小伙伴用啤酒瓶装满冷水,然后从三春的脖子里灌了下去,三春依旧不动的笑着。二春和小伙伴们见状吓得四处散去了。

三春见“敌军”散去,哇的哭了起来。暖和的棉衣一下子变的冰冷起来。他站起来边哭边往家里走。回到家,秀芝看到三春这幅模样,又好笑又纳闷:

“三春,你这是怎么啦?”

“是哥哥,他把冷水倒到了我脖子里。”三春边哭边说。

秀芝急忙把三春拉到屋里,换上衣服,让他坐进被窝里了。只见三春咳得厉害。

致富从外面回来,了解了情况。把二春叫过来就是一通毒打。

“胡闹,你不知道你弟弟有病吗,还这样闹腾。”

二春边哭边幼稚的说:“我们都以为我弟弟疯了呢。”

秀芝也是又气又好笑的对着坐在床上的三春说道:

“你也真是的,他们倒水,你就这么老实的让他们倒啊。”

三春的气管炎本来就没有好,这下受凉,感情更厉害了。致富依旧骑着自行车往乡医院去看。针没少打,药也没少吃。可就是不见一点的好转。护士打针时都心疼了,满屁股的针眼,都不知道往哪里扎是好了。

(四)

“病急乱投医”,秀芝从三春姑姑那里听说隔壁村有个半仙,只要去他们家拜拜神仙,病就能好了。秀芝给致富说过之后,他们决定去试试。

秀芝在家捉了只公鸡,又准备了其他的礼物,据说是祭品。天一亮,秀芝骑着三轮车带着三春就出发了。姑姑也骑着一辆三轮车一起陪同。

到了邻居村,来到半仙家。秀芝给半仙介绍了一下情况,只见半仙用针扎了一下公鸡的鸡冠,又在一个神龛前烧起纸来,嘴里念念有词。施法毕,半仙从一堆纸灰里抓了一把灰,用水让三春服下,并叮嘱秀芝:

“让孩子自己骑车回去,切记路上不能回头。”

秀芝就让三春一个人骑着车子回去了,说是不能回头,七岁的三春早有自己的想法。在他心里当然不相信这些迷信的东西。他愉快的骑着三轮车,还故意调皮的边走边回头。

秀芝回到家,认真的问三春:

“三春,有没有回头啊?”

三春坚定的说:

“没有,没有回头。”

秀芝非常的高兴:

“那病就好了。”

三春见自己的母亲,那么自信,又那么开心。内心多少有点惭愧,他不该欺骗他的母亲,他也应该老实的不回头。

晚上睡觉,三春屏住呼吸,不敢用力吸气和呼气。他不想让自己的父母又听到气管呼噜呼噜的声音。整整一晚上,三春都没睡好觉。

天亮了,听见致富略显激动的说:

“真神了,昨晚就没有听见呼噜声。”

可是,第二天晚上,三春实在忍不住了,就沉沉的睡去了。只听见气管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这可又气坏了致富。

听老人说这种病过去应该叫痨病,是治不好的。也有人说以后长大了慢慢就会好。确实,这病跟着三春一跟就是六七年。这六七年几乎都是在打针吃药。

(五)

三春生病了,功课自然耽误了不少。他的老师也是本村的人,一天傍晚来到三春家,带着礼物来看三春,顺便和致富聊了起来,她准备给三春补课。

这位女老师叫桂芝,为人和蔼可亲。知道三春看病拉下不少功课,准备上门给三春补习功课。桂芝有三个子女,他的大女儿是村里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大学生。

那天,桂芝和致富,还有秀芝聊了很多,一直聊到深夜。讲的主要是关于小孩子教育的问题。作为农村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好好读书,以后才会有出路。致富本来也是重视教育的,通过一晚上的聊天,致富更加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了。

就这样,桂芝以后隔三差五的来三春家坐坐,帮三春补习一下功课。

(六)

此时的大春已经在乡里面读初一了,二春读小学二年级。但是他们都是由于贪玩,学习成绩很普通。

那是一个夏季,孩子们都陆续开始放暑假了。期末考试的成绩也陆续下来了,可是大春和二春就是怎么也不告诉致富他们的成绩。一直瞒着说成绩还没有下来。

这天致富从棉花田里回来,路上刚好遇见大春的老师。老师告诉致富期末考试的成绩早就下来了,大春的成绩很差。致富听完就火冒三丈,气冲冲的骑着自行车就往家赶。

一回到家,看到几个孩子正围着电视机看电视。致富更是不知气从哪里出,大骂起来:

“他奶奶的,让你们在家复习功课的,还看上电视了。”

说着就抡起铁锹往屋里面赶。

本村的其他玩伴看到这个情形,吓得早跑出了屋,各自跑回家去了。

大春也准备往外跑,被致富拦了个正着。致富举起铁锹把,一棍子用力抡了过去,打到大春的手臂上,只见铁锹把断了。大春捂着胳膊,倒在了地上,眼泪哗啦啦的流了下来。三春见状急忙躲进了爷爷的房间里藏了起来。二春赶紧关闭上电视,出来了,也被致富用巴掌打到脸上,骂道:

“他奶奶的,不好好学习,就知道整天看电视。”

二春眼泪也哗哗的流了出来。

耳聋的爷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是气呼呼的责骂着致富。院子里哭声,责骂声,热闹极了。

显然,致富的气还没消完。就大骂着让大春滚起来,跪在院子里的石磨上,让二春跪在石磙上。大春呻吟哭着站起来走到石磨上跪了下来,二春也哭着跪到了石磙上。

爷爷的责骂对致富不起作用,呻吟着老泪也流下来了。

这时,秀芝拉着拉车也从棉田回来了。致富就大骂着将情况告诉了秀芝。秀芝也只是叹了一声长气,就去厨房做饭去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秀芝把饭也做好了。秀芝就求情的给致富说:

“算了吧,别把孩子跪出病来,吃饭吧。”

致富此时似乎还没解气:

“吃饭,甭想,拉着车子去上地割草去。”

其实,他们家的牛平时是吃麦秸的,不用到地里面割青草。此时,正是夏季中午最炎热的时刻,致富想让孩子们通过劳动涨涨教训。

大春不顾胳膊的疼痛,带着二春和三春拉着拉车去田地里割草去了。

后来,大春的胳膊上也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教育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棍棒下的教育往往只能滋生叛逆,往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三春由于桂芝老师的帮助,学习成绩还是有些起色的,还能获得奖状。这多少让致富有些宽慰。

(七)

夏季的双岗村被绿油油的棉田包围着,棉苗齐腰高,农民们不停的给棉苗施肥、打药。致富家有六口人,有着十几亩地。十几亩地又分为三块,他们忙完了这块就忙那块儿。

看到致富、秀芝整天忙碌的样子,我们或许能够明白为什么致富看到孩子们贪玩会有那么大的火气。他们整日劳作于田间地头,辛辛苦苦的挣钱,就是想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将来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而孩子们学习成绩差又贪玩,难免有恨铁不成钢之感。

此时的中午,烈日高照,致富和秀芝还在棉田里打农药。这个时候的害虫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已经忙了一上午了。不料,悲剧发生了。秀芝感觉不舒服,她有气无力的给致富说:

“致富,我好恶心。”

致富一看,立马意识到秀芝中毒了。

“秀芝,你不会是中毒了吧。”

说着,致富放下身上背着的药筒,往秀芝身旁走去。他帮秀芝卸下药筒,搀扶着她到路边的树荫下。

秀芝说:“致富,我想吐,但又吐不出来,好难受。”

这时,致富更加肯定秀芝已经中毒了。于是,致富赶紧骑着自行车载着秀芝,往村里面的卫生院赶。

到了村卫生院,村医赶紧准备了点滴,给秀芝挂上了。输液输了一半,不见秀芝好转,秀芝颜色煞白,开始口吐白沫。致富见状,赶紧告诉村医:

“大夫,我看不行,还是要去乡卫生院,你赶紧把针拔掉吧。”

人命关天,村医看情形也有些危机,赶紧给秀芝了拔了针。

致富带着秀芝刚回到家,致富自己也感觉难受,对秀芝说:

“不好,我也中毒了。”

大春见状,赶紧跑到自己的伯伯家:

“大爷,我爸妈中毒了,你赶紧带他们去凤岗吧。”

一听到中毒,大伯和正在树荫下乘凉聊天的乡亲赶紧往致富家赶。大伯赶紧开来了拖拉机,众人把致富和秀芝抬上来车,赶紧往乡医院赶去。

到了乡医院,医生也是急忙给致富和秀芝打上了点滴。

万幸的是,他们送的比较及时,人没有生命危险。

三春懵懂的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见自己的父母被拖拉机拉回来,瘫软的躺在院子里的软床上。好多乡邻都过来看望致富和秀芝,有的还拿着西瓜喂他们。可是秀芝什么也吃不下。他用微弱的力气喊着:

“三春。”

三个孩子都站在了秀芝的面前,秀芝看了孩子们,眼泪从眼角下落了下来。

过了一个多星期,致富和秀芝已经能下床了,体力也恢复了。他们想想都后怕,要是抢救不及时,他们走了,三个孩子该怎么办啊。想着想着秀芝的眼泪又来了。

那个夏天很是不太平,桂芝老师病了,吃不下东西。开始医生诊断的是咽炎,后来到县城的大医院检查,才知道是食道癌晚期。

桂芝的丈夫寻遍民间偏方,想治疗好桂芝,但是她还是早早的离开了。三春哭成了泪人。这么好的老师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啊?生而不易,唯有坚强。纵使命运坎坷,也要看到生的希望。

(八)

很快,到了棉花盛开的季节。朵朵白棉挂满枝头。农民们扎着自己缝的布袋,在棉田间步履蹒跚的采摘着棉花。他们的手被棉壳刺的皲裂,依旧不停的劳作着。这个时候最怕下雨天,一旦下雨,地里的棉花会发霉。因此,他们不停的采摘。很多时候,干脆连壳也摘下来,先拉回家里再慢慢剥。

中午,秀芝拉着满满的一架子车棉花回来了。她实在疲惫,咕嘟咕嘟喝了几口白酒解乏。没想到这一喝竟然喝醉了。

三春放学回家,肚子饿的咕噜咕噜。见自己的母亲在和面做面条。

她边和面边傻笑:

“三春,嘿嘿。”

这可把三春吓坏了,以为自己的母亲疯了。三春撒腿就跑到爷爷的房间了。

没过多久,致富回来了,见秀芝在厨房睡着了。他知道她太累了,早上一大早就去地里摘棉花,晚上还要剥棉花到半夜,她实在太累了。致富叫醒秀芝,让去床上休息,自己做起饭来。

那顿饭,让三春更加明白了父母的辛苦,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个时候,他和二春放学回来也都会主动的做些家务,喂牛、剥棉花。

到了棉花快摘尽的季节,也已经是深秋。农民们又要忙着棉材,他们一颗一颗的镐,再装上车子拉回到家,把棉材树在院子的周围,等冬季闲暇的季节,再清理枝干上剩余的棉桃。等棉材晒干,就是烧火的原料。

完棉材,他们开着拖拉机挂上犁子,开垦着这片黄土地,犁耙翻过,这黄泛区的土地像切割的熟牛肉被翻起。然后再一遍又一遍的把“熟牛肉”耙碎,好播种小麦。

小麦种上后,农民们好不容易迎来了短暂的农闲时刻。

下雪了,北方的雪准能如期而至。俗话说: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雪来的正及时,来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九)

快过年了,孩子们也相继放寒假了。三春拿着得的奖状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这个年,对三春来说一定是一个欢快的年。不过,二春有些遮掩,他也得了奖状,但是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开心。

回到家里,他们把奖状拿出来让自己父母看。致富和秀芝看着二个孩子的奖状乐开了花。每人奖励给了他们五元钱。

大春也从乡里面的中学放假回来了。他虽然没有得奖状,但学习进步还是很大的。满怀欣喜的大春也要看两位弟弟的奖状。还不停的说着:

“不错,不错。”

但是,突然他发现二春的奖状有些不对,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他拿来三春的奖状和二春的奖状比较了一下,发现学校的章子不一样。

大春悄悄的把二春叫过来,严肃的问了起来:

“你的奖状是假的!”

二春死活不承认。奖状哪来的假的呢?

大春将他的发现告诉了二春,只见二春脸红了。他承认了奖状是假的,是他在乡里买来的。至于章子,是他用萝卜刻的。他是害怕没考好成绩怕挨打。

大春知道了实情,但他也没有告诉他的父母。因为他知道一旦告诉了他们,这个年又要难过了。但是他也一直很纳闷,萝卜刻成的章子怎么刻的那么好,还盖的有模有样,竟然骗过了他们的父母。还有钱是从哪来的呢,平时父母基本没有给过他们零花钱。大春也没有再多想,只是警告了二春:

“这次就饶过你,下不为例。”

(十)

农历的新年就要到了,农民们纷纷去县城购置年货,他们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开着拖拉机热闹极了。他们买年画、鞭炮、瓜子、糕点、大肉、鱼……。

秀芝给孩子们买了新衣服,这衣服是大年初一才能穿,预示着新的一年全新的开始。

双岗村的村民们几乎都会在大年二十八左右蒸上好多的馒头,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各家各户还会油炸好多当地的美味,炸丸子,炸红薯,炸豆腐,炸鱼……。然后,就是包饺子,一家人坐在一起,边聊着家常,边包着饺子,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

大年二十九,他们进行大扫除,将旧的春联清理掉,贴上属于今年生肖的春联。

盼望着,忙碌着,大年三十终于到了。徬晚,双岗村笼罩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致富带着孩子们到田里的坟上,点上烧纸,放起鞭炮,告慰着已故的母亲,仿佛再告诉她过年了。

致富的母亲去世的早,在大春出生没多久,她就因病离开了。

致富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家里。大春拿出十几米长的鞭炮,铺在门口的地上。一家人都围了过来,见证着这除旧迎新的时刻。大春划着火柴,侧着身子点燃了鞭炮。只见噼里啪啦,鞭炮响起来了。

“哦……,过年啦,哦……,过年啦。”二春和三春高兴的跳起来。

放完鞭炮,秀芝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这是他们的年夜饭。过年了,他们暂时忘记了一年的辛劳和烦恼,享受着短暂而美好的幸福时光。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在电视机旁,边磕着瓜子,边看着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也只有这时候,孩子们才不用顾忌看多晚的电视,也不用担心看电视被挨打。

凌晨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安静的夜再次被炮竹声打破。各家各户点燃了“开门红”。

大年初一清早,双岗村再次沉浸在鞭炮的海洋中。孩子们跟着鞭炮声穿上新衣服起了个大早。按照惯例,这天有致富做饭。他正在厨房忙碌着煮饺子。

饺子煮好了,放完鞭炮,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着新年的第一顿早餐。三春的堂哥也端来了自己家做的饺子,给叔叔阿姨来拜年。这是双岗村的习俗,早上晚辈端上一碗水饺给长辈拜年。致富也让三春端上水饺去给大伯拜年。

吃过饭后,爷爷也拿出了压岁钱给孩子们。一人五块钱。孩子们纷纷给爷爷磕头。磕完头,孩子们跑出家去给村里的其他长辈拜年去了。

鞭炮声依旧此起彼伏。双岗村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十一)

1997年,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当中,一个悲伤的消息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小平同志去世了。

这天双岗村小学停课一天,老师们从家里拉来了电视机,大家围观在一起,观看着小平同志的追悼会。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代伟人溘然长逝。当时的双岗村的村民议论着,还有少部分人说他的不好,后来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

这年,三春上小学三年级,二春上小学四年级,大春由于考高中没考上,重新复读了一年。

桂枝老师去世后,三春的成绩很是波动,他坐在后排整天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子。二春整日贪玩,学习成绩自然可想而知。

二春心灵手巧,但就是不用在学习上。他擅长体育,爱好武术。但在老师的眼中,他却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

那个时候,孩子们哪有零花钱啊。但二春总能买到各种的玩具枪和零食。

他开始是是偷家里的鸡蛋去换钱,后来干脆直接偷父亲的钱。他把钱藏到墙缝里,用的时候就扣出来。

致富开了一家加工厂,专门加工木材,平时额外的收入,就放进一个铁盒子里。

但他也就纳闷了,平日里的零钱也没少放进去,可是都去哪了呢。致富也没多想。

一天致富去村里的小卖铺去买东西,正巧钱没有带够,就和老板说回去拿。

可那老板却说:

“不用了,你的钱还存到我们这里没用完呢。”

致富不解,他什么时候把钱存在小卖铺了呢?

小卖铺的老板解释到:

“你家二春还压这里一百元钱,还没买完东西呢。”

致富一听,赶紧回去数自己的钱,没想到那是给大春交学费的钱,少了一百元。

一百元在当时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致富憋足了气。

等二春放学回来,致富二话没说,一个健步,一脚把二春踹到几米远的地方。

二春还没反应过来,以为又是因为没有考到好成绩。

致富问他:

“你偷钱没有?”

二春倔强的说:

“没有。”

致富一听,二春还在撒谎,又是一脚踹了过去。只见二春眼泪哗哗的流下来了。

“有没有偷钱?”致富再次问他。

二春还是倔强的说:“没有。”

几巴掌又打到了二春的脸上。

二春实在忍受不了疼痛哭着说:

“偷了,偷了铁盒子的零钱。”

致富让他跪在地上:

“那一百块钱怎么回事?”

二春跪在地上,哭着承认了。

秀芝气的也不管二春,只管让他跪着。在他们看来,从小养成偷东西的习惯,将来会害了他。致富更是气冲冲的断言:

“这个孩子以后非警即匪。”

(十二)

二春由于贪玩,学习成绩一直不好。除了上次敢把奖状弄虚作假,他还买了红笔经常改分数。他能够把60分的试卷改成80分。他还运用这项技能帮助过三春。

三春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他搞不懂分子分母的加减乘除。二春的“帮忙”也让他逃避了几次挨打。

但令三春最遗憾的是,一次升学考试,三春的数学考了全班第四名,数学老师竟然怀疑三春作弊。这样的评价,对于三春幼小的心灵来说是一次创伤。

三春依然记着那次考试。那是一次升学考试。同学们都搬着板凳到校园里分排隔开。

三春坐在一颗树下,数学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做着做着他就睡着了。迷离了一会儿,他突然醒来,仿佛来了灵感,责备着自己:

“三春,你对的起父母吗?”

然后,就是奋笔疾书,不停的演算。平时觉得很困难的题,此时也仿佛变得简单起来。

等成绩下来,他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考了94分,全班第四。但当数学老师当面问他是不是抄别人的时候。三春是满肚子的委屈,老师也太瞧不起人了。竟然,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质疑自己。因此,三春更加讨厌数学了。

很快,三春到了小学升初中了。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三春大胆的想作弊一次。

在数学考试中,他把电子计算器夹在腋下带进了考场。但由于两位老师监考。他紧张的始终没有拿出来用。时间浪费了,他的数学成绩考得也是一塌糊涂。

那段时间,只要秀芝一问成绩出来没有,三春就是往厕所里跑。

后来,致富专门问了三春的老师,听到成绩的致富对满怀希望的三春又是一通毒打。

大春第一年没有考上高中,他复读了一年。显然,他已经没有太多心思复习了。就在高考前夕,他让同学带回了一封信:

“爸妈,我们兄弟三个,哪有那么多钱供我们读书啊。我去打工了。”

大春或许是找理由,也或许真的是考虑到了家庭的困难。

致富和秀芝正在地里劳作,看到了这封信,致富破口骂了起来:

“他奶奶的,有本事就别回来。”

这是自己的儿子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出远门离开他们,秀芝的眼泪流了下来。

(十三)

三春读了初中,过上了寄校生活,每个月回家一次,也是这个时候他开始发奋图强。他每天起的最早,回宿舍的最晚。对于三春来说,那是他最难忘的奋斗时刻,也是他的高光时刻。

他从小学升初中时的倒数,到初一下半学期,已经是全班前五名了。数学成绩一度得了全校第一。

他仿佛灵魂附体。小学五年的数学一塌糊涂,他此时一朝悟透了。

在初一语文考试的前一天,他在梦中奇迹般的梦到了明天考试的作文题目。他也早已打好了草稿,考试时更是奋笔疾书。

他成为了由学渣到学霸的逆袭,成为了众多学子的榜样。

此时,老师们一提起三春,都是竖起大拇指赞扬。致富也是乐开了花。

其实,对于三春来说,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毕竟小学欠下了不少的债,尤其是数学。

可能是三春劳累过度,三春又病了。他眼泡肿胀,经诊断是肾炎。

开始是他自己去学校的医务室就诊,可是一直不好。致富就带他去乡里面的医院就诊,就这样三春又过上了医院、学校来回跑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

班主任老师也去医院看望了三春,让三春安心养病,三春的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他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命苦呀。如果真的存在命运的话,或许真的是吧。

三春生病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他依旧刻苦努力,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在放暑假期间,他主动拿来二春的书,把初二的课程自学了个遍。

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霸。父母对三春也是抱有很大的希望。

那时的三春不但学习好,而且还是位有着远大理想的少年。他立志长大以后报效祖国,虽然此时他不知道该如何报效祖国。

在一次音乐课上,老师点名让他唱首歌,他很是含羞的说:

“我也不会唱什么歌,就唱首国歌吧。”

“起来,不愿奴隶的人们……。”

三春唱的慷慨激昂,唱完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音乐老师给出了评价:

“虽然有些音调不是太对,但这是我听过最有感情的。”

一个人真的满怀感情,才能表达出这样的真感情来。

此时的三春在全班排名第一,真正的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但是,好景不长,青春总是喜欢给人开玩笑。三春进入了青春期。

高处不胜寒,他感到胸闷。他越是想保住全班第一的位置,心里面越是不安。再加上青春荷尔蒙的作用,让他经常会浮想联翩。他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想法,但他还是无法克制生理的规律。

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浮动。在初二升初三的考试中,他竟然从全班第一名掉到了全班第十名。

那是一个暑假,致富从地里干活回来,边切西瓜边问三春的成绩。三春说:

“班级第十名。”

致富一听不是以前的第一名,心理闷闷不乐,一脸严肃责备的问:

“怎么回事,骄傲了吧

三春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沉默着吃着西瓜。

致富问具体的成绩,三春一说,致富气来了,破口大骂:

“怎么这么差,你还想上不想上学?”

对于渴望上学的三春来说,父亲的话严重的刺伤了他。一次考试的失败,竟然关乎到能否上学的问题。父亲也不去了解具体情况,了解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会浮动,只知道责备。三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正在吃着的西瓜摔到了地上:

“骂,就知道骂,从来没有解决过问题。”

老子一看自己的儿子竟然敢在自己面前发脾气,摔西瓜了。过来就是两巴掌:

“他奶奶的,长本事了啦。你到底还想上不想上。”

三春的泪落了下来。致富让他拿来两块砖头,三春边哭边跪在砖头上。

自此之后,曾经的学霸再没有崛起过。他无法正确面对青春期。

在中招考试中,三春勉强挂线,考上了县里面的一所普通高中。

二春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读完初中,就去就读了五年制的警校。对于二春来说,这是他喜欢的。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或许莫过于发挥了他的长处,将他喜欢做的成为他的毕生的追求。

但是,在当时致富看来,二春是成不了器的,送他去读警校的时候,他还做了个梦,梦见拉了一车废柴进城。致富就给秀芝讲他做的梦:

“哎,你看看,这孩子不是人才,是废材啊!”

大春出去没多久,也就狼狈的回来了。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同学家中混吃混喝几个月。

后来,致富送他去读了技校,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长,将来还有个营生。

三春成为了他们兄弟三人唯一读高中的孩子。虽然三春从此在没有回归到学霸的位置上,但致富一直对他抱有希望,毕竟他曾经辉煌过。

三春也一直很努力,但是学习的效率不高。

三春就读的高中,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每天每科的老师都会发一张试卷让学生做,把学生的时间挤占的满满的,根本没有自学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三春越发的讨厌学习了。

(十四)

就在三春读高中期间,豫东平原的气候似乎发生了变化,连日的阴雨天气使地里的棉花收成欠佳。致富算了一笔账,结果种地竟然亏了本。

为了让孩子们上学,致富只好想其他挣钱的办法了。他盖起来猪圈,喂起了猪。当时的双岗村的村民们家家户户也基本上都喂起猪来。

农民辛苦啊,做什么都不容易。

大雨过后,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变得更加泥泞不堪了。致富开着拖拉机去买猪崽。刚开到村后,就陷入了泥泞的路上了。拖拉机“突突突突”的冒着浓烟,怎么都出不来。

新买的小猪由于彼此陌生,气味不相投,相互撕咬着,耳朵上都是血。致富下车,边向小猪身上喷洒白酒,边打电话叫人帮忙。

三春的堂哥开来了拖拉机,挂上钩子,就往外拖。可是拖拉机就是原地打转。他们用铁锹往轮子下面塞砖头。一帮人也来帮忙推,好不容易才将车子从泥泞的坑中拖出来。

小猪入圈后,致富像照顾孩子般一样照顾着他们。这可是孩子们上学的学费。

但是,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小猪长大了一些后,很多猪得上了“口蹄疫”。只见一头头的猪倒地死去。致富心疼的如刀绞。他和秀芝心疼的把小猪掩埋掉。

致富原本要把死去的猪卖掉的,因为有人专门收死猪的。但秀芝死活不肯,他们的良心不安。但致富说:

“这可是孩子们的学费啊,不卖掉哪来的钱啊。”

秀芝心疼的说:

“那也不能卖,我良心上过不去,这怎么能让人吃呢。”

说着秀芝的眼泪流了下来。她知道致富的苦。

三春每月从县城的高中回来一次。这天回家却又刚好赶上偷猪事件。

那天晚上,三春复习功课到十一点,他就美美的睡下了。凌晨十二点钟,他被村里面的喇叭吵醒了:

“父老乡亲们,快醒醒啊,有人偷猪了。父老乡亲们,快醒醒啊,有人偷猪了。”

三春起来,才知道有人偷自己家的猪。三春拿起铁锹就往村东头,自己家猪圈跑去。

自从养猪后,致富就睡在猪圈的一个房间里。那时,他刚买了两头母猪,想着自己繁殖,再喂猪仔,这样节约成本。

没想到,母猪才没有买回几天,就被偷猪贼盯上了。

那天午夜,狗叫的厉害。致富起床走出房间。只听见外面有人在说话,还看到有电灯光。他立刻意识到有人偷猪。于是就悄悄的爬上院墙,看到几个人已经将猪圈的墙挖了个大洞,正在用麦苗引母猪出去。

致富大喊一声:

“谁?”

只见一块砖头丢了过来,一下子砸到了致富的头上,致富应声从墙上摔了下来。

几个偷猪贼撒腿就跑。致富的头上流出了血,忍着疼痛赶紧给村主任打电话,让他在高音喇叭上叫人。

午夜的双岗村一下子沸腾了。人们纷纷拿起铁锹、叉子往村东头跑去,寻找着偷猪贼。

但是,夜色下,还是让偷猪贼逃之夭夭

致富到村卫生室进行了简单的包扎,这一夜这家的人也别想再睡好觉了。他们一家人轮流守着被挖开的洞。

第二天,致富买来水泥,砖头,把墙洞补上了。他叹着气对三春讲:

“你瞧瞧,容易吗?哎!”

三春越发的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可是不管他怎么努力,都无法适应学校的教学。他成为最努力,但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

(十五)

为了适应高考,在高一下学期,高中就开始文理分科了。老师们不断的灌输着: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理科将来好就业,文科不好就业。”

对于一位农村孩子而言,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果没有人正确指点,谈人生规划,又谈何容易啊。

原本擅长文科的三春,还是报了理科班。

在这所高中,每月都有月考,并且每月月考完,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调整一次座位。三春的成绩靠后,每次他就选择坐最后一排。

三春很努力,但每月换来的都是泪水。他开始厌倦了,厌倦了学习,厌倦了这所中学。

曾经多少次,他站在宿舍的楼上,望着学校外面的麦田,有着想跳下去的冲动。可是想一想自己的父母,他没有那样做。他依旧拼命的适应着学校的生活。

高三终于来了,一场模拟考试过后,学校为了升学率,开始动员老师做差学生的工作。有的被劝退了,有的改读职业技术学校,有的则选择退回高二复读。而三春也成为了老师们劝退的对象。曾经辉煌的三春竟然成为了老师劝退的对象,三春心理挺负着重重的压力。

后来,三春像流放的犯人一样,退回了高二。他本来可以借此机会发挥他所擅长的,重新选择文科。但他的倔强又一次害了自己,别人能做到的,为什么他做不到,他依然选择了理科。

和三春一起“流放”的还有一位同学,同为天涯沦落人,后来他们成为了至好的朋友。

三春退回高二后,他理了个光头,寓意着重新开始。这对于他来说,“流放”是他的耻辱,他要牢记这个耻辱。

高二复读,对于三春来说,成绩当然有了起色。他再度进入了班级的前五名。

他依旧坐在最后一排,学累了,就站起来。站着学习成为了三春的常态。

但好景不长,青春再次给三春开了个玩笑。就在他内心孤独的时刻,有位年轻的女教师悄悄的走进了三春的内心深处。他竟然悄悄的爱上了她。不,或许那并不叫爱,只是种子对阳光雨露的渴求。孤独的内心需要有人的理解与安慰。

那位女教师对复读的三春格外的关照,经常会在作业本上写上鼓励他的话。这对于“流放”的人来说,这种鼓励无不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可是,偏偏就是这种孤独,才会让人产生一种靶向式的错觉。

三春每天都盼望着上她的课,希望能够多看到她。

但是三春也意识到这种危险的想法,他开始拼命的挣扎,试图摆脱这种想法。他开始逃这位女老师的课。

每逢有她的课,三春就悄悄的溜到学校外边,在绿油油的麦田闲逛。他变得多愁善感,无法摆脱那美丽的身影。

三春的成绩再次出现了波动。

他不想再继续读下去了。一次月考过后,他无法压制自己内心的情绪,伤心的骑着自行车从县城回到了家。

到了家,夜色已晚。致富一看分明不是放假的日子,这孩子怎么回来了。

只见三春哭着给父亲讲:

“爸,我不想上学了。”

致富见三春这样,也没有像以往一样打他。而是叹气劝导到:

“三春,你不上学,将来干什么呢?”

致富苦口婆心的给三春讲了一的道理。

三春哭着走出了门外,走向了他喜爱的田野。

正是麦田抽穗拔节的季节,三春哭着来到这充满生命力的地方。他累了,躺到了麦田的地里,抬头望着皎洁的月亮。夜,多美丽的夜空啊。安静的夜,能听到田地里虫子的叫声。或许此时,也只有这样的月夜能抚平人们受伤的心灵。他流着泪安静的睡着了。

致富担心三春想不开,就四处寻找起来。他边找边喊:

“三春,快回来。”

三春听到父亲深情的呼唤,从睡梦中醒来,回家去了。

第二天,致富杀了只鸡给三春,希望三春吃好点,好回学校读书。

三春没吃,怀着沉重的心情,骑着自行车往县城去了。

时间匆匆如流水。高二结束了,他也即将离开他喜爱的老师。三春被分到了尖子生班。说是分到了尖子班,不过,三春在尖子生班也只能是倒数。

又回到了魔鬼高三,至于他内心的爱情故事也随着时间和学习的压力渐渐淡去。不过,每次想起,内心还是会荡起往日的波澜。

这次,三春并没有像往年那样被“流放”,好像学校也不允许再“流放”学生了。在尖子生班,三春度过了漫长又痛苦的一年。

高考结束了,他以微弱的成绩跨过了大专的分数线。

自从二春进入警校后,他如鱼得水,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仿佛找到了回家的路,学习成绩一度名列前茅。他还在学校散打比赛中一度得了冠军。

大春技校毕业后就去上海打工去了。很快也当上了部门的主管。

(十六)

三春进入大专后,他希望能够一洗之前的学习成绩差的耻辱,学习更加努力了。

但是后来他发现对于技能性的技术知识,不光是努力就够的,更多的需要实践,理论加实践。但学校做的却远远不够的。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老师们照本宣科,也无法满足实践的需求。他开始按照他的爱好去读书。

他沉迷于图书馆中,看着自己喜欢的哲学、文学,《理想国》、《沉思录》、《毛泽东选集》、《国富论》、《小逻辑》、《周易》、《尚书》……。

大春根据以往的经验,建议三春报考自考,三春根据自己的爱好,报考了行政管理。这也是之后改变他命运的重大决策。三春大专毕业同时也拿到了行政管理的本科。

三春沉迷于知识的殿堂,很多人的三年都是荒废的,但三春的三年确是充实的。他经常啃着馒头,一个人在自习室里读书,自学。他不学习自己大专的机电专业,而是把精力全部用在了自己的兴趣上。

(十七)

就在三春读大专期间,双岗村开始流行外出务工。这也许是农业机械化的结果,也许是农村劳动力与收入不成正比的结果。

致富跟着建筑工程队前去天津打工。不幸的是,致富在工地上突发脑溢血晕了过去。同村的工友一起把他送进了医院。

接到消息的孩子们连夜赶往天津。大春乘坐飞机第一个到了。二春从学校赶到豫东火车站和三春汇合后,一起赶到医院。

看到病床上的父亲,抢救及时已无大碍,他们也就放下心了。

致富从天津出院回到家,就住进了县里面的心脑血管医院。这时三春刚好大学毕业,他在县医院陪着自己的父亲,照顾着他。

麦收季节到了,致富还在住院。秀芝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三春就地里医院两头跑。

十几亩地的小麦,他需要开着拖拉机一车一车的往家拉,然后装进袋子里。小麦拉完了,还要清理地里的麦秆。

他因此晒的黝黑。

正赶上三春毕业找工作,他黝黑的皮肤被城市的人嘲笑非洲来的。

三春找工作并不顺利,当时的大专毕业生找工作不占任何优势。最后,他通过上海人才市场找到了一份工厂的工作,一个月只有1500元。在上海一个月1500元还不如在其他地方做,更何况工厂一直不是三春的追求。

(十七)

恰逢此时,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正在进行。

当兵是三春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对于少年时的梦想,当兵是一个报效国家最好的途径,同时也能够改写一个人的命运。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

但他需要征求家人的意见。致富不同意:

“好男不当兵,大学毕业该挣钱了,当什么兵?”

大春也希望三春安心在上海打工,虽然现在工资低,但可以积累经验。他就是这样过来的。

此时的三春需要征求一个重要人物的意见,那就是三春的女朋友,他未来的妻子。

三春和露露是大三期间认识的。露露是南方人,在北方读的书。露露家庭条件也不好,家中兄妹四个。这和三春家境颇为相似,难免产生同病相怜之感。

露露毕业之后回到了南方的犹江县城工作。三春去当兵也就意味着她要等三春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但是露露不是自私的人,她尊重三春的选择。

最后,致富也无奈还是送三春去当兵了。三春从上海回来忙碌着办着各种入伍的手续。

但是,当兵手续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乡征兵办的人找他谈话,说白了就是想捞些好处。乡派出所同样是这样,盖一个章子需要200元,不给就不盖。这是三春毕业以来第一次接触社会,就碰壁了。

后来,三春给乡征兵办的编了个谎言,说:

“武装部长是我亲戚。”

乡征兵办的有些忌讳,就没有再向三春要钱。但是派出所的200元钱还是交了。

致富叹着气对三春说:

“当兵本来是好事,报效国家,可你瞧瞧这些人也太黑了。”

三春也是无限的感慨。

出发那天,致富把三春送上了车。坚强的父亲还是不自觉的落下了泪水。

对于三春来说,部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上火车,向祖国的大西北奔去。

(十八)

到了部队,三春被分到有“战斗模范连”之称的红三连。班长亲自端来了面条,还打好洗脚水,像哥哥一样照顾着新来的弟弟。这是部队的传统。用老兵的诙谐的话来说叫:“上当面,滚蛋饺”。所谓的“上当面”就是班长第一天对你很好,第二天就不一样了,就算是上当了。所谓的“滚蛋饺”就是离开部队的那一天最后一顿饭要吃饺子。

刚到部队首先要学的是整理内务,副班长教大家如何整理床单,如何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三春的被子存在着先天不足,他如何都不能把它叠成完美的豆腐块。副班长只好让他反复练习,把被子铺在水泥地板上,用板凳推压,然后再用筷子修棱角。

三春刚到部队,有时候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还不了解部队,却渴望着展现自己。

部队里当然少不了唱歌,饭前唱歌,集合唱歌,训练唱歌。唱歌能够活跃气氛,激发斗志。在一次全新兵连教歌中,副班长也是边学边教,始终教不好,浪费了不少时间。学习行政管理的三春从管理的效率出发,认为这样太浪费时间。在中场中断期间,三春就当着全新兵连的面打报告站起来:

“班长,你能不能学会了再教我们。”

全新兵连一下子笑了起来。

没想到这话竟然在班长看来是大逆不道。坐在第一排的班长站起来用手指着三春就是大骂:

“你他娘的,臭毛病,给我坐下。”

三春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大忌,脸红的坐了下来。他因此在班长的眼中成为了“刺头”。

三春不是“刺头”,也不想当“刺头”。但这件事还是被全连认为他是“刺头”。回到班里,班长又狠狠的教训了三春。

经历了这件事,三春开始变得沉默了。

新兵连是辛苦的,需要训练队列,体能,枪法。

第一次接触九五自动步枪,战友们都很兴奋。他们趴在雪地里认真的练习着端枪。有的班长将小石头放在枪管上来训练新兵端枪的稳固性。如此这般,他们的手臂也端的僵硬。然后,班长会组织他们站起来跑步冲圈。

刚去部队的三春和其他新兵一样,睡觉的时候不敢脱衣服。他们害怕在晚间的紧急集合中拖了后腿。要知道拖后腿不仅仅是不光荣的事情,更要受到班长的责罚。

一个月后,新兵连迎来了第一次实弹射击。

每个新兵发了五颗子弹,三春严格的按照训练时候的步奏,按上了子弹,装好弹匣,打开保险,拉上枪机。他屏住呼吸,轻轻的扣动扳机。

“嘭”、“嘭”……。

打靶的成绩下来了,对于三春来说也是一个意外,他只打中了三十五环,全新兵连倒数第一。他因此受到了班长的责罚。

三春是一位擅于在实践中总结的人。他虽然受到责罚,但他更想弄明白他到底错在哪。他找来课本教程,一步步回顾着他实弹射击的步骤,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他的总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次实弹射击中,他一局拿下了全连第二的好成绩。

在体能训练方面,一个重要的科目是武装五公里越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三春还是跑出了二十二分钟的好成绩。

部队的生活是单调枯燥的,但又是充满了快乐。过年了,部队里会组织自己的联欢晚会,各连自己会准备一个节目。部队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在三春看来,他们编导的节目不会比专业演员表演的差。

大年三十那天,部队的干部都要去顶替战士去站岗,好让战士们家里打电话,和战友们一起联欢。

(十九)

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很快就结束了,该分班下连队了。可是,有一个班,新兵们谁都不愿意去——炊事班。连长首先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可是就是没人愿意去。

这个时候,三春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舍我其谁的勇气。他向连队要求下炊事班。对于这个“刺头”下炊事班,班长也是同意的。

对于三春下炊事班的事,他一直向致富保守着这个秘密,如果他知道三春在部队炊事班当兵非要气疯不可。

其实,炊事班并没有大家想象的不好,革命工作岗位不同而已。炊事班也是要训练考核的,在某些方面,炊事班更能锻炼一个人。

三春在炊事班主要的工作是切大肉和蒸馒头。上午他从服务中心领回来一大块肉,把它们切成片,然后发面。到了下午他就负责揉面,蒸馒头。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三春很快就适应了炊事班的工作。他蒸的馒头受到了全连的称赞,有劲道,有家乡的味道。

有一次由于天气寒冷,三春发的面没有发起来,他灵机一动,将面做成了饼子,给全连烙起了饼子吃。这可是开了炊事班的先河,把全连官兵吃的乐开了花。从此以后,连长下了命令,每周五三春都定时给全连烙一次饼子吃。

当然,他们也会照顾南方来的士兵,几乎每顿饭也都会有米饭。

三春在炊事班不但蒸馒头蒸的好,军事训练他也没有拉下。

在一次实弹射击中,他打出来全连最好的成绩。连长当着全连的面还表扬了他。整天在炊事班忙,军事训练一点没有拉下。

三春在炊事班待了六个月,连长决定把他调回战斗班排。三春因此进入了连队的炮班。

重回连队之后,炮班也是重振了以往的雄风。三春注重射击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三春已经很快的掌握了迫击炮的射击技能。在炮班班长的带领下,在全团射击中,他们打出了五发五中的好成绩,因此也受到了全团的表扬。

三春再也不是从前所谓的“刺头”了,他用他的实力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和称赞。

由于表现优异,第二年三春就被提升为副班长了。对于很多义务兵而言,第二年能当上副班长是很难得的。

(二十)

外训开始了,部队被拉到了贺兰山下。他们起帐篷,过上了野外的生活。歌声在贺兰山下飘荡,枪炮声在贺兰山下怒吼,他们的汗水在贺兰山上挥洒。

自从回到班排后,炊事班又换了一批战友。显然,他们还没有适应炊事班的生活。饭菜的质量下降了一大截,连队的战士们开始抱怨伙食差。

一次野外训练回来,连队的战士们实在吃不下去饭,纷纷把饭菜倒进了垃圾桶里面。不巧的是这一幕刚好被巡的团长看到。

团长一看连队垃圾桶那么多的剩菜剩饭,就把连长叫了过去,批评了一顿。

连长当年也才三十岁,年轻气盛的他,一气之下把全连集合起来。

只见全连战士拿着碗,排起长队站在垃圾桶旁,连长亲自拿着勺子,从垃圾桶里舀出剩菜剩饭,一人一勺分给大家吃。

有的新兵忍受不了,边吃边吐,边吐边哭。吃完后,指导员集合全连做一下讲评。他让三春上台讲一下自己的感受。

三春当然要维护连长的权威,但也指出了问题的所在。他站到了讲台上慷慨激昂的说:

“剩菜剩饭该不该吃?我认为该吃,作为人民解放军,我们不该浪费粮食。连长让我们吃出了教训,吃出了团结,吃出了战斗力。”

然后,三春又换了口气说到:

“我也是在炊事班待过的,炊事班很辛苦,但是炊事班自己也要想一想为什么战友们都会有那么多剩菜剩饭?”

解散之后,连长似乎也采纳了三春的建议。对炊事班进行了整顿,尤其加强了炊事技术的学习。

(二十一)

就在三春在部队期间,豫东地区发生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平坟风波。

至于政府为何要突然强制平坟,至今不得而知。民间流传着各种的版本,有的说是坟占地太多,也有的说是领导视察碍了眼,还有离谱的说法是豫东平原压制了某些领导的风水。总之,平坟是强制进行了。

在这次平坟运动中,三春的爷爷因此出了事。他在阻止挖掘机平坟的时候,不小心被碰死了。政府因此也不得不出面作出调解赔偿。

爷爷的葬礼三春并没有出席。他依旧是按照农村传统的葬礼土葬的。

在当时平坟最紧的时候,人们有的选择偷埋。所谓的偷埋就是人去世之后,不举行任何的仪式,就在午夜挖坑,一群人悄悄的抬着去土葬。人们叹气的说道:人死了还不如一条狗。有的火化之后,还是将骨灰装进棺材里土葬。更何况,坟被平过之后没几天,村民们纷纷又把坟堆了起来。那边平这边起。

或许这就是民心。几千年的传统无法通过一时的行政强制措施而改变。

爷爷出殡那天,致富、三春的大伯还有大春、二春都去跪棚。所谓的跪棚就是跪在灵柩前嗷滔大哭。按照双岗村的习俗,跪棚期间哭的越厉害,说明越孝顺。

他们请来了两班吹响剧的。所谓的响剧也就是戏剧班子,他们拉二胡,吹唢呐,敲棒子……。

此时,两个响剧班子还比赛了起来,看谁吹的响,看谁表演的热闹。一个站在板凳上吹,一个站在桌子上吹。他们仿佛通过这种热闹告慰着死去的灵魂。

村里村外的亲属们都前来吊孝。向死者做最后的告别。他们在灵柩前三鞠躬,然后下跪磕头,再围绕死者转一圈,向死者做最后的告别。

按照双岗村的习俗,每来一户亲戚,外面就要放上一段炮竹。响剧声、炮竹声、哭声、司礼声汇成了一片悲伤的海洋。

该出殡了。众人抬起棺材出了屋。然后会在半路上停下来。男性子孙们会跪在棺材前哭,女性子孙们趴在棺材上哭。然后由年长的儿子摔盆。

响剧们这时候会上演串灵的节目,他们会吹着唢呐,围绕着棺材扭着屁股跳啊,转啊。不时的逗的大家笑了起来。

子女们边哭,边嘴里哼着:

“爹,进城啦,爹进城啦。”

对于农村人来说,进城或许是件幸福的事情。或许他们并不知道城市人的艰辛。可以说贫富差距大的不是农村,而是城乡以及城市内部。

此时的二春警校已经毕业了。按照致富说的,二春“非警即匪”,他成功的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大春在上海打工,从主管做到了经理。这些对于致富而言,可是值得兴慰的。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时候,他最担心的也是希望最大的三春。在他看来,当兵并不是长久之计。

(二十二)

很快,三春服完了两年兵役。他面临着去和留的问题。经过一番的思想斗争,最终三春还是选择了退役。他认为自己还有另一番事业值得寻找和追求,若有战召必回。

“老兵,老兵你要走……”伴随着小曾的歌曲,三春光荣退伍了。

此时的他,内心五味杂陈,既有服满兵役的激动,又有着多少依依不舍。两年的军旅生涯,时间虽短,却一辈子值得回忆。

向军旗告别后,团政委和退伍战士们一一握手。他们卸下肩章、领花,胸前带上了红花。三春的眼泪不自觉流了下来。

二年、五年、八年……,他们的青春永远的留在了部队,永远记载在共和国的光荣簿上。山河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三春是晚上的火车,连长给他送上了三杯壮行酒,祝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永葆军人的本色,干出一番事业。

三春喝完酒,略显微醉,在朦胧的灯光下,向着连门口敬了最后的军礼,然后提着行李,跟着大队伍,登上了康明斯,向火车站驶去。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上站,也有下站,有高潮,也有低谷。离开部队,对于三春而言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但不管怎样,他所面临的终将是父亲的责备。

父亲对三春的退伍显然感到非常的不满:

“大学毕业干嘛去当兵,当兵就当吧,当了两年就回来了,你就是胡折腾”。

三春面对责备,他没有反抗。经过两年的磨练,他成熟了很多。

按照当时的政策,三春退伍后可以安置工作的。但三春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未来,因此他选择了放弃安置。另一方面,他的未婚妻在南方的犹江县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如果接受当地的安置,可能意味着他们的爱情长跑宣告结束。这是三春不愿意接受的。露露等了三春两年,三春要给她一个交代。当然,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贫穷的家庭没有任何的关系,就是安置分配很可能也没有更好的安排。自强不息的三春最终选择自主就业。

面对父亲的责备,三春在家只待了半个月就离开了。他去了犹江县,寻找等他两年的心爱姑娘。

对于三春而言,他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寻找着,追求着。

(二十三)

三春和露露终于相见了,他们抱在一起,露露流出了眼泪。或许这是感动的眼泪,毕竟二年不确定的等待,对于一位女孩来说,是浪费不起的青春。

很快,三春和露露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那天,三春骑着摩托车接露露到他们自己的出租房,然后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就算结婚了。

三春暗暗发誓等以后有了钱,一定要给露露补办一场漂亮的婚礼。但或许这是永远都无法完成的梦想。

结婚后的三春为了生活,不得不在犹江县城找份工作。

犹江县城不大,依山傍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离县城五公里远,有一个工业园区。三春就在一家小工厂做起工来。

小地方的工厂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三春从事的是模具的打磨工作,灰尘和油污整天布满他的衣服,洗都洗不掉。

他戴着口罩,每次摘下来,都会出现浓浓的八角胡,那是吸入的灰尘。

三春每天八点钟去工厂上班,很多时候晚上十点钟才回到家,每月只能休息两天。他像机器一样不停的运转着,每月也只能挣到二千多元钱。

这期间,三春边工作边准备着公务员考试。可是,遗憾的是每次公务员考试报名,几乎都没有他合适的岗位。要么不是专业限制,就是要求全日制。对于他这个自考生而言,基本没有考试的资格。好不容易有了没有限制资格的岗位,报考的人数又是上百比一。

他尝试了几次考试,最终失败了。

工厂里面有个老师傅和三春聊的很是投机。他的儿子是人民大学的研究生。他经常劝导三春:你这么年轻,不要在这样的工厂里做。没有前途,你要是考公务员,就找个有空闲时间的工作干。

一次偶然的机会,犹江县法院公开招聘聘任制辅警,要求是退伍军人优先。这对于三春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经过考核和面试,三春成功的成为一名聘任制的法警。

虽然聘任制辅警工资不高,但他有了时间去备考公务员。

可是,一次次的尝试他还是失败了。

在当法警的岁月里,三春严格按照部队的要求从事着押解、执行等各项工作。同时,他也开始更多的接触法律。

在一次读书中,他看到了一篇关于律师的文章。那是一本关于西方政治制度的书,书中有人曾预言未来社会律师将在社会治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律师职业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热门职业。这本书给了三春启发,自己本身学的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软学科,法律却不一样,它有明文规定,并且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三春此时似乎找到了他要寻找的梦,法律,律师。他的未来道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三春去了犹江县城,对于致富来说,显然是不满意的。他看不起这个倒插门的孩子。这个曾经让他看到希望的孩子,现在成为了他最失望的对象。他写信给三春骂他简直就是神经病:别人家的孩子都往大城市里去,你确往小县城跑。不让你去当兵吧,你偏去。去了,又只当两年就回来了,浪费了多少时间。这么大年纪了,连份自己的事业都没有。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神经病?

或许这是一次不经意的诅咒,三春看完信只是笑了笑。

(二十四)

在三春看来,虽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律师又谈何容易呢。首先要过的是国家司法考试这一关。

作为一名非法本,非全日制的三春而言,要考国家第一难度的司法考试又谈何容易。虽然他现在在法院工作,但接触的法律也只是冰山一角,他还不知道司法考试要考多少法律。

或许人只要能看到希望,可能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三春将自己要考司法考试的想法告诉了露露,露露觉得司法考试太难了,也劝三春不要浪费时间。或许露露是对的,他所看到的希望,可能也只是大梦一场。

但倔强的三春还是为了这个梦想开始了他的备考生涯。在他看来,考公务员的那些知识,一旦考不上几乎没有太大用处。司法考试则不然,即使他考不上,这些法律知识还是有用的。

他从网上买来了厚厚的书籍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但是时间不等人,他第一年备考的时候已经离开考时间仅有三个月了。面对厚厚的书籍,在考试前,他看都没办法看完,更别说能考上了。

但是三春还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利用空闲时间努力着。很多人知道这位辅警要考司法考试,都觉得好笑。司法考试不是什么人都能考得。

虽然是应试,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想一举考过是谈何容易的事。三春失败了。

对于三春而言,他的经历告诉他,人这辈子应该干好一件事,而不应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否则,到头来将是一事无成。他认准了这条路,他觉得这个时候吃它一两年的苦找准这条路并走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三春开始准备第二年的考试。有了第一年的打基础,第二年对于三春来说,相对有了信心。他开始掌握学习的技巧,按照“重者恒重”的思路,重点复习。他的知识体系也逐渐的建立起来了。

正在三春牟足了劲,为第二年的司法考试做准备的时候。露露的工作出现了调动,由于露露工作上表现优异,她将被调往省城工作。

露露开始还有些犹豫,但为了三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不能在这小县城窝着,她也抓住了这次机会。

但对于正在备考不愿分心的三春来说,去省城自己又该做什么呢?会不会因此中断了备考之路呢?毕竟在法院工作有着很好的法律氛围。

经过一番思考,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既然犹江县城需要聘任制法警。省城肯定也需要聘任制的法警啊。于是,他将他的想法告诉了法警队的大队长。他希望大队长能向省城的法院做一下推荐。

鉴于三春在犹江县法院表现比较优秀,大队长决定写份推荐信给有需要的法院。

很快三春在省城的工作有了着落。他便还可以在省城的法院继续作聘任制的法警了。他又可以继续在一个法律氛围下完成他的所谓的宏伟目标了。

来到省城后,碰巧又赶上露露怀孕。对于露露的怀孕,三春是既开心又焦虑。开心的是,他们结婚几年了,露露一直不能怀孕,焦虑的是三春要备考,难免因此分神。

三春白天工作,晚上回到出租房里照顾露露。每天忙完之后,就又捧着书本看书。因为没有时间,很多时候他都看到凌晨一两点。

有时候,三春实在熬不住,他希望自己的父母来帮忙。可是,自己的父母还要照顾大春家的孩子。而致富似乎有些不愿理睬这个没出息的孩子。

就这样,三春每天忙里忙外奔波着。

司法考试如期而至,对于第二次走进考场的三春而言,经过系统的复习,似乎他更有了信心。

这天挺着大肚子的露露亲自下厨,给三春做了顿他最爱吃的红烧肉。

第一场考试开始了,三春紧张有序的做着,直到考试结束铃声响,他才做完。

回到家里,他脸色煞白。露露看到三春如此这样,就知道他可能又没考好,赶紧招呼着让他吃饭。有时候感觉会欺骗人,等成绩下来的时候,就卷一考得最好,三春考了108分。

受第一场考试情绪的影响,三春的心情多少有些波动。接下来的三场考试,他连题都没有做完。

成绩下来了,值得小确幸的是,这次考试他通过了C线,这也就意味着三春可以领到证书并可以在贫困县申请执业了。但是要在省城里执业他还不得不考到A证。

正值司法考试改革,来年还不知道他有没有资格参加考试,据说改革后只能要求全日制法本专业的考试。三春再次陷入了挣扎,不由得感到命运之多舛。

每次偶尔父亲给他通电话,都嫌弃自己的儿子没本事,不务正业。三春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让他坚持了下来。

露露怀胎十月,终于到了生产的时候了。他们喜得千金,三春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叫“迈”。他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像自己一样坎坷,既不快也不慢,一步一个脚印大步向前迈。

秀芝也来了,她来照顾自己的孙女。

有了母亲的帮忙,三春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第三年的备考中了。

三春吸取了第二年考试失败的教训,卡着时间大量做模拟题,以提高做题的速度。他每天在规定的时间看规定的科目。他每天坚持提前一个小时到单位,坚持每天早上利用一个小时看卷一。下班后,他会晚走一两个小时,复习卷二或卷三的内容。周末再集中时间复习某些专题的内容。他这样循环往复,循序渐进,打牢了知识的基础。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每个周末他就带着馒头早早的去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中午就啃早上带的馒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司法考试改革并没有在那一年实施,就说后来实施了,也没有采取“一刀切”,而是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三春自信满满的走进了考场,由于他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再加上他科学刻苦的复习。这次考试对他来说,略显轻松了很多。每张卷子,他基本上都是提前半个小时做完的。

这次又会怎样呢?如果没有通过,可能他真的没有勇气再坚持下去了。

查询成绩的时间终于到了,三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输了自己的账号。惊喜出现了,378分,通过了,三春通过了。三春再三确认了一下,是的,378,他通过了。

三春第一时间将他通过的消息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因为他觉得只有他母亲才是为之付出,真正盼望他成功成才的第一人。

三春通过司法考试的消息在法院不胫而走。一名辅警通过了司法考试,还算是一则新闻。

(二十五)

正如法律界常说的,通过司法考试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只能说明你具备了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真正想成为一名法官或律师,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实践的锤炼。

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三春显然有些急躁,他渴求成为一名律师,他渴望让自己的家庭的日子过好一点。

三春领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便向法警大队领导提出了辞职。他知道未来的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人生三十是开启”,作为一名非法本、非全日制的法律人而言,三春在人生上半场的一段道路上,对律师并不了解,更不知道律师这个行业的特点和模式,一切的偶然都来自于他不断的探索,不甘于碌碌无为的人生。

在申请实习之前,三春也从多渠道了解了一下律师行业的特点,反正都说实习律师很难,就是转正之后的前几年日子也是挺难熬的。也有人劝他可以从法务做起,还有人劝他可以选择挂靠。

有多少个日夜,三春也曾想过退却,年龄、家庭、生活都是需要考虑面对的。但是,有些事总是要经历了,才知道珍惜,只有经历了才会有所得,有所成长。

怀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忐忑不安的心情,三十岁的三春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城市化的进程是一个社会分工的过程,社会分工同时也造就了专业化壁垒。虽然有着近四年的法院工作经历,经历过很多庭审现场,也和很多法官进行过交流,但是真正进入律师队伍,三春将感觉最深的是:法官和律师虽同是法律人,但之间的壁垒还是挺深的,无论是思维模式,办公方式,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官以“消极被动”为美德,律师则是要积极主动的去寻找案件的突破口,无论是接案还是办案。

法官的任务是“定分止争”,律师的任务却是“振穷趋急”,法官是“官”,律师是“侠”,一个是“居庙堂之高”,一个是“处江湖之远”。

既然选择“侠之大”,那就选择了以梦为马,法律为师,青灯相伴,持剑闯天涯。理解的,不理解的,好的,不好的都应该去坦然面对。

三春的律师实习之路并不是很顺利,他一开始就碰到了瓶颈。虽然经人介绍,他顺利的进入了一家省城比较有名气的律所。但是,大龄青年,非法本,非全日制,这些标签让很多律师不愿意接收,他们更喜欢刚从学校毕业的全日制法本或法硕生,他们认为他们的可塑性强。他需要等待有律师接收并成为他的指导老师。

三春一等就是一个月,对于积蓄不多的三春而言,一个月显得无比的漫长。他开始边等边做兼职。

一个月后,有位律师还是不情愿的接收了三春,她同意作为三春的指导老师。不过,在她看来,三春只是在众多实习律师中被挑剩下了的残次品。她多少会经常有些抱怨。

实习材料有些繁琐,要出具很多的证明材料,三春四处奔波办理着。

实习正式开始了,三春需要面临着诸多的考验。他将在法律实践中不断的锤炼着自己。对于很多经历过律师实习的人来说,很多人此生不愿意经历第二次。遇到一位好老师,那么要恭喜你,如果遇人不淑,不知道一位实习律师要受到多少的委屈。对于三春而言,他相当于经历了第二次“新兵连”。

对于法律实务来说,三春可谓是陌生的。尤其在非诉业务上,三春更是一片空白。一份简单的合同他开始要审核一天,还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从哪里修改。这也引起了师傅的不满。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三春开始购买书籍,他开始每天早上早到单位一个小时坚持理论的学习,然后上班期间就做师傅安排的实践性的法律事务。

但是,心急的师傅显然还是嫌弃三春进步太慢。其实,对于法律实务来说,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最终,三春和师傅还是不欢而散了。

实习了有四个月,三春又要重新找律所,重新申请实习证,重新实习。

几经波折,三春终于在一家小所安顿了下来。他更加小心谨慎了,他不希望自己再折腾了,他希望自己平稳的渡过实习期。

经过实习培训、实习面试,三春终于艰难的度过了自己的实习生涯。他整理好材料开始正式申请执业了。

“你戴着荆棘的王冠而来,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律师,神圣之门又是地狱之门,但你视一切险阻诱惑为无物。你的格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惟有客观事实,才是最高的权威。”

三春成功了,他终于梦寐以求的走进了律师的殿堂。也是为了宣传,他把这好消息告诉着身边的亲朋好友。

致富再也没有骂他没出息了。

自从三春执业以来,有几个业务就上门了。他满怀激情的做好了接待和案件分析,他按照自己做好的标准化流程一步一步的推进案件的进程。

(二十五)

2019年的新年即将来临,多年未团聚的家人准备在二春所在的湖北好好团聚一下。三春也是最为期待的,他想当面告诉他的父亲,他是会有出息的。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的改变了这一切。三春的律师生涯刚要开启就面临着结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武汉疫情期间,形势不可不说严峻。在家封闭期间,三春也试图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

他每天刷微博,关注着疫情的动态。他看到微博评论区鱼龙混杂,有插科打诨的,有攻击政府的等等。于是他向@微博呼吁:

“网络本是空,一切源于我们的内心。心无旁骛,紧紧围绕着治疗病人、科学防控展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建议微博对于网络上的善意批评、评论+科学建议 及时置顶,转化为有益于疫情治疗和防控的措施,不要按照时间和热度排序。对于过激的批评+科学建议的,我们同样应当宽容、大力欢迎。对于恶意攻击,又没有科学建议的,甚至还可以容忍,可以不删帖,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建议微博特殊时期应当分类,莫被浮云遮望眼,莫被谣言乱人心。让恶意攻击,又没有科学建议的言论,排到后面去。特殊时期,疫情的治疗和防控是核心目的,相信秋后会算账,相信心的力量,相信问心无愧,相信中国会更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后来,他发现好像微博出手了,微博评论区清爽了许多。

他也就放心了,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建议的结果。

他为了关注疫情,整天熬夜,喝浓茶。思维产生了胡乱联系。

他在微博上提出“雾化”是有效治疗新冠的方式方法。

缺少床位,他在微博上提出“蔬菜大棚”理论,也就是方舱医院。

他以为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了。

后来,由于发微博,他开始怀疑被政府监控。

他还不停的发朋友圈,告知着世人做好疫情防范,还不时的给朋友圈的好友打气解压。

但后来他却以为自己发的朋友圈都是有内涵的,能够预测未来。

他所看到的文字变得具有特殊的含义。联想能力变得超级强烈,但这种联想显然超出了正常人的范围,也出现了胡乱联系的情况。他认为文字都是有灵性的,所以才有“画符”之说。

当他看到“草木皆兵”时,三春一下子陷入了巨大恐惧当中。一个字,一幅画都变得具有独特的含义,带有灵性。

三春越发的出了问题,他以为自己通灵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有好多奇怪的想法,可惜都没有记录下来,他还提出很多观点,很多理论。

最后,他以为露露要害他,他试图跑出家。

他成功的跑了出去。

疫情期间,他一个人在外面徘徊着,仿佛一切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建筑似乎符合一定的风水布局,就连广告都有着布局性和对称性,仿佛人们的这一切行动都是上天一种特定的完美安排。

后来,他感觉自己身上有着超强的磁场,自己已经无法完全控制自己。

自己部分依靠着磁场的引领和指挥。他去闯红绿灯,拍路上少有汽车的车门,去拦公交车……。

夜深了,他的磁场能量似乎还没有释放完。

他孤独一人,突然有些想家了。

他脱掉鞋子赤着脚,这样好像有效果,身上的磁场随着两条腿泄到大地上了。

他孤单的坐在地上,等待着救援,仿佛一下子悟透了佛陀为什么远离人群去悟道。

此时,刚好遇见一位夜游的人,借这位好心人的手机联系到他自己的妻子。

已经报警的父亲坐着警车将三春接回了家。

第二天,三春更是出现了幻觉。他以为露露是敌国派来的间谍。他开始假装对露露使用暴力,吓得露露慌忙的躲了起来。

露露看三春出了问题,就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但是这却不是心理问题。后来,三春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作为法律人,三春却不知道《精神卫生法》,其实他自己这辈子也不想知道。但却还是在精神病医院,知道了《精神卫生法》。

(二十六)

精神病医院并没有三春想象的那么恐怖。刚到精神病医院住院的病人,会根据具体情况,给病人采取约束措施。所谓的约束就是要用绑带把人绑到床上,有的只绑一支手腕,有的手腕、脚腕都要绑上。

这里住院的病人叫休养员。每个休养员都有一张床位。床头上标着护理等级。等到确认他不会有暴力倾向,才会解除约束措施。在这里住院,大致是三个月一个疗程,也就是说一旦进来,基本上都要住三个月院。这一点多少有些不合理,三个月,没病也会憋出病来。还好医院内部设施还算齐全,能够在室内打乒乓球、打扑克、下象棋、看电视。但就是不能用手机。

这里住院的涵盖了所有精神类疾病的休养员,躁狂、双相、精神分裂症。

这里的休养员有的是第一次进来的,有的是进来多次了。他们定时吃饭,定时抽烟,更为关键的是定时吃药。

这里也没有特别的治疗手法,就是吃药。对于特别兴奋的病人,可能会打镇定剂之类的针剂。

三春进去一周就清醒了,已经意识到大梦一场。可是医生怎么也不让出院,一下子住了三个月。

三春出院后依旧要服药,据说这个药物不能断,有可能伴随终生。它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爆发。

三春出院后,医生认为他不能再从事律师行业了,他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可是三春还是倔强地试图继续他的律师事业。但是,他发现了他的意志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下降。整天处于疲乏、不堪一击的状态。他努力挣扎着,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他只能面对现实。

三春得了精神分裂症,这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事情。接下来的路,他又该如何走呢?他也不知道,自身陷入了巨大的恐惧。

(二十七)

“滴滴。”

小春急忙拿起手机,好久都没人和他联系了,他既渴望交流又害怕交流。

是一位战友阿亮发来的微信:“春哥,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我们新兵班的小孙去年冬天走了”。

三春看到这个消息很是震惊,一位90后乐观帅气的小伙子怎么说走就走了。小春回了一声:“啊……。”

阿亮又发:是去年冬天走的,抑郁症,熏碳自杀的。

三春看后更为震惊,没有再回复任何内容。因为他自己正在遭受着精神的折磨。

接着他们退伍群里开始热闹起来了,大家讨论着小孙去世的消息。很多战友都深深表示惋惜,却几乎都说了同样的话,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三春看着热闹的群聊,没敢发一句话,因为他身临其境。他本想告诉他们:抑郁症是一种病,需要药物治疗,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但他还是停住了,默默的叹了口气,为死去的战友惋惜,更是隐隐的为自己担忧。

入冬了,据说冬天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是一道坎儿。三春原本也是一位乐观向上的青年,但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却得上了精神分裂症,这是谁都难以置信的。他不得不依靠药物维持治疗。整夜的失眠折磨着他,他也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度日如年。他试图动起来,但根本跑不动,身体太疲倦了。

曾经的寻梦,曾经的追梦,曾经为了理想不断的努力拼搏。此刻,那一切都化成了泡影。度日如年,人生一下子变得毫无意义。

三春独自一人漫步在江边,寒风瑟瑟,他望着江对岸朦胧的灯光,回忆着曾经发生的一切。他似乎在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此时城市的灯已经熄灭,他心里想着:或许一曲红楼,繁华落尽,若依然能安然若素,安静的活着,这本身可能就是一种伟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