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实不然,有多少的“夕阳”是抱残守缺,有多少的“夕阳”是不知所措,又有多少的“夕阳”是苟延残喘。回老家过年,看到很多孤寡、留守老人孤苦伶仃、凄凄惨惨,不禁感叹万千,很是心痛,不由想起杜甫《登高》里的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也许是诠释了当下一部分老人的现状吧。
老去的感觉是什么?是安静、慈祥、从容,还是不安、焦虑、仿徨。老去,也许意味着失去:失去青春,失去动力,失去价值。因为老去,做的事不利索了,说的话不中听了,牵挂的人不在身边了。这是一种多么多么力不从心的无奈。这种无奈,就像他们再也直不起来的腰身,就像他们再也麻利不起来的脚步,就像他们再也圆润不起了的脸蛋。于是他们,说话不得不小心翼翼,做事不得不瞻前顾后,活着不得不如履薄冰。所以,老去,感觉什么都不是了,就连一个幼儿都不如。都说尊老爱幼,然而,幼有所爱,老却不一定有所依。
人生悲喜,有时候就像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的《蚕妇》,别人富有,自己贫寒。别人享不尽的天伦之乐,自己过不完的孤苦伶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也像“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逢年过节,往往更加衬托了孤寡老人的落寞和无助。没有人陪伴的年,也许会过得异常清冷、艰难。自从伯母前年过世后,留下年老残疾的伯父。这次过年回家,伯父一瘸一拐在灶前忙于准备年饭,看着他那无比孤独的背影,内心感到阵阵刺痛。唉!老来的形单影只,就真的成了枯藤老树那般凄凉了。
几年前,父亲因脑梗住院,同病房的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没有人在身边24小时陪护,三餐也总是或早或晚,参差不齐。这个老人儿孙满堂,但他并不幸福,轮流着在三个儿子家里生活,每到一个儿子家里,迎接他的,不是满心的欢喜,而是门难进、脸难看。有客人来,很多时候不允许与客人同桌吃饭,也不允许老人串门,因为担心老人对别人诉说自己的生活状况。他现在生病了,本该三个儿子轮流照顾,结果我推给你,你推给我,踢起了皮球。
在农村,一些老年人的晚年过得还是比较凄惨,偶尔会流传一些令人心酸的事例。听说有一位老人,有儿有女,但在七十多岁那年秋天,她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我们农村,父母都是和儿子一起生活的。这位老人,在她六十岁那年,因为帮家里干农活,被石头磕绊,大腿骨折,导致后来一只腿脚不方便,碰到天气变化时,腿部更是酸疼难忍,只能通过经常用手敲打腿部的方式来减轻病痛。虽然腿脚不方便了,但家务活是不能少干的。要做饭、洗衣,要喂猪、喂牛;这种生活持续了十多年,或许感受不到晚年的幸福,或许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在一次与家人的争吵中,她,以喝农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生命。
虽然上述的事例只是个案,但是,在忙碌与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有多少年轻人还能认真善待年迈的父母?有多少家庭还能真心容纳老去的亲人?老人似乎,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忧郁化,越来越孤独化。以致于有些时候,偶尔听到“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都说养儿养女为了防老,可你总说自己过的挺好,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却没在你身边尽孝”这样的音乐旋律,都不由双眼噙满泪水,一方面是因为音乐扣人心弦,另一方面是因为感觉这些音乐,就像是在编织一个美丽的童话,让人即憧憬,又无奈。
最后,还是借用歌词来结束这个话题吧:“多年以后,我还能不能活着,会不会有人为我唱首歌;多年以后,会不会有人还记得我,记得这个世界我来过;多年以后,如果我已经不在了,请为我点亮心中的烛火。”终究,我们都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