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胜伦的头像

杨胜伦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26
分享

理不清的思绪 解不开的乡愁

自以为自己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亦或是一个比较消极自卑的人,这些多少与我出生在大山里,童年生活在贫穷中有关,于是,写的很多东西,心里所填充的,都满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几经尝试,却一直摆脱不了这种哭哭啼啼的风格,也就顺其自然了,看了电影《十八洞村》,镜头把我带到了农村,带给了农民,也带回了童年,触动很深,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于是,想提笔写写农村、写写农民,我知道,这是自不量力,那也就谈谈感想罢了。

《十八洞村》虽然是一部宣教片,但内容不是枯燥的、乏味的、概念化的,影片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乡村风貌,具有鲜活的生活质感。石头砌成的步道、屋内燃烧的灶火、水井边浣衣的妇女,以及那不断出现的春耕场景,瞬间让人感受到了久违的乡村气息,也因为这些活生生的画面触动了内心深处的乡愁。乡愁这一涵义很广泛,在每个人心里承载的信息量也不尽一致,也许是那一对年迈的父母;或是那一对嗷嗷待哺的孩儿;亦或是那一片荒芜的田土……,很多很多,道不尽说不完。也许很多思想很多情感只有到了一定年纪了才会有更深刻的解读和体会,现在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贺知章写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时满腹的忧愁与失落感了。有人说“人生在外,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家也就没有了,兄弟姐妹也便成了亲戚”。这话说得有些刻薄,但也在理,当逢年过节期盼自己回家的电话消失了;当忙碌在房前屋后的鞠楼身影不见了;当灶台里父母“手中的味道”丢失了。也许有一天于故乡而言,我们也就真的变成“故人”了。

在我心里,农村的味道一直都是质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应该是对农村山水田园的最好诠释了。那连绵起伏的群山,梦境般的梯田,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以及袅袅升起的炊烟,犹如一幅多彩的油画,亦如一篇多情的散文诗,蕴含着酸酸甜甜的伤感,和朦朦胧胧的诗意。这种诗意是远离红尘的喧嚣,是远离城市的车水马龙,是远离市侩的尔虞我诈,无论从什么角度去品尝,都会给人一种温馨、恬静的亲切感。然而,在充满变革的时代里,一切都在日新月异,往日安宁的村庄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了,公路通村了,网络通村了,票子多起来了,高楼立起来了,车子开起来了,似乎每个人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但是,我们的田地也渐渐荒芜了,出去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也越来越多,每年春节的短暂相遇犹如一场烟花,繁华背后满是失落与无助。现在的农村,就连鸡鸭鱼鹅也都变得形单影只了,黄牛没有了,漫山遍野是无人梳理的野草,当年放牛的牧童要不在城里安家落户,要不就因为生计而背井离乡,一切都变得匆匆忙忙,身不由己,于他乡而言我们是异客,于故乡而言,我们又是什么呢?而这一切也都是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

《十八洞村》中的杨英俊夫妇,他们身上流淌着山村农民的淳朴与善良。在我看来,他们一家是上个世纪多数农民生活状态的缩影,他们把命运寄托于田地,寄托于庄稼,任劳任怨,不怨天尤人,偶尔抽着旱烟陷入生活的忧愁,而且连发愁都显得从容不迫,那么坦然,不说长道短,不斤斤计较。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们的腰包鼓起来了,但有的人的人情却似乎越来越淡了,心也感觉越来越空了,人性似乎也在虚伪的背后变野蛮了。记得去参加一次葬礼,去世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农村妇女,撇下一个近五十岁的丈夫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娃娃,家境非常困难,然而,就为了依从家乡近年来办丧事的习惯,这个早年丧偶,孤苦无助的男人举债买了一头黄牛用于安葬妻子,而且这一举动没有人去劝说,去阻拦,在人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场景下,我内心隐隐作痛,什么时候,我们变得这么冷漠,变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远离土地,远离庄稼,我们还是农民吗?就连《十八洞村》的光棍汉杨懒也在修村公路中死守自己的几分田地,“你们哪个都欺负我,我活得一点意思都没得,土要是没得了,我就更不晓得该怎么活咯”,他的一番真心话是让人揪心的,反映了当下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生存状态。对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来说,土地也许是他们最可靠的依靠了,当自己慢慢老去,身边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可是,他们的寂寞与无奈又有多少人惦记。我们渐渐的,习惯于关注自己,多少年后,谁还记得谁。

 时光老去,愿我们不负于这片土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