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办理身份证,借此在家乡逗留了几日。
第一日住在二姐家。二姐是打小的玩伴,也是知己,跟她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童年趣事。
那天刚好天气放晴,我顶着热辣的太阳去了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办事员脸很严肃,当我说明来意后,他只蹦出一句:“进来拍照 。”我摸了摸自己热烫烫的脸,怯怯地坐在了镜头前。
对着镜头,面部似乎比之前更加僵硬了,当电脑语音提示拍照结束,我凑近屏幕,看到了一张红肿惆怅的脸......
“这太难看了,麻烦能不能给重拍一张?”
“难看不难看,你自己不知道!”我突然自惭形秽起来。办事员极不情愿地重拍了一次,也许是紧张的缘故,照片依旧是满脸通红,肌肉僵硬。
这让我想起了上一次办身份证的经历。那是一年的冬天,呼呼的西北风割得脸生疼,加上皮肤天生敏感,虽然是捂着大口罩去的,但还是难免一张大红脸,再配上120斤体重的臃肿,那证件照上俨然一副丑陋的样子,甚至有点像男人。以至于这些年,数次遭到银行柜员的质疑,以为我是冒充去打劫别人钱财的。
这好不容易重办一次,还是没能逃脱同样的命运。
我悻悻地走出了派出所,看午后光景尚早,便思忖去郊区的公园闲逛。
公园名曰“润泉湖”。刻在大门左侧形如竹简的木壁上的“张掖赋”,文采韬韬,洋洋洒洒数千字,勾勒出古城张掖的前世今生,“万里丝路通西域,千年古城踞河西。汉武开疆,郡因作掖;一泉如饴,州亦称甘。合黎围绕于郡北,祁连屏障于城南,两山峰对,一川如砥。古道咽喉重地,欧亚陆桥通衢。”
"湿地风光,浩瀚清凉;云雀野唱,芦荻飘香。湖呈画稿,泉奏宫商;柳丝摇曳,倩影徘徊。"读之荡气回肠,令人心旷神怡。我默默记住了作者张佩荣这个名字,对他/她心生敬仰。
公园的玉兰花含苞待放,树底下的曲曲菜(学名蒲公英)这里一团那里一簇。两个大婶手拿铲子,挖着天然的野味,面前的袋子里已装了大半。年轻的妈妈推着孩子晒着太阳、年迈的夫妇相携着散步、还有几个放风筝的人,一位架着摄影装备的中年人从旁边的杏树林走出,一脸的喜悦。正逢工作日,游乐场的人很少,只有那巨大的摩天轮悠然地转着,一圈又一圈地数着年轮。
沿着河岸,绦绦柳丝轻柔地拂过头顶,一湖水清澈透明,岸边的鹅卵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青色的光,远处的芦苇荡依旧是一片萧条的黄,对面的亭子立在岸上,一叶小舟由远及近向岸边划来,水面上荡起鳞鳞波光。
突然“吧唧”一声,惊得我回过了神,原来是湖里的鱼跳出了水面,由那响声判断起码身量不小。仔细观察了一会,这湖还真是圣境,大大小小的鲤鱼时不时地跃出水面,这让我想起了“鲤鱼跃龙门”的典故,这是何等难得的祥瑞之景。
经过了桃园,道路两旁的成语故事雕像吸引了我,“刻舟求剑”、“亡羊补劳”、“曹冲称象”等一路排开,重温并再悟。右侧果树林里一个貌似“木牛流马”的庞然大物甚是惹眼,外形由竹子编成,唯妙唯肖。我坐在路边的条凳上打量了好久,但心里始终没能明白将它放在此处的用意,直到日头偏西。
小外甥下了幼儿园,小家伙长高了许多,愈发显得英俊帅气。我陪他下跳棋,他跟我讲幼儿园的事,还说自己学习拔尖,一顿可以吃六个包子,个头在班级排第三...... 一晃就一年多没见了,印象中二姐怀中那个羞涩腼腆的小不点,现在已经长成小男子汉了。
晚饭是我最喜食的小米稀饭,配了全素的水煮菜,甚至连多余的佐料都没放,除了盐。最让我欢喜的是久未尝鲜的芽面包子,这是儿时令我垂涎三尺的美食,但那时总不能吃个尽兴,只是偶尔邻居做了送来尝尝。因为母亲太忙,没有闲情逸致做这工序复杂的吃食。
看着状如三角、面香浓郁的芽面包子,我咽了咽口水还是忍住了,这几年脾胃虚弱,与所有的甜食绝了缘。芽面包子是河西地区张掖、酒泉等地特有的面食,是将发了芽的麦子磨成粉,然后做馅,有着香糯不甜腻的口感,十分美味,是最传统也是最纯净的麦芽糖。据医书记载:“麦芽糖味甘、性微温,有健脾胃、润肺止咳之功效。”只是如今已无福消受了。可惜憾兮!
第二日,去了俗有“红枣之乡”的临泽县拜访老友。在出发之前,我特意去了趟超市,给在省城居住的父母买了芽面包子。中午吃饭,我翻遍了菜谱,想点一道地道的家乡菜,却遍寻不到。好在最后一页赫然写着“张掖蒸饼”四个字,我顿时心中窃喜,便点了它。朋友又点了凉拌苜蓿等菜肴,一餐下来口福大饱。
重游了丹霞,由于前两日连续下雨的缘故,昔日风尘仆仆的丹霞地貌尤如刚上了油彩,色彩明丽、色条分明,赤、橙、黄、绿、青、蓝、灰,绚烂到了极致。众僧拜佛、睡美人、山水画、七彩屏等形态各异的山石,看了让人心生震憾,久久沉浸其中。
山上风很大,夹杂着零星雨点,天上乌云翻滚,太阳时隐时现。麻子面馆静静地矗立在山坳之中,那青砖的颜色更加深了,《三枪》的嘈杂声、骚动声犹然在耳边响起。
同乡小潘的提议,居然又勾起了我一丝的食欲。“要不去喝点小米稀饭,再吃点蒸饼吧?”我欣欣然同意,同他的家人和朋友。小潘的媳妇温婉可人,三岁的儿子长得很是清秀,非常讨人喜欢。同来的小夫妻亦是纯善的人儿,轮廓分明且富有生气,他们的女儿更是乖巧可爱。
去的店不大,牌匾上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字样。据小潘介绍,县里及周边的酒店卖的蒸饼都是出自他家。我一口气喝了四碗小米稀饭,跟报仇似的。蒸饼做得很正宗,肠胃熨贴。一天吃了两顿蒸饼,却还是吃不够,这个不得不说道说道。
所谓蒸饼,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蒸出来的面饼,工艺并不复杂,却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讲究饼要薄、口感要松软,一般做饭手艺差的人是很难做出其真滋味的。烫水活面,软硬要适中,分成若干面团反复揉光后,边开锅边擀制,速度、体力都在考验之中。同时,每层饼上都要刷上油,一是防止粘连,二是增加香味。当然,如果不挑剔生油的味道,也可在饼出锅时再一层一层摸油,然后切成均匀的面条,清香四溢的蒸饼就成了,要是再拌上张掖特色菜“茄辣西”,那滋味美得不要不要的。
回宾馆的路上,两个小朋友跟我格外亲近,嚷着要跟我到房间去玩。小潘的儿子还送了我一个柳芽儿,不知他何时采得。真是开心之极。
第三日起得很早,因为有工作在身。见了约好的人,谈话也顺利。大约中午时分,我搭上了回省城的列车。铁路两旁时不时飞过一两棵榆树,榆钱才刚刚露了脸。想起昨日从二姐家辞行的时候,姨夫说:“要是能多住几日,就可以吃到榆钱饭了。”
是啊,吃榆钱饭是童年最甜美的回忆了,几乎在心里打上了烙印。每当一秃噜一秃噜的榆钱沉甸甸地缀在枝条上,我们姐妹三人就会一起出动,大姐力气大,可以很轻易的折断树枝,我和二姐在树下眼巴巴地看着她在树上忙碌,并不时接住她扔下的战利品,等采了足够的榆钱,姐妹三人扛着榆树枝回了家。接下来的工序,就大多都有母亲忙活了。母亲把榆钱从枝条上一个个摘下来,再用筛子筛出虫子和花冠,用水将榆钱洗干净之后拌上面粉,面粉不能拌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会口感干燥或过于水嫩,都不好吃。将拌好的榆钱上锅蒸大约40分钟,榆钱饭就出锅了,母亲将滚烫的胡麻油浇上去,榆钱饭冒着咝咝的热气,一般特有的清香味弥漫开来。母亲将榆钱饭拌匀,给我们各盛上一碗,我们便狼吞虎咽的吃将起来。
那种香味至今想起都唇齿留香,任何食物都无法替代。
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外出求学、他乡求职、成家立业,现在全家人除了二姐一家还留在张掖,父母和我们其它三个子女都常住在省城,童年的甜美回忆却随着年轮的增加而愈加醇厚。
我闭目假寐,列车渐行渐远,乡愁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