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射阳县城向东约10分钟车程,就到了海韵文化厚重的海通镇,这是黄海滩涂上的一个美丽小镇,方圆不足百里,由于成陆时间较迟,大约在清康熙年间才有零散的外地人到此海涂小取,煮海晒盐,直到清末状元张謇兴垦种棉建立林基公司,人口才逐渐增多,因此全镇大多数人家都是后来迁进的客家居民。
射阳河宛如苏北大地上一条银色的白飘带弯弯曲曲蜿蜒东逝流入黄海,当绸缎一样光滑的射阳河水流经射阳县城以东约5公里时,一闸飞架南北,这就是50年代为防止海水倒灌由原苏联专家援建的江苏最大挡潮闸射阳闸。
射阳闸总长500米,有36孔弧形钢闸门相连,闸身宛如一条彩带,横卧在射阳河上,闸墩上镌刻着毛主席题写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七个枣红大字,厚重雄浑,大气脱俗。河海之间一闸之隔,上游的射阳河水碧波荡漾,下游带有黄色泥沙的海水浊浪排空,闸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闸下桅杆林立百舟竞发。如果你站在射阳闸上,东可看海上日出,西可观三阳开泰,嗅着带有海洋气息的空气,望着射阳河水奔涌入海的状美景色,沧海桑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海通镇就位于射阳河入海口的射阳闸旁,小镇虽然不大,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凸显海通无穷的魅力,因此海通镇在沿海滩涂久负盛名,具有“海通通海,风光无限”的美誉。
我家住在射阳河的上游,射阳闸未建时,潮水一直上溯到我家门口,淹没了大片农田。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讲在射阳河水即将流入大海的地方有一座挡潮闸,挡住了汹涌而上的海水。好奇心促使我总想去看看,终于有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悄悄的溜出村子,沿射阳河一路向下骑车,天不亮出发,当太阳正中时远远望见一座宏伟的大桥横跨在射阳河上,感觉像是家中挂在墙上的南京长江大桥油画,造型优美,气势恢宏,心情无比激动。我们在射阳闸上一直游玩到太阳即将下山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新世纪以来,海通镇注重生态旅游建设,把射阳闸当着一个旅游景点来打造,射阳闸不仅具有挡潮蓄水拦沙的功能,还是射阳十景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每当夜幕降临时,射阳闸的景色最美,闸上灯光闪亮,两岸灯火辉映,磙动闪烁的霓虹灯把射阳闸装扮得更加耀眼夺目。
距射阳闸不足几百米远的地方有一片银杏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中掩映着一座百年古寺,这是江淮最大的佛教胜地息心寺,寺院既有汉传佛教寺院的格局,也有江淮建筑古朴典雅的特色,堪称“黄海福地,江淮名刹”。息心寺原名息心庵,原建于射阳县城兴北街,但在文革期间所有佛像被毁,部分房屋在后来的县城改建中被拆除,直到1993年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经上面有关部门同意,才在射阳闸南复建了现在的息心寺。
息心寺占地400亩,建筑面积数千平方米,寺内天王殿、财神殿、龙王殿、山门、韦驮殿、地藏殿、太子园、准提殿、法华宝坛等建筑金碧辉煌,佛像清静庄严,雕刻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新落成的全国最大的室内财神殿和五百罗汉栩栩如生,如坐云端,如遨仙境。如若登上息心寺标志性建筑万佛塔,射阳河口的醉美风光尽收眼底,尽览无遗。息心寺是集佛教文化、园林艺术、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多元文化基地,目前每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不仅是各地信众朝山礼佛的圣地,已成为中外宾客旅游观赏的首选佳地。
海通傍海而生,因海而兴,海韵文化浓厚,这里的人们赶海牧渔,垦植滩涂,汇聚了若干以海为主的产业链条,海鲜餐馆,海鲜批发,海鲜物流等云集于此,特别是名目繁多的海鲜名菜,风味小吃,摊点烧烤,琳琅满目,星罗棋布,五花八门,八方来客留连忘返。
两年前我从家乡调进海通工作时,正逢国家沿海高速公路的全面贯通,海通镇像是一颗光彩夺目的璨灿明珠嵌镶在黄海滩涂的沿海高速上,勤劳纯朴的海通人民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大力发展游艇制造和特种材料为主的工业项目时,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新的景点,建设了少儿科普基地、浜河景观带、千亩银杏林、明湖风景区、美食一条街等一批三产服务项目,全镇经济成倍翻番,民生事业日趋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先后被评为盐城市重点镇、江苏省文明镇、国家级生态镇。目前全镇上下积极策应苏北沿海开发战略,全力以赴投入到开发建设射阳岛旅游区的活动中,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的努力,把方圆十公里景色秀美的射阳岛建设成为江苏省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曾记得新世纪初始,苏北盐城评选十佳景区活动时,海天鹤乡、金滩珍鹿、枯枝奇艳、九龙戏珠、施公遗踪、西溪古韵等十个景区入选,各个景点虽然美不胜收各有特点,让人流连忘返,但在海通工作的几里里,海通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句话,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