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通益的头像

杨通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5
分享

“回家”散记

5月下旬,笔者作为刚加入省作协的新会员,有幸受邀参加由贵州省作家协会和黔南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贵州作家走进中国作家新时代文学实践点主题活动暨“黔南州作家回家活动周”活动,与来自全省各地的50余位作家朋友一同走进充满活力的黔南大地,开启了一场为期4天的“回家”之旅——

5月的黔南大地,处处青山如黛,田畴水满;群燕在碧蓝天空中飞舞,鸟蝉在茂密树林中鸣唱,蛙声在广袤田野此起彼伏;微风拂过,草木随风轻盈舞动,泛起一波波绿浪,扑扑作响,仿佛在讲述大地日新月异的故事,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清爽致极……生态黔南,美好尽显无疑。

5月20日下午,受邀作家陆续抵达平塘县天文小镇星辰天缘酒店报到。当晚19:30,伴着清爽宜人的山风,主题活动在位于南仁东纪念馆旁的中国作家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拉开序幕。平塘县委宣传部部长莫永言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后,州作协向会员颁发“作家朋友 欢迎回家”纪念牌,简洁而庄重的仪式,一股满满的归属感涌上心头。紧接,省作协党组书记何长锁结合理论与实际进行宣讲;知名诗人钟硕以《隐匿在新诗中的现代性》为题开讲文学创作课;来自福泉的黄海雷和都匀二中的尹卫巍等作交流发言,畅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心得体会,分享创作经验……

第二天,我们踏上点上采风创作的行程,辗转在平塘、荔波、三都3县之中,领略黔南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黔南在新时代的脉搏跳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5月2日,我们先是就近参观“天眼”。一大早,大家在酒店门口经安检直接乘摆渡车前往。当登上观景台,但见这个由4600块三角形铝板拼接而成的超级望远镜,就像一口巨型大锅,安安稳稳地搁在大山之中,四周的山是它的支架;群山上草木葱茏,与银白的镜面相映成趣,将“天眼”衬托得更加壮观。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一流的设备配置,使它在捕捉宇宙信号上达到前所未有的灵敏度,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提高10倍,综合性能比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300米望远镜提高2.5倍。无疑,“天眼”是黔南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国的科技骄傲,也是全世界天文学家羡慕的对象,相信它在未来能有更多惊喜和发现,为人类带来的无限可能。

接着,我们又来到与平塘“天空之桥”一剑之隔的贵州桥梁博物馆参观。大家通过听解说、观看全息影像等多媒体的展示,对贵州路桥建设从“庄蹻入滇开黔路”开端,到“万桥高架”“高速平原”的历史跨越,有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了解,不仅丰富了认知,也从中感受到这就是“贵州旋律”的一个重要组成。

走出博物馆不到100米,就是跨越槽渡河峡谷的平塘特大桥的最佳观景台。但见桥与馆处在同一水平位置,遥呼相应,宽阔的槽渡河峡谷尽收眼底。大桥为主跨2×550米三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其中中塔高332米,为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桥塔。大桥在设计时结合索塔受力需求,将当地少数民族独有的服饰、舞蹈等元素融入桥塔造型设计,远远望去,恰似亭亭玉立少女的裙摆舞姿。2019年12月建成通车后,把平塘与罗甸两县通行时间由2个半小时缩为1小时,成为了贵州南部的交通要道。大桥由于在雨雾天气中宛如飘在天空一般,因而被冠予“天空之桥”的美誉。

离开“天空之桥”,我们又驱车20余公里,来到“三册”公路摩崖石刻遗址,感受交通建设的峥嵘岁月。上世纪50年代末修建西起册亨、东至广西三江县,连接罗甸、平塘、独山的“册三公路”,途经平里河大峡谷,陡悬千丈、山势险峻的沙坪垭口成为咽喉挡道。在工具简陋、施工环境极其险恶的情况下,筑路工人怀揣豪情壮志,乘东风、插红旗、战飞沙走石,悬索在绝壁悬空施工,日夜抢修,伤病不下工地,困战90天,终于使垭口破喉,高山低头,在峭壁上开出一条大道。为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工人们在绝壁上刻下“筑路意志坚,扛起大道上青天,踏碎云朵,踢倒山尖,不管车马来多快,总在我后边”这段文字。

读罢充满豪情壮志的文字,看着还原施工作业场景的栩栩如生的塑像,或腰拴绳索悬空在绝壁施工,或手握钢钎抡着大锤打炮眼等,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贫穷落后,也感受到今天的发展变化来之不易。如今60多年过去,贵州已成为“高速平原”省,这里被列为州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激励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永不过期的精神食粮”。

离开石刻遗址,我们来到牙舟镇上已是下午13:30。在小镇上的牙舟陶餐馆用过午餐,又立即参观牙舟陶博物馆,一边听取省级陶瓷设计师、牙舟陶第八代传承人张禄洲的讲解,一边现场观看陶器烧制过程。

平塘牙舟陶是中国十大名陶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产品多为生活用具及陈设品,造型自然古朴,色泽鲜艳、晶莹光润、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2008年,“牙舟陶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牙舟陶是黔南多彩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把它保护好传承好,就是留住文化根脉,就是守住民族之魂,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离开牙舟镇,我们又来到平塘县民族中学开展文学讲座活动。州作协主席朱双艺结合学生学习任务、兴趣爱好等特性,以《阅读习惯是写作的源动力》为题,深入浅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畅聊智慧阅读和快乐写作,为该校400余名高中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文学课。学校礼堂内座无虚席,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常言道: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衷心期待深植的文学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天的行程终于结束,满满当当的,但大家不言苦,不喊累,也许就是所谓的“回家的感觉,就像是在冬日里晒到了温暖的阳光,瞬间融化所有的疲惫”的原因吧!为争取时间和方便次日的采风,校园文学讲座结束,在傍晚余晖的照耀和徐徐晚风的吹拂下,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赴荔波县城,入住荔波嘉和大酒店。

5月22日,“回家”活动开启了荔波的行程。说到荔波,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绿宝石”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小七孔。诚然,小七孔这个5A级景区很美,但荔波的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也不逊色。虽说我们此行不是旅游,但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旅游已成为荔波避不开的话题。

按照安排,我们上午前往水葩古寨去探访中国水书研究基地,下午参观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陈列馆,然后采访乡村振兴示范点水浦村。

水葩古寨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兰鼎山脚,距县城12公里。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交通便利,而且民风淳朴,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沉淀。刚到寨门,热情的水族妇女们早已摆下拦门酒,唱起了动听的敬酒歌。我们不得不喝下那淳甜的进门酒,然后沿着石板路,走进这个年代较为久远的古村落。据《荔波县志》记载,水葩寨的先民于明末清初从三都一带迁徙过来聚居,并传承至今。古寨依山而建,至今仍保有大量传统的吊脚木楼,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走进古寨,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一般。我们先是参观水族文化展馆,了解被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书以及水乡习俗,欣赏水族服饰,体验腊染工艺制作,最后观看水族文化表演,多纬度去了解这个有着诸多神秘色彩的民族的文化生活。期间,水书先生吴善权用形似甲骨文的水书,现场为我们写“春夏秋冬出好文”的书法作品,寄寓水族同胞对到访作家们的美好祝愿。据了解,水葩古寨不仅是原生古朴民族村寨保护与开发的样板,也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家接待、民族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示范点。相信,这朵绽放的新型乡村旅游奇葩之花,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征程上,必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每次到这里来参观学习,思想都会受到教育,精神都会受到洗礼”——坐落于在荔波县城北向阳路21号、被中宣部授予“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邓恩铭烈士故居,是此次荔波之行参观的第二站,我们大部分黔南籍作家都不止一次来过这里,都有着这样相同的感受。“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是作家的社会责任,坚定理想信念则是作家的精神支柱,因而参观邓恩铭烈士故居陈列馆自然成为本次“回家”活动的一个必选项目。邓恩铭烈士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年纪最轻的唯一的少数民族的代表。他1901年在荔波一户水族贫苦农民家庭出生,16岁离开家乡赴山东求学,成为山东地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者,曾经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12月,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于1931年4月5日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值年30岁。他“不懈追求真理,志献身革命”的崇高革命精神,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随后,我们又驱车前往烈士的出生地——水浦村。邓恩铭1901年1月5日在这里出生,1905年随父亲迁到荔波县城,他立志出乡关,闯出新天地,为革命事业而献身,“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是他牺牲时留下的诀别诗。水浦是个水族村寨,这里天蓝、地绿、水清、村美,距县城15公里,是水族古建筑、人文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村落。近年来,该村明确了“红色+农旅”的发展方向,推出水乡颐舍民宿等旅游项目,打造集恩铭精神、研学体验、乡村田园观光于一体的“红+绿”特色旅游村寨,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度假。2019年,水浦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1年11月,被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纳入2010—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2022年,入选贵州“第四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水浦,沿着邓恩铭广场边上的文化牌,走在入村的青石小径上,解说员吴照进从邓恩铭的廉洁故事、家书等入手,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水浦的变迁,使我们在饱览美丽田园风光和古朴典雅水寨的喜悦中,理想信念教育得到新的强化。

采访结束已是傍晚时分,由于水甫村与三都县的九阡镇毗邻,我们就驱车直奔“回家”的最后一站——三都。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文化渊远,民族风情浓郁,全国63%民上的水族人口都聚居三都。在三都的采访行程依然排得满满。我们先后参观了贵州水族博物馆、西部赛马城、韦桃花马尾绣基地、凤之羽非遗体验馆等。

贵州水族博物馆位于凤羽街道万户水寨社区,2016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是黔南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馆内设两大展区31个展位,分6大版块,分别为水族概况、美丽家园、民族历史与社会发展、水族文化、习谷与节日、欣欣向荣的水家风貌等,并合理运用VR虚拟现实、特效影院、全息影像、镜像空间等多媒体手段,给参观带来了全方位、沁入式的体验。

带着对水族满满的认知感离开水族博物馆,我们又到西部赛马城采访。水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一直以来,水族人民对马匹情有独钟,养马、骑马、赛马是水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习俗。为此,三都县近年来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打响“中国赛马之乡”品牌。

西部赛马城位于圣山大道,正好建在一处U型山体间。左侧是赛马场主看台与度假酒店的连体建筑,右侧是马厩和辅助管理用房,中间是一块空旷的大草坪,呈椭圆状的赛马跑道把草坪严严围住,就像一个放大了的足球场。正对面是原生态的山体,已披上密密匝匝网格状的护坡墙,在与主看台顶棚等高位置处镶有“西部赛马城”5个白色大黑体字,远远望去格外惹眼。也许是馆借山势,总占地325.49亩的赛马场显得相当大气、壮观,似乎在与它霸气的名称相匹配。

作为三都县新兴地标建筑之一,西部赛马城核心区域是按国际标准设计和建设,其中跑马赛道全长1601米,宽21米,可满足14匹马同时开赛。另外 ,在赛马看台及观赛区共设置了10000个席位,可供上万名观众同时观看。据了解,这样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在全国首屈一指,为不可多得的稀缺性、独占性的体育资源。自202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先后成功举办全国赛马邀请赛、全国乡村赛马大赛、万马奔腾迎新年全国赛马公开赛等,吸纳众多省内外游客到三都来旅游消费,有效带动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

当天下午,在被誉为“刺绣王国”的韦桃花马尾绣基地,但见柜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马尾绣制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给,我们被那一幅幅精美绝伦、宛若彩色浮雕的马尾绣所震撼。作为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被世人称为“刺绣中的活化石”。如果说马尾绣是水族文化中最亮丽的一张名片,那么水族妇女韦桃花就是水乡绣娘中最杰出的代表。早在2006年8月在贵阳举行的“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中,她在总决赛上凭一手精美的马尾绣夺得“贵州名匠”特等奖,位列100名“贵州名匠”之首;2007年10月,她获省文化厅授予“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2008年8月8日,她应邀赴京,在奥运场村的祥云小屋里,向全世界展示水族马尾绣的非凡魅力。如今,韦桃花马尾绣基地已成为三都的民族文化宣传推广和研学游阵地,也成为外界了解水族文化的窗口和平台。

在领略水族马尾绣独特的魅力后,我们又来到凤之羽非遗体验馆参观。这是一家以研发水族马尾绣和水书作品为主体的文化产品开发企业,立足于厚重的水族历史文化所释放出的无限潜力,瞄准宽广的旅游市场,一手抓产品研发,一手抓市场开发,侧重抓好非遗传承及技艺培训,面向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妇女倾斜,帮助她们通过提升技能获得经济收入,增强她们的人生自信,进而整合和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优秀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据悉,从2012年至今,已开展各类非遗传承培训20余期,培训近3000人次;目前拥有生产基地5个,制作能手600人,解决了近千名水族妇女的就业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凤之羽非遗体验馆参观结束,我们就地召开创作交流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大家各抒己见,交流此次“回家”活动的心得感想,畅谈创作计划和选题方向。

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其中来自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作家张婷,她是省作协特邀参加本次活动的8位作家之一,她说:“这是一次文化淬火、学习熏染之旅,让作家感受到了黔南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以后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积累鲜活素材。”黔南州作家协会主席朱双艺说:“几天的活动时间虽短,但作家们从每处采风点的每个细节中,获得了很深的体验和感悟,作家们认识脚下土地、描摹时代大潮的认知得到很大的提高”……

的确,这次“回家”活动,让大家看到了黔南蓬勃发展的生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传承,都展现出强劲的力量。大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传统农业或其它行业,以及城镇和乡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的速度之快让人们的情感和步伐难以跟上,作家作为记录者,需要深入这样的生活现场,记录时代文明;作家是时代的眼睛,要更加深入历史和文化的根源,确保创作的作品能准确地传承文化和历史根脉;要更加深入改革发展的前沿,体验生活,以真实生动的创作方式,将时代大潮、改革发展的力量和个人的见闻转化为优秀文学作品。

大家认为,“作家活动周”作为一个平台,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与学习机会,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广大作家们开阔文学视野、坚定创作信念。最后大家表示,要以此为契机,深入生活、扎根大地,以人民的生活为创作源泉,承担起记录和传承文化的使命,努力写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2024年6月于贵州长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