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通益的头像

杨通益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6/30
分享

点 亮 麻 山——来自贵州长顺的报告

曾几何时,麻山的贫困一度引发全社会的关注,麻山“十缺”更成为棘手而紧迫的社会问题。在缺粮、缺钱、缺水、缺房、缺电、缺医、缺教、缺穿、缺油盐、缺路的“十缺”之中,“缺电”无疑占踞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

自“八七”扶贫攻坚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省政府在麻山地区投入巨大减贫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贫困问题迎刃而解。而经电力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麻山“缺电”不仅成为历史,而且实现了从“有电用”到“用好电”转变。

在喜迎祖国75周年华诞之际,笔者特地深入麻山腹地采访,“管窥”麻山群众的用电体验,感受新中国电力建设的伟大成就——

“麻山是一条龙,头饮红河水,身卧和宏州,尾落大塘地”——这是民间的一个传说,在明清时期最为盛传。

无疑,这个传说它以气势磅礴的空间相像力,寄寓着先民们豪迈的气魄和旷达乐观的生活情怀,让人心潮澎湃,给人予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的无穷力量。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传说也大致勾画了整个麻山区域的地理位置。其中,“红河水”指罗甸至望谟一带,“和宏州”则为从紫云至长顺及罗甸等大部地区,“大塘地”即平塘。具体而言,整个麻山地区横跨了黔南、黔西南和安顺3个地州,具体包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长顺、罗甸、惠水、平塘,以及安顺地区的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等6县边缘结合部的大片区域,覆盖近20个乡镇,区域内总人口约56.5万,其中苗族29万,布依族19.6万,汉族7.9万。而从整个麻山区域看,长顺县刚好处于麻山腹地的位置。

多年来,“麻山”二字一直成为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上世纪90年代初,经相关专家调研后,作出了麻山“十缺”的论断。毫无疑问,这是对麻山地区的贫困落后状况最直观、最简洁的描述,也是最客观、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其实,麻山的贫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黔南识略卷四》记载,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大规模实施“改土归流”,迫于形势压力,深山里之前形成的“苗疆生界”的苗民才主动向清廷表达归顺之意。获准后,清廷便在当地设置行政机构,并将此新辟之地划归安顺府统辖。由此,该地区才正式纳入朝廷的直接统治。随后,清廷很快发现,当地苗民沿袭的传统生计,依靠“刀耕火种”、畜牧和狩猎等方式获取食物,不仅品种多、产量小,而且产品难与外界交易流通。仅粮食作物产品种类就多达数10种,如红稗、小米、天星米、薏仁米、燕麦和各种豆类等。这给清廷的地丁银征收带来了极大困难。另一方面,这样的农产品也无法就地供做军粮,维持当地驻军的给养。考虑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物属性、种植技术、交通运输、市场流通等因素,清廷选择纤维作物苎麻进行推广种植,获得成功,使这里成为云贵高原的主要产麻区之一,因而称为“麻山”。由此可见,麻山真正的由来源于贫困。

与麻山悠久的贫困历史渊源一样,“缺电”于长顺也有着一段艰辛而漫长的史实。

长顺,东连惠水,西接安顺,南临罗甸,北靠贵阳,全县幅员面积1554平方公里。1999年末,全县有7镇10乡,共147个行政村、1632个村民组;总人口23.8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3%。

常言道: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可谓是一穷二白,工业起步晚,其中包括电力工业,基础差、底子薄,贫困的程度非常深。

有人说:细节往往蕴藏着历史最真实的力量。为此,我们按历史的时间节点,去追溯长顺艰辛而漫长的电力建设历程,去感受“点亮麻山”的不容易——

1951年6月,为解决县城的照明用电和方便群众打米,由县政府筹集一亿元(旧币),购买福特汽车引擎交流发电机1台,创办火力发电厂,由3名工人动手安装,1952年初建成发电,装机容量为40千瓦,年发电量18万千瓦时。同时,安装打米机1台,白天打米,晚上照明。由此,县城开始用上电灯,结束了无电的历史。但由于是以木炭为燃料带动引擎发电,出力不足,电压低,经常停电。1957年改为柴油发电,情况稍有所改善,不过仍经常停电。

从1958年4月开始开发乌麻河梯级电站,至1978年11月,20年间,先后建成二级、一级、三级和四级电站,总装机1030千瓦,年发电量仅为285万千瓦时。

1978年,建成首条35千伏线路,是从惠水县高镇110千伏变电站架过来的,连通了国家大电网,县域电力需求缺口本应得到缓解,但遗憾的是由于供电网架建设滞后,有电供不出,这条35千伏线路只能当10千伏运行。

1997年7月28日,长顺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这标志着长顺在国家大电网强有力的支撑下,告别了电力短缺的历史。而这从立项到竣工投运,前后历时达6年之久。

1996年,长顺实施“村村通电”工程,采用“三三制”的方式筹措资金,即政府出一点、电力部门出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其中,省农电局投入68万元,县供电企业自筹80万元,群众筹集65万元。当年4月开工,10月底竣工。由此,全县147个行政村顺利实现村村通电,通电户43200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1.6%。

不过,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由于筹措资金严重不足,很多电杆都是木杆,低压线路的导线都是用LGJ—25线进行拆分解股架设,线径小,供电半径过长,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人畜触电事故时有发生。

1999年1月4日,国发〔1999〕2号文件颁布,全面拉开了异常艰辛而又影响深远的“两改一同价”的序幕。

当年3月15日,长顺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两改一同价”工作领导小组,把“两改”提到重要要议事日程。12月16日,签署上划直管协议,把县供电企业及全县电网资产上划贵州省电力公司(现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资子公司。由此,长顺电力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0年,全县得到4200万元的国债资金实施第一期农网改造工程。这投资相当于当年全县的财政收入,因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4518万元,是全县有史以来投入建设资金最多的工程项目。

该工程当年4月开工,10月竣工。其中新建了代化、摆所、改尧3座35千伏变电站;新建10千伏线路280公里,改造293公里;新建0.4千伏线路190公里;新建0.22千伏线路622公里,改造105公里;更换变压器426台,改造41台。全县改造面达90%,把原来最大供电半径70公里缩小在30公里以内,有效解决了之前普遍存在的线径偏小电压偏低、网架结构不合理安全可靠供电差等诸多问题,供电质量、供电能力等得到大幅度提升。

2002年,又得到1330万元国债资金投入实施第二期农网改造。共新建10千伏线路70公里、改造64公里,新建和改造0.4千伏线路45公里,新建和改造0.22千伏线路420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66台,改造22台。

经两次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全县村组改造率达97%,98%以上的农民直接受益。全县城乡才形成了一张以110千伏电源点为中心、35千伏线路为主轴、10千伏线路为主干的县域电网,供电可靠率由原来的89%提高到95%,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也由原来的81.8%提高到95.45%。

2003年3月,贵州省物价局“黔价格〔2003〕76号”文件颁布,长顺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用电一户一表,“两改一同价”目标实现。

在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实施农村配电网完善化升级改造,总投入1.27亿元。其中,大量使用绝缘导线和节能变压器,共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80.96公里,0.4千伏和0.22千伏线路292.84公里;新增改造10千伏配电变压器337台,容量20580千伏安。

2009年实施“无电户”工程项目(全县有无电户74户),总投资106万元。6月开工建设,消除无电户的攻坚战全面打响。11月30日,“苗疆生界”中的最后一个堡垒——敦操乡打召村五丁村民组顺利通电。至此,长顺实现了全县户户通电,标志着这片古老而广袤的麻山腹地的“缺电”历史性问题切实得到了解决……

揣怀迎接祖国75周年华诞的喜悦,在盛夏热烈的阳光里,笔者从县城长顺驱车来到敦操乡打召村,随后步行前往全县最后一个通电的五丁苗寨,试图拾寻“点亮麻山”的一些历史片段,同时了解电网“末端”中群众的用电体验,进而感受电力建设的峥嵘岁月。

打召村是闻名全国的“背兜干部”精神的发源地,与罗甸县懂王乡白岩村毗邻,是长顺县最边远的一个行政村。在这里,举目四望,除了山还是山,似犬牙交错一般。那粗旷的山峦陡峻耸立,虽然山体石缝里长满了各种叫不出名的野藤杂草,且在这雨水充沛的夏天里显出几分绿意,但掩盖不住因石漠化而呈现嶙峋怪石的大面裸露……无疑,大自然在以独有的方式传承着麻山古朴原始的风貌。

在这里,唯一能彰显现代化气息的,无疑就是依山而上、用水泥杆架设的这条10千伏线路了。远远望去,但见所有电杆在草木丛中以高出大半个头的身躯直立于山间地头,按“一”字型排开,等距均匀;三根拇子粗的导线,以等腰三角形状牢牢地把所有电杆连为一体,横跨山巅谷地,向前延伸,然后连接村寨;杆线与草木和山体融为一体,和谐共生,在阳光下照耀下,导线闪发着银色的光芒,成为大山深处一道绚丽的风景。

随行的张昌华师傅告诉笔者:“这是我从事线路架设30多年中遇到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次。”

张昌华是长顺供电局原线路班的老班长,也是该线路施工的工作负责人。他回忆说:“架这条10千伏线路有三大难,先是运杆难,电杆运输要分四步进行,第一次用大货车运到敦操街上,每车可运9根,再用农用车运到打召,因为路窄且弯道大,大车进不来,而农用车每只能运3根,然后再用手板车运,每次运1根,且要20多人推拉,最后才用人工抬到位,整条线路一共用了27根电杆。”

“其次是打杆洞难,由于全部是石山,只能用钢纤大锤一点一点的抠,抠不动才用雷管炸药炸,7个技术工打27个洞整整花10天功夫。要是只是土层没有石头的话,每人每天打3个洞是很轻松的事。”

“还有就是用水难。施工中,工人们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水是用车从代化镇街上运去的。工人们淘米用的水要留着洗碗,洗碗的第二道水要留着洗菜,早上的洗脸水要留晚上洗脚,而且7个人打伙用两盆水。”

他最后说:“这线路全长2.7公里,在一般条件下6天就可完工,但由于施工条件差,因此前后用了21天时间。”

我们走进村寨,与村民们攀谈、拉家常。年过半百的村民梁老成乐呵呵地说:“自村寨通电以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改变,一是不再用煤油灯了;二是家传多年的老石磨丢了,家家户户都买来了磨粉机,喂牲口的包谷面只需轻松合上闸刀,省力省时省事;三是煮饭有电饭锅,炒菜有电磁炉,很少上山砍柴了;四是农闲时可以看电视打发无聊,并了解国家政策,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总的来讲,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让我们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

他还告诉我们:“近几年用电情况比以前越来越好了,交电费只需在手机上点几下就完事,特别是很少停电,也没有磨粉机用电受卡的情况了,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

离开打召村,我们又来到长顺与紫云接壤的鼓扬镇交麻村采访。这也是一个边远的苗族村寨,距县城长顺60公里。

“缺电的日子真苦!”在村民严朝义家,性格直率的他,开门见山地打开话闸。

严朝义已年过花甲,饱经风霜的皱纹深深地刻在他的脸上。但是,与大山里大多数的男子汉一样,他身体依旧硬朗,干起挑抬或耕田犁地等高强度农活仍然全身是劲。也许是长期经受麻山严酷环境的磨练,成就了他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生活意志。

他早年开办的一间粮食加工坊,一直在经营着。他回忆说:“交麻虽说早在1986年就通的电,但只能用于照明。你想,在90年代初,我们打米都是挑谷子到14公里外的鼓扬镇红岩村去加工。1996年,我贷款买了一台柴油机和一台碾米机,村民们打米方便多了。2000年进行农网改造后,我才把柴油机换成现在的电机。”

他告诉笔者:“通电后,给交麻带来的改变太多太大,特别是以前没有自来水,每年的2、3月间是最干水的季节,买一桶井水要2块钱。农网改造后,政府牵头修建自来水,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饮水难问题,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自来水,一吨水也才2块多钱……”

这真有些不可理喻——一桶水最多50公斤,一吨则1000公斤,两者相差20倍呀!但知道内情的都会认为这不足为怪,全村一年当中有8个月缺水,因为在枯水季,村民们都要翻山越岭到五六公里外的格凸河去取水,人挑马驮,一个劳动力一早一晚两挑水就是一天,一桶水2块钱也是值的。因此,村民们早上洗脸用的水,要留到晚上洗脚,洗脚后要留着喂牲口……真真切切的滴水贵如油!

他最后欣慰地说:“现在什么都好,什么时候都有电用,偶尔故障停电,供电部门都会及时抢修,而且电价又低,比白菜价都还便宜……”

严朝义所说的这些,道出了麻山腹地从无电到有电的艰辛历程,其实也是现实用电的实情与感受。

随后,我们又来到位于县域中部的摆所镇采访,在格丁村,村民夏育亮说:“我们村是2000年进行的农网改造,这是改革以来给我们老百姓直接带来实惠最大的工程。以前村里全是木电杆,还有为节约成本而把电线解股一分为二,改造后全部换成了水泥杆,全部用整线,这样线路就稳靠了,以前是风吹草动和打雷下雨就停电,现在不停了……”

今年64岁的夏育亮,之前曾担任过格丁村的支书,对村里的事如数家珍。他回忆说:“以前全村15个村民组的电价都是不一样的,有2块一度的,也有1块5一度的,村电工管好的相应要低一些,但最低的也是8毛一度。自2003年3月供电部门安装一户一表后,抄表和收费直接到户,电价每度4毛多,而且20多年来都没涨价。”

“还有现在办电(报装)和缴电费基本是用微信搞定,不用走出家门,以前需要到镇上供电所的营业窗口去办理,这种管理和服务上的进步,实际就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落实啊!”他最后说:“从没电到有电,从‘用电难’到现在的‘电好用’,让我们这一代人都遇到了。点煤油灯、用舂碓舂米、水碾碾米和石磨磨面等,我都经历过,那段日子真的很多苦呀!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小型碾米机、磨粉机等电器,合一下闸刀,打米磨面轻轻松松,省力又省时,这是科技进步,更是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福份啊!”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随之越来越高,因而长顺的电力建设也从未停步。为保障高质量发展用电需求,建设者们牢记使命,不断加大投入,充分应用电力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等,努力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其中:

2015年12月,完成了总投资2.17亿元的220千伏威远变电站建设并投运。值得一提的是该变电站成为了贵州全省首座220千伏“3C”绿色变电站。“3C”即将计算机、通信、控制这三类现代信息技术(英文首个字母都为C),通过“3C”技术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效结合,提升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客户服务和节能水平,实现电网发展向“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转变。

2016年2月,完成了总投资495万元35千伏代化变2#主变建设并投运,使该变电站实现了主变N-1。

2017年,投入1522万元对被列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代化镇进行配电网设施完善化建设,2018年9月竣工。其中,新建10千伏架空线36.045千米,新建、改造10千伏电缆线路0.084千米;新建、更换配电变压器29台,变电容量2200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台区74个,新建、改造低压线路55.495千米,全力助推贫困山区的产业发展。

……

胜利旌旗漫卷,辉煌岁月如歌。截止2023年末,全县共建成投运220千伏变电站1座,容量18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4座,容量250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7座,容量75.38兆伏安;35千伏公用线路12条,总长161.03公里;公用配电线路57条,总长1996公里;公用配变1447台,总容量158.4兆伏安;专用配变870台,总容量259.04兆伏安,形成了以220千伏电源点为中心,以110千伏、35千伏和10千伏为主架构的供电网,覆盖全县的山山水水,连接着千家万户。电力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电网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结构合理、绿色、智能、坚强的县域电网正在逐步建成,往昔缺电的麻山终于“点亮”了。

据统计,2023年,全县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0.02小时/户,综合电压合格率99.90%,供电可靠率99.85%,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指数2.31%,第三方客户满意度81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