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
作者│袁碧刚
那时候的我们,啥活都要干!而且必须要干;啥苦都要吃!而且必须要吃。在我们的眼里,唯有吃苦才可以幸福,这是长辈们传承给我们的精神法宝。对于我们来说,吃苦就像是家常便饭,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自然。印象中,每次从田园归来,一双小手总是沾满了泥土,用肥皂洗完小手后,经常性端着一碗粥,再加上,碟子里的几根咸菜,到处乱转。左转右转,东转西转,转着转着,夕阳落山了,夜幕降临了,灯也熄了,火也灭了。
那时候的我们,都有可爱的小模样儿,还有一张单纯的笑脸,举起大刀,扛着长矛,踢着毽子,掷着沙包……村里村外,满山遍野,都是我们的足印。那时候的我们,都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稚嫩,娇艳,果敢,富有朝气。那时候的我们,都是母亲心目中的寄托,努力过,委屈过,快活过,坚强过。印象中,大街上没有路灯,没有游戏机,“空”得像一张白纸。小巷子里,没有彩电,没有冰箱,却有看不完的精彩和割不断的喜悦。
冬至,在“燎花花”的火焰堆旁,我们得到的不只是一种“热”的感觉,更是一种“真”的境界。哦,怎么说呢?生活啊,处在清贫中;日子啊,处在开心里;美好啊,留在记忆里。尤其是逢年过节时,大红色的“喜”字和“福”字,十分抢眼!高高低低的影,跟着春的气息,手舞足蹈。你瞧那远处的田野里,人群涌动,尘土飞扬,好不热闹。
就这样,我们抱着团圆,靠着温暖。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全家人围坐在土炕上,时静时动,时聚时散。就这样,我们个个神气十足,精神饱满。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在谈笑风生中牧歌,在如梭的岁月里姹紫嫣红。
(写于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