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海淼的头像

袁海淼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0
分享

我跟叔安学种养管理

时间回到二零一六年,那一年我调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气象局工作。也就是在那时,叔安成了我的帮扶联系对象。

叔安,全名何述安;叔安是我对他的尊称,叔安出生于世纪六十年代初,高中毕业,在农村那可是妥妥的知识分子了。因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经过农业生产的持续淬炼,又加之勤于学习,叔安逐渐成长为有知识、懂技术、懂市场的新型农业人才。述安一家四口,除老两口外,还有两个女儿。根据他的家庭年收入,原本他不可能被评为贫困户的。但在精准识别时,他的两个女儿还在上大学,村里考虑他家虽然收入不低,但支出也不小,于是就耐心地给他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跟他打持久战,软磨硬泡,经不住镇村干部的车轮战,十分不情愿的当了贫困户。

对于这个贫困户,叔安多多少少当得有些不自在,不情愿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在村里还算过得去,至少比村里大多数人要强许多,没有必要把我评为贫困户。”对这个不愿当贫困户的帮扶对象,我打心眼里深感佩服,也打心里感到高兴。有过扶贫经历的干部都知道,帮扶对象的觉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帮扶成效以及帮扶工作的难易程度。远的不说,就我的其他四户,时不时就给我找麻烦,让他干点事,全当耳边风,一有困难就跟我死缠烂打,不成不休,让我心里非常窝火。

第一次接触叔安,还是2017年七月中旬的一天。那一天中午,天公作美,风和日丽,我按照县里的文件精神去他家收集产业奖补材料。产业奖补是精准扶贫的专业名词,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文件确定的产业目录,对贫困户的产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走进安叔家的院子,院子干净整洁,各种用具摆放井然有序。听见我的叫喊声,叔安三步并着两步从酒坊跑出来,笑呵呵地迎上来,就像久违的朋友,“局长快来家坐坐”。第一次接触,我不知道他何以断定我是他的帮扶干部。说着就给我递烟上茶,并让我稍等片刻,说是正在酿酒,要留心观察火候。叔安家烤酒,我是略有耳闻的,听说他家的酒不错,在龙岸一带享有盛名,几乎还未出锅就已被预订光了。

半个小时候,叔安从酒坊里跑出来,笑呵呵地说道“搞定”。“叔,我是气象局…”,没等我说完,叔安就打断我,“不用介绍,我知道你是气象局的袁局”我正感疑惑,只听见叔安继续说道:“上次镇扶贫办的同志来我家,已将你的情况介绍给了我,我手机里还有你的照片呢”。说着,还洋洋得意地扬起手机,在我面前晃了晃。

“叔,言归正传,今天我来是要收集你家的产业奖补材料的,你看是否方便带我去看一下你的产业?”

“方便,田和地就在前面的小河边,鸡棚和鸭棚也离得很近,就十来分钟的路程。”语气好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一听就知道是个容易交往的人。

说着,叔安起身引路,我们一前一后朝河边走去。村东边是一片庄稼地,种有玉米、黄瓜和水稻等。但让我顿感疑惑的是,同一片土地,有的庄稼长势好,令人欢喜,有的庄稼长势差,免不得令人担忧。见我心生疑惑,叔安娓娓道来:“人勤地勤,人懒地懒,那些长得不好的,都是因为养料不够,管护不到位。”我不由得心里嘀咕,是啊!种庄稼就如同干工作,你越上心就越有成效。大概十来分钟,我们到达目的地。叔安指着一片田地眉飞色舞地说道:“你看,那就是我的黄瓜、水稻和玉米,长得还不错吧!”我兴奋地回应道“确实长得不赖,今年肯定有一个好收成”。细看,玉米地,一株株玉米茎壮叶茂,尤其是斜插在茎腰的两根或三根玉米棒,壮硕饱满,格外引人注目,而地里干净整洁,几乎很难找到一根杂草;黄瓜地,瓜藤沿杆而上,足足有一人来高,藤上密密麻麻结满翠绿如玉的嫩果,尤为喜人;稻田,稻穗新出,一根根弯腰折眉,谷粒饱满,令人倍感踏实,心生欢喜。

看到这一幕,我又心生疑惑。我心想,叔安的水稻、玉米和黄瓜明显比别家的要好很多,这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叔安勤劳肯干,还应该隐藏着其他玄机,否则同一地块,土质土壤大致无二,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区别。带着好奇心,以一种谦虚好学的态度,我显得有点迫不及待了,于是笑呵呵地问道:“叔,你家的庄稼长势那么好,应该不仅是养分足那么简单吧!是不是好有什么诀窍?快跟我说说。”这次叔安没有那么干脆了,而是跟我卖起关子来。他只是不痛不痒简简单单说两个字“秘密”,就什么也不愿说了。但我不恳放弃,作为帮扶干部,身上的责任也容不得我放弃,因为除叔安外,还有四户对象需要我种植上授业解惑。于是,我不管他理不理我,又主动缠了上去。笑呵呵地说道:“叔,你就别卖关子了,您跟我说说,求求您了。”见我如此诚恳,叔安有些架不住了。于是一本正经地说道:“要我告诉你,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得陪搞上二两。”叔安平时喜欢喝点小酒,在村里也有点名气,我曾有耳闻,但我本不胜酒力,对于喝酒一直倍感头疼,不过想其他四户要脱贫,想到到每次扶贫会议,县领导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的话语时,我便动摇了。在农村,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喝酒可能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了,一些干部还饶有介事地将其总结为“烟搭桥,酒开路”。思虑片刻,我便爽快答应。

刚一进院子,浓郁的饭菜香味就从门口迎面飘来,勾起了我的食欲。梅嫂,也就是叔安的妻子,笑盈盈地迎上来,“袁局,忙了一下午,饿了吧!进屋尝尝我的手艺。”说着,盛饭斟酒。叔安端起酒杯颇感兴奋地说道,“刚出炉的酒,还有淡淡的玉米味,尝尝”我本想吃点饭垫垫,因为多年的经验告诉我,酒量不好,先吃点饭是最好的安排。但想到叔安的种植诀窍,就极不情愿地顺了他的意,来了个满满大杯。正如村民口中说的那样,叔安家的酒味道很好,入口绵、落口甜,令人回味无穷。酒虽然醉人,有时还免不得让人犯错误,但也不得不承认酒有时也是个好东西,几杯下肚,还没再次等我开口,叔安便将我的疑惑娓娓道来。“地里的庄稼要长得好,人勤只是一个条件,关键在于管理,而管理也是有诀窍的,那就是根据天气预报来管理。”第一次从一个农民口中听到这番话,我既感惊讶,又深感欣慰和鼓舞。不由自主地向他竖起大母指。惊讶的是看似大大咧咧地叔安还能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管理,欢喜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民向科技要生产力的意识越来越强,叔安就是一个非常典型例子。我本想继续听下去,但叔安又开始跟我卖起关子来。只听他话锋一转,说:“袁局,只要你每天都给我提供天气预报,我保证明年年底实现脱贫。”虽然我为未能听到根据天气预报进行科学管理的具体细节而深感遗憾,但一想到叔安家明年就可以脱贫,肩上的担子轻了,心里也颇为高兴的。我在气象部门工作,天气预报是我们的主责主业,于其他部门而言或许有点为难,但于我而言天气预报信手拈来,完全不是问题。于是,便爽快地说道:“可以,那就预祝叔明年脱贫奔小康。”

自那以后,按照之前的约定我每天都给叔安发天气预报。时间不胫而走,转眼间又是一年的七月,我像去年一样去叔安家收集产业奖补材料。二零一八年,叔安种植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作物长势也如往年一年喜人。据说,叔安之所以坚持在二零一八年种植黄瓜,是因为黄瓜市场行情好,在本地很受欢迎,叔安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坚持种黄瓜的。在当地的眼里黄瓜清脆甘甜,既可以当水果生吃,解渴还解酒,也可以做成家常菜,清香脆爽,颇为不错。虽然叔安的种植内容没有太大变化,但他的田地和田地周边其他家的农作物却有不小变化,周边作物叶片发黄、一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不免为之担忧;而他的地块,玉米地和黄瓜地明显垫高了许多。最大的变化是在黄瓜地东边的角落,还增加一个宽一米,深约2米左右的水泥坑。我不解其意,便随口问道:“叔,搞这么大一个水泥坑,站地现不说,还很危险,你这是搞那样咯?”“袁局,你四月份发给我的全年气候预测不是说今年旱涝交替,夏涝秋旱吗?我思考着要防涝抗旱,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思来想去就建了这个水泥坑,你千万别小看我这个大坑,它作用可不小,我的黄瓜长得好,未受连续暴雨天气的影响,全都是它的功劳。”听叔安这样一说,我似乎全明白了。是啊!遇到涝的时候,水排进水泥大坑,遇到旱的时候,从水泥坑里取水浇灌,防涝抗旱一举双得。于是,笑呵呵地说:“叔,还是你聪明。”

转眼,到了年底,叔安建了新房,屋子很大气,足足三层高。而他家的收入也因为两个女儿顺利就业而支出减少大幅度提升,远远超过当年的脱贫标准线。就这样,叔安顺利脱贫了。领到光荣脱贫证书当天,叔安给我来电话,说是要请我去他家喝酒。我本想拒绝的,但想到我还要从他那里获取农作物管理具体细节,就欣然答应了。当晚六点半,我和同事驱车抵达叔安家,我们到达时,叔安家已经有不少人,有乡里的干部、也有村干部,还有不少村民,见我们到来,大伙相互寒暄几句就上桌了。酒桌上,我一反常态,主动举杯,对叔安来个狂轰乱炸。因为我知道要想让叔安心甘情愿的说出利用天气预报管理农作物的秘诀,就必须把握主动权,只有牢牢掌握主动权,才能让叔安乖乖就范,说出利用天气预报管理农作物的一些细节;三杯过后,叔安有些招架不住了,示意我缓缓在喝,这正是我所想要的。叔安一向酒量惊人,在村里小有名气,我想若是缓缓喝、悠悠品品,三杯于他而言那不过仅仅是热身,但若喝得急,就另当别论了。于是就顺水推舟答应了,不过我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叔安答应告诉我想要知道的秘密。这次,叔安没有推辞,而是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靠天吃饭的古话说得没有错,农业对天气有很大的依赖性,利用天气管理农业生产,是现代农业的核心;不仅农作物生长需要雨水,雨量大小也农作物管理的决策依据,如给农作物施肥,要雨量适当,简单来说,就是气象预报说有中雨的时候最适宜;再说除草也是有学问的,至少要能晴上三五天才能除草,否则效果不好;天气于养殖业是有学问的,养殖的天敌是疾病,而发病也是有一定天气条件的,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养殖业疾病发生的气象条件一般高温或者低温,因而如果遇到高温或者低温时,要注意观察,采取一定的措施,措施到位是可以避免的损失的。”

叔安的长篇大论令我有些无地自容,但更多是高兴。因为我从他的阐述中学到利用天气管理农作物的知识,打开了气象为农服务思路。说起来不免有些惭愧,一晃眼,在气象部门工作已经十来个春秋,也曾想过要利用气象信息帮助农村发展农业经济,但思考的不够深入,往往是碎片化、零散化,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是夜,驱车回府,夜色漫漫,耳旁总是响起叔安那一通宏论。我想气象为农服务是一篇大文章,自古皆然。但要写好这篇文章,气象部门不仅要做好天气预报和监测,更要深入研究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气象条件以及利于农作物、家禽等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条件,并思考如何通过人为干预促成有利于种养业发展的气象条件,只有在服务上深耕细耘,才能让气象事业焕发新生,发挥应有的作用。前路漫漫,正如这漆黑的夜,气象为农服务还有很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我深信,只要勤于专研,勇于担当,团结互动,气象为农服务一定会有灿烂的前景,光辉的前途。

整理思绪,带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美好愿景,明天我将继续前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