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急匆匆地赶着要去做核酸,接到一位良师益友的电话,于是我们约定了见面地点。见面的事由很简单,他带来了一本新书推荐给我阅读,这本书就是李一鸣老师的《在路上》。这是我与李一鸣老师在文字中的第一次遇见。朋友说:“这是一部新近出版的散文集,你抽空好好看看,值得学习。”简短的交流,我能感受到朋友对这本书的认可,也能领悟到朋友的良苦用心。行走在文学的道路上,感谢遇见。
去做核酸的路上,遇见红灯,我便拿起这本书,欣赏封面。“人生就是一场行走,坚定而踏实地往前走,定能踏平坎坷,步入坦途。人生就是一场行走,自然走,体验啊,可别忽视心中的风景。”仅腰封上的这段话,就让我产生了共鸣,勾起了阅读的欲望。这是我与李一鸣老师在思想上的第一次遇见。
五天时间,这本书伴随在我的手边。便签一张、两张、三张......一张张夹进书里,那是我随时记录的感想感受,也是这篇读后的底稿。人生就是一场行走,在路上,我收获了很多,他们是知识,他们是关怀,他们是风景,感谢遇见一本好书,感谢遇见李一鸣老师。
这是一部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散文集。李一鸣老师在字里行间都展现着浓厚的人文历史气息和深邃的人文情怀。那些游记或叙事散文,能够把人文、历史、景观融为一体,既让读者在跟随作者的游历中,体察回味细品那些年、那些人、那些地、那些事,又给读者普及了很多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知识。作者笔下,他与华不注、黄埠墩、无锡、万山、黄河口等“那些地”在路上的邂逅,让读者遇见了他心目中的文天祥、苏东坡、李清照等等“那些人”;他与母亲、妻儿、恩师、故友等“那些年”在路上的点滴,让读者遇见了他一路走来经历的“那些事”;他与蟋蟀、鸽子、天鹅以及酒,他们在路上的过往,让读者遇见了他与自然和万物的相处之道……
李一鸣老师这部散文集收录的每篇文章都有独到新颖而且恰如其分的切入点。往往由远及近、从小到大或者从一件事渲染描摹开来,形成能够让读者融入进去的一种情景模式中。我们都知道,文学创作不仅是描写环境和心境,还要善于造境,通过文字构建一个意境与情景交融的空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忆江南·过无锡”“黄河口追忆”等作品,作者在不经意间就将情境与造境融合于文字里,浑然天成,悄然的就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回忆,带入那些他所游历过的地方的人文历史情境中。我有一种感觉,就是作者带我来看一处风景,在路上他给我讲自己的故事,到目的地后,我看见的却是他呈现出来的关于这个地方更广阔的画面。苏东坡、文天祥,诗词、典故、地理、历史,这些深刻体现文化底蕴的内容使得每一篇文章都给读者留下了“言之有物、读之有情、思之有感”的深刻影响。我想,这正是李一鸣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呈现给我们的精彩之处。
这是一部用真情与学识体现以文化人的佳作。李一鸣老师在散文集中收录的作品,无一不蕴藏着深厚的学识。文中很多词语和典故的运用自如,以及对阅读意境和情绪的调动,深刻体现出了作者多年阅读积累、潜心研究和精深创作功底的高深文学造诣。如果一部散文集仅仅只是抒情或者叙事,或者抒情兼叙事,它可能通过文字带领我们看到作者想要让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内容。这样的文章我们可能有阅读的愉悦感,但你会觉得少点什么。少什么呢?读完《在路上》散文集,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缺少温情和以文化人的内涵。
李一鸣老师的这部散文集,在阅读中能够让你感受到亲情、友情、爱情的温度,能够让你读着读着就被一种真情所感化。“在路上”坦然面对自己的成长历程;“串杨叶”分享述说难忘的童年;“婚期”写下相知相爱的过往;“上学路上”则是妻儿以及母爱的真挚情感。这些作品中情感与情境相融,娓娓道来,使读者充分感受到了作者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在路上的酸甜苦辣,当然还有继续向前奔跑的勇气。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作者的文章中亦有这样精彩的文字:“道路就是生活。在路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有愉悦也有苦楚,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平静也有意外。”“这沸腾的生活,这人生的真味,时时感动着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相比讲大道理,有温度,有涵养的文字更能感化读者。
这是一部可以临摹学习散文创作的范例。在文学创作中,散文的创作者人数应当是最多的吧,然而,绝大多数散文,读者看完一遍就不会再看第二遍。因为这样的作品仅仅是在抒情与叙事上泛泛而谈,甚至有些作品你看完题目就能把里面的内容猜测个十之八九,那还看什么呢?失去阅读价值和使读者思考的文章就是一个文字组合的文本,意义不大。但是,在李一鸣老师的这本散文集里,我们不仅看到了细节的描写、场景的刻画,以及充满动感的画面。比如那篇“串杨叶”,描写妹妹,寥寥几笔就把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示在读者眼前,而且字里行间情感饱满,起伏真实,可谓温情满满。在阅读中,我发现作者在很多篇的散文创作中,都有独特的风格,那就是采用双线条叙述的手法。在述说一件事的同时,平行的还有另一件事,两件事通过一种深刻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最后给读者一种深思和顿悟。印象比较深的是李一鸣老师写他儿子的求学之路和妻子的育儿之路,同时叙述他自己的求学之路和母亲的艰辛困难生活。他们之间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联系,对比也好,类比也罢,那种内在的感情渲染都会在读者心中自然形成,深深感动,不能忘怀。
我们生活在当代,感触、感悟最深的也是当下的生活。李一鸣老师的散文创作厚实沉稳,真挚朴素,在点滴生活中寄予深情,通过情境交融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情感的力量。我想,这样的散文应是每一位文学爱好者临摹学习的优秀范例。
这是一部点亮文学创作之路的灯塔之作。李一鸣老师《在路上》这本书的第四辑那些事,里面包括书评、读后感、访谈等内容,最后一篇文章《哲学意蕴与人文情怀》,我认为是压轴之作,也是一堂生动的文学讲座。这篇文章首先通过创作技巧、写作心态、创作园地上进行了有益的叙述。然后,作者就人文素质和哲学方面展开论述,看似洋洋洒洒展开去讲,实则涵盖了作家要创作什么内容,怎样创作,并且在哲学和人文情怀上进行润物无声式的点化,以孜孜不倦毫无保留的精神鼓励着坚守“在路上”的文学创作者。当我读完全书这最后一篇文章时,再回想之前每篇文章的阅读感受,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犹如在创作的茫茫大海上看见了指引方向的灯塔。
我想很多人可能与我有同样的经历,在创作时,都会考虑“形散神聚”这一散文特点,然而,现实写作的过程中,往往写着写着就抓不住了“神”,虽然可以做到自然流畅,但“神”也随之“散”了。在我读完两遍最后这一篇文章时,我意识到,如果我们在写作散文时,只随自己的情感或者思绪流淌,而不赋予文字哲学和人文素养的深层内涵,那么我们写出的文章就缺乏营养,缺乏在传播中吸引读者的“神”。这些思考与收获,是对我今后创作的点拨和指导,他来自《在路上》,感谢李一鸣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在路上》,我们总会遇见“那些人”“那些年”“那些地”“那些事”。我们能够在文学的道路上遇见李一鸣老师,遇见一本好书,这是我们行走在人生道路上和文学道路上的一次丰满的收获。
人生就是一场行走,读一本书,与作者对话,这也是我心中的风景,感谢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