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生时,高大帅气,八十三岁时,还是松磐鹤立,却在一夜之间,长眠不起。
已经五年,岁月如飞。父亲的坟墓,青草依依,蓬蓬勃勃,与高山大地连成了一体,那青葱生机托住的坟头土,不经意间渐渐矮去。
这几年的清明里,面对着那座坟茔,总是泪眼淋漓,百感交集。
父亲虽然远离,好在母亲还健在。
母亲年轻时,身材瘦细,出了名的美丽,但父亲过世,一夜之间,佝偻了身子,发白如洗;
想到庸庸碌碌的自己,只有叹息:
有句老话,叫“爹不死,儿不大”,父亲离开后的这几年,自己的内心,实在改变了太多。在乡间的老屋里,每每走进保留至今的父亲房间:陈旧的案桌、整齐的旧书、家事的笔记……就似乎看到了他在生时的那一段段画面,那一场场对语,犹如黯夜里的火把,明照在心;跟母亲唠嗑时,也总是不经意间就说起了从前,说到了父亲。父亲成了我们母子之间永不过时的话题……
而现在,是父亲后时代的日子。
父亲在,家就完整,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父亲和母亲在共同操持,我们这些当儿做女的只要一心在外面干好自己的活就行了,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担心,家中里里外外,大事小事,皆井然有序。回到家里,如坐春风。
一夜之间,不着一字,不留一言,父亲就突然地走了,犹如泰山崩于前。母亲命悬一线,几乎被压垮。
本是儿孙绕膝,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瞬间失主,变得惶然无助起来,长歌当哭,涟涟湿襟,哀痛之中,不成器的儿子被迫战战兢兢地接过了父亲留下来的这副重担,慢慢地试着、学着,挑了起来……
家虽不富,但和和美美。
母亲是至尊,尤其要细心照料好她羸弱的身体。
老屋是母亲她一生的憩园,乡间是她不变的圣地,她内心十分念怀,现在时不时还要去住上一些时日。
一大家子,远远近近,今后,如何在纷繁中守住一块简约的心田,在浮华里安稳一处暖心的小筑,在喧嚣下换得一份汗渍的五谷,让高堂老母继续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让晚辈儿女始终坚守一颗务实向远的初心,让这个积善之家的忠厚根脉一路传扬,让这艘家的小船平安一路地行驶,实在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巨大责任!
所以,对于这个家,我默默在念,挚爱深远。
而今,最好的追思,就是回忆和思考:面对渐行渐远的父亲,我们应该攥住、又应该放下哪些东西呢?
家乡有一句老话:“日照过墙,老虎衔娘”。是说一到日暮西山的傍晚,所有的孩童都特别依恋自己的娘,不愿意离开娘的怀抱,担心她被老虎叼走。多么生动深邃,多么痛心之至!是呀,八十多岁的娘啊,儿子何尝不是这种担心!
我想啊,对于苍苍老母,除了格外孝顺,多加陪伴外,还有要紧的,就是用心去聆听、用心去记录。母亲是家中栉风沐雨近百年的瑰宝,是唯一的一部典籍,一本老书!自己能否分出时间,静下心来,请她翻开,听她讲述,给我们留下一部她和父亲坚心相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七十年的爱情画卷?他们的一生其实就是一部风雨漫途翩然若燕的生活哲学,是一部古道热肠快意人生的心灵圣经!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家产和宝贵财富!对于她的后人,我们多么需要它得以传承、弘扬和光大!
亲爱的父亲母亲,多想把您们共同走过来的这大半个世纪把作文字,传与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