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观夫的头像

观夫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2/15
分享

儿子的心

一,

 

三十多年前,远游的儿子在外地成了家,扎了根。

 

那时母亲正值中年,身体康健,头上不见一丝白发,干起农活来十分麻利。每到农闲,母亲就带着她亲手制作的布鞋和酱豆腐和来看望她的儿子和儿媳妇。儿子在外面工作也安心。到过年了,儿子才带着妻子一道回乡下来和母亲团聚。虽然在穿着布鞋吃着酱豆腐的时候,偶尔也会和妻子念叨起乡下母亲的劬劳,但儿子的内心并无大多地挂牵。

 

二,

 

二十多年前,儿子的儿子上了小学。

 

母亲的头上已添了几许银发,背也显得有些佝偻,但手里的锄头还有劲,每年还照样来看望儿子。儿子的布鞋现在眼花衲不动了 ,只带来儿子儿媳爱吃的酱豆腐,但给孙子亲手缝制的红瓜帽,红布鞋,红鞋垫一样不少。儿子的儿子拉着奶奶的手,不让奶奶走,儿子心里埋下了一层淡淡的愁。

 

三,

 

十多年前,儿子也步入了中年。

 

这时的母亲已步入老年,满头白发,背也佝偻得厉害,病痛开始多了起来,身体大不如前,手里的锄头也有点握不动了,儿子牵挂着乡下的母亲,母亲思念着远游的儿子。

 

儿子专程回了趟老家。

 

儿子对母亲说:,上头动员各界到开发区建新城,造屋落户,儿子打算响应号召,等房子造好了,到时接您和父亲到城里去一起过。

 

母亲说:儿啊,你做屋娘高兴。俺现在还动得了……你那里天阔地狭,寻不到握锄头棍的地方,娘在乡下惯了,到时候再说吧。

 

儿子半饷无言。

 

儿子身回心不回,时时念想着母亲的话,思累着母亲。

 

母亲有母亲的考虑,她的想法自然有道理:农民一生的她,靠手中的锄头养大了命中注定的儿女,靠每天的勤俭与坚忍支撑起自己的天地人和,这情结,做儿子的能不理解吗?但母亲她现在真的老了,该歇歇了,该到自己身边来享享清福了,娘不来,儿不安!

 

但咋解决母亲到城里来了以后握锄头棍的问题呢?

 

儿子突然想到了拟建中的小屋——小屋上的屋顶。屋顶上建菜园子,菜园里种上白菜,黄瓜,丝瓜,南瓜,玉米,辣椒,红薯甚至葡萄。他脑海里陡然浮出一幅图画:冉冉晨曦中,母亲在屋顶菜园里采摘着瓜果菜蔬,孙子孙女在帮奶奶提着竹蓝,小巧的锄头沾满泥土,靠放在菜畦的边上……

 

儿子欣喜起来,暗夸自己聪明,想了个不错的主意。

 

儿子的手头并不宽余,遇事得全靠自己的双手,做这么大的一件事,大头全靠举债。同时,设计造房子本身就很费周折,何况他是一个外行。但儿子相当用心,特别是在楼顶菜地的设计建造上。凡小城人家已有楼顶菜园的地方,只要他能打听得到的,都必定亲自登门拜访,实地察看,在心里反复琢磨比较;凡是在这方面学有专长的专家或有实践经验的人,只要是他能请得动的,他都一一上门,悉心请教,详细记录,认真琢磨,在如何解决承重、防渗、防渍、灌溉、通风、水土流失、合理布局等相互关联的问题上,都在他的考虑之中,几乎没有留下丁点遗憾。几年后,他一个搞建筑的朋友专门来看他的楼顶菜园,惊讶之余,:你是找哪位专家设计的?

 

儿子掉了二十斤肉,造起了一栋楼顶上有菜园的小屋,搬离了赁所,住进了新家。

 

与此同时,儿子接来了母亲。

 

母亲很欢喜。老人家还特意在老家的铁匠铺里打制了小巧实用的新锄新锹新铲,还带来了家乡菜蔬的种子。

 

母亲长住了一个多月,把楼顶菜园里的土拾掇得平平整整,播下了第一批种子,还不时手把手的教着不谙农事的儿媳妇和好奇好玩的孙子,一家三代,其乐融融。

 

这天晚上,母亲把儿子叫到了跟前。

 

儿呀,俺知道你的心,娘高兴哩,但娘惯想着咱家老屋,还是想回去,俺去去就来。

 

儿子清楚母亲的脾气,孝顺孝顺,既要孝还要顺,故只多挽留了母亲数日,就乖乖地亲送母亲回去。

 

这是母亲在城里的第一次长住。儿子想,不能大急,只能让母亲慢慢地适应城里,慢慢地过得习惯,慢慢地能长住下来。

 

其后每年,母亲就真的不止来一次了,而是每年都来上三四次甚至五六次,每年的小住加起来,总在两三个月左右,楼顶的菜园虽然不足四十平米,但在老人的眼里,却是母子连心的深情世界。

 

四,

 

母亲好象并没有再老下去,十年来的样子依然。

 

但一年前,儿子却大病起来。

 

儿子病得没有道理.但确实是被病了,大病了一场.儿子在昏昏迷迷中呐呐着:-------道。

 

   儿子被病的时候,母亲在老家,她并不知道。但这时的母亲按以往的习惯又打算来城里小住,儿子却没来音信,倒是儿媳和孙子的电话勤了,但也没有要老人过去住的意思,说话含含糊糊,吞吞吐吐,令人生疑。这些天,多年不见的乌鸦居然也飞到老屋前的古樟上呱叫起来,老人心里不安,好像知道情况有变,便问邻村的活菩萨,活菩萨说,您儿子怕是小鬼缠身,大病了呢。

 

这时,她的儿子正在被特护,前前后后四十天。在这四十天苦痛的日子里,心里最念的是苍苍老母,母亲是儿心中的太阳。

 

母亲不相信儿子会生大病,又找到附近的许多公母活神仙问话,众神各有见解,云遮雾障,让再坚强的母亲也难以抵挡了。

 

母亲发脾气了,勒令儿媳和孙子道出实情。

 

可怜的儿媳妇又担心起母亲来,生怕老母有个三长两短,赶紧打发孙子去接奶奶,奶奶在孙子面前却若无其事:傻瓜蛋,管好爸爸,奶奶还能有什么事呢,添乱啊,坚辞不走!

 

孙子走后,老人一头栽倒在地上,众乡人赶忙救起送医,否则老命休矣。

 

儿子从医院里出来,回到家的第一个电话是打给母亲的。

 

病床上的母亲听清楚了是儿子的声音,流着泪笑了:傻小子,到底是天照应啊。

 

平时母亲总是说,俺家是忠良人,忠良人命长。忠良人有好报。儿子却想:怕是越忠良的人,越会无缘无故的遭病啊,母亲的话怕是不灵验了?

 

儿子知道,他病了,母亲也一定会病。母子连心,她牵挂着自己的儿子。现在儿子出院了,没事了,老人家悬着的心就会跟着放下,身体必定也会好起来。他和母亲在电话里约定:三天之内,儿去接娘。

 

第三天,乡亲们又看到了一对鲜活的母子。

 

五,

 

前一天,母亲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满周岁了。老人丝发更白,精神燮烁地抱着红帽红衣红鞋的小曾孙,一大家子以娘老人家和小寿星为中心围坐在顶楼菜园边上照相,菜园里各类菜蔬郁郁葱葱,映目如画。

 

儿子心里想:啥时娘能对他说,儿啊,娘和你爸这次来了就不走了,那该多好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