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春明的头像

余春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29
分享

浸渍着母爱的黄花

余春明

山坡上的菜畦里,开了一个多月的黄花终于过了盛花期,枝条上除了偶尔有一两朵并不肥硕的花朵外,只剩下一片绿叶婆娑了。想起过往的每一天清晨那个老妇人摘黄花的情景,我心里都会暖暖的,因为眼前分明晃动的是我那白发苍苍的老娘。她没生病时,年复一年地在这个季节也是乐此不疲地摘黄花、晒黄花,一朵一朵地攒起来,待我们兄妹下乡时,带上街给儿孙们吃。而我们每次吃到母亲的黄花时,总有一种幸福感,这是母爱的春晖照耀下产生的。刚放暑假,我去了趟汕头,见到了朝思暮想的老娘。她虽然口不能言,活动不能自由,但我从她浑浊的目光里读懂了她对儿子的慈爱和牵挂。我想起了苏轼的咏萱花诗:"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是啊,母爱这颗芳心,伴随着她的生命,会永存于天地之间,永存于儿女之心。

黄花,学名萱草。形如菖蒲,丛生,比兰花高大。叶片细长,花为筒状,每朵六瓣,向外弯曲张开。花色金黄或桔红,每个枝条上有数朵花,晨开暮闭,匆匆谢去。但花期长,从夏天一直开到初秋。因其形如金针,又称金针菜。其性味甘凉,是产后或病后的调补品。民间传说三国时瘟疫流行,华陀梦见一神仙将一把金针花迎面向自己抛来,醒后悟之。适逢曹操派人来请他治头痛病,他预感凶多吉少,即将金针花可治瘟疫之语告知家人,家人依法行之,普济众生。黄花有无如此神奇姑且不论,但其滋补功能却是众所周知。妇女产后用黄花炖老母鸡吃,催乳又健身,是月子里必不可少的滋补佳品。病后初愈,若能多吃黄花,身体恢复得更快。

由于黄花花期长,花蕾孕育快。每天清晨,绽开的花朵挂满枝头,远远望去,一片金黄。这时期摘下来,用开水烫过,捞起来放到烈日下曝晒,一两天就成了暗黄色的干黄花了。不过要晒一两斤干黄花得需十倍以上的新鲜黄花,这期间天天往返于菜园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记得母亲病前每年都会拿两三斤干黄花给我们兄妹,对于年老体衰的老人而言,更是不易。有时,因为天连续下雨,黄花不能及时出晒,几天就会发霉烂掉。母亲会将烫过的黄花放在锅里慢慢熏烤,直到烘干为止。此时要特别把握火候,一不小心,就会烤焦发黑,食用起来口感和营养价值就差多了。在我的心灵深处,觉得母亲就是这芬芳扑鼻的黄花,婴儿时,她给我们乳汁,长大了,她给我们芳心,给我们无私的母爱。吃黄花时,我感觉充满着乳香,黄花就是母亲一生的乳汁浇灌开的啊!

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椿萱"来代表父母。《诗经疏》云:"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是母亲居住之地。唐人孟郊《游子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元代诗人王冕《偶书》诗中也说:"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古人这些写萱草的诗都与母亲有关。如果说西方人以康乃馨代表母爱,那么,萱草就是中华民族母爱的象征了。

同时,黄花又称"忘忧草"、"疗愁"和"宜男草",虽然得名由来也各有讲究,但我以为也应该与母爱有关。试想游子在外,官宦也好,游学也好,以致于经商打工也罢,难免有太多的不如意,忧愁会随时而生。而只要你想起了家乡倚门而望的老娘,想起了她的殷切期望,想起她在你孩提时对自己的鼓励,就会忘掉忧愁,信心倍增;就会觉得母亲的眼睛在遥远的星空注视着你,慈祥地望着你;你立马会意识到有母爱的陪伴,你一点都不孤单,还有什么忧愁化解不了呢?这时候,如果你身边带来了母亲亲手采摘并晒干的黄花,抓一把炖汤喝,就着一杯烧酒,你不会觉得母爱的芳香洋溢于斗室之中吗?我想,你一定将所有的忧愁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藉着这一片母爱的陪伴,漂泊于异国他乡的儿女们的心里也有一种绵绵如丝、牵扯不断的牵挂。牵挂着家中的父母,牵挂着千里之外的老娘。是他们无私地撑起了故乡的老屋,照顾好幼小的孙子孙女,让自己无后顾之忧。俗话说,家有一老,无价之宝。这种幸运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于是倍感珍贵。宋人家铉翁在《萱草篇》里写道:"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使君有慈母,星发寿且康。晨昏谨色养,彩服戏其旁……萱草岁岁盛,此乐安可量。"读着这首诗,想象着"使君"母子的天伦之乐,千里之外白发老娘浑浊的眼睛又在我面前闪着慈爱的光芒。我的眼睛湿润了,模糊中幻化出一大片金光闪闪的黄花,花丛中的那个人影,分明就是我白发苍苍的老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