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道勇的头像

余道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29
分享

骑龙访古

 

龙镇位于南川涪陵武隆区交界,有古杨梅之乡美誉,据说七条龙形山脉而得名为“七龙”,后演化为“骑龙”。这里植被丰富山峦起伏生态良好是南川到涪陵古驿道的必经之道。生态如此良好,古道如此便捷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的重要关口和通道。沿着古道,残存着十八座关隘和寨子,统称为“骑龙十八寨”,埋藏着许多的故事和陈迹。

位于天堡村的涪南关龙十八寨之一。一条石板道穿过关口,扼守着南川、涪陵、武隆的古道要隘。关口上“涪南关”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关门方形,由条石垒成,两侧是石磊城墙,易守难越。当年,关吏在此,保护着南来北往的客和行人,甄别奸商和逃犯。那青石铺就的古驿道,不知道走过多少骡马和挑夫,我似乎依旧听到扁担的吱呀、挑夫的号子声骡马的嘶叫声。

驿道交通促进了商业流通和民间交流势必一批地主老财商贾达人。一个社会秩序和制度的好坏很重要的评判就是看这个社会是否能够保护财富的所有制和权益。在兵荒马乱的朝代更迭中,当政权的力量无法保护财富权益,或者无法保护多数人权益的时候,有一些人会揭杆而起,或劫富济贫山为王,或打家劫舍,用暴力方式去获取那个时代贫乏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那么有的利益既得者,出于对自身财产和生命的防护会建立自己的防卫武装或者成立自己的家丁队伍。估计那个时候最大的身家除了金银珠宝,更多的就是粮食了。杨家寨和余家寨就是那个时候的典型代表。据说这两座寨子都兴建于清末,至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可惜我无法找到相关的史料和文字来证它的存在年代,但寨子的建筑规模和它的防御体系坚固程度,确实让人联想翩翩。

杨家寨和杨家座屋(亦称杨家大院)位于骑龙石河村,一个在山头,一个在山腰间,遥。杨屋是杨姓人生活生产的地方在平时没有匪患的时候,杨家人就生活在这里。座屋中央围合的庭院,庭院里有雕梁画栋的门楼和戏台可以想象在当年杨家是一派怎么样的兴盛和发达的景象。在这万山深处,这里犹如一个世外的桃园,至少可以说明杨家人生活富足,而其仆从或同族亦生活安宁。然而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的流离失所导致盗贼起,杨家人为了保全自己的财产杨家数百米的山顶上,大兴土木,不惜耗费巨资修建了一座寨子。这里既可以囤粮,又可以望哨,以防盗匪劫掠。据现存的杨姓村民讲,他们曾经是北宋杨家将的后裔,是杨家将抗辽时的屯兵之所,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也有人说这里是明代播州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庭时的防御工事。但这仅仅是传说,既不可信,亦无确证。杨家寨门上写着“云风寨”三个字,门洞呈圆弧拱形,四周的城墙都是用方五六十公分花岗石方砖垒砌而成,十分的坚固,一般的炮弹是无法击穿它的。这样的工程在当时来说可谓天字号工程,因为这些方砖都不是当地自产的,而是从山脚下或者更远的地方,一块块经过开凿加工以后转运上来的。在城墙的上方还残留着炮台瞭望台等设施痕迹,城墙里面的建筑早已垮塌,瓦砾和荒草淹没了逝去事。想必在当时乱的年代里,这一座寨子已经能很好地保护这一家人、甚至一族人的生活安宁。

与杨家寨异曲同工的,还有余家寨。所不同的余家寨位于大溪河的峭壁之上。大溪河是乌江的一级支流,大娄山脉主峰金佛山北面的主要河流,包括凤嘴江半溪河龙岩河鱼泉河、龙川江等,在骑龙汇入大溪河,形成鱼跳峡谷余家寨就位于鱼峡谷的悬崖峭壁之上。与杨座屋一样,(亦称余家大院)也是家族在此休养生息生产生活的场所而余家寨却建在屋的下方100多米远处的山崖上,成为余家座屋的门户和守卫可以想见,余家寨可以保卫后方的余家座屋,而杨家寨则只能当侵入者来到之时,将杨家座屋的人转移到杨家寨中躲避和防守。

立足余家寨,向前可眺望跳峡谷和大河的滔滔江,向后可兼顾余家座屋一众族人。在寨子前面,只有一条弯曲蜿蜒的山间小路经过寨门,寨门两侧是高达三米多的花岗石砖城墙,别说是一些小毛,就是一些武装的盗匪,也难以逾越这一道寨门。在余家寨的后部,有一道保存较为完好的坚固也是用花岗石方砖砌而成。城楼上有瞭望塔,可以俯瞰前路,也可以连接后面的余家屋,以为呼应,一旦有风吹草动,座屋的兵丁即刻之间就可以赶到余寨进行。在余家寨城墙基部,依稀可以看到刻有碑文的痕迹,可是由于风化严重,无法拓印,也无法辨认,其建成年代和屋主的故事也随着风沙飘向远方,无可适考。

在骑这样的古迹还很多,比如天平寨、、周家祠堂、增胜宝塔等,都已成为一堆荒废的残垣,将故事深深埋藏在沙尘之中。东林寺残存的圆拱门和佛像残臂,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而增胜宝塔在当地被称为“和尚练功房”或“和尚坟”,孤零零地座落在山林之中。如果不走进塔中,真会以为它就是一座坟墓。其实,这是一个高僧辟谷修炼之所。石板塔门早已被损,进入塔内,就会发现这里原来就是一处进深六七米的宫殿般的内室。虽然年代已无可考,但塔内的对联文字,可以想见当年有这么一位高僧,闭关于塔内,达观于世外。这是可以从文字记载中推测和考证的。在进门穹顶上,刻有“福寿康宁”四个大字,第一道门眉上书写着楷体“增胜宝塔”四个字,表明了这个建筑物的名称。然后一进四重相对的石柱,每对石柱上都刻有对联,字体是那种描边的阴阳刻楷书,制作考究,颇有功力。每一联的字迹依稀可辨,其中一副联为“清净塔中观世界,逍遥龛里误禅讥”,表明这个僧人的解脱之道,不在“逍遥龛里”,而在“清净塔中”,而且他深知,被供在龛里,不是“悟”而是“误”禅讥,但在这个“清净塔中”方寸之间,却可以纵横千里,静观世界。

骑龙的古迹,还远不只这一些。正如中华文化的基因,虽然深埋在土层,却总是能重新焕发出青春,在残垣中重生,实现新的振兴,并引导着我们向着美好生活前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