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的思绪飘得很远,就象我们面对万里晴空那一轮明月,悠然中就飘到了月中桂宫和嫦娥。似乎她们总是在朝着我们微笑,只需一瞬间,我们便可触及到她的笑靥,全然不管那三十八万千米的时空。但无论如何,我们的想象却无法达到月亮的背面,因为那里永远是一片黑暗。人类的想象和思绪,总是在光明的一面游荡,而且总是伴随着某些自然的载体而发生。
金佛山南坡风光旖旎,必先一睹而后快。特别是南川县志所载头渡金佛山南坡之转转崖,有“风云雷雨之灵”。你不及往,景不自来。金佛山的佛光,总是让我们对山的那一边充满好奇心和神秘感。清南川籍举人周伯寅先生曾历游金佛山,其《前游金佛山记》云:“蜀山之甲天下有二,曰险曰奇。奇则有蛟龙之宫,有仙圣之馆,有木石羽毛之异,有风云雷雨之灵。”这是对金佛山险奇景象的概括,并将金佛山喻为“蜀山之甲”。可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金佛云烟甲西南。
现在交通发达,不是清朝时可以比拟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再远的山、再深的谷,我们都可以驱车前往。但车之所及,无非是将人带到风景的面前,而无法真正融到风景中去。这就很不错了,因为我们一旦走进风景中去,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请跟随我的脚步前往“转转崖”,领略一下养在深闺的大山秘境吧!这里有一个静谧的清新小镇头渡镇,其森林覆盖率达三分之二,盛产方竹笋、中蜂、中药材。头渡古为黔蜀之通衢,为柏枝溪第一个渡口,即为头渡,清时在此建“头渡桥”,头渡因此得名。
以前从南川城里去头渡,要翻越一千多米高的黄泥垭口,山路蜿蜒,忽上忽下,景色也是不错,但路途遥远。如今,黄泥垭隧道已通车,金山湖水库也已经蓄水发电,不仅天堑变通途,而且高峡出平湖,游客都蜂涌而至。过了黄泥垭隧道,穿过金山小镇,便是金山湖大坝。大坝高程海拔八百六十余米,库容亿余立方,是金佛山水利的重要民生项目。金山湖学名叫“金佛山水库”,是国字号重点水利项目。站在水库右岸观景平台上,可一览湖波荡漾,青山倒映。水库之末端便是头渡镇场所在。
近几年,头渡的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得益于金山湖的修建。此前头渡镇场在水库尾淹水线之下,因修水库,镇区整体搬迁到新址。镇区就象三峡库区的一座新县城,橘色的主色调,在大山深处的常绿背景下,显得格外清新夺目。一排排整齐的楼房,街道上一溜溜整齐划一的门店招牌,显示这里从闭塞落后逐渐走向繁荣腾飞。
从头渡到金佛山南坡,以前是土石泥路,人们出入上下,只有步行,现在修通了南坡公路,平整的柏油公路直通金佛山上而去,一直可以到达牵牛坪、药池坝、古佛洞。我们今天不要去那么远,只去领略南坡台地桌山之转转崖,那儿有闻名遐迩的锦屏峰、鹰嘴崖、母子峰、童子拜观音……
沿着公路盘旋而上,高高的崖壁耸入云天,似隐似现,似晴似雨,给我们的游览增添了无尽的想象。人在上升,沟壑却越看越象天坑地缝,而高高的悬崖山峰,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云蓊雾涌,讶顽石之立而佛之,诧野物之迹而仙之。移步换形,各臻其妙。”古人的描述,已经穷其精髓。
金佛山一级台地如天地之桌,桌之四周均陡崖耸立,绝壁险奇。清南川贡生童葆生有《转转崖歌》云:“游人到此乍停车,四顾茫茫心先惕……青莲长歌蜀道难,不知曾过巴南否?”青莲居士即是李白,李白曾作《蜀道难》,但他如果到过巴国南部的金佛山,不知道还会不会慨叹剑门之蜀道难呢?
转转崖,向西可起于金山镇的甑子岩,向东即到金佛山南天门,纵横十余里,一溜陡崖连为一体,但崖体上部却凸凹不平,形态各一,形成不同的景观奇峰。锦屏峰就在转转崖之中段。这一段,岩壁高耸为峰,低缺为壑,共六峰五缺,而下部之岩体连为一体。再放大视野,其峰顶植被呈现深黛色为帽,其崖底却草木葱茏,云雾穿行于崖之腰间,似彩带一般飘逸洒脱,四时变幻无常。此六峰,远而观之,犹如六尊罗汉,故又名罗汉山,又如笔架,人称笔架山。所谓境随心造,意由心生。近年,由于金佛山旅游之发展,人们再次赋予其新意,将其中四峰想象为“金佛山”三个字,亦惟妙惟肖!
人随路转,我们不止一次被“转转崖”转错了方位,它时而在我们的前方,时而在我们左右侧方。星移斗转,闲云悠悠!然而,期盼已久的鹰嘴崖呢?情深意浓的母子峰呢?虔诚作揖的童子拜观音呢?别急!只要你心中有,他们一定会呈现在你的眼前。我们的每一次追寻,不是寻找他物的存在,而是在寻找自己的内心。就象月亮,不管是讶讶学语的孩童,还是白发苍苍的老者,都会对桂宫嫦娥奉以神明,把她当作清纯圆满的象征,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那一份清纯,也希望得到那一份圆满。转转崖的山形多变,不管是慈祥温暖的母子峰,还是目光如炬的鹰嘴崖,我们都赋予了他们一种生命的意义,恰恰展示着人们内心的期盼和希望。
我们转到锦屏峰之侧面,站在高穴子观景平台上。向西南方侧望,那一方锦屏却已不见,只有一道侧峰,似三四只傲立苍穹之下的雄鹰排成一排。原来,鹰嘴崖不过是锦屏峰移步换形的称呼。巨大的崖体上突兀形成鹰的头颈和尖喙,尖喙如钩,令人生畏,而在其尖喙的两侧,恰到好处地长着凸凹出来的岩石,像极了巨鹰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俯瞰着人世间一切不平事,随时准备着俯冲下去。它们就象一尊正义之神,在金佛山桌山之上守护着身旁的母子峰。
母子峰在群山怀抱之中,自成一体,并未与转转崖有任何的连接。在转转崖的保护之下,这一对母子正在享受天伦之乐——宛如一位窈窕淑女,身穿宽大长裙,怀抱着她的宝贝幺儿,在玩转圈圈的游戏。母亲的头上,恰好有一株小树,如插在女子头上的伞形发簪。
如果想看到童子拜观音,那还真需要有一定的佛缘和悟性,就看你是想顿悟还是渐悟了。收回视线,目光投向巨鹰所视方向,云雾缭绕之中,同样是高崖绝壁,一片迷离,人们看不清,说不明,看不透。童子何在?观音何在?就象人生,这种浑沌的状态,也总是时时伴随着人们。有时候,我们需要高人的指点,迷津才得以度过。一阵迷雾过去,对面的山体露出一丝真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巨大的崖体和飘忽的云雾。然而缘分未到,悟性不高,我们看山还是山,看雾还是雾。突然,有先觉者用手机特写了一张照片,让我突然顿悟,似乎立地成佛了。原来我们一直在关注那高高的崖壁,企图将整个崖体都纳入想象的空间之中,却忽视了细节和特写。其实,我们只需将目光聚焦于其中一小部分,那个生动而活跃的形象便在脑海中突然冒了出来:在巨大崖体的下部,一巨石坐如观音,高约三四十米,头颈眼身及发型分明,盘膝而坐,身子微微前倾,神情端庄肃然,而座前有一小型立石,状若童子,倾身如作揖,虔诚如是。
天地有灵气,均在一念间。每个地方都有风景,而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自己内心深处。如果内心没有那一份意向,自然之山形水语也不会激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把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变成努力向上的动力,然后我们才会有对山水和未来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