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红的头像

潘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01
分享

我与书的情节

常听父母说,我在儿时的时候就喜欢书,那时候随父母上街,别的小孩子都吵着要爸爸妈妈买吃的玩的,而我最喜欢要的东西就是小人书,七十年代的小人书还很少有彩色的,都是那种装订很小的连环画,画面也是黑白的,几毛钱一本,是当时面对少年儿童的通俗读物,以画为主,下面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因此统称小人书,虽然很便宜,在当时那个年代父母收入都特别低,想要一本小人书也是有条件的,要么是得了奖状,要么是生病,因此有时候就特别想生一场病,一来可以让父母多陪陪自己,二来可以得到一本盼望已久的小人书,记得有一次还真的生病了,于是有了足够的理由向爸爸妈妈讨要,那次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彩色插图的稍微大一点的小人书,我视若珍宝,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始终不肯撒手,有一次和父母闹别扭,哭着要离开家,什么也不要,就要带走满满一抽屉小人书。父母平时工作忙,很少陪我,这些小人书也就伴我度过了童年岁月,里面的人物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并且对我影响至深,像《王二小放牛》和《鸡毛信》里面的小主人公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勇敢,还有《草原小姐妹》里面为了保护集体财产战胜暴风雪不顾自己安危保护羊群的一对小姐妹等等,这些少年的形象深深根植在了当时还幼小的心灵,初步奠定了我的人生观,可惜的是,多次的搬家,这些童年被我视为珍宝的小人书再也找不到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小学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两本《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童话,只是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有时还会为里面的人物流泪,像《卖火柴的小姑娘》《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等,这些非常经典的故事在当时虽然看的似懂非懂,但总会随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沉浸其中,可以说,这两本书开启了我少年的心智,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懂得了什么叫善良和美好,什么叫邪恶和丑陋,也知道了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再后来,我随父母搬家到了一个中专师范学校,在这里第一次接触了图书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从向父母被动的要书到自己主动的去寻找书,虽然当时的图书馆很简陋,两间平房教室那么大,很简易的几层木制书架摆满了两间房,两三个图书管理员,对外开了两个小小的窗口用于平时学生借书,就是这样的条件对我来说已经惊喜不已了,图书馆规定每位教师一个借书证,每月可以借两三本书,为了看书,我偷偷用父亲的借书证,有幸总能跟着大人们混进图书馆挑书,那时候那里知道什么是名著,也就看书名,看书名喜欢就随手借来,如饥似渴读起来,这么维持了一段时间,有位年轻的图书管理员阿姨看我总是来,而且无意中借的都是名著,比如《茶花女》、《约翰克里斯多夫》、《家春秋》、《寒夜》等等,就说我小小年纪不能看这些书,里面都是谈情说爱的,看这些书不好。她这么一说,吓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去了,尽管那时候还很小,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只是看个热闹,经她这么一说觉得犯了大错似的,隔了几天,还是经不住书的诱惑,就趁着她不在的时候去借书,那段日子应该是我最快乐的日子了,读书,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希望,也正是那些日子,让我在无意中接触了许多中外名著,也让我从此爱上了文学,觉得能写出这些书的人一定非常非常了不起。

  后来很快到了高中阶段,学习越来越紧张,根本无暇看这些“闲书”了,特别是妈妈,有一次我偷偷看《红楼梦》被妈妈发现,狠狠批了一顿,从此,那些心爱的书真的被束之高阁了很久很久。

  再后来我在濮阳参加了工作,成了家,而后也做了妈妈,儿子非常乖巧可爱,而我最爱给他买的礼物就是书,儿子也非常喜欢,九十年代,书的种类和包装都非常的精美了,晚上临睡前给儿子念上一段儿童故事,孩子甜甜的就睡着了,一到节假日领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濮阳市的图书馆,总认为这个地方是一个淘智慧的地方,能让他小小的心灵受到知识的滋养是一件幸事,等儿子上了小学认得字多了,就给他在市图书馆办了一个小小的借书证,每到周末,都会抽时间领着他在图书馆消磨时光,他在儿童阅览室,我在成人阅览室,一呆就是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也渐渐地爱上了这里,一到节假日,他会主动约上几个同学一起去,书也成了他成长过程中最忠实的伴侣,我想,无论以后他多大,走多远,从书中吸取的知识永远会给予他无尽的帮助和力量,这些精神食粮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如今儿子长大了,读大学读研了,时常儿子还会给我推荐许多名著。

  书,就像伴侣一样一直陪伴着我,不管平时多忙,闲下来的时候总会翻上两页,那刷刷的翻书声就像美妙的音符,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最美的声音,书散发出来的特有的香味也是人间至美,常常一书在手,渐入佳境,读着读着不想东方之白,待推窗远眺,只见外面已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